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2019年12月至今,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我院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心,医院临床科室广大医务工作者时刻关注疫情走向,快速反应,科学分析,制定了一系列防控措施,稳扎稳打,防控疫情。

急诊科作为接待呼吸道症状患者的第一道关口,在总结应对2003年SARS、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经验基础上,从确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能存在人传人开始,就快速反应,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科学防控疫情。为有效应对可能会大幅增长的患者数量,最大程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确保医务人员安全,急诊科主任郭树彬带领梅雪、何新华、唐子人等几位骨干,在院领导及医政管理部门的支持下,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点重要措施。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一是关闭多余急诊科患者出入通道,只留一个出入通道,并设专人值守,对每一个患者进行初筛询问并检测体温。对于有过武汉接触史并有发热的患者引导至发热门诊,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和医务人员感染风险。二是提升急诊科医务人员防护措施。此举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医务人员不被感染,更是为了在此基础上保证患者安全,有效避免传播。急诊科医务人员要求全部佩戴N95口罩、帽子、穿隔离衣,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保持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救治中。三是提前做好疫情预判,设计筛查表迅速投入使用。对于没有武汉接触史但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急诊科开辟相对隔离的区域进行救治,医务人员严格防护,确保安全。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在上述措施的有力保障下,急诊科全体医务人员以积极健康的状态,认真应对疫情。急诊党支部书记梅雪在党员微信群里号召大家积极乐观,做好准备应对疫情。30余名党员纷纷表态,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圆满完成任务。主任医师郭强、主治医师腾飞、杭晨晨等主动取消回乡探亲的行程,留下来坚守岗位。护士长刘颖青、赵丽新、孙卫楠、沈露晖等逐一叮嘱大家做好防护,照顾好患者。大批医务人员无怨无悔,放弃春节假期,自觉坚守岗位。

感染与临床微生物科是我院发热门诊的所在科室,科主任谷丽身先士卒,在科里人手严重不足情况下,一边统筹安排院内和科里工作,一边与一线大夫一同战斗,到目前她已经在岗五天四夜;护士长李丽今年就要退休了,面对疫情她仍然一马当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有条不紊地统筹安排全科护理工作,带领全体护理人员和护工,积极配合医师工作,短时间快速筹备,为临床一线工作和后勤保障奠定稳定基础。在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感染与微生物医学科的全体人员和前来支援的同事们发扬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奋战在救死扶伤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一线。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严峻,感染科医务人员的防护措施也在不断升级,目前全部医务人员都要求严格的防护装备,每4小时换一次班。很多女同志在生理期也在吃着止痛药,忍着不适,坚持4小时后脱下防护服再上厕所、喝水,为的就是尽量节省防护服的使用,节约应急物资,全科医务人员在这种特殊时期互相鼓励,共克时艰。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儿科也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之一。我院儿科主任曹玲、副主任秦选光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在严格执行医院诊治流程的基础上,启动应急措施,升级防护措施,分诊台及门诊医务人员要求标准防护,穿隔离衣、佩戴N95口罩、帽子、护目镜,有效防止感染,确保医务人员安全。此外,儿科也开辟了相对隔离的区域,对有武汉接触史的呼吸道症状患儿进行隔离诊疗及观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童朝晖已于1月18日到达武汉,与其他专家一道负责武汉多家医院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副主任医师李绪言也于1月25日奔赴武汉驰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施焕中、黄克武等作为院内专家组成员,多次参与重点病例会诊。在呼吸党支部的号召下,门诊和病房医师在承担着大量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多名医师前往支援发热门诊。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快速反应,有效应对,我院多临床科室科学防控疫情

这样的科室还有很多很多,感人的事迹也不胜枚举,非常时期,朝阳人团结一心,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我们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