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论相声码头,在唐山这地,竟然和北京天桥齐名,但知道的人不多

说到相声啊,我想很多人总是会想到德云社,也难怪,毕竟这么火的相声团体,你想不知道都难。

稍微有点相声历史认知的人,会知道相声在中国是有码头的。

怎么讲呢,就是说相声在北方地区的繁盛,延续到各地,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一些演出场所,并非每个城市都有,著名的像是北京天桥,那是相声祖师爷穷不怕朱绍文先生的故乡,也是很多民间艺人当时闯江湖撂地卖艺的地方。

论相声码头,在唐山这地,竟然和北京天桥齐名,但知道的人不多

第一排左3,就是张寿臣先生

天津呢,也是个相声窝子,天津的三不管,那也是相声和曲艺的汇集地;山东济南的大观园、江苏南京的夫子庙,那都是响当当的相声码头。

可是你知道吗?在河北唐山,也有一个地方,和上面我们说的这些相声码头齐名,但因为各种原因吧,知道的人真不多。

那这是什么地方呢?那就是唐山的“小山”,就是一个书场,说书唱戏的地方。

论相声码头,在唐山这地,竟然和北京天桥齐名,但知道的人不多

其实唐山一直都是北方地区的戏曲文化重镇,但是却一直没有相声这门。

到了三四十年代,京津两地的相声名家大量涌入,唐山的小山也成了北方著名的相声码头之一。要说第一位在唐山开宗立派的大师,那就是第五代相声掌门人张寿臣先生了。

张寿臣先生的生平,对于了解相声的人来说,无须多言,那只可以用辉煌来形容,师父是相声八德之一的焦德海,师弟是大名鼎鼎的马三立,干儿子高凤山,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高派快板创始人,是站着说“数来宝”的第一人,高凤山也有个徒弟,现在是相声里辈分极高的石富宽先生,石富宽先生还有个徒弟叫于谦,这就是一溜顺下来了。

论相声码头,在唐山这地,竟然和北京天桥齐名,但知道的人不多

当时张寿臣和师弟来到唐山这个地方撂地,这个小山这地,就是个说书的地方,但是那天说书的还没来,张寿臣就给老板说让他们一方宝地,说一段相声试试。

其实那个时候,这老板都没听过啥是相声,就是死活不应承,眼看二人就要饿肚子了,恰巧来唐山经商的北京老乡认识他们,帮他们圆了场,书场老板这才“赏穴”(答应使用场地),让他们先说几段试试,结果包袱爆脆,效果出奇的好,收入也很可观。

论相声码头,在唐山这地,竟然和北京天桥齐名,但知道的人不多

这一炮,算是打响了相声在唐山的曲艺地位,但毕竟唐山只是个兴起的地方,张寿臣等人还要过日子,于是一个多月后,天气也冷了,他们就直奔天津,那可是相声窝子,竞争非常激烈,能在天津立足,那才叫腕,才敢称角。

但张寿臣先生不仅立稳了脚跟,更是在天津这地方,获得了“相声大王”的美誉。

所以请记住,在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济南大观园、南京夫子庙之外,还有个相声码头,叫唐山“小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