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军用口粮好吃吗?

官破晓


军用口粮,分为2种:一种是单兵即食口粮,一种是单兵自热口粮。

单兵自热口粮的话,分国家,美国人是午餐肉+一堆杂七杂八的,挺不错。而自热口粮方面评判的标准可以分为:好吃,能吃,难吃。

单兵即食口粮的话,我倒也不是黑,很多国家的单兵即食口粮就是零食。评判的标准大概只有:能吃,难吃,吃不下去。

这是我国东南某省的即食口粮:A式野战口粮,被官兵亲切的称为春游口粮,跟以前学校里组织春游带的一堆零食一样。

然后最近是更换了新式口粮,大概就是各种饼干混搭。、

这种东西真的只能说吃了饿不死。

761压缩干粮,这个压缩饼干非常非常非常硬,属于砖头的范畴。

这些东西其实部队官兵吃的也不多,军用口粮是在炊事班无法提供食品保障时才吃的,除了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各个国家的单兵口粮都不怎么样。

你看韩国这个,饼干+拌饭+巧克力豆+6种泡菜。我也不知道该说啥。而且最蛋疼的是,这个口粮没肉,提供的热量只有560大卡。一个成年人一天躺着不动都至少要1500打卡,这简直就是素斋。

日本的单兵口粮看上去真的,跟儿童套餐是一个吊样,完全没有食欲。

法国单兵口粮,餐具还是刀叉。

最好的还是美国爸爸,单兵口粮里包括:蔬菜,肉,牛奶,果汁,麦片,饼干,速溶汤料,糖,盐,果酱,咖啡,还有烟。

二战时期的C口粮里有一半的组成部分都是肉。6个罐头,3个罐头是肉,剩下3个罐头是面包蔬菜这些。


贞观防务


军用口粮其实分很多种,但是一般简单的分为以下几种:


1.常规野战行军粮:这种口粮特色就是大,一个大罐头是一个班的分量,一般是罐头和免洗米等可以在野战状态下20分钟做出来的饭。一般是在部队休息的过程中由炊事班制作,与常规的营房饭可能区别不大。

这种口粮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军的UGR

2.战时战斗口粮:在炊事班无法做饭的战斗中和战斗间隙,或者后方补给无法补足的状态下,士兵自行食用的口粮。一般分为两种,野战单兵自热食品和速食食品。单兵自热是一口热乎饭,可以快速提高士兵体能和士气(毕竟在战场上一口热乎饭能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速食食品一般就是我们常说的压缩饼干等快速果腹的食品。

这种口粮代表性的就是美军的MRE和中国的13自热

3.紧急口粮:这种口粮为士兵提供紧急的热量补充,一般是高热量的巧克力和相似的高热量食品。目的只有一个,提供热量,几乎没什么其他的营养。

这种口粮代表性的就是美军二战吃的好时巧克力(水煮土豆味)(D口粮)

除此之外,根据各个国家的要求,士兵在野战环境/驻扎环境伙食要求也不一样。一般来讲野战口粮要求高热量高盐分防止士兵出现失能状况。驻扎环境就要吃的好,有助于士兵提高身体素质。

所以,可以简单理解为,野战环境的伙食肯定不好吃。但是在驻扎环境下,炊事班的美味饭菜就是士气的绝对保证。

(对,就是炊事兵!除了做饭,我还能打仗,还贼能打!)


军事观察员东旭


军用口粮要有这样几个特点:1、原材料获取简单、能快速生产,大批量供应部队;2、体积小重量轻,携带使用方便;3、营养全、热量高、易吸收,能够快速补充体力损耗;4、耐贮藏,保质期最少2年以上。可以说研发军用口粮从来都不是为了好吃,而是为了满足作战需要,好不好吃并不在考虑范围内。

最早的军用口粮可以追溯到拿破仑时代,以主粮、新鲜食品和腌制食品搭配少量的罐头混合配发给士兵。在当时各国刚刚进入工业化时代,金属材料供应和生产力有限,还难以全面实现罐头化。

在军用口粮的发展过程中美国一直是走在最前沿的。在一战时期美国为了避免毒气污染,首先大量使用金属罐头来给士兵配发食品。

到了二战时期美国依靠自己强大的工业实力和充足的金属材料,是唯一一个实现了军用食品全部罐头化的国家,毕竟别的国家连制造武器子弹的金属都不够用呢,士兵只能遭点罪了。一直到二战结束,其他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工业生产,法国、英国、苏联等国才实现了口粮的罐头化。

到了越战时期,美国军队的金属罐头口粮面对越南的热带丛林、多雨的环境非常难以保存、不便携带,因此美国开始用新材料研发软罐头技术,尽量减轻重量、不易生锈。之后美国针对雨林、沙漠等不同环境开发出了不同系列的口粮。

海湾战争中,美军的军用口粮又有了重大突破,无火焰口粮加热器使得单兵野战口粮热食化,能让前线作战的士兵吃上热的食物、喝上热水。

美国

烤猪排,烤肉汁,玉米饼,土豆浓汤,黑莓酱,奶油花生,士力架,坚果葡萄干,口香糖,糖,速溶咖啡,奶油,速溶柠檬茶,盐,湿巾,纸巾,火柴。

法国

菠萝猪肉饭,菜豆焖肉,鹿肉,鱼,香草布丁,饼干,水果果冻,水果奶油杏仁糖,焦糖,巧克力,速溶柠檬粉,茶包,速溶咖啡,热巧克力粉,糖,盐,辣椒粉,纸巾。

德国

马铃薯红烩牛肉,牛肉烤肠,裸麦面包,牛肉,软奶酪,水果沙拉,饼干,酸莓杏仁,巧克力,速溶果汁粉,速溶咖啡,柠檬茶粉,糖,浓缩奶油,湿巾,火柴,盐,口香糖。

俄罗斯

牛肉大麦粥,牛肉条,饼干,油炸鲱鱼,香肠,鸡肉汤,冰茶粉,速溶橘子粉,糖,湿巾。

英国

咖喱羊肉,培根煎蛋,炒饭,番茄罗勒汤,切成小块的桃子,什锦水果,什锦坚果,什锦热带水果,红莓谷物棒,草莓水果棒,水果燕麦棒,水果浓汁,硬糖,速溶覆盆子粉,热巧克力粉,速溶覆盆子口味电解质补充粉,速溶草莓粉,辣酱油,茶包,速溶咖啡。


当狗容易做人难


部队为了保持官兵的战斗力,补充剧烈训练后的能量消耗,伙食一般都非常好。不过也有出现特殊情况的时候,比如特种部队执行任务,战时热食供应紧张等,这个时候就要食用单兵军用口粮了,那么这些口粮好吃吗?味道如何?

军用口粮也是分种类的,大致可以分为即食口粮和自热口粮。单兵即使口粮的组成形式一般和零食差不多,像我国解放军某部的野战口粮,就由饼干、膨化食品、果干和罐头组成。由于军队的种种限制,士兵所携带的这种零食一样的口粮,口感不会像我们买的零食那么好,根据老兵回忆,这种口粮很难吃,难以下咽,如果不是为了应急补充能量的消耗,根本没人会去吃,虽然这种口粮口感非常差,不过和我国大名鼎鼎的761压缩饼干和猪肉罐头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761压缩饼干,被老兵亲切的称之为砖头,要用开水浸泡才能吃;而猪肉罐头,则是像泡在油中的肉罐头一样,偶尔食用口感很不错,如果当饭吃,很容易吃腻士兵。受制于当时我国的生产力,这些都是只注重热量而不注重口感的口粮。

比起即食口粮,自热口粮的口感要好很多。自热口粮带有自热化学品,可以加热食品,这也使得自热口粮在口味上有更多的选择。我国09式和13式单兵自热口粮,都有很多种口味供士兵选择,而像美国的自热口粮中,还有速溶饮料的供应。自热口粮的食用部分一般由米饭和各种口味的菜品组成,加热后口感比即食口粮好很多,而且可以更快的补充热量。各种仿制的军用自热食品在各大购物网站均有出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一下。


楠竹一


中国有句谚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当过兵的人在部队也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吃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解放军也历来高度重视部队的伙食保障,从以前要求让官兵吃得饱,到现在努力让官兵吃得好,中国军队的伙食在近二十年来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上世纪80年代,我军的军粮仍然是压缩饼干加罐头。

著名的761压缩干粮,大家都应该听说过。761压缩饼干是我军在1976年研制的,也是第一代野战食品的主食。这种压缩干粮是以精制小麦粉、精制植物油、白砂糖、全脂奶粉、口服葡萄糖、精盐等为主要原料,经滚轧、烘烤、粉碎并成型压块,口味有葱油、芝麻、椰香等几种。

在成品包装上参考了单兵每天的热量需要,即每餐需5两,以两块压缩干粮为一小包,用羊皮纸包装加食用胶水粘接而成,净重250克,为一餐份量。每2小包用一层聚乙烯薄膜热封包装,每20个包装10公斤置于一个绿色马口铁桶内,并充入氮气密封贮藏。每两个铁桶再放入一个瓦楞纸箱封装,以便于运输。

761压缩饼干有它的功劳,体积小,容易携带,热量高。
几块饼干就是一顿饭。
只要有几块饼干,最低程度不会饿肚子。
但是,761干粮只有热量,没有人体需要的其他任何东西。长期吃这种干粮,会造成人体营养严重失调。
老山前线的我军战士,经常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就是因为这种干粮。

同时,口感差,要多喝水,又很硬难嚼,总之战士们没有几个喜欢761的。

这是我军当年主力罐头,猪肉罐头。
有意思的是,普通老百姓同解放军战士,对于猪肉罐头的评价完全不同。
老百姓吃了猪肉罐头,觉得虽然肥了一些,但就着饼干吃好香啊,绝对是好东西。
老兵并不太喜欢猪肉罐头。
为什么?太肥腻了。
大家看到了吗?满满一罐子油。
这种东西,老百姓偶尔吃一次,肥腻一点也就算了。
如果天天当饭吃,谁也受不了。
设计罐头时,单纯想到这玩意热量高加好吃,其他没有考虑太多。
说实在的,就70至80年代,普通老百姓也不容易吃到什么肉的,军工部门还是挺照顾战士的。
只是,考虑不周全啊!

大家看看,这肥肉绝对占一半以上。

解放军战士厌恶猪肉罐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玩意不能不加热吃。
如果不加热,冷冷的大肥肉加上一罐子猪油,谁能咽下去?
越南那种情况下,到处都是冷枪冷炮狙击手,根本就不能生火加热,除非你不想活了。
罐头只能冷着吃。
相比来说,大部分战士更喜欢午餐肉罐头。
我86年在兰州军区服役的时候,仍然难以吃上这种午餐肉罐头。
记得午餐肉一般是用来待客的,自己很少吃,主要内部供应很少外面的比较贵。
上面也说了,午餐肉没什么营养,只是热量高。

相比猪肉罐头来说,午餐肉罐头却是不错的。

午餐肉罐头的特点是混合了面粉,并不肥腻,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这种东西即便天天吃,也不会像大肥肉一样连吃三顿就要吐。
当年战士大部分农村出身,很多人连粮食都吃不饱,更别说肉了。
另外,午餐肉可以冷食也可以热食,这都不是问题。

中越战争中,我军战士对午餐肉是很喜爱的。

当然,当年的罐头有很多种,篇幅所限,就举着几个例子了。

相比肉罐头,战士最喜爱的还是水果罐头,尤其是这种糖水菠萝。

普通人,即便是平时很少吃甜食的人,当了兵也是愿意吃这些的。
甜食不但可以开胃,还有舒缓神经的作用。
关键是,甜食很难吃腻,尤其是这种很有咬头的菠萝。

下面给大家介绍个重量级选手: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口粮“06单兵即食食品”。开头写的“06”是指2006年列装,这次弄到的是为远距离行动、侦察部队等使用而准备的轻型版本。乍一看,无论颜色还是形状都和美军MRE一模一样,只是更轻更薄些,感觉体积只有MRE的四分之一左右。但这个和其他口粮的要求完全不一样,所以这样比较也没有什么意义。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口粮“06单兵即食食品”

另外还有种同属中国军队战斗口粮叫“单兵自热食品”;这种口粮就和美军MRE一样带自热功能,食品被装入速食包装内可以进行加热。一般(总感觉其实一点也不一般……)市面上兜售的口粮似乎这种比较多。

所以说说,这次搞到的“06单兵即食食品”实际上相当珍贵、少见,这点挺让人高兴的。相关资料基本没有。

单色包装上面跃动着汉字,意外的是也写了英语。用大字体写IMI(INSTANT MEAL INDIVIDUAL),感觉不太中国味。还写了“压缩食品抗疲劳谷物棒”。多亏有汉字,意思大概可以搞懂,但“谷物棒”是什么意思还是不明白。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口粮“06单兵即食食品”

包装背面把内容物,重量,卡路里等非常详细得标注出来。这么又轻又小的一块口粮居然有1049千卡?跟一包MRE差不多了。顺便提下,这东西保存时间为3年。

闲话少说。马上开包一看,里面是用明亮单色铝包装食品。

内容:1.05圧縮食品2.即溶個体飲料3.猪肉蛋巻4.爽口榨菜5.能量棒

下面是“05压缩食品”。打开包装,出来两块用塑料薄膜包的硬肥皂一样的东西。剥去表面包装,嗯,这啥?像是塑料块,用指甲一抠就掉下来粉末一样的东西。倒没什么气味,与其说是食品,到更像是某种“材料”。包装背面印有说明.“有热水的条件下”,“2~3倍的水混合”,“高能粥”,“口感更好”。看来,似乎是干燥后凝固的粥。直接吃也可以,加2~3倍的热水后会更好吃的意思吧?先咬一口看看。嗯,味道似有若无,茫茫大海的感觉。只有一点点小麦和牛奶脂肪的香气,和海上自卫队救生筏里放的“救急食品”一样,但口感上差很多,跟嚼砂子似得。只有嘴里轻微的酵母味才能让人有点主食的意思。要把这两块都啃掉,怕是有难度。

于是就浇上2倍量的热水。还以为会立即软化,结果这块坨坨死不退让,一定要用勺子才能捣碎。但过了一会儿,还是挡不住热水侵蚀,突然就变软了。最后弄出来的怎么看都像婴儿断乳食品一样,黏黏糊糊的一堆。同时有股酸甜的味道,让人想起每年年终都会躺车站附近商业街边的某物。再仔细一看,固体物质吸水同时在噗噗冒泡。看样子加进水以后发生了不明化学反应。鼓足勇气尝了一口,这什么怪味……。虽然不是太难吃,但非常非常古怪。要说像什么的话,长期放冰箱里被冻坏的面包白色部分拌上脱脂牛奶放进碎麦芽后再晾上三天……差不多那种感觉。

接下来是“猪肉蛋卷”。写明egg rolls with pork,所以就是猪肉和鸡蛋卷的意思吧?打开密封包装,里面是两块火腿和鸡蛋卷起来切成片的东西。初一看像是元旦祭品里放的便宜货肉冻样。但和刚才那个“粥”比起来倒是挺像份“菜”的样子。吃一口,的确是火腿和鸡蛋,可口味怎么有那么怪。“明显不是猪肉”以及“明显不是鸡蛋”,而是合成食品,非常强烈的人造食品的感觉。

“爽口榨菜”。英语写Tasty Tsatsai,美味榨菜的意思吧。这个一般卖的榨菜基本一样,让人放心些。榨菜既不油腻也不辣口,咸味明显,味道清淡,咬上去咯吱咯吱有种独特的口感,非常个性化。虽然化学调味料的味道还是非常强烈,但和前面两样比已经算是很亲民啦。

最后看下“能量棒”。字面上来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但看到Energy Bar立马就能理解了。里面是棕色的类似栗子面馒头一样的东西,掰开一看,里面填满黑色的馅料。莫非,是豆沙?果然是豆沙……还是黑糖味的,相当之甜。略微有股怪味,但考虑到经过了长期存放所以这味道还是能够忍受的。但还是甜过头了。如果要迅速补充卡路里的话,这招确实立竿见影。

作为战斗口粮爱好者,必须拥有种一边忍受恶劣口味的食物,一边还能体味“哎呦,这TM是啥(笑)!”这种类似M的错位快感的能力。但这次如果被问“好吃不?”,我也只能沉默中无力地摇晃脑袋……话说回来,这小小一块口粮带来的饱腹感倒是超强。从消化吸收来看,效率比较高(貌似)的食物比例还挺大,从维持士兵最低限度体力的功能上来讲还是非常有效的。可惜的是凭借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三大菜系之一——中国菜,制作出的口粮,味道上感觉还是比较失败的。


用户55043856487


奉献精品内容,欢迎订阅本号!

我是科罗廖夫,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俄罗斯军队战斗力大家都知道可不弱,但是他们的伙食如何就没有人专门研究过了,我们打开一箱俄军的单兵口粮来亲自体验一下俄国士兵的伙食。首先上全图。

这是一天的伙食,小编先按菜单选了晚上的伙食,晚餐俄军标配是50克饼干,100克腌肥猪肉,50克嫩牛肝酱,250克蔬菜牛肉,80克软干酪,还有果酱,果汁冲剂,茶,糖和口香糖什么的。

(这些就是标配晚餐)

主菜蔬菜牛肉,味道非常咸,牛肉不多只有一条肉块在里面,但是牛肉味道还挺香。不过其他的胡萝卜丁和豌豆,实在是没有一点蔬菜味道,吃了几口就不想吃了。

这个是腌肥猪肉,看上去就非常油腻。但是口感,说实在的非常好吃!并不会恶心,猪肉的香味特别浓,也很滑腻,前几口是非常好吃的,当然要配着饮料不然还是很腻。

牛肝酱,这个是配着饼干一起吃的。这个东西特点是极其的重口味,腥味大得很,吃了几口就已经想吐了,这种东西,真的还不如一盒午餐肉。

然后说说饼干吧,硬得很,而且没有味道。国内超市得饼干那是又香又脆,俄军的饼干和这两个特点无缘。硬的可以刮伤口腔(两块饼一起嚼就嚼不动),然后就是一股小麦粉味,谈不上任何好吃。

软干酪,这个在菜单里标的是俄军饭后的甜品。不过,我觉得说成“咸品”合适,奶酪味儿很足,但是太咸,也是油乎乎的,口味真心很差。

俄军每餐都配了一些小东西,这些是晚餐标配的茶、口香糖和苹果酱。茶我后来泡着喝的时候,就觉得和自己平常喝的没法比,怪味儿。苹果酱就甜到不得了,甜得反胃恶心,搞不懂难道每餐都得吃那么甜得一袋东西吗?

它比我们平常吃的番茄酱不知道差了多远。至于口香糖,葡萄味的,吃起来有股药片的味道,就不是糖的味道,是药!建议俄军可以和我们国内的益达联系一下,益达甩它几条街。

当然饮料是必须的,这个饮料本身无色的颗粒,泡出来是黄色的,酸酸甜甜的,吃那些油腻的东西都得靠它配着,不然我是吃不下。

(俄军牛肉罐头)

总结:俄军的伙食比较粗糙而且难以下咽,但是伙食里蛋白质和盐分、脂肪的含量很高,确实适合高强度作战的士兵,而且分量是够吃饱的,别看它个头不大但是油脂很糖分决对让你吃撑。缺点是缺乏维生素和多种营养元素,而且口味上除个别菜其他都是难吃。不得不说,俄军军费不足的情况下,士兵的伙食待遇真的不好。

本文描述的是俄军晚餐的体验,即使是吃完了整个俄军士兵一天的伙食,其中唯一好吃的不过就是一个纯烧牛肉和两个杂牛肉罐头外加一个腌肥猪肉,能补充维生素的也就是那个附带的维生素药片了。可以说,当俄军士兵,在伙食体验上是非常糟糕的。


科罗廖夫


军用口粮的历史很长,早期就是所谓的埋锅造饭,什么馒头,面条,还有涮羊肉都是可以和军用口粮扯上关系,不过到了工业时代,各种罐头成为了军用口粮的主流产品。

现在各国的军用口粮分为几大类,最好的还是用炊事车做出来各种热食,这种口粮好不好吃就要看司务长的手艺了,这种口粮最受欢迎,也最为难得,这种口粮需要足够的菜场和充足的供应,而且还要有相对安全的环境,保证可以让炊事兵安心操作。这种口粮按照美军的分类被定为A级口粮。

大部分军迷所传说的单兵口粮一般指单兵自热口粮,这种口粮就是一种软罐头,里边包含了主食配菜等物品,有的还有糖果香烟一类的东西,这种口粮一般是每个人每一餐一份,这一份都包装在一个大的塑料袋里边,主要的部分可以采用化学反应放热的办法来进行加热,不过法国人的没有,法国还是每一份口粮里边配备一个小的炉子可以用固体燃料加热。美国的加热剂应该是镁一类的金属,中国的似乎是生石灰,都是利用这类化学成分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对食物进行加热。

对于是不是好吃,这个就是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原来最有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午餐肉,午餐肉在美军名声狼藉,所有的美国士兵都认为午餐肉是政府低价购买买多了,用他们来消耗库存,而到了英国苏联这种地方,午餐肉就成了奢侈品,而且甚至有无耻的老兵用午餐肉来交换女人。

现在淘宝上边各国的单兵口粮都有,价格不一,原来好像是铁血论坛对于各国的军用口粮进行过一次测评,认为最好吃的还是法国货,俄国的太油腻,美国的就是填一下肚子。一般来说美国的MRE的名声的确很差,不过这个也不难理解,这种单兵口粮要求的货架期都很长,中国的是2年保质期,而且还是常温保存,里边的防腐剂要加多少自己去想,美国的更长。

我自己曾经去弄过一些口粮包括中国和美国的,个人认为还是国货好吃,美国的的确对的起它的坏名声,真的和垃圾差不多。国货中我最喜欢里边的耐储蛋糕,这个最好吃,还有一片菠萝之类的水果可以解馋。至于主食各种炒饭炒面就是那么回事,而且在加热后一定要把这个主食的包装揉一下,不然里边真空包装的食品被压成了一块饼,不揉散了很难吃。

如果想真正的了解到底好不好吃,最好还是自己去尝一下味道。反正现在弄这个很容易。


红色手电筒


你得看是那种,压缩干粮的话.....如果没有喝的,我不建议单独食用。带有点麦香味的锯木渣口感...

其他的一些正常口粮的话,肉类罐头都偏油,不过下饭。像猪肉罐头之类的最好再锅里热一下,加入一些蔬菜特别好吃。

水果罐头的话和超市卖的没啥区别


疯狗的轻武


其实军用口粮的味道一般都很差,其主要是在紧急时刻后勤补给无法补充的情况下才会使用的。

和很多人的想象中不同,部队作战中,经常吃的其实也是炊事班做好的热食。如今各国军队都建设有比较现代化的野战伙食保障体系,比如野战餐车等,即使是在野外条件下,也能给部队及时有效的提供合格、高质量的足够的饭菜,填饱官兵们的肚子。

而军用口粮,在我军中主要有这几种。首先就是最常见的罐头、压缩饼干等,这也是最有历史的。很长时间内,我军在紧急时刻或后勤无法补给的情况下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这些东西,而像肉类罐头由于需要加热才能食用,不然会很反胃,而加热产生的火光和烟雾又会招来敌军打击,所以常见的是压缩饼干加水。

后来,外军的单兵自热食品出现,我军也研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单兵自热食品,比如09式和13式,主要都是米饭、炒饭类。但是这些食物即使是加热之后,口感和味道距离现做的热食还是有很大的距离,因此主要被用来作为备用。战士们无论是在训练场还是营地,最常吃的还是炊事班做好的各种口感、味道、质量都很好的新鲜食物。


战争之王


作为一个十多年野战部队的退役老兵,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军用口粮不好吃!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军用口粮口感不好营养不高,说不好吃的主要原因是,但凡有条件的情况下大家都会选择吃供应的热食。

野外条件艰苦,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有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去做饭,更是不会拿出大块的时间来组织大家吃饭,这个时候压缩饼干、单兵自热、牛肉罐头等单兵口粮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他便于携带,含热量高,而且有不同口味的食品供大家选择,非常适合大体力活动的时候补充能量。



这种成品的口粮,偶尔当成零食吃的话肯定是非常好一点毛病没有,但是遇到特别任务的时候,有时三五天都没有一顿热食,这时候官兵们看到军用口粮没有基本上是崩溃的,长期吃会让人又干又渴,上厕所还不利索,这个时候总想着要是有一顿热食就好了。


其实倒不是说军用口粮就难吃,这好比吃惯了了米饭的人群,你让他偶尔吃一吃馒头他会感觉特别新鲜,但是你让他直接改成吃馒头的习惯,他的内心是崩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