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余光中和余秋雨,你怎么看这两个人的成就?

秦岭频道


余光中是中国现代非常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很多现代诗和现代散文都是经典作品,且多次入选中学课本。我尤其喜欢他的那篇散文听听那冷雨。他的散文有一种诗意的冷清的美,但这种冷清不凛冽,不会寒气逼人,而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哀愁。

余秋雨的名气很大,他写过一本传扬很广的书,叫做文化苦旅。据说,这本书所选的散文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品类,就是后来俗称的文化散文。余秋雨一边拜访古迹,一边抒发自己对于过去的故事和故土的思索和感悟。虽然有比较强烈的煽情成分,但我们也要充分肯定余秋雨的文笔和思想内涵。余秋雨邪起散文来喜欢铺陈,用比较华丽的语句去排比,去抒发。这就是我说他比较喜欢煽情的原因。当然,这是余秋雨的风格。

有趣的是,余光中受到了文化狂人李敖的疯狂批评。而余秋雨的处境也不太妙,他受到了很多很多文化人,媒体人,以及新新人类的批评。曾几何时,批评余秋雨,甚至成为一种文化时尚。

有人问过余光中,李敖天天批评你,你为什么不反击他呢?余光中回答道,李敖天天要批评我,说明在他的生活中不能没有我,我不反击他,说明在我的生命中可以没有他。大气,大度,睿智。

相比之下,余秋雨对于众多批评者,多少显得有些被动。不能大声回击,又不能置之不理。就那么焦灼着,僵持着。好在时间慢慢冲淡了一切。那些批评文化苦旅的人也渐渐消停了,因为他们要忙其他的事情了。不知道批评者消停之后,文化苦旅这本书还能不能创造昔日的辉煌?退一万步说,多读读文化散文还是比在网上搞那些饭圈更高雅一些吧!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还是支持余秋雨的。


种商养禅


余光中更胜一筹。

“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梁实秋曾这么称赞余光中。

以外文出身学贯中西,谈笑间古往今来顺手拈来。

作品可大可小,既可以有宏大的视角和深度又可以有非常人性化俏皮的一面。

一首《乡愁》淋漓尽致写出了一道海湾两边民族的伤痛。

还会把自己比做女生宿舍的总监。把女儿未来夫婿视为假想敌。

在翻译领域也有自己不俗的成果。既有翻译理论体系又有翻译作品。比如《翻译乃大道》,《梵高传》。早早提醒大众警惕西语对中文的侵袭和现代中文语言贫乏。

余光中令人注意到一种现象。董桥,白先勇,都是以外文立身进而淋漓尽致体现中文之美的人。

作家,似游子,出离母国,最终回归,不仅仅有满世界的星光晨雨,更珍视血脉中的文化情节。

返观余秋雨,相对来说,功力薄一些,尤其后期,他太热闹了。作家和热闹本是天敌。


投之以木桃


余光中以诗歌创作为主,复以散文及评论扬名。其诗作多发抒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对环保的指涉,以及对一切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作者自传统出发走向现代,复又深入传统。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且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因此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认识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对创作的重要性,把诗笔“伸回那块大陆”。

在新诗领域,余光中是艺术至上的拥护者;而在散文中,他认为,通过教育的普及,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文学是有机会兼顾艺术化的。他将五四运动以来的散文,以口语入文的散文和大众化划上等号,而称艺术化的散文为现代散文,意味着这类散文兼具现代人的生活内涵和创作形式上的现代手法。

余光中是一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大师,以现代诗和散文享有盛誉。余教授的诗作多抒发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以及对一切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此外,余教授还从事评论、编辑、翻译,皆有杰出成就。余教授毕生创作、治学,诲人不倦,于艺文,于学术,于社会,贡献深远。余光中先生才兼诗文,情系两岸,学融中西,为人温良敦厚,是中国当代文学灿烂群星之一。

余秋雨凭借《文化苦旅》一炮而红,又相继出版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一系列散文,

成为当代中国颇有影响力的一位文化名人,甚至已成为中国当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但是他的成就和余光中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青白世界


对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文学成就,首先,余光中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诗人。诗歌《乡愁》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诗歌中透露出来的游子对母亲的思念,对祖国团圆的期望,对故土重聚的坚信,到今天都还深深的激励着中国人。另一方面,余光中的文学成就是巨大的,余光中是30多年台湾诗坛上的一个著名的诗人,余光中在诗歌创作和散文创作以及评论翻译等方面,都留下了很多的作品,被称赞为是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诗人。

余秋雨凭借《文化苦旅》一炮而红,又相继出版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一系列散文,成为当代中国颇有影响力的一位文化名人,甚至已成为中国当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余秋雨打官司”更是引发了广泛的争议,社会评论界众声喧哗,对此现象的评价也是好坏参半。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


欣依然


南莺诗歌



诗人南莺


余光中和余秋雨都是我敬重的作家、诗人和文化学者。在中华当代文学史上都是可以浓墨重彩的存在。他们在文学和文化上的建树颇多,影响广泛。不过,在我看来,余光中的诗歌以及语言韵隽之美,尤为突出。而余秋雨则在散文以及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贡献,功不可没。


用户8349160379930


两个人相同点都姓余,不同点就多了。首先是一是在海峡那边,一个在海峡这边;其次是一个是写诗的,一个是写散文的;再次是一个真诚的,一个是做作的;最后是一个在尽量使语句在凝炼,一个在不停铺张卖弄。


瓜爷888


两人都是诗人。余光中是世界级的诗人。毕业于爱荷华大学。


胡志阳诗歌


高山仰止,各有千秋。余光中先生陈、郁、丝丝民国才子的雅致情!余秋雨先生哲学辩解高,幽香春茶!


洮河天笏


各有秋千。余光中是台湾诗人,余秋雨是文化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