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民间流传的“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到底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清风细雨3341


这两句出自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名贤集》。这本书的具体作者不详,从内容上分析,是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它汇集了孔、孟以来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其中不乏洞察世事、启人心智之句。“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就是这样的警句。

其次,还必须弄清其中的关键词“寒门”“贵子”“白屋"的意思。

由于这两个句子是用古汉语表述的,且采用了对举的修辞手法,因此只能用古汉语进行解释,且只要弄清楚了其中一句话的意思,另一句话的意思也就清楚了。从字面上看,“寒门”在古汉语中通常指贫寒人家。而“贵子”中的“子"在古汉语中指身份显贵的男子。“贵子”指的就是显贵的人物。从整体上看,“寒门出贵子"指的就是贫寒人家常常出显贵人物。白屋指的是用白茅覆盖的房子,是古代平民居住的处所。根据对举的原则,“白屋出公卿"的意思与“寒门出贵子"大致相同。

最后,要弄清楚这两句话的价值。

尽管这两句话出自过去属的儿童读物,但今天看来,它仍具有一定的知识价值和修养价值,成年人读来也会颇受教益。当然,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这两句话中也许含有追名逐利的消极内容,但整体上还属于励志性的名言警句。我们在阅读时,要细加甄别,以便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华。

以上是我对“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含意的解答,由于水平所限,难免出现错误,敬请批评指正。另外文中引用了其他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未予一一注明,在此一并致谢!


壮图山人


“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这句话从字面上,不难理解。不过要把这句话解释清楚,还要提到苏东坡的一首感慨的诗叫《洗儿诗》,说:“人人都说聪明好,我被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一生受的打击很大,他后悔自己聪明,希望笨儿子一辈子平平安安有福气,功名富贵都有。苏东坡上面两句蛮好的,下面两句话他又用聪明了,希望自己的儿子又笨又有福气,不必辛苦就做到大官,一辈子又有钱又富贵。

苏东坡这个愿望,也都是我们自己的愿望,我们个个都想这样,轻易的赚很多钱,豪车给我多来几台,那么盖高楼,分几层给我就好了。每个人都要这样,都误于聪明。

古时寒门之家的孩子,受尽苦楚,十年寒窗,受孔孟礼教,鲤鱼跳龙门,位居人上,自然珍惜自己得之不易的地位,加上背景不厚,当官也不太可能枉法,才有可能功成名就。

“悟空”提出这个问题,我猜测是不是说,现在的人,虽然出身寒门,但半路坠马,贪官层出不穷,是不是这句俗话不对了呢?

我自己的理解,这句话还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儒家的“克己爱人,为政以德。”还有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一种我们现在看起来笨笨的精神。我们丢掉的,可能是我们民族最精华的东西。所以整个社会,繁荣背后乱象丛生。

还好,国家已经看到了。国学正在从学校教起,我们深厚的文化一定会繁荣花开。


溪边住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为什么人们总是注重前两句而后两句最重要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却往往被人忽视呢?


这几句话均出自南宋的《名贤集》。在当时的时代已经广为流传。时至今日还被我们所熟知的比如: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花无重开日,人无常少年。

年老心未老,人穷志不穷。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劝君莫做亏心事,古往今来放过谁。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而这些诗句都记载于《名贤集》。它不光对儿童道德教育起启蒙作用。同时还教给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

再说“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的意思是说,贫穷之家也能出有前途的子弟,住在茅草屋里的人也能当公卿大夫。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将相本无种”,因为这个时候,科举制度已经相当完善,穷人家的孩子只需要做到“男儿当自强”。学会励精图治,自强不息就没有所达不到的目标。

毛主席在年轻的时候,写过一首《赠父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有少年立志,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又何愁不能成事。

有志者, 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还有比这更励志的吗!


梅秀阁主


《名贤集》:“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名贤集》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作者不详。它主要收录了历代名人贤士的嘉言善行和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

因为是儿童启蒙读物,所以“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的意思不难理解。

寒门:贫寒穷困的人家。

白屋:古代用白草(茅草)铺盖的房屋,意指贫穷的人家。

整句话意思是:穷人家照样能生出有前途的孩子;生活在茅屋里的人,照样能当上大官。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的书生,大多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这些书生为了改变家庭现状,刻苦学习从而参加科举考试。很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关于书生进京赶考的桥段描写,正体现了寒门白屋也有机会出人头地。



只能浅显易懂的分析,希望能帮到你。


梨花落1211


这句话出自《名贤集》五言集中的一句话:“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意思就是说贫困之家的孩子很努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富贵起来。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些相近。



《名贤集》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儿童蒙学书籍,和《三字经》比较类似。它汇集了各种经典著作,谚语,俗语其中还有很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句子。诸如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量小非君子 无度不丈夫。人无白日好,花无百日红。与人方便 ,自己方便。人离乡贱 ,物离乡贵。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总之是一部培养儿童道德观念的书籍,里面有精华,当然也有糟粕。例如:“好马不备双鞍,忠臣不事二主。 常想有力之奴,不念无为之子。”


所以里面的内容也不见得都对,至于寒门能不能再出贵子,目前还有争议。在2011年,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做了15年老师的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篇发在天涯论坛上的文章,立即引起了热议,其中有赞同,有反对,有无奈,也有很多人感同身受。事实上在大多数时代,寒门子弟都是比富家子弟更难出贵子。

在我们的印象中,很多富家子弟都是那种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事实上这也是很多文学作品中给我们塑造的形象,例如红楼梦中的薛蟠,例如能问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左传中曹刿论战中:“肉食者鄙”。但是事实上很多富家子弟有比寒门子弟更多教育资源,更多的精力花在提高自身素质上。而很多现实就是人家比你有钱,还比你努力。

但是“寒门再难出贵子”也不能作为自己不努力的借口,关于这句话大家平常心看待就好。


渔耕樵读


一句话能够被广为流传,说明老百姓对此都很认同,或者同时能寄予大家美好的希望。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出自古代启蒙读物《名贤集》,原文后面还有两句“白屋出公卿,寒门生贵子。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说的有没有道理呢?很有道理,因为自古名留青史的贤人君子、王侯将相,乃至开国君主,出身寒微的的确占大多数。

但大家又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后面所说的——“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是的,“男儿当自强”!

如果说贫苦的生活能磨练一个人意志,让其比富贵人家的孩子能更早更深刻的知晓人世的真相,从而让其在今后的奋斗中以更直接有效的方式获得成功,但这也只是在他能承受地起这番折腾、折磨的前提下才行,如果承受不住,对不起,贫困的生活,直接将其压垮!因贫困而铤而走险想登上人生巅峰却最终摔的很惨的例子,即使在当代,难道还少吗?

所以,寒门贫寒的生活就像是游戏中的困难模式,选择这种模式,能挺过来你的技术就会更高人一等(当然要靠合理、合法的方式),再回归到普通模式或者将来再给予你RMB助力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简直是如虎添翼,在游戏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但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在中途OVER了呢?

所以玩游戏的时候,如果你真的适应不了这种困难模式乃至极困难模式,那还是老老实实选择普通模式或简单模式吧,这样只要不犯低级错误至少保证你能通关。

但人生的吊诡处又正在于这里,你从出生起,就没得选,你无法选择自己出生时周围环境是怎样的,或将来能给与你助力的条件是怎样。但这也正体现了“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后面那句话的可贵性——“男儿当自强”!

是的,男儿当自强!你还有自己呀!生在寒门,不想自己被“OVER”,那没有其他好说的,还是拾起自己的意志之战刀去勇敢战斗罢!


挽狂澜


骗穷人开心而已,别当真。


核之力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

逆境遇良才,困境造贤人。



乱世见英雄,国难识忠臣。

岁寒己柏松,患难见真情。

黄金浮在世,白发故人稀。

白天朝朝过,黑夜日日眠。

人高谈古今,德重鬼神钦。

花有常开日,人无百日红。

百年随时过,万事转头空!


银河流岚


这两句话有二层意思。其一是鼓励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不要灰心丧志,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终有一天自已也会春风得意,出人头地,过上好的生活。其二是告介一些上流人士,别看不起社会上的底层人群,那里也可能是藏龙卧虎之地。……


江山多娇5870623850


贫寒的人家能出现产生伟大的儿子,像朱元璋等多的是啦!相对的就是纨绔子弟 ,生活在富贵环境,整天无所是事,吃喝玩乐,啥也不是。

白屋也是贫困人家,相对的朱门大户。也是贫困人家往往出现有作为有能力有巨大贡献的子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