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储新酒,金刀囗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明朝时,日本使节回答明太祖诗《答大明皇帝问日本风俗诗》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千余年来,两国友好合作是主流,交流共进是主线,但因为历史等诸多因素,也产生了多次战争。大的战争共有过五次战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中国人,我们应当牢记历史!永远铭记!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一次 白江口之战(公元663年8月27日至8月28日)

唐高宗年间, 659年,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唐高宗派苏定方率军13万联合新罗5万精兵迅速击溃了百济,俘虏了百济国王义慈。百济残部为了“复国”,渡海向日本求救。日本将此看作千载难逢的机会,“顺理成章”地出兵介入了半岛争端。663年,日本百济联军与大唐新罗联军在白村江交火,打响了中日历史上的第一场战争。唐帝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垮了日本的舰队,焚毁其舟船四百多艘,火光冲天,日军伤亡惨重,海水被染成红色。日本百济联军大败,向唐军投降。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白江口中日一战,创建了全新的朝鲜半岛新秩序。白江口之战的惨败,使日本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中国抗衡,于是此后的几百年间,他们一直与中国修好,向唐朝学习的热情也愈发高涨,开始派遣规模更大、次数更多的遣唐使,从630年直至公元894年,二百六十多年间,共19次派遣数千人赴唐留学。全面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和政治、经济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中日的和平一直延续九百余年,其间虽有元朝入侵日本,但和平基本上被维持,直到丰臣秀吉一统日本。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二次 元日战争(1274年至和1281年)

自从894年最后一次遣唐使至1270年,日本和中国脱离外交关系近400年,忽必烈在中原建立元朝后,企图改变这种情况,使日本与其他政权和民族一样臣服于蒙古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忽必烈五次遣使前往日本,但日本政府杀使拒绝。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两次派军队入侵日本,但均因台风影响而战败。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忽必烈侵日失败代表着当时具有最高军事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的蒙古军事力量、完全不适应与大陆作战不同的海上登陆作战,而事实上,在与元朝军队对阵过程中,日本武士力量也同样没有真正的军事优势,其胜利是由于入侵蒙古所进行的跨海登陆作战,本身其为复杂,要依靠大量的当时尚未被人类掌握的技术、诸如对台风天气的预报和多波次连续登陆进攻。事实上蒙古军队在所有无法展开其骑兵优势的战场、如安南、爪哇、和高丽都遭遇了失败,这也是蒙古扩张力量由盛到衰的必然过程。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三次 万历联朝抗日战争【1592年4月—1593年7月(第一次)、1597年2月—1598年12月(第二次)】

1589年,日本权臣 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 日本列岛,执掌日本的军政大权,其野心也随之骤然增涨,悍然制定了占领朝鲜、征服中国,进而向南洋扩张的军事侵略计划(三百年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忠实执行之)。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丰臣秀吉

1590年他致信朝鲜国王,要求借道进攻中国,遭拒绝后,他于1591年把关白职位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在松浦郡建造名护屋城,作为作战大本营。1592年4月,出兵朝鲜,丰臣秀吉宣称此次战争不是对朝鲜而是对明朝,朝鲜只是路过,这从5月18日发布的迁都北京准备令里也有体现,该命令中只公布了中国和日本的官职,对朝鲜未做安排。丰臣秀吉认为两年内就可以迁都北京,自己将定居宁波,然后主持对印度的征服。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第一批大明5000援军7月间在进攻平壤之战中因副总兵祖承训轻敌失利,先锋史儒战死,承训败回。12月底,经略宋应昌和提督李如松所部第二批4万援军入朝,旋即于1593年1月初再次发动平壤战役,向盘踞这里的小西行长部队猛烈进攻,明军经一昼夜血战,收复平壤,继而解放开城。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庆长2年(公元1597年)1月,丰臣秀吉复派兵14万登陆釜山北犯。8个月后到达京城附近。但不久被明将麻贵所部击败,退到南部沿海狭小地带,负由顽抗。次年秋,丰臣秀吉病死,日军开始撤退。11月,日本水军在半岛东南房梁海面上受到中朝联合水师的截击,损失极重,逃到岸上的也道毁灭性打击,死万余人。到年底以前,日本陆军陆续撤回日本。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另一位日本封建领主德川家康也借此取代了丰臣秀吉的势力,建立统一的日本江户幕府。这次侵略战争的失败,使日本又意识到与中国作战的时机不成熟,于是江户幕府马上又采取对中国表面上睦邻友好的政策,直到明治维新后。

第四次 清末甲午战争(1894年)

1894年2月,朝鲜爆发了农民起义,直逼汉城,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清政府派兵开赴朝鲜,驻守牙山,并按照《天津条约》的规定通知日本。早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政府就确定了以朝鲜为跳板,进而吞并整个中国和亚洲的“大陆政策”,此时便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借口,派兵入朝。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朝鲜政府见日本大军入境,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希望早日平定起义,以使中日两国撤兵。6月10日,起义军与政府达成了《全州和约》,汉城趋于平静。至此,清政府建议中日两国共同撤兵,但遭到了日本的拒绝。日本蓄意制造事端、挑起战争的图谋已昭然若揭。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黄海丰岛海面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的中国军队发动了进攻,挑起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甲午战争爆发后,由于清政府和清军部分将领的腐败无能,无论在朝鲜战场还是在中国国内战场,总是屡战屡败。早在日军占领辽东半岛后,清政府便开始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请和。威海卫失陷后,清政府求和之心更切,遂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由于沙俄等国出面干涉,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中国给日本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作补偿。《马关条约》是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条约,日本从中国掠夺的数亿金钱,为其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割占台湾使得台湾宝岛离开祖国长达半个世纪,台湾同胞从此陷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残酷殖民统治。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马关条约

第五次 抗日战争(1931年9月18日-1945年8月15日)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经过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战斗,1945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与此国千年五战!我方三胜两负!千年邻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关于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他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