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我不曾知道,在山東地沿海城市,在被稱為膠東地區的龍口,竟也有令人唏噓一番的故居和悠久的歷史,可供後人感嘆一番。

“城裡有丁家,鄉下有西河陽”

在龍口,西河陽與聞名的丁家齊名。於是,便驅車去往了這個古村落——西河陽村。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西河陽村人傑地靈,更是有著輝煌的歷史,當膠東大多數農民農耕時期,西河陽就出現很多優秀的商業經營奇才,也是膠東民俗風情的典型代表。去到西河陽村,最值得一看的便是那村子中保存完好的上百年的歷史故居。村子裡現存著大量的老式民居建築,是膠東人居住文明的象徵,也是老黃縣民居建築史的靈魂。正如說:老房子在,記憶便在,這或許就是人們對老房子的感情所在吧。當你從這些老房子斑駁的牆壁旁走過,歲月的模稜便一點一點侵佔你的大腦。它留住了人們對一方水土的深刻懷念,也是一份研究清代民居建築的實物資料。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一東一西、兩棵古槐,用600年和300年的沉澱蔭護著腳下的村莊,夯於清咸豐年間的一段古圩子牆默默屹立村西口,斑駁的牆壁似乎在向著每一個路過的人講述了一段關於時光裡年代的故事。抬頭看見那老槐樹上懸著的鳥籠,嘰嘰喳喳地像是在一下一下敲醒你有些發愣地神情……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村中一條貫穿南北的略有彎曲的老街道,被村民們譽為老龍街。街兩旁順彎就勢而建的一片片的老房子,做工精巧,坐北面南,冬暖夏涼。每座古房均集磚雕、木雕、石雕於一身,看上去就是一座座露天藝術品。這些老房子,作為突出體現以“家”為本的民居,既顯示著“貴精而不貴麗”,又有“貴實用而不貴侈華”的特色。膠東民間曾流傳著一首民謠:“黃縣的房,棲霞的糧,蓬萊淨出好姑娘。”民謠中的“黃縣房”,就是西河陽村的這種老房子,你看,這些老房子的價值可見一斑。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日光溫熱,村子裡似乎除了我們一行人,並沒有多少的村民露面。正值北方的大暑時節,人們避暑都來不及,巧得很,一個大娘就嗖的騎著車子從我們身邊穿過,讓人猝不及防,不過似乎這村子也一瞬間靈動了起來。西河陽村西鄰黃水河,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據介紹,這裡出了不少商賈大戶,現在村裡留下的古建築群落,就是他們榮歸故里留下的財富。近年來,隨著村民陸續外出做生意或搬遷到城區居住,村裡古宅空置較多,村裡隨即開始探索大村集體經濟的新路子———依託村中古宅,重現古村落風采,發展民俗風情文化遊。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去到西河陽村,一定要去“西河陽村王氏故居”轉上一轉。405號王氏“同德店”族人故居算的上村子中保存最完善也是最典型的代表。歷史倒退至清道光年間,王大清在淄博張店開設“同德店”雜貨鋪發跡後所建的院子。王氏故居為兩進院帶後院、後花園結構,坐北朝南,用石、磚、木等材料建構,敦實厚重,樸素大方,無過多裝飾,與膠東人樸實憨厚的性格極其相似。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兩扇黑漆大門上是兩個塗紅、綠、藍三色並雕刻如意紋樣的門簪。進了門廊,西側牆根處地面有一個下水道的檢修口,這是全院的排水系統在此彙總流到外面的必經之路。門廊上方是舊時放農具的閣樓,在北側留有花窗通風口。倒座的東側一間是耳房,西側三間是客房,客房北向的窗戶為直欞窗格。中間進門地面設一塊過門石,這是以前比較講究人家的標誌,以顯示其豪華富貴。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二進院子不規則石塊鋪地,東西各三間出廈廂房,直欞窗,廂房的南北兩間各有一個小炕。兩個廂房最令人注目的是屋頂樑上當年建造時貼的墨書紅紙條。每個樑架上南北兩面各三幅字條,四根樑架共計二十四幅,西廂房的有剝落看不清,東廂房的保存最為完好,有“德容芳春、瑞氣臨門、祥光及第、彩雲繞金梁、上樑萬代隆、銀龍攀金柱”等吉語,是研究龍口民居不可多得的寶貴的實物資料。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五間正屋,中間一間依照膠東傳統習俗一東一西各有一個鍋臺,一是為了做飯,二是做飯燒火可以直接為裡屋的炕取暖。鍋臺南側牆面各有一個牆櫃,可以放碗碟等用品。屋裡的門窗上面都是粗大的方木支撐,方木上面留有半截方洞,可以放些雜物。正屋東北角牆上是一個嵌牆的壁龕,舊時供奉灶神用。西北角是一個放置鍋碗瓢盆類似櫥櫃用途的木床。樑架之間及樑架以下隔牆,刷白灰,樑架外露,兩側的屋門頂到梁下,屋門上半截是塗紅漆的木板,整扇門頂天立地,顯得屋內空間高大敞亮。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山牆上刻有紫氣東來,博縫磚刻有龍頭吻獸;大門上方飾有門楣,刻有一對福壽門簪,下方有一對雕刻的門枕石。民間所說的門當戶對,就是指的這門枕石和門簪。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東屋為大,裝飾也比較多。屋頂糊著花紙仰棚,炕的外側有可以填柴燒火的炕洞,炕上放著供家人吃飯及招待客人的炕桌,東側依牆放著製作精美的紅漆炕櫃,進門衝著前方放著一個五斗櫥,櫥櫃上放著煙臺產的“寶”字牌老座鐘、帽筒等物,牆上掛著主人幾代人的照片及畢業證、榮譽證書等。東西兩間為套間,面積略小,亦有炕,只是不連鍋臺,有炕洞可以燒火加熱。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在故居中,你能看見主人的畢業證書,細細算下來,時間感立馬席捲而來。連帶著屋子裡那些老物件似乎都鍍上了一層時光的膜,閃著別樣的光。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南排五間倒座,硬山頂,仰合瓦,屋脊兩頭有灰塑卷草紋。腰線下是鑿刻方正平整的黑色火山石壘砌,窗戶四邊是厚實的黑漆窗框,上邊一塊粗大的木頭支撐住上面的磚牆,下面是一塊厚約十幾釐米的長方形花崗岩窗臺,中間的靛藍色倭角紋花格窗戶,為略顯沉悶的牆面增添了一抹靈動的亮色。

膠東保存最完善面積最大的古村落,樸實低調為何又吸引著眾人前來

走進西河洋村,你會發覺他不過是一個平凡而又在質樸不過的小村子,當你深入其中,你才會發現,它原來深藏不漏。現在村子中還有保存完好的哈瓦房200多處,最小的歷史也在100年以上,也是黃縣房的典型代表。佈局考究,功能齊全、分明,主從有序,尊卑有別,嚴格遵循封建禮制要求建造,是現今保存完好,面積最大的古村落。

小貼士:

地址: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諸由觀鎮

【關於作者丨乍暖】(自媒體作者 · 旅行達人)

一個想要從南走到北、再從東走到西的我、一個想要撒一點野的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