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胎停育”并非毫无征兆,孕妈要学会识别这些信号,早发现早补救

对于女性而言,在得知怀孕的那一刻,就肩负起了保护宝宝的责任,很多孕妈从怀孕初期就开始小心翼翼,吃饭、穿衣、睡觉,就连平时的走路都会特别注意。即便是这样,有些状况似乎还是没办法避免,就比如胎停育。对于很多孕妈来说,胎停育无疑就是晴天霹雳,当孕妈还沉浸在怀孕的喜悦中没缓过神的时候,却被告知已经胎停育了,这对孕妈来说何其残忍,有很多孕妈听闻后当场就崩溃了,久久不能从悲伤的阴影中走出来。

“胎停育”并非毫无征兆,孕妈要学会识别这些信号,早发现早补救

医院中最常见的就是生离死别,老苗也经常会亲眼目睹和被同事灌输这样的场面。前两天老苗去产科找同事小雪,正好看见她送一位满脸悲伤的女士出来,就顺嘴问了一下,小雪就给老苗讲了讲这位女士的情况。这位女士姓王,前几个月因为胎停育在我们医院做的手术,今天是来做复查的。因为之前好不容易才怀孕,孕吐反应也很强烈,就辞职在家安心休养,没想到孕早期还没结束,所有的妊娠反应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刚开始王女士还感到很庆幸,但是没过几天就感觉到有些腹痛,并且还伴随着便意感,就赶忙来了医院,正好是小雪接诊的,经过检查后,小雪确诊为胎停育,需要立刻将胚胎取出,并进行清宫手术。王女士听闻这个噩耗后,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当场就晕了过去,最后还是丈夫签了手术同意书,将王女士送进了手术室。今天来复查,还是一脸沉痛的样子,估计还是没有走出悲伤的阴影。

老苗听完后,也为这个孕妈感到难过,可是一直沉浸在悲伤中,也不是办法,即使悲伤在所难免,但是也要适度,过度悲伤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恢复,还会让关心自己的家人、朋友为自己担心难过。倒不如好好调养身体,查出胎停育的原因,好好备孕,争取再次成功受孕。

“胎停育”并非毫无征兆,孕妈要学会识别这些信号,早发现早补救

在女性成功受孕那一刻,受精卵就像一颗种子一样,经历一系列复杂而奇妙的过程,才会最终成长为一个健康的宝宝。如果在最初的阶段,受精卵就没有发好芽,那么它很可能就会停止健康生长,我们把这种发生在孕早期胚胎发育异常的现象,称为"胚胎停育"。

"胚胎停育"不同于孕中期和孕晚期的流产,它是在胚胎尚未形成的时候就停止了发育。所以,孕早期发生胚胎停育的可能性最大,这个时期的胎儿还不稳定,很容易会受到来自母体、或是外界环境的刺激,从而危害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一般发生胎停育后,孕妈身体会发出信号,一旦出现这几种情况,孕妈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是否为胎停育。

1、妊娠反应消失

一般在怀孕初期,就会出现妊娠反应,比如呕吐或者是乳房胀痛,浑身无力等一系列的现象,在孕早期结束之后,这些现象就会消失,这些都是正常孕期的正常反应。如果这些症状在孕早期就消失的话,那么,这就有可能是胎停的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孕妈要保持警惕,及时到医院确认胎儿的健康情况。

2、出血、小腹胀痛

“胎停育”并非毫无征兆,孕妈要学会识别这些信号,早发现早补救

胎停育后,胚胎就会从子宫内膜上脱落下来,还会伴有出血现象,常为暗红色血性白带,腹部会出现疼痛,接着就会把坯胎排出体外。胎停育对准妈妈来说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为此,孕妈一定要做好孕前检查,按时产检,确保母子安全。

3、无特殊症状

很多孕妈在胎停育后并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就直接出现腹痛,然后流产,甚至还有许多孕妈胚胎停育后,很长时间都不知晓自己的情况,在产检时通过常规B超检查才发现,自己很早就已经发生胎停育了,这样的情况,就要孕妈按时进行产检,随时掌握宝宝的发育情况。

当孕妈不幸被确诊为胎停育后,也不要恐慌,要积极配合医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流产处理。胎停育不同于早早孕,采用药物流产不容易完全排净,如果长期残余在子宫里,会引发宫内感染,损伤子宫内膜,继而引发输卵管闭塞,甚至导致不孕。

“胎停育”并非毫无征兆,孕妈要学会识别这些信号,早发现早补救

已经出现过胎停育的女性,从优生的角度考虑,至少要在之后半年以上时间再怀孕,因为女性的卵巢功能恢复至少要两三个月,而子宫内膜的恢复至少要半年左右。另外,胎停育后必须检查男女双方的原因,切勿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保胎身上,假如是胚胎质量问题,保胎是无法改变胚胎质量的,只有自身激素分泌问题,用药物保胎才是科学合理的。

对于正在备孕的女性来说,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发生过胎停育的情况,都不能因此而过度担忧。紧张、压力会导致孕妈机体内分泌失衡,对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也是不利的。备孕期间也要注意饮食均衡、生活规律、锻炼身体以及孕前的检查等等,因为胎停育一般会发生在孕8周至孕12周期间,而孕妈在确认怀孕后的8周左右,胎儿就会出现胎心,所以老苗建议,孕妈在孕8周的时候可以进行一次B超检查,以便及早了解胎儿和胎盘的发育情况,如果出现了胎心,那么孕妈基本上就可以放心了。

希望老苗的分享,能够给备孕妈妈和准妈妈一些帮助,关于“胚胎停育”,如果你还有什么想说的话,也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