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去银行工作了?银行的跳槽率高吗?

苏晚晴vril


题主了解的不愿意去银行工作,想必是因为看到了很多从银行离职的情况出现。可实际上,我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并不能代表很多人不愿意到银行工作。

我作为银行从业者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还是有人争先恐后想进入银行,但同时跳槽的人也相对较多。

一、校园招聘场景火爆

每年银行每年都会到985/211院校进行校园招聘,而且分春招和秋招两场。我有幸参加过一场招聘。我参加那一场是春季招聘。我所在的银行共计要招聘30人,报名人数已经达到了将近600人,相当于要从20人中选一个人。

这样火爆的情况,至少说银行在大学校园中的号召力还是比较强的。大学毕业生中还是有不少人愿意来到银行的。


二、社会招聘吸引非银行人士

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在向金融科技靠拢,大量招收科技人员。银行现在的大部分科技人员都是从互联网公司或是金融科技公司招聘而来。要知道,互联网公司和金融科技公司的薪酬可是要高于银行的。我的一个同事就是刚从一家软件公司跳槽而来,据说他来到银行年薪少了10万。可为什么他们还愿意来银行呢?

银行的工资虽然不算很高,但是银行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五险二金都是按照最高的标准缴纳,只要不出现大的违纪违规,银行也很少辞退人。这样稳定还高薪的工作,有谁不愿意来呢?

当然了,银行毕竟是一个企业,有员工离职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银行跳槽的员工也非常多。在银行选择跳槽的人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仍然选择银行

无论是在原来银行工作不顺心,还是为了在其他银行获得更大的发展。他们对于银行的发展还是非常认可的。可以说,他们仍然认为银行是值得他们付诸努力的行业。

第二种:离开银行

这些人不愿意在银行工作了,他们所在的岗位,所拿的薪酬让他们觉得,银行不值得他们在银行干了。这些人普遍集中于柜员岗,以及客户经理岗,那些中后台岗位,以及在银行干了十年以上的人是很少愿意离开银行的。

总结:

总的来看,虽然银行现在的发展不如前些年那么辉煌,但银行的福利待遇仍然是处于各行业比较靠前的位置。银行依然是大多数人想要进入的行业。

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欢迎关注我:银行研究僧。


银行研究僧


题主你好,我父母就是银行系统的,而且还是做了30年的老员工,写这个问题前我特意问了他们,发现这些年银行的变化还是挺大的。

但要是说“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去银行工作”,我觉得这个说法太绝对的,不说别的,我是去年毕业的,四大国有银行在我们学校的招聘,可以说竞争还是非常大,竞争比能达到30:1左右,在应届生看来银行还是属于香饽饽的,毕竟名声在外,国企,待遇方面肯定不会亏待你。

但至于“跳槽率高”这件事,我个人是觉得说法不够准确,只能说跳槽率相比十几年前,甚至是几年前,确实是要高一些。

就以我妈的经历来说,二十多年前,那时候我还很小,银行的管理也非常松懈,我妈在前面柜台上班,我就在后台自己玩堆积木,一天整个银行可能就七八十笔业务,非常清闲,而且业务也大多是简单的,几分钟、十几分钟就能办好,也没有什么业绩指标压力,每天做完活就行了。

可这个情况,在2000年后就开始变化了,以前是整个银行一天才几十笔业务,现在一天,一个人的量就能达到200-300笔,可想而知这个工作量多了多少。而且现在的管理也越来越严,别说有没有空带小孩了,连上厕所都得和客户说一下,五分钟速去速回。

而且还有各种业绩指标,比如存款,贷款业务、保险等,一层层压在每个员工的头上。除了业绩指标,还有各种考试,毕竟银行还是属于服务业,一切以客户至上,所以考试就必不可少了。年轻人考试那就不说了,就连我妈这种快退休的老员工,也经常被拉着各种考试,背各种资料,自从转到一个比较清闲的部门后,考试才慢慢减少。

但对于一个年近50岁的老妇女来说,新科技的操作学不会,知识点背不下来,考试真的太煎熬了。

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银行离职,虽然银行待遇好,但背后需要付出的也是非常多的,比如上班时间,基本上886,偶尔885,早八晚八这个估计跑不了了,甚至有些大城市可能会更晚。

而且现在来说,随着微信、支付宝的发展,银行逐渐属于夕阳产业,很多原本在柜台的人,基本都被派出去跑业务,这就使得员工之间会产生一个分水岭,有没有人脉资源非常重要。在这样的刺激下,很多人就跳槽去保险、股票等金融公司和其他互联网公司了。

有资源的,可能会做得风生水起,而没有任何资源的,从零起步,真的是非常艰辛,经常性业务指标不达标,对人的信心打击是非常大的。

最后总结一下:

现在愿意去银行工作的人还是非常多的,但相比过去,跳槽率确实变高了。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 工作压力变大、各项指标多

  • 对人脉资源的要求变高了

  • 银行逐渐变为夕阳产业,许多人跳往更有活力的互联网行业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共央君


如果是几年前,去银行工作,可能大家是很乐意,是国企,还是银行,想想都觉得高大上。但目前来说,银行并不是一个择业好的方向,这是因为:

一、目前在银行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如果你是一个柜员,你可能有揽储的任务,有日均存款的要求等,完不成任务会对绩效考核有影响;如果你一个客户经理,你要面对公司或个人的不同贷款等业务需求,涉及到需要贷款授信,业务流程经办,跟踪业务进展等等事项,比较繁琐;

二、大银行相对小银行,条条框框比较多,监管程度比较严,实际业务操作的灵活性上较差。比如我公司开立的工行,做一笔贷款业务需要几道审批手续,提供的资料合同等还要按工行的合同要求跟客户签订才能走贷款流程,最终这笔贷款要3-4天才下来,有时候下款还更久,显然对急需付货款的客户来说时效性上并不友好,也会造成客户一直催着客户经理下款,压力比较大;有时候为了赶业务流程,公司的客户经理晚上都在加班,甚至周末双休日都没有。

三、银行现在的收入水平并不拔尖,特别是底层人员,比如柜员、普通的客户经理等,月收入也就几千元,做的繁杂事情也多,任务也重,给人一种性价比低的感觉。

四、银行也是一个讲资格、讲人脉的地方,如果有亲戚朋友或者父辈等人帮忙提携照顾,那可能在银行还比较好过,不然要上升也是一个辛苦的过程。

五、随着支付宝、微信等便捷支付的普及,银行的一些功能都被弱化,比如存钱现金,转账支付等,造成银行需要的人员也在精简,人员之间的竞争加剧,这也造成一部分人从银行系统出来另谋出路。

综上所述,银行已经从我们印象中的高大上掉落神坛,变成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存在而已。作为一个传统的行业来说,年轻人更向往去一些高科技的企业或者创新型的企业上班,投入自己更多的热情去创造一份事业,而不是因循守旧的做日复一日重复的事情,这也是思想的一种进步吧。


蜗牛的企盼


头半句说的太绝对了,现在进银行仍然是要挤破头的,今年我们银行上海分行校招基层营销岗据说连复旦研究生都刷掉了,竞争仍然很激烈。

话说回来,我们银行长期缺编,招不到人。。。一是达到条件的人少,二是真的没人报名。

至于为什么许多人不愿意进银行,银行跳槽离职的那么多,简单的说几句。

1、社会发展了,经济繁荣昌盛,高收入行业比以前越来越多了,像现在的通讯、高科技、网络行业许多收入都比银行高,也很受欢迎。就像BTA、华为之类,早二十年或是十年前都没有这么吸金这么拉风。人的选择多了,是好事。

2、银行的性价比低了,还是因为经济发展了,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冲击特别大。银行也是越来越多啦,全国五千家银行,一个县城就有二十家银行,竞争激烈。客户的选择多了,银行员工的压力就大了。压力大了,性价比就低了。

3、近些年银行员工的收入增长的不是特别明显,我许多同事十年前在银行多少收入,现在还是多少收入,没什么变化。还有些银行这些年业绩不好的,收入下降的都很多,自然人心惶惶。

4、监管越来越严,以前瞎卖保险,捆绑销售干的多,民愤难平,现在不让干了。头上的摄像头越来越多,检查手段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不自由,受处分的越来越多。银行里许多人都是挨了处分,不得不跳槽。

5、银行多了,从业人员也多了,自然流通也多了,显得跳槽的也就多了。

6、其实银行的招聘条件仍然很高的,大部分银行校招都是要求重点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社招的话像某银行规定要全日制本科,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三十五周岁以下,原单位需是五大国有银行或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除外。。。。

7、照每年发布的社会行业平均薪酬来看,银行业的收入水平仍然高于社会平均的,只是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

8、现在的年轻人自己的思想主动权提高了,受父母或是他人影响的少了,被父母强制推进银行的少了。

9、现在的人生活条件也好了,宁愿收入低一些也不愿意进银行受苦了。

10、社会舆论风向变了,说银行不好的人多起来了,那银行也许就真的不好了。


郎峰徐迅


银行得罪了谁?为什么大家都没有去银行的意愿了。

01铁饭碗不铁

曾经谁进了银行,那都是要被村里人羡慕好久的,都会说:谁家那小谁,进了银行,天天坐在办公室吹空调拿高薪。再加上有体制,不用担心失业,一辈子都不愁了。

那都是以前,现在则不一样了,不只是很多人不愿意去银行工作了,银行为了节约成本也会裁掉一批不能为银行创造更多收益的人。

人人都有了危机感,铁饭碗不再是铁饭碗,不努力随时都可能被替换掉。

02就业机会增多

曾经的工作岗位好像没有那么多,不进银行、不当老师、考不上公务员看上去就好像只能去工厂打工或者回村里种田放牛了;但是现在不一样,真的是无论做什么行业都能挣到不少的钱,唱歌的,开直播做网红的,开直播打游戏的,做自媒体的,写悟空问答的,等等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能养活自己,并且还能获得很滋润。

银行好像也没有那么稀罕了,多的是能挣钱的地方。

03工作累 晋升慢

我说银行的工作累应该没人反驳吧!我有个同学,在银行天天说的是五点半下班,但是实际可能是晚上九点或者十点多才能忙完所有的事情离开银行回家。

除了工作累还有一点就是晋升慢,没有人脉的情况下,你拉不到存款;没有人脉,你晋升渠道也比别人窄,而晋升慢就是待遇一直提不上去啊!

综上:去银行工作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吃香了,没有以前远超其他行业的待遇了,也不再像以前一样的安逸了,自然去的人变少了。至于跳槽率高不高到是没做过统计,只是我同学里面毕业就去银行的人不少,到现在还在银行的却只剩一个了。


挣钱不易,将本求利。我是@易将学财,感谢阅读!!!

易将学财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比如支付宝、微信钱包等应用的出现,对银行的业务冲击力还是比较大的。不管是在身边,还是通过网上得知,确实有一些人不愿意去银行工作了。主要原因有三个:

1、银行的工资比不上其他金融企业

2018年,工资最高的是浦发银行。人均薪酬达到23.66万。还有一些银行工资很低。

相比于证券公司,银行的人均工资是要低很多的。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均酬排名TOP3的券商花落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华泰证券,分别为67.24万元、61.09万元和59.30万元。

银行的工资和证券公司差了3倍多。

所以,从待遇来讲,银行吸引力不大。

2、银行的发展前景不被看好

大家在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一般都会看这个行业的前景。这些年来,银行的业务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比如,存款业务方面,现在支付宝和微信钱包都出现了类似的业务,所以银行揽储能力有所下降;贷款业务方面,很多贷款公司出现,同样冲击了银行的贷款业务。作为银行的两大业务,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所以很多人不看好银行的前景。

马云说过,银行不改变,我们来改变银行。当然,银行会永远存在,但是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势。

3、不想去银行的原因,主要是岗位低端

银行的很多岗位,例如客服、柜员,都是外包的。这种岗位的员工,工资并不高,而且都是劳务派遣工。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做。如果是一些高端岗位,还是很多人愿意去银行工作的。


刘仕祥演讲思维课


银行也像一堵围墙,墙里的想出来,墙外的想往里跳,墙外不知墙里的苦,墙里不明墙外的乱。

没有干过银行的人其实还是挺羡慕挺想进去的,不过入职时间在三年内的员工辞职率也是比较高的。

原因如下:

1. 工作压力大。在银行不论你在哪个岗位,只要是想认真做好工作的,工作强度不亚于996,甚至是007。特别是越往上走,越是在领导岗位上,越是一分一秒都不敢松懈。作为领导,心理压力甚至比工作压力要大得多,因为你不知道手底下哪一个层级的小兵冷不丁捅一个篓子,职业生涯很可能就毁了。

2.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别人总以为银行都是高薪,其实很多基层员工都是拿的低保工资而已。有时候把月薪换算成时薪,你会猛然发现时薪才值十几块甚至不到十块钱,足以证明工作时间之长换来的却是工资之低。而且银行不像别的单位,加班都绝对不算加班时长和加班费的,不管你是007还是996,不像别的企业可以累计加班工时换成假期或加班费,银行里面没有这一说,而且往往越是说要强制休假的岗位,越是完全没条件休假。

3. 大多数岗位太过局限,又耗费大量时间,对年轻人是一种过度消耗。银行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系统,除了信贷岗位,其他岗位都与其他企业的工作内容差距比较大,长期在银行里从事单一岗位后,会发现自己除了银行好像别的什么也不会、不了解,所以这也造成了很多干了3-10年的人,如果想辞职,最大的恐惧就是不知道辞职后还能干什么,能够去找什么样的单位做什么样的工作。

所以很多一毕业就进入银行的本科生、研究生,干了银行两三年之后基本上百分百会萌生辞职的念头,50%的人选择在三年内离开银行业,30%的人五年内都会跳槽到别的金融同业,只有20%的人会选择留下,因此这个行业现在很难长期的留住年轻人,15%留下的人是因为没有别的出路,只有5%是真心想要拼前途。

银行业,只有在里面干过的人才能理解,说多都是泪,它又不像互联网企业,好像努力就可以看到美好未来,银行像是一个深渊,干得越久陷得越深,消耗完精力和体力之后,更恐慌的发现自己早已没有了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

不过银行业的好处就是,只要是正式员工,基本上也不会无故被炒掉,最多就是调去做最低的岗位,不会像现在的互联网企业动不动就来一轮大裁员。不过未来会不会大裁员也不好说,2000年左右全国银行业也出现过一轮大的买断和内退,未来人工智能越来越成熟之后,自助设备和智能机器人会替代很多低级的工种,也不排除会出现大的裁员潮,而被替代的那一部分人无疑也就是在社会上最没出路的那一帮,所以银行人也不能一劳永逸、高枕无忧,时代要抛弃你的时候也是一点情面也不会留的。

总之,银行工作也只是一份辛苦的工作,没有太好,也没有很差,如果有条件的可以进去做做看,如果发现不适合自己的长期发展,及早辞职也是好的。


读毒独310


现在的人不愿意去银行工作?这一定是你的错觉!要去银行工作的人很多很多。

但是,银行的跳槽率,其实是挺高的。

01

银行工作的吸引力还是很高的。

银行作为一个半垄断性质的金融行业,一直都吸引着各路求职者。

在银行的工作优势是很明显的:工作稳定、收入高、有一定的职业优越感,所以在银行工作,对求职者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02

银行的离职率也很高。

但因为银行工作的一些特殊性,跳槽率也相对较高。

看上去其实挺矛盾的,实则不然。银行就向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不能因为跳槽率高,就是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去银行工作了。相反,正是因为跳槽率高,才说明了愿意去银行工作的人多,否则,哪来这么多人离职呢,离职当然先要入职嘛。

03

为什么银行的跳槽率会高呢?

我个人认为,总的来说还是工作和待遇的问题

1、收入:在外界看来,银行属于高收入群体,但是银行里的高收入者,大部分都是中高层领导,一线基层的员工,例如柜台员工,大部分收入还是一般的,没有想像的那么高。

2、长期加班:虽然银行号称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但是实际上朝八晚八还差不多,银行属于加班的重灾区,如果仅仅只是加班肉体上的折磨还好,但银行还有很多加班所完成不了的精神折磨,即各类任务,有句俗语说得好:“一人在银行,全家跟着忙”,多少人最终都是被各类任务给逼走的。

3、工作压力大:人人都有业务压力,要么是拉存款的压力,要么是放贷款的压力,不把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薅一遍,那是不行的。

4、晋升难:银行虽然是企业,很多还不是国企。但银行却跟大部分国企一样,是一个讲资格、讲人脉的地方,如果有亲戚朋友或者父辈等人帮忙提携照顾,那可能在银行还比较好过,不然要想要在银行内晋升,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过程。

5、新兴行业的倒逼:随着支付宝、微信等便捷支付的普及,银行的一些功能都被弱化,比如存钱现金,转账支付等,造成银行需要的人员也在精简,人员之间的竞争加剧,这也造成一部分人从银行系统出来另谋出路。

总结来说,银行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不是大家都不愿意去银行工作,而是银行的工作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很多人留不下来。


公门爬山虎


精英菌有次和一个朋友聊天,他的孩子在加拿大留学,精英菌就随口一说,你孩子回来后让她进银行行了,女孩子去银行挺好。因为精英菌知道,他的资源足够让她孩子去银行工作。但结果出人意料的是,朋友说,银行太累了,不打算让孩子去。

其实这朋友说的确实是一个事实,现在大部分进银行的应届生,基本都是去银行基层,做柜员,做理财经理,做会计,至于去分行等这样的机关,也需要在基层工作至少一年以上时间,才有机会通过内部竞岗的方式去到分行机关,但是,这样的机会,着实是太少,没有一点实力,甚至是关系,很难被选调,就是被选调了,如果运营不放人,还是很难走,毕竟,运营一直是缺人。早上8点到单位,晚上八点才回家,甚至要到八点以后,这是基层支行的工作常态,所以,确实是累。

都说现在银行多,基本就能见到一个银行,确实,银行不仅多,造成银行业内之间的竞争加剧,还面临着网络银行及P2P等新兴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在银行工作,压力还是蛮大,尤其是很多任务都分解到个人。最近热的ETC安装问题,是武汉还是哪里有个地方的银行人员,去高速路口借随路政人员查车,来向过往车辆推销ETC,可见压力多大。

随着竞争的加剧,银行业的日子就不如以前好过,有的待遇相应的就上不去。精英菌知道有个国有行的分行,19年入行的,实习工资拿到手也就2000多一点,这个工资还是有点出乎精英菌意料的,一年的实习工资,一年后转正,待遇其实也不是很高。所以,当时这个分行在集中培训和分配到支行以后,相继就走了好几个,要知道,这些人都是央财的硕士。所以,待遇竞争力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尽管银行有这么多那么多貌似不受欢迎的问题,但是,银行仍然是应届生求职的热门单位。对于学经济,金融的毕业生来讲,能进入银行这样对口的单位发挥所长,还是很幸运的事情,并且随着自己资历的增长,薪水等自然会涨上去。所以,尽管有很多基金公司,投资公司,信托公司,p2p等互联网金融来竞争与分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相信银行还是求职者热门!

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高薪职位,猎头服务就上无忧精英网(www.51jingying.com)


无忧精英网


我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选择去不去银行工作的问题。目前,选择不去银行的群体分为两种,一类是自身素质能力较高的人,另一类即能力素质较低的人,两个极端,对于普通的大学毕业生,我觉得还是会选择银行的,毕竟现在就业这么困难。

第一,多数名校大学或硕士研究生,甚至有的拥有博士学位,个人要求较高,包括对行业,工作地点,职业发展空间,薪酬待遇等。他们首选的都是五大行总部,至少是一级分行机关部门,如果可能被分配到省级以下分行网点,他们就会放弃这份工作。

第二,是学历普通,能力一般的人,即普通高校毕业生,本科为主。国有大行很难进去,学历不够或考试能力不行,或者学校排位不行,股份制银行又不想去,因为进去也得花钱找关系,完不成任务随时有可能被辞退。这就是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

其次,关于跳槽率高的问题,还是更多的存在于这两个群体中。能力素质特别高的人,野心大,目标高,如果工作后感觉现实不理想,就会选择跳槽;能力一般的人,既接受不了任务大,压力大的现状,自己也做不到那份坚持和毅力,不能付出应有的辛勤和汗水,自然业绩不行,不能被单位和领导认可,辞职跳槽的概率就大了。

所以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先不说这些高校精英们,就我们普通群体来说,不管大银行小银行,国有还是股份制,甚至是信用社,城商行之类的,能考进银行就很不错了,只要我们用心努力,愿意奋斗付出,我想都不会过的太差了,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样子。当然了,关系户,有背景的人除外,但是,这个群的人占比还是很小的。还是普通人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