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最新進展!美國招募45名志願者參與新冠疫苗試驗

作者 | 李晨陽


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迅速蔓延,疫苗研發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


據3月3日晚央視《新聞聯播》播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陳薇帶領的團隊在新冠疫苗研製方面已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3月6日,美國也傳來好消息:據科普網站livescience報道,美國首例新冠病毒疫苗試驗正在招募志願者,首批45人將參加新疫苗的初步安全性試驗。


如果試驗成功,後續還需在幾項更大人群的試驗中驗證該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每人1100美元,急尋45名健康志願者


截至東部時間3月5日晚9點,美國共報告新冠肺炎感染病例232例,死亡14例。


疫情之下,疫苗研發再次成為關注點。


美國首款新冠疫苗研發方是生物技術領域的新銳公司Moderna。該公司於2010年由哈佛團隊創辦,比爾蓋茨夫婦的基金會也是股東之一。


這批疫苗已於2月24日運往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美國國家過敏與傳染病研究所(NIAID)。


此前,NIAID相關負責人宣佈預計在4月底前啟動臨床試驗,並將贊助Kaiser Permanente華盛頓健康研究所進行試驗。


目前,西雅圖的研究人員已經開始招募健康志願者。按計劃,45名年齡在18~55歲的健康志願者將被納入初步試驗,以確定疫苗是否引發免疫反應,以及在給定劑量下是否會引起不良副作用。


這45名參與者將被分成3組,每組接受不同劑量的疫苗。在為期14個月的研究過程中,志願者將被要求參加11次試驗,每次獲得100美元獎金,到最後總計將達到1100美元。


在經過這項最初的安全性試驗之後,疫苗的有效性還必須在隨後幾項更大人群的試驗中得到驗證,然後才能廣泛使用。


如果疫苗研製成功,普通人能打得起嗎?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Alex Azar表示:“我們希望確保我們的工作能讓人們負擔得起這些疫苗的費用,但我們無法控制這一價格,因為我們需要私營部門進行投資。畢竟當務之急是研究出真正有效的疫苗,成本控制不是我們的首要考慮。”


不過,Moderna公司首席執行官Stéphane Bancel表示,該公司的疫苗價格應該能讓大家負擔得起的。


他說:“我們高度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公共衛生問題,因此如果該產品獲得批准,我們將非常慎重地制定價格。我認為,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會考慮將這種疫苗定價高於其他呼吸道病毒疫苗。”


我國部分新冠肺炎疫苗4月有望進入臨床


Moderna公司研製的這種疫苗屬於mRNA疫苗。


與傳統疫苗不同,mRNA疫苗不以減毒或滅活病毒為基礎,因此不會存在引發接種者感染的風險。由於mRNA疫苗具有安全性高、合成迅速、研發前期推進速度較快等優勢,已經成為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研發賽跑中的一大焦點。


但目前世界上尚未有用於傳染病防治的mRNA疫苗上市。這種疫苗在研製後期也許還會面臨其他挑戰。


緊急時刻,各國都在競相研製疫苗。


據悉,我國科技部已經批覆支持了5種疫苗研發:滅活疫苗、減毒疫苗、核酸疫苗(包括mRNA疫苗)、載體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


陳薇院士團隊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的疫苗屬於腺病毒載體疫苗。


2月28日,李克強總理考察國家新冠肺炎藥品醫療器械應急平臺時,有專家彙報:“我國的滅活疫苗最快有望在4月份開始臨床試驗。”一位參與此次疫苗研發的院士表示:等疫苗研製出來,他本人將第一個接種!


相關閱讀:“院士先試疫苗第一針”?還是要等到4月份!


3月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所長秦川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該機構正在進行6種疫苗的動物試驗評價,這些疫苗是國內研發速度最快的一批。


而在3月6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國家衛健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鄭忠偉表示,我國部分疫苗已經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預計4月部分新冠肺炎疫苗有望進入臨床。


不過,疫苗研製通常需要很長時間。即便像Moderna一樣開始推進人體試驗,距離最終廣泛使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那麼,面對新冠病毒的攻城略地,只能步步為營的疫苗研發到底有多大意義呢?


對此,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曾表示:


疫苗對中國解決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是來不及的,但對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下一步流行會有用,對中國將來面臨的可能流行會有用。


參考報道:

https://www.livescience.com/us-coronavirus-vaccine-trial-recruiting.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