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曹操为什么不做皇帝?是有什么智慧吗?

小龙虾148499353


陈寿《三国志》开篇对曹操的介绍很简单:“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参之后......莫能审却生出本末。”“年二十,举孝廉为郎。”从以上文字可见,曹操出身官宦世家,二十岁的时候举孝廉入仕途。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举孝廉”,这是曹操踏入仕途的门槛。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自古“忠孝”一词,由孝及忠,是儒家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朝统治者政治思想统治的基础。统治者就是以儒家思想作为政治基础,进而达到“推孝为忠”的结果,形成对等级制度的维护和思想灌输。

“举孝廉”起源于汉武帝刘彻,后来成了汉代人走向仕途的重要通道之一。是汉代察举制选官任官的一种,除了“举孝廉”为官,还有茂才、明经、有道、方正等方式,在此就不一一说明了。曹操二十岁就被举孝廉出仕,又如何认定他的忠孝呢?要知道,按照举孝廉的程序原则,当时能够举孝廉出仕的人平均年龄均在五十岁左右。这不难理解,自己的前半生因为孝道父辈才能有所察举,一个毛头小子,尚刚为成人,怎么察举他的孝廉举止呢?

所以,曹操举孝廉出仕是令人怀疑的,因为缺乏足够的史料证明。如此,在曹操平定北方之后,手握大权,对皇帝之位唾手可得之时,然,儒家思想仍然是整个社会的思想基础,“推孝为忠”仍然是统治阶级的基本意识形态,况且曹操举孝廉出仕本身就充满疑云,他就更不能废掉汉献帝而自立,那不是摆明否定整个社会的基本思想政治基础吗?纵观东汉末年后期,董卓等人行汉皇室废立,惹得天下豪强并起反对,没有一个是好下场的,行废立都如此,就更不用说取代汉室自立了,曹操其实也很忌讳。

其次,我们来看看东汉末年的基本政治生态。东汉中、后期,后宫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皇室幼主只能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东汉朝廷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

汉桓帝、汉灵帝在位时,昏庸无道、横征暴敛、农民不堪重负。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才将民变基本平定,但却导致了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又起董卓之乱,从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曹操虽出身官宦世家,但却是豪强眼中的“另类”,因为他自出仕之日起,就对豪强给予严厉打击。要知道,刘秀建立东汉政权,主要的政治基础就是世族豪强。到曹操掌握大权后,即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

反观袁绍,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大、兵多、粮足,终为曹操所败。

从依靠豪强到打击豪强无疑是缓解阶级矛盾的重要举措,曹操显然不能将这个名声直接背到自己身上,这个过程势必是漫长和痛苦的,是“皇室政府行为选择”,曹操能够“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是他知道称帝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而是一个铺垫准备的漫长过程,他知道暂时不称帝有利于他奠定更加牢固的权力基础,为将来曹丕称帝创造更好的条件。

最后,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天下格局。曹操官渡之战后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而在南方,汉朝皇室的后裔刘备和江东孙权与曹操形成汉末最大的三股势力。赤壁一战,让曹操对统一天下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南方的刘备和孙权,曹操还没有绝对的信心完成统一。

即使后来曹丕称帝后,多次发动了对东吴和蜀汉的战争,但都未能如愿,如此看来,曹操当时未能在赤壁之战中取胜,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时刘备以“匡扶汉室”为政治口号,孙权三世立于江东,天下诸侯并起的政治口号多是以辅助汉朝皇室为主,黄巾军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最终还是被诸侯镇压了的,董卓行汉室废立成为天下标靶,袁绍和韩馥也想立刘虞为帝,名义上都是在维护汉室,打自己的权力算盘。曹操多次对董卓的行为义愤填膺,对袁绍韩馥立刘虞为帝也十分不耻,他又如何自己来称帝,废黜汉王室呢?

如果那样,曹操就会被天下人耻笑成出尔反尔不说,像刘备孙权等皆可以所谓正统的名义给予曹操军事和政治上的压力,曹操没有必要惹下众怒。

曹操真不想称帝吗?我看未必,时机和条件不成熟是曹操不称帝的主要因素,以上三点可谓主论,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他是在为曹丕称帝打基础,而他自己,单单从“举孝廉”出仕这一关来说,都还没有过。

这就是曹操的隐忍的智慧。


青灯问史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曹操当时已经有了那么高的地位和权力,为什么不将伸手可及的皇冠戴到自己的头上呢?他在考虑些什么?曹操不做皇帝,当然是有政治智慧,曹操不但是优秀的军事家,更是个精明的政治家。

一、曹操本人没有要当皇帝的执念,务实不务虚,不好大喜功而是顺其自然。他不象是袁术、孙坚之流目光短浅。

为什么要称帝?是为了“家天下”,确立所谓万世一系的皇室家族的血统传承。

而沿续数百年的士族世家制度,已经证明只要不犯政治错误,就可有力保证能够将家族所拥有的权力和势力一直传承下去。

曹操已掌控国家大权位极人臣,并开立世袭罔替的魏王府,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廷,即使不称帝,傀儡皇帝也不能对他有任何约束。

曹家与皇家的唯一区别就是不是号称“天子”,不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的家族。

曹操自己专权而不称帝,是对以下现实有很清醒的认识:

东汉末年乱世纷争中曹操掌控了汉末代中央朝廷,并不是推翻旧王朝为天下除残去暴的结果,只是抢了先手的策略。

曹魏本身的崛起发展并不是象两汉兴起一样是推翻倒行逆施的旧王朝,解除了百姓的疾苦;不存在民间一呼百应赢粮影从的政治基础,不是天下归心,政治上总有许多对手。

曹魏统治集团的主要政治基础是已具有规模的既得利益集团豪门世家,曹操若是称帝除了树立夺位的榜样外,并不能给他的政治基础带来额外的更多利益。

代汉称帝之后反而会当了天下的靶子,成为了各政治集团的眼中钉,不但被内部的世家集团所提防和挖墙角,而且给外部的对手集团以反叛谋篡的把柄。

二、为了团结曹魏集团内部的拥汉力量

不仅是曹氏一族,其他传统的有势力的士族世家也都是在汉朝形成和发达起来的,他们家族的历代祖先做汉官、食汉禄离不开汉朝的余荫。

在中国有着敬奉祖先,以孝为先的传统文化背景,当时的那一代士族、平民等与虽已经没落但已持续二百年的东汉王朝在心理上和文化上仍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曹操为了收拢人心,背汉称帝会在天下人心失去道义上的制高点,这是他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说是真心也可以,说是做戏也行。

需要时间等待人们认识到对祖宗的孝敬与对汉朝的忠诚,不是一回事;可以改变对汉王朝的态度,而仍然是孝敬祖宗,这个心结需要时间来解开。

或者是敌对集团的首领纷纷首先做出不忠不孝之事,以此来衬托自己忠孝不移,最后是迫于无奈才做出的不得已之举。

这样即使最后代汉自立也不至于获千古骂名。(结果还是因为儿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成为三国中最先称帝者而被黑了上千年)

三、汉室人心尚未完全丧失的天下大势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面大旗在当时三国鼎立局面下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如果称帝,则维护汉室正统的最后一片遮面纱被扯掉除下,就只剩下赤裸裸的争权夺利,不能再利用正统的名义号令。

与汉末三国时期有些类似的是东周战国时期,虽然周王室极其衰微,诸侯国强大且相互之间不断互相征伐争霸,但周王室仍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鹿鼎所在。

一旦鹿失鼎迁,就成了众矢之的、无主的大肥肉,为众多世家豪强所觊觎,群雄逐鹿之后,武力强悍、行动敏捷的人就会先得到。

即使某一家由于时势之利,暂时占先,也免不了被其余豪强世族所惦记争夺。如果尚未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就不大可能长久。

所以曹操一直以来都想打击抑制世族豪强势力,却又不断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

因为天下未定,外有对立政权存在,所以既需要内部世家豪强势力的支持,同时又不希望他们坐大,威胁自己家族的地位。

四、为了后世历史名声

中国自古有记录历史的优良传统习惯,有国史和家史,有正史和野史等。

中国封建王朝的史官有非常好的职业精神的历史传承,不惧强权,不为名利,秉笔直书。

虽然历史最终是由胜利者书写,很多统治者想做什么还是会去做,但也不得不尽力考虑下身后留下的名声。

曹操可以做奸雄权臣,但不愿做篡位的反汉之臣。而且,谁敢称帝他还要打着平叛的旗号坚决去剿灭谁。所以后来,曹操不称帝,其他人也不敢称帝。

结语:“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不过是民间俚语而已。曹操是真正的政治家,不做皇帝是他充满智慧的选择。


风动藤动铜铃动


曹操最终没有当上皇帝,从当时情况分析,起码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其一:“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王莽篡汉失败的惨痛教训时刻提醒着曹操。

西汉末年,“国统三绝”,刘氏血脉接续不上。“天意”似乎要“汉祚”终结。当时的王莽,不但才能出众,似乎人品也极佳。在他大权独揽的时候,仍然谦虚谨慎,每当有旱灾自己便吃素。他的妻子平常穿着粗布裙子,大臣到他的家里都以为是奴仆。尽管如此,王莽篡汉不久便天下大乱。除了王莽务虚名不求实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认为天下仍然是刘姓的天下,刘氏“将再受命”。当时赤眉军甚至将十五岁的放牛娃刘盆子立为皇帝。后来刘秀取得天下,刘氏“再受命”的说法一直起着很大作用。

东汉末年,刘氏政权再次受到内忧外患的困扰,但有没有“真命天子”可以取代刘家仍然是个大问号。秦始皇和刘邦都不是别人直接禅位给他,而是经过长期混战,消灭群雄之后才登上至尊之位的。况且刘氏宗属中手握重兵者有之,如刘表;雄才大略者有之,如刘备。曹操是不能不顾虑的。于是一代奸雄曹操一开始就选择了“挟天子心令诸侯”这一策略。建安二十四,也就是曹操死去的前一年,孙权上书称臣,并劝曹操称帝。曹操拿着孙权的书信,对大家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猜疑了一生的曹操直到最后,对皇帝的“名份”依然顾虑重重。

原因之二:怕“画虎不成反类犬”,当时群雄四起的局面迫使曹操不敢弃汉自立。

董卓之乱后,宗室之中最有名望的是幽洲牧刘虞,前太山太守张举称“天子”,刘虞很将他赶跑了。刘虞行事低调,天性节约,宽政爱民,远近归心。当时的冀洲剌史韩馥、渤海太守袁绍以及中原地区的将领们都想拥立他当皇帝,刘虞严辞拒绝。韩馥等又请他“领尚书事,承制封拜。”实际上就是另立全国的权力中心。结果刘虞不但不听,连使者也给杀了。但刘虞在打仗方面不在行,后来和公孙瓒交恶,公孙瓒诬告他曾经和袁绍绍密谋称尊号,结果神虞被掳去,绑在蓟洲的集市上。公孙赞向天祷告说,如果刘虞是真命天子,天就应该下雨来救他,否则就杀他。当时天正大旱,骄阳似火,哪里有雨呢?结果刘虞被杀了。

后来袁术从孙坚那里抢到传国玉玺,又贪迷于谶书的文字,玩起称帝的把戏,很快招来天下一片骂声。连吕布也瞧不起他,他为儿子求聘吕布的女儿,吕布将使者押送给在许都的汉献帝。袁术临死前给哥哥袁绍写信,要把皇帝让给袁绍,袁绍没有贸然接这个烫手的山芋,但“阴然其计”。董卓死后,汉献帝被李傕、郭汜几个草头将军逼迫。当时有人劝袁绍迎取天子,赢得主动,也有人说请来天子反而受牵制,袁绍又想到在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时提过反对意见,心里狐疑不定,最终被曹操抢了先。

在曹操迎取汉献帝定都许昌时,自己的势力还很弱小。天下不仅有袁绍、袁术、吕布、马腾等强大的势力,还有刘表、刘璋、刘备等刘氏宗属。曹操手里只有汉献帝一个王牌,这个皇帝还是董卓立的,汉献帝一旦死去,袁绍等人马上就可以另立一个刘姓皇帝,而刘表等人甚至可以自立为帝,那个时候曹操怎么可能废汉自立呢。

原因之三,“当皇帝不如当丞相”,当丞相可以“挟制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舍不得放弃汉献帝这张王牌。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曹操有了汉献帝主张王牌,不仅使曹操的军队成了天子之师,可以举起大棒,责诸侯之“苞茅不贡”。而且有了向天下诸侯“封官许愿”的独特权力,送以胡萝卜。曹操挟汉帝定都许昌时,最害怕兵精粮足的袁绍,于是曹操借天子之名封袁绍为太尉,后又转封大将军。这给袁绍出了一个难题,如果接受封号等于变相承认了许都政权,也就承认了曹操的地位。如果不接受封号,曹操就分封他人,自己反而落后。袁绍最终接受了封号,于是曹操派出的使者交错于路,玩诸侯于股掌之中。刘备的左将军,孙权的骠骑将军也都是曹操上表汉帝后分封的。曹操的这一特权诸侯当然不服气,有时也会向汉帝上表讨封,但远没有曹操来得便当。曹操当上魏王后,刘备自然想称王,但曹操的魏王是汉帝封的,刘备无法,只能向汉帝写申请的奏折,然后才称王。至于自命难保的汉献帝是否能看到这奏折,是否会批准这奏折,都无关紧要,但刘备仍然要走这个形式,曹操的政治优势于此亦可见一斑。

在剿灭群雄的战斗中,曹操始终打着“匡扶汉室”旗号。但对曹操的真实想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司空军祭酒董昭是最懂曹操心思的人,建安十七年他建议封曹操魏公,加九锡。而曹操的首席谋士荀彧却认为:曹操兴义兵、匡汉室,应该“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不宜如此”(《三国志荀彧传》)。曹操当然不高兴,几次冷落他,荀彧“竞以忧死”。另有记载说曹操赐给他食物,打开盒子却是空的,于是饮药而卒。第二年,曹操就被封为魏公。后来也是在这个董昭的建议下,曹操当上魏王。






远古历史


和曹操同时期的许悠,曾留下对曹操一生最精僻的评价结语: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

曹操大才,善谋略,聚人心,三国时众多良将、谋臣多归曹耳。挟天子以令诸侯更凸显他的政治智慧。

正如他在赤壁之战前横槊而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若无操尔,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大概后人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一直认为他是一代奸雄。其实他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其政治谋略、军事手段、文学才能非常人所能洞悉。

他早已控制了汉献帝,若想取而代之,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为什么没这么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次他的谋臣询问此事时,他笑而不答,把目光瞄向了世子曹丕。

原来他不想背上被后人"名为汉相,实为汉賊"的骂名,一生只做汉臣。实在高明!

曹丕登基后,马上追封他的父亲曹操为魏武帝,这或许是曹操生前所要的。


晚亭与落霞同晖


“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毛泽东

曹操是毛泽东笔下的风流人物。纵观曹操一生,他由不自觉到自觉一步步走向帝王的道路。



曹操亲自洛阳朝见汉献帝,随即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将汉献帝变成自己手中的傀儡和王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汉献帝认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后,后来遭到袁绍的不满,曹操将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自己转任司空,兼车骑将军,从此开始主持朝政。   

随着实力的增强,曹操对于朝政的控制也越来越严密,汉献帝的傀儡化程度也越来越深。

汉献帝诏令曹操设置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的旌旗,外出时,可以像皇帝一样,左右严密警戒,不让人通行。曹操修建诸侯有权享受的学宫沣宫。曹操又认命华歆为御史大夫。

汉献帝又诏令曹操可以像天子那样头戴悬垂有十二根玉串的礼帽,乘坐专门的金银车,套六马。同时,封曹操长子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国太子。   

曹操完成了夺取帝位和世袭的权力的所有准备,在通向帝王的道路上,几乎已经达到了终点。曹操控制朝廷大权,形式上与皇帝无二,唯一没有的就是皇帝的名号。

实际上,曹操代汉的意图昭然若揭。不过,曹操至死也未迈出这一步。曹操为什么自己不称帝呢?   

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 孙权劝他称帝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1. 孙权认为这样做可以获得曹操的信任,从而实现吴、魏之间和解,自己就可以专心对付蜀汉。襄樊之役中,孙权为了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从背后袭击关羽,帮了曹操大忙,反而得罪了刘备。吴、蜀之间长大十年的联盟关系就此结束。此时的孙权需要缓和与曹魏之间的矛盾,否则则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2. 孙权认为曹操称帝,拥汉派将会强烈反对,曹操就会陷入困境,可以减轻对吴国的威胁。对于孙权的阴奉阳违曹操又怎会不知。
  • 当时的形势看,贸然称帝,恐怕会像袁术的一样,会给政敌和拥汉派势力舆论上的借口,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的局面。内部的反对和反叛大都发生在曹操被封为魏王之后,就是最好的证明。
  • 曹操一再“自明本志”,说自己绝对没有代汉自立的意图,言辞恳切,差不多说了十多年,突然改变主意,否定自己,对自己的生誉名节造成不利影响。
曹操讲求实际,只要掌握实权,虚名不重要。

总之,曹操不当皇帝,从策略上全面权衡得失之后,做出的决定,更是周密而明智的 。

心恬澹


东汉末年,当时的曹操已经掌握了所有的军政大权,汉献帝也只是一个傀儡皇帝。就如同曹操把玩的木偶而已,那么他为什么始终奉汉室江山为正统,而不是,揭竿而起改朝换代自己做皇帝呢?

三国魏晋时期在中国是一个士族政治,而曹操的出生并不能称的上是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原名叫夏侯嵩,字巨高,沛国谯郡人氏。曹操的爷爷夏侯睿,奶奶颜氏,曹操的父亲本是夏侯睿的次子。夏侯睿本是南阳县令,为官清廉,家境甚贫,后因朝中党争被罢,到了颜氏生子嵩,竟不能养,只好留下长兄夏侯巍,把嵩送给朝中的朋友大宦官曹腾收养。于是夏侯嵩改姓为曹嵩。

所以这样算来,当时的曹操是被大多数的名门望族所看不起的,而且当时是一个士族政治的社会,大多数的士族还是很支持汉室王朝的。比如像孔融等人,他就是汉室江山的铁杆粉丝啊!

所以说如果当时的曹操称帝肯定会遭到很多的人的反对的,虽然曹操四处笼络人才。但是,当时他对反对他的士族政治和一些名门望族是采取打压甚至消灭的政策。“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操不可能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如果他称帝不仅得不到士族政治力量和名门望族的支持。反而,可能会 惹祸上身,导致内外攻击成为众人嗤之以鼻的过街老鼠的同时还会失去“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

从一方面来讲,他的不称帝也防止了孙权和刘备暗地里达成某种协议从而结盟,这样的话他简直就是腹背受敌。因为当时的孙权曾经劝过曹操让他“废掉汉室”自立为帝。当然了,孙权这样的主要目的就是骗取曹操的信任,从而进一步的实现暂时的和解,让曹操对他放下戒备心。这样一来的话,他就可以专心致志的对付刘备没有太多的顾虑了。

在著名的襄樊之战中,孙权为了从刘备的手中夺回荆州。于是,便从背后袭击了关羽,间接的帮了曹操一个大忙,做了一个顺水人情。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和刘备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联盟就此土崩瓦解。

这个时候的孙权的当然意识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曹操缓和之间矛盾。不然的话,将会陷入一个腹背受敌的状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的孙权给曹操建议,让曹操废掉汉室王朝,自己当皇帝,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曹操的信任,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更重要的原因的就是,当时孙权也清楚的明白,如果当时的曹操废掉汉室王朝,自己佣兵揭竿而起,自立为王。必然会遭到拥汉派的打击和反对,让曹操陷入困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减轻对自己的威胁,因此,孙权便阳奉阴违的给曹操建议让他称帝。

曹操是何人,一代枭雄他不会不明白这一点,更不可能看不出孙权的意图。曹操也清楚的明白,假如他称帝,且不说要面对那些拥汉派的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万一你孙权和刘备联起手来,那我曹操岂不是尸骨无存?所以当时的曹操并没有听取孙权的建议称帝。

建安五年(公元210年)起,曹操一再表明对外声称说自己此生绝对没有要取代汉室江山的想法。言语之间,辞藻诚恳,让人不得不相信,现在转眼之间突然改变主意,岂不是拿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他可是举孝廉出身,这样的话也会对自己的声誉 产生影响。反正左右自己捞不着好处,倒不如“挟天子以令诸侯”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这时的曹操已经六十五岁了,所谓岁月不饶人。即使,心有力而力不足啊!所以,他把这最后一步“称帝”留给了自己儿子曹丕。曹丕与他父亲不同的是他真正的做到了笼络士族政治这一步,而曹操则是一直打压和消灭的,曹丕能做到这一步的很大原因取决于颁布了“九品中正制”,这项制度的颁发无疑给 了那些人很大的好处,也很成功的笼络了他们。

所以说,对于曹操不称帝的这个决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种非常明智的谋略,侧面也说明他不愧是一个有这超高政治手段的政治家。





生命的不可思议


曹操不称帝,是他的智慧比其他人高。大家看,汉朝只有一个汉献帝。而这个汉献帝又是被曹操控制和操纵的傀儡。曹操控制着汉献帝,就已经是有实无名的皇帝了。不是吗?因为曹操知道。有汉献帝在,其他人不管是谁,都是大汉子民。都要比汉献帝低一等。如果没有了汉献帝,大家都是一边高。谁也不服谁。到时候会遍地是皇帝。那么曹操想要统一天下,就会变成名副其实的侵略。如果有汉献帝这个傀儡。曹操要统一天下,那就是征讨。什么是征讨?说俗了就是你不听话,不称职。对于不听话的儿子,老子可以抽他耳光。对于不听话的臣子,皇帝可以撤换他,处斩他,灭他九族都行。或许我说的不怎么样。但意思大家都明白。


风雨中的梅云


曹操没有当皇帝,却是大政治家,是他一生倡导周公吐辅,天下归心,不能食言的结果。

他从反对董卓首先倡义举兵,反对董卓倒行道施,不愿合作为官,到家乡首倡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导致诸侯分裂,天下混战,众雄争霸。他挟天子令诸候,在政治取得绝对优势,使张绣投降,打赢官渡战役,平定河北,灭亡辽东匈奴,席卷荆州刘表。平定凉州马超韩遂为首西北群雄。己经位极人臣,汉献帝许可他参评不名,剑履上殿,先封魏公,后封魏王,以天子旅冕车服,族旗礼乐,效祀天地,出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帝制。国都邺城,实际上已是皇帝。

汉献帝又赐予他十二冕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付车。一切都是如天子礼仪戚严了。为了约定,没有蹄倒汉献帝。

是汉献帝还还是青年力壮,还有绝对影响力。争战得来各州郡吏,都在还有绝对势力,拥兵自强,还在断绝纳贡。臧霸在山东为王。孙权在江南称霸。刘备在益州称雄。

割据势力,军阀混战远远没有达到他能控制集权,统一政治局势的能力,危难重起形势依然存在。

汉献帝在政治上穷途未路,政治影响依然存在。曹操要必须继续以武力削平四方群雄,力,图进一步统一中国,达到中央集权。使自己有似周公再重建东汉朝政统一局面的目的。曹操从选择人才入手,为自己的事业服务。要自己明达法理,能行法治,以廉节自励舆服不敢过度,使社会风气有所好转,强调唯才是举,抑制豪强,为加强中央集权,还在尚礼重法,以仁义礼让,对待各各诸侯,没有彻底去藩根除。他提倡仁义道德礼让,教化大臣和人民,确定法治为首 定礼为辅 重法尚术,也严刑峻法,要礼教化民,礼法并举,两全俱用。特别还有奸诈之能,统治国家。

在早先和谋臣荀彧共同协议共举大业。特别是要不要迎天子,建都许昌。曹操臣下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说徐州未定,韩暹杨奉也刚刚迎天子到洛阳,暂时还不能控制他们。只有谋士荀或,则对曹操说,从前晋文公迎周襄王返回,而诸候服从。汉高祖刘邦东征项羽。也为义帝素服发丧,而天下归心。天子蒙难您首起义兵勤王,只是因为山东地区纷扰战乱,还不能到了长安。但也分派将领冒险与朝廷勾通使节。虽投救国难于朝廷之外而心无时不系于王室。这是表明您诚扶天下的决心。是长久一贯。若何是 因此时您归顺皇帝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匡义以致英俊,大德也,虽然天下混乱,远途艰难 不能因为怕劳累,而牺性明天光明未来。韩暹杨奉怎么敢为害。如不及时取来,扶正天下,将生叛离之心,以后即使考虑,此事也来不及了。

曹操认为荀彧之言有理,亲率大军进军洛阳迎献帝迂都许县,从此之后,成曹操奉天子以令诸候的战略的优势。为以统一战争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的统一事业规划,到长远的画出统一北方的兰图。军事路钱修正曹操战略方针,得曹操的赞赏,包括从深根固本,到以挟天子令诸侯,拒吕布,全三城,出奇谋,败袁绍于官渡。更是有阻止曹操夲兴义兵 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迅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要坚决地阻挡曹操争公做王的想法。阻挡曹操想当皇帝决心。

使得曹操感到“荀之若之进益,不进不止,荀公达之,退恶不退不休。”达到了“二荀令之论,人文而益信,吾没世不忘”程度。曹操与荀彧有”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的约定。

所以曹操只能把当皇帝希望,冀托在儿子在身上,二一五年曹操见投降自己荆州刺史刘备,己取得益州,也抢先攻取汉中,攻克河池,斩氐王窦茂。达到阳平关,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宏愿。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极人臣。曹操再次南征,率军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孙权也派都尉徐评求投降,曹操同意,并允诺重结为烟亲。从此本质上说,曹操在以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统一全国大业。

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二旒,坐金银车,驾六马。是实际意义的皇帝。因有约在前,他没有作到皇帝宝座上。让儿子曹丕当皇帝,是本身身体衰败,时日不多,更想做个到周公。


ww3721王建文


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沒有取代汉献帝而自称皇帝,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孔孟之道已深入人心,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哪怕脑壳里有些微对皇帝不敬的想法,都认为是罪过。

这种长期洗脑的影响力是现代中国人不能理解的。

清代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之后,也有慕僚劝其反清称帝,但遭坚拒,同样出于忠君思维。

曹操、刘备、孙权都是具有大智慧的一代英雄,尤以曹操为最。三国演义作者称曹为一代奸雄,虽为贬义,但也说明确实具有大智慧。

曹操乃一宦官养子,出身并不高贵。如果冒然称帝,势必引起王公大臣的强烈反对。

也许曹操内心深处就是想以一代明相形象流传千古,就象管仲、萧何一样。

历史没有如果,如果只是后人的想象。


辛福先


为什么西周代殷商没有没有被天下人所群雄公愤呢?

因为殷商的暴政,还是西周的仁政。最大的功人就是周文王。

而曹操就是想要做周文王的人。他是在给儿子铺路,让自己儿子成为周武王。他自己不做皇帝,实际上是因为他做不做皇帝都一样?它的权利和做皇帝是一样的,差的就是就是一个名分。

再说,曹操也无意反汉,他年少的梦想就是,在他死了以后他的墓碑上能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