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九一八事變令人匪夷所思。坐擁數十萬大軍的少帥張學良,居然不戰而放棄東北家鄉。

其實,九一八不抵抗的伏筆,早在兩年前既已埋下。1929年的中東路事件,如同一盆冷水澆熄了張學良的熱血,令他對國民政府的強硬外交徹底失望。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九一八事變日軍進佔瀋陽

爭奪路權,事變發端

甲午戰爭後,沙俄勢力深入東北,修建了縱貫東三省的「東清鐵路」。

經過日俄戰爭,俄國僅控制長春以北路段,即「中東鐵路」。十月革命後,這段鐵路由中蘇合辦,權益共享,但實際以蘇方為主,商務、總務、機務、會計,全部由俄國人擔任。1928年,張學良主政東北,謀求收回路權。

1929年,在東北當局要求下,蘇方把原來俄國人擔任的大量要職交予中方。但是,年輕氣盛的少帥不滿足於此。

5月初,他派軍警強行搜查蘇聯駐哈爾濱總使館。7月,中方以武力手段接管中東路事務,逮捕和驅逐了大批蘇聯職員,同時還封鎖了一大批蘇聯貿易公司。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中東鐵路哈爾濱火車站

張學良對蘇聯如此強硬,底氣在於南京國民政府的支持。1928年底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南京與東北理論上已經為中央和地方的關係,蔣介石堅決主張收回中東路。

中東路事件發生後,蔣介石立即表態:「我們當然要抵抗到底,誓死要達到我們收回主權的目的!」國民黨宣傳部門嚴正聲明,事件責任在蘇方,而且這是中國廢除不平等條約的第一步。

東北當局和國民政府的態度,令蘇聯大為憤慨,宣佈斷絕外交關係,召回在華人員。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蔣介石

面對蘇聯絕交,蔣介石過於樂觀,認為蘇聯不敢出兵,「即用兵,餘必以全力赴之」。國民黨宣傳部火上澆油,一口氣頒佈十八條反蘇宣傳標語,如「收回中東路」、「打倒破壞國際交通的赤色帝國主義」等等。

南京許諾,全力支援

然而,斯大林並不只是打嘴仗。加倫將軍被任命為遠東軍總指揮,這位將軍此前曾擔任廣州國民政府軍事總顧問,手把手帶出了國民革命軍。

眼看蘇軍磨刀霍霍,張學良態度迅速軟化,電告南京:「但有避免紛爭之術,總以避免為宜。」東北方面與蘇聯外交官會談,雙方商定大體恢復衝突前的狀態。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蘇聯遠東軍總指揮加倫將軍

此時,蔣介石卻一再給張學良打氣。蔣介石堅信戰爭不會爆發,信心十足地列出多項理由:美國國務卿希望和平解決;日本外相推測俄國不致拒絕中國提議;據蘇聯官方報紙消息,蘇聯人民反對戰爭,等等。

上述理由沒一個可靠,但蔣介石卻自信可以強力收回中東路,令蘇聯接受苦澀的和平。他批評張學良等人的妥協「搖動中央方針」,「失策之至」。在此情況下,東北當局尊重國民政府意見,原先談判條件遭到否決。

蘇聯極其不滿,終止了外交努力。國民政府卻繼續硬碰硬,8月10日發佈《告東北將士書》,鼓勵他們保衛邊疆,不惜一戰。

蔣介石擬定增援計劃,準備抽調九師集中於平津,作為東北戰事的預備隊。他還轉告張學良,「戰費當由中央準備,必不容辭」,「政府當竭東南之兵力、財力,儘量供給我東北軍」。

8月中旬,蘇聯開始軍事行動。張學良受蔣介石激勵,增派6萬大軍防守。蘇遠東軍則陸續集結4-5萬人,依託飛機、軍艦、重炮掩護,進攻東北邊疆,中東路外交糾紛上升為局部戰爭。

外交手段:提交國聯

戰事爆發,檢驗蔣介石承諾的時候到了。然而開戰後,蔣介石始終把希望寄託在外交領域。

8月22日,國民政府決定援助張學良200萬元軍費,對蘇軍事則由其全權負責,同時要求他與中央保持一致,不得插手外事。在德國斡旋下,中蘇外交人員嘗試接觸。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東北地區

然而,由於底線差距太大,兩國交涉遲遲不得進展。面對蘇軍來勢洶洶,蔣介石祭出絕招——「提交國聯」。南京外交部宣稱,若蘇方再不覺悟,中方準備將中東路問題提交國際聯盟裁決,請各國來實地觀察,控訴「暴俄」破壞和平的罪狀。

後來九一八事變,蔣介石就使出這招,國聯調查團耗時數月,得出了「東三省主權歸中國所有」「日軍行動並非自衛」「滿洲國系日本扶持傀儡」等顯而易見的結論。

而被譴責的日本人,乾脆退出國聯了事。蔣介石一番苦心和調查團諸多辛勞,全部化為泡影。

顯然,日本不吃這一套,蘇聯更不在乎。10月,蘇軍發動新攻勢,重創東北軍江防艦隊。戰火先後延及東北十八縣,消耗軍費10月底就超過2000萬元,而南京許諾的財政援助居然還未兌現。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蘇聯投入的作戰飛機

這時蔣介石遇到了大麻煩。10月初,馮玉祥率西北軍起兵反蔣。結果,蔣介石不僅無法向東北提供之前誇口的軍事、經濟援助,反過來還要和張學良借兵。

蔣介石致電張學良,提出一套無懈可擊的邏輯:蘇聯得知我國內亂,一定不肯妥協;因此迅速打敗西北軍,就等於間接解決中蘇糾紛。因此,「可否由兄處速借重炮若干營」?

由於蔣一再催促,蘇聯大軍壓境之際,張學良卻不得不撥出整列軍火支援南京,趕赴河南同馮玉祥作戰。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張學良

軍事策略:敵進我退

對於邊境戰事,蔣介石居然建議「用彼進則我退,彼退則我進之法」對付,搬出對手毛澤東的十六字決。

至於此前信誓旦旦的「竭東南之兵力、財力供給我東北軍」云云,早已絕口不提了。外交部調子也大大降低,不再堅持收回中東路,僅要求保全一半權力。

到11月下旬,東北軍全線動搖。在滿洲里方向的進攻中,蘇軍投入了裝甲部隊。中方前線步兵沒受過多少反坦克訓練,儘管構築了大量防禦工事,仍然抵擋不住。守軍傷亡2500餘人,包括前線指揮官在內8300人被俘。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東北軍參戰的炮艦

蘇方損失輕微,整場戰爭中傷亡僅1000左右。蘇軍先後佔領滿洲里、海拉爾,邊境重鎮悉數陷落。

巨大壓力下,張學良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和信心。滿洲里失守後,東北當局致電蘇聯,表示完全接受蘇方條件。

12月,雙方初步簽署協定,中東鐵路恢復事件前的共管狀態,同時恢復邊境和平,後續問題在莫斯科召開中蘇正式會議解決。歷時五個月的中東路衝突告一段落,東北人民白白遭受一回戰禍。

另外,佔領黑瞎子島的蘇軍,停戰後並未撤退,中蘇邊境的一處「歷史遺留問題」就這樣誕生了。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蘇軍繳獲東北軍軍旗

東北方面退讓後,蔣介石反而相當不滿。他擺出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感嘆說張學良「無經驗和膽識,不能堅持到底」。

非但如此,國民政府還認定東北代表所簽署條件超越職權,要從嚴議處。參與交涉的外交人員成了替罪羊,連同外交部亞洲司司長,一併遭到撤職。

1930年5月,新任中方代表抵達莫斯科。中方要求先解決中東鐵路問題,爭取贖回中東路;而蘇聯要求先討論恢復外交關係和貿易事宜。

馬拉松式談判拖了一年多,一項協議也沒能達成,最後日本人成了問題終結者,九一八事變後,中蘇中東路問題不了了之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張學良

日本漁人得利

中東路事變,對九一八後東北軍的不抵抗策略,產生直接影響。

首先,此役令各界對東北軍的戰鬥力產生新認識。面對外敵,東北軍三十萬大軍,竟連中等強度的邊境衝突都無法勝任。

其實,蘇聯人僅把軍事入侵作為輔助外交、施加壓力的手段,出兵規模並不大。如滿洲里方面,蘇軍直到11月中旬才發動強力攻勢。

東北軍備戰時間長達數月,仍被打得大敗。這無疑增長了其將領對外軍的膽怯心理。日本人也由此更加輕視東北軍,增添了軍事冒險的信心。

另一方面,中東路衝突也令東北軍政集團對國民政府大為失望。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東清鐵路旅順站

張學良在同蘇聯交涉過程中,儘量遵照南京的外交決策。然而,衝突擴大前,蔣介石等大唱愛國高調,推波助瀾;等到戰事正式爆發,卻只搞出「提交國聯」之類不可靠的應對方案,之前信誓旦旦許諾的支援不見蹤影。

兩相對比,張學良得出結論:南京打著漁翁得利的算盤,不論戰爭勝負,均可借蘇聯人之手消耗東北軍。打贏則政府威信高漲,戰敗則諉過於東北當局和外交人員。

因此,不論蔣介石在九一八事變中是否下令不抵抗,既然有中東路的前車之鑑,張學良決策自然受到重大影響。未判明日本吞併東北野心的前提下,他不願和關東軍硬拼。

張學良究竟為何不抵抗就放棄東北?

日軍佔領下的瀋陽

蔣介石鼓動張學良與蘇聯鷸蚌相爭,然而真正得利的「漁翁」,卻是一旁虎視眈眈的日本帝國主義者。理解了中東路事件,也就能更充分認識九一八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