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孩子不听家长话而听老师话怎么回事?

小姐妹


学生爱动爱说是出了名的,他们的特点在家长那里是满足不了的,在家的空间小,爱动时,拿家中的桌椅板凳玩,要么受家长的批评,要么迎来一顿打,战战兢就的很不是滋味。而在学校就不同了,老师会变着法儿满足他们爱动的乐趣,使他们爱听老师的话儿。

一、课堂上引领学生有兴趣地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来校的目的就是学习知识,老师在课堂上都会变着法儿让学生专注于学习。

老师利用多媒体建立学习磁场。

学生最怕老师的一言堂,让自己坐冷板凳,这种灌注进去的知识学生是最讨厌的。如今,班班通的学习环境已形成,老师十分投入课件的制作,学生上课像看电视一样,被精彩的画面吸引,津津有味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在头脑中留下深到的印象。这是在家享受不到的愉悦,你想,他能不听老师的话吗?

二、老师在课间变成了学生的朋友

学生在课间与同学玩,那是没目的的贪玩,虽愉悦了身心,可与玩中学相差甚远。而有老师的加入,那才叫有意文的玩。如玩老鹰捉小鸡,老师会根据师生的特点分派角色,并不时纠正游戏中出现的失误,还会轮流担任各种角色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结果,这一次游戏既是开心地玩,又为口语交际及习作作好了铺垫。你想,这一举两得的课间话动学生能不听从老师的指挥吗?

三、老师及时的表扬让学生沉浸于学习之中

家长要求学生学习,只一顿训斥,自己在旁看手机,摸家务,学生空落落的。学生来了学校,犹如来到运动场,你哪方面的出类拔萃都会及时给以鼓励。听课专心的在棒,棒,棒,你真棒的鼓励声中越学越有滋味;作业认真的在笑脸图或苹果图中狠下心来比同学得更多的奖励;测试中,老师又会分保持成绩奖,进步奖,小组合作奖等奖项夸得学生笑盈盈的,这是家长无可比拟的。你想,学生这么高兴能不听老师的话吗?

学生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了,希望我们当老师的当好孩子王,像孙悟空一样将班级打造成学习游乐园,让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安心创业。


育心福生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们班家长有时候在家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会在微信上告知我这件事情,让我帮忙解决。

比如,我们班有个孩子,她牙齿出现了龋齿,要去口腔医院检查,家里哄着,讲道理,孩子怎么都不愿意去,又哭又闹,而且这个孩子平时特别听话,学霸型的,很难想象她会因为看牙齿的事情,跟家长一哭二闹的闹了几天。

她妈跟我微信大概描述了这个事情,我趁着孩子中午脱衣服那会,我拿着手机搜索了两张图片,一张是健康白又亮的牙齿,一张是黑色的龋齿,我问她:“你想要自己有怎样的牙齿?”

她跟我说要白色的健康牙齿。

下午起床,请假去看牙齿,没哭也没闹。

为什么在校听老师不听父母的?

因为家长不坚定,现在网络上很多育儿文章,家长自己心里就不清楚自己对于孩子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想要的结果。

今天这个看到一个育儿方法用了,明天那里看到一个育儿方法用了。

教育孩子畏手畏脚的,倡导孩子的自由,担心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害怕扼杀孩子的天性。

用正面管教里说的,总结一句话:对孩子不坚定。


阿丘说育儿


这种东西难免有错,我小孩二年级的时候,有个作业的作字,以前那一竖不是写在那个叉下面吗,现在是在一横下面,当时我给小孩说的时候,小孩就说老师就说是在叉下面,结果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刚刚考了这个字的写法,他们班没一个写对,开家长会时,老师说他都没注意过。咋说呢。


冉启云1


不知道楼主说的是哪一首,但应该老师教错可能性不大,咱不能依照咱们那时候所学来看现在的教学,现在改动很多的。

我儿子刚上学的时候,我也有跟楼主一样的情况,尤其是古诗,我们那时候学的明明是另一个音啊,那就是个多音字或者在古诗中应该是那样读的啊,为什么老师还能教错呢?然后就会与儿子争辨,儿子当然说老师教的对啊。最后没办法了问老师,老师说现在的教学大岗就是这样要求的,跟我们以前不一样的。我的理解是,孩子太小,还无法跟他们解释为什么在古诗中,这个字读音跟现在不同。

所以我觉得,别轻易在孩子面前质疑老师,有疑问可以与老师及时沟通,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反而使孩子不知所措。


硕妈育儿杂谈


这也许是教错了,也许另有原因。我是一名小学老师。我们县当时小学有两个版本的教材同时在用(有五个年级用的人教版,有一个年级用的西师版),人教版书上是“春江晚景”,而西师版书上是“春江晓景”。老师们也在讨论:如果哪一家有两个孩子恰好读这两个年级,那谁对呢?家长不骂我们乱教吗?结果翻了很多资料想找一个比较权威的,但都没找到。资料显示作画者和作者都年代久远,加之字迹潦草,两个字字形相近,所以后人分不清。有认为是“晚”的,人教版就采用了这个观点;有认为是“晓”的,西师版就采用了这个观点。现在我也不知道该是什么,不知道孩子们读初中高中遇到了怎么办。


好久不见22892701


老师教错了,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按照老师的去回答,在阅卷的时候老师会给分的。如果按你的去回答,考试的时候就不会得分。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自己说孩子应该听谁的。说一个实际的事,我小时候上学,一个老师把“皮开肉绽(zhan)”教成了“皮开肉腚(ding)”在考试的时候我们用拼音都是用“ding”阅卷的是另一个老师,他到课上问为什么都错了。学生说没有错。最后两个老师交流了一下,正好也学查字典了。从字典上我们知道了该怎么读了。


美在世间


额...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应该是孩子心中占据的地位(当然这不是最亲近的人的地位)

在孩子心中,老师这个职业是非常威严的。很多孩子做一点小动作就心惊肉跳,生怕老师注意到他,老师的每一次表扬、批评都会加深孩子对老师的印象。

而孩子对父母的感觉是不管做了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原谅我的心态。这就让孩子觉得家长的威严比老师弱。

( 像我小时候,不管是寒冷的冬天,我都要穿校服加外套,只有等老师放话才穿棉衣棉袄)

而更多孩子一旦觉得父母比老师更温柔,他就会下意识的选择听从老师。并且选择随大流:别人没说,那我也不说。只有一个孩子站了出来揪出错误,让孩子对老师的害怕减少,孩子们就会一同改变。


此子竟恐怖如斯


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呀,不是吗?我自己当年也是那样子的呢,在家很淘,但是老师跟前从来没想过叛逆。

其实,这跟“老师”这一角色定位有关。小孩子在出生之初,整个生活圈子几乎都锁定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当他们离开家门,进入了外面的世界时,首先第一个进行深入接触的便是老师了。所以,在某个特定阶段,孩子们认为老师便是整个世界。

其次,这跟环境氛围也有很大的关系。人是最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的动物。在学校或者幼儿园里,环视一下身边四周,几乎人人都是听从老师的话。既然这样,那么自己不知不觉中也会随大流,跟着一起听话了。

再次,是对规则的深刻认识,老师让孩子在心里开始植入了“制度”的概念。虽说在家里也会有某些规矩要遵守,但那多半只是一些口头的示意。孩子在家听话,主要还是因为家长的权威,而与规则无关。但是在学校就不一样,那些规则制度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写下了的,这样的权威,自然能让孩子更加地听话。

此外,也与老师的专业素养有关。老师这一职业,在教育孩子的理论实操经验等等,都应该比家中父母更为专业。他们更懂得怎么样让孩子听话。所以,孩子更听老师的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萌妈育儿笔记


我们常听见一些家长说“孩子常常不听我们的话,很难管教,但是对老师却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这是怎么回事呢?细思之,主要有如下原因:

从家长一方来说,孩子自从出生,便是父母的心头肉、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因此大多数父母对孩子就多了些溺爱、娇惯和放纵,而少了些严厉、约束和惩戒,这样,在孩子们眼里,父母是温情的港湾,是自已撒娇的对象,父母能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自然也就对父母少了几分敬畏。到了入学的年龄,一旦父母对孩子提出学习上的要求,孩子们便利用父母溺爱娇惯自己的弱点,采用拖延或抗拒的方法,让父母无计可施。

从老师一方来说,老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从孩子们一入学,老师便会给他们灌输认真学习、遵章守纪的规则意识,便会培养他们服从纪律、热爱集体的良好习惯,在他们表现好时,适时表扬,表现差时,也会给与适度批评。这样,在孩子们眼里,老师就是知识、道德和纪律的化身,孩子们对老师更多的是一种敬畏,对老师的教导也能自觉接受。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孩子都开始表现出一定的叛逆性,他们对父母往往采取敌对、抵触态度,对老师的教导也往往听而不闻,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更好地配合,研究他们的心理,既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也要科学引导,以使他们能健康、茁壮成长,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clf19710228


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

(1)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规矩。而家长没有。

  • 例如:老师说学生要完成作业,第二天什么时间要求交。老师是要检查。

  • 例如:家长经常说,孩子你要抓紧时间写作业。什么时候完成?家长没有说。

(2)老师给孩子说明是要奖罚分明的。

  • 例如:成绩好的同学要奖励。完成作业好的要奖励。反之要惩罚,和家长联络。

  • 例如:家长给孩子说:每天要复习,每天要预习。孩子会觉得这是唠叨。不重视。

(3)老师给孩子树立了榜样,家长这一点做的不好。

  • 例如:老师做事非常守规矩,守纪律。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先做到。

  • 例如:在家里,孩子写作业和看书,家长玩手机和看电视。

(4)老师说话是负责,做事很认真。家长有时随口乱答应孩子,没有兑现。

  • 例如:老师说明天几点出去参观博物馆。就准时出行。

  • 例如:我们告诉孩子明天去游乐场,后来有事,就告诉孩子改天出行。

(5)老师把孩子当做小大人对待,弯腰、蹲下和孩子说话是平等的。家长是居高临下说话。

  • 例如:老师会蹲下来给孩子说,你的校服破了,回家让妈妈补补。


  • 例如:家长会居高临下说,不会的问题,明天问老师,不要烦我。

通过上面的比较,你认为孩子应该相信老师的话,还是相信家长的话?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不听话,家长的话等于空话,老师的话等于圣旨,也就是这样愿意。

希望我的回答能满足你的要求。你的关注,转载和评论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