11.30 河南省一县级市,人口超70万,位于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

河南省,古称中原,省会郑州,简称“豫”,与河北省相对应,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辖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其中,就县级灵宝市来说,人口超70万,地处黄河中游,是人类最早活动和发祥地之一。且位于古代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古墓葬、古遗址遗存丰富。灵宝市境内的函谷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河南省一县级市,人口超70万,位于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


首先,灵宝市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在地理位置上,灵宝市地处黄河中游,是人类最早活动和发祥地之一。且位于古代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灵宝市境内的函谷关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阳、达长安的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灵宝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南依小秦岭、崤山,同陕西省洛南县,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接壤;北临黄河与山西省芮城县、平陆县隔河相望;东与河南省陕县毗连;西与陕西省潼关县为邻,也即地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的交界处。就县级灵宝市的历史来说,春秋时期,该地区先属虢国,后属晋国。


河南省一县级市,人口超70万,位于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


到了战国时期,今河南省灵宝市一带成为秦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秦朝在今三门峡市灵宝市一带设立桃林县,属三川郡。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函谷关迁新安县,同年在函谷关故关设立弘农县(以弘农涧水得名)。东汉时期,改为恒农郡、恒农县,今县级灵宝市一带属之。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县级灵宝市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晋朝时期,该地区属弘农郡。南北朝时期灵宝地区辖四郡:西恒农郡、朱阳郡、石城郡、阌乡郡。


河南省一县级市,人口超70万,位于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再次设立桃林县,属河南郡。大业三年(607年),设立弘农郡,移治所于鸿胪川(虢略镇)。领弘农、长泉、卢氏、朱阳四县。唐朝贞观八年(634年),虢州由卢氏移治弘农,更名虢郡,废鼎州。天宝元年(742年)更名虢州。同年,改桃林县为灵宝县,属陕州。五代十国时期,该地区仍名虢州。宋、辽、金时期,今县级灵宝市一带仍名虢州,领虢略、朱阳、卢氏、栾川4县,属陕西路。此时省玉城入虢略,灵宝、阌乡、湖城3县属陕州。至元三年(1266年)省灵宝县入陕县。


河南省一县级市,人口超70万,位于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


最后,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再次设立灵宝县,属陕州。明朝时期,灵宝县、阌乡县属河南府,继改属陕州。清朝取代明朝后,灵宝县、阌乡县属陕州。到了1913年,这两个县属河南省豫西道,后直属于河南省。1954年6月,灵宝、阌乡合并,仍名灵宝县。1986年2月,灵宝县属三门峡市。1993年5月,撤销灵宝县,设立县级灵宝市。对于县级灵宝市,直属于陕西省,由地级三门峡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县级灵宝市总面积达3011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75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