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取消編制,醫生變自由了嗎?

取消編制,這也意味著,醫生從“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

繼港大深圳醫院改革破冰後,深圳成為全國第一個公立醫院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的試點城市。日前,《深圳市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出臺。方案提出,改革後,深圳市公立醫院將不再實行編制管理,取消行政級別,實行全員合同制管理。在未來3年內,深圳將有近3萬醫生與編制脫鉤。

這一舉措被視為將徹底打破醫生的“鐵飯碗”。據悉,這項改革方案的具體內容包括:落實醫院的用人自主權,建立以崗位為核心的全員聘用、工資分配等管理制度,健全將考核結果與醫務人員的聘用、薪酬掛鉤的考核機制,以“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模式來調動員工積極性。深圳衛計委醫政處處長表示,取消行政級別,公立醫療機構與民營醫療機構將在同一人力資源平臺上競爭,有助於促進醫院人才的合理流動。“預計到2017年,深圳將有更多的醫生走出公立醫院的大門,深入民營醫院或開辦個人診所,實現多點執業,其收入與聲譽、地位也將成正比。”

“波子哥”廖新波也為這份改革方案點贊,發微博稱“這回深圳又走在人事改革的前沿了!這無疑又給醫生就業模式一劑強心劑!我們體制內的醫生們,不該戀棧了!應該適應,找回自己的價值。”

“編制”這一帶著計劃經濟色彩的制度,目前僅存在於公務員以及醫療、教育、文化等幾個領域。進入編制,被視為端上了一世無憂的鐵飯碗。有笑話說,一個有編制的傳達室大爺,比一個合同制的部門主任還牛。按照中國相關規定,編制內的醫生,與編制外的“合同工”,在某些福利方面享有特權。除了不能隨意辭退,而且退休之後的福利也意味著更高。

事實上,取消編制並非今日才有之舉措。由於編制有限,不少醫院早已施行部分合同聘用制。北京市今年5月出臺《關於創新事業單位管理加快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意見》,指出今後北京市現有高校、公立醫院等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將探索不再納入編制管理。

對於有決心走出去的醫生來說,取消編制,這也意味著,醫生從“單位人”向“社會人”轉變,醫生多點執業和自由執業將迎來更大的空間。而走出來的醫生,為了打造出個人品牌,勢必要追求更好的技術,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取消編制,也給民營醫院和社區醫院搶奪優質醫生提供了更公平的平臺。

但對不同的醫生來說,編制是溫床,也是枷鎖。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離開溫床,體制也有體制的好處。在醫生不斷出來創業的形勢下,也有不少醫生表示出對體制的留戀,體制內成立的醫生集團即是一例。但也有業界人士提出擔心,僅僅是深圳改革試點,會否對外地醫療精英失去吸引力,出現招不到醫生的尷尬?“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會否造成醫生內部的兩極分化?沒有一支穩定的醫療隊伍,改革或難以為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