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贏在歸零,勝在空杯:一個人也可以守住人生


贏在歸零,勝在空杯:一個人也可以守住人生


保留一顆歸零的心,才能體悟到生命的本質,就像時鐘轉過一週,歷經黑夜白晝又重回到零點。零點,不是終點,不是起點,而是當下。

活在當下,對未來的事不做無謂的想象,則可以無憂;活在當下,對過去的事不做無謂的計較,則可以無悔。活在當下,無憂無悔,則內心淡定安寧。


贏在歸零,勝在空杯:一個人也可以守住人生


蘇沫《贏在歸零,勝在空杯》節選:一個人也可以守住人生

人很容易被各種因素所左右,被環境所影響。特別是在當今物慾橫流的時代,人更容易受到誘惑,這時,我們要學會堅守,就算無人為我們喝彩,我們也要堅守住自己的人生。

生活在喧囂浮躁的當今時代,我們更應該學會“堅守底線”,不為醜陋世俗所左右,不為陳芝麻爛穀子的瑣事所糾纏,如蓮花不染淤泥,如青竹亮節高風,堅守住底線,縱使在漫漫長路一個人走,你也不會寂寞孤獨;縱使在風起雲湧的人潮人海中,你也不會迷失自我穩坐磐石。

堅持就是要頂得住,不要動搖,不要風一來自己就被吹倒了,失去了自己獨立的個性和品格,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堅持和堅守不是暫時的事情,是長期的,甚至是一生的堅持、一生的堅守。

堅守自己心靈的陣地,孤獨與寂寞是不可迴避的;堅持和堅守就要耐得住寂寞,忍受得了孤獨,不經歷孤獨和寂寞的磨鍊是無法堅守自己心靈陣地的。很多的時候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堅持,一個人在堅守,沒有人陪伴你,就是孤獨和寂寞陪伴自己。我們的堅持和堅守就是在孤獨和寂寞煎熬之中度過的,需要一天一天地堅持,需要時時刻刻地堅守,一點兒都不能放鬆對自己的要求。

1960年,美國一個跟蹤調查商學院畢業生畢業後狀況的組織開始了一項為期20年的調查,試圖找到下面這個問題的答案:理想和財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追求理想的人真的不容易得到財富的青睞嗎?

研究人員首先對1500名商學院學生進行了細緻的問卷調查,並根據問卷結果把這些人分為兩類,其中傾向於追求財富、為財富而讀書的人佔大多數(1245人,83%),傾向於追求理想、為理想而讀書的人所佔比例較小(255人,17%)。

20年後,研究人員對當年這1500名被調查者進行了回訪。結果,研究人員發現,1500名被調查者中有101人成為百萬富翁,而在這101人中,竟有100人是當年選擇追求理想的人。

這個結果是發人深思的。我相信,理想主義在這些人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學習總是很辛苦的,工作也常常是枯燥的。但深藏於個人心靈深處的理想主義,會成為精神的源泉,在現實的紛擾中,不但可以泰然處之,而且當面對挫折時,可以幫助你找到自己,重新出發。

欣賞自己並不是傲視一切的孤芳自賞,也不是唯我獨尊的狂妄自大。因為它不需要大動干戈的勇氣,也不需要改頭換面的毅力,它只屬於一種醒悟、一種境地、一種面對困難時給予自己信心的源泉、一種推動自己向挫折挑戰的動力。

人生自古多磨難。但是,只要你學會欣賞自己,你就會覺得幸福其實是那麼平常,它只是小花落在水面上蕩起的微微漣漪;而吃苦也並非那麼可怕,它只是波濤拍打礁石而泛起的點點水花。

清代著名作家蒲松齡出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受當時社會風氣和家庭影響,他從小就開始追求功名,並在19歲時接連考取縣、府、道試三個第一。名震一時,但此後卻屢試不第,此後他的命運便飛轉直下,一天天地衰敗起來。

蒲松齡後來窮愁潦倒的生活,使他對科舉制度的腐朽,封建仕途的黑暗有深刻的認識和體會。他曾不住地抱怨:“仕途黑暗,公道不彰,令人氣憤填膺。”他不斷地抨擊“原無皂白”的“強梁世界”,正反映他對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正是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切身體驗,使他決心寫一部反映科舉黑暗現實的小說。

為了激勵自己完成這部小說,蒲松齡寫了一副對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由於他心中的這份堅定信念,即使在他窮困得揭不開鍋的日子裡,他也仍然堅持寫作《聊齋志異》,初稿終於在他40歲時完成,以後多次增刪修改,直到晚年最終完成了這部傳世之作。


贏在歸零,勝在空杯:一個人也可以守住人生


一個人想要被別人欣賞,首先應該學會欣賞自己。每個人在這世上都是獨一無二的,這個獨特的“我”既有優點,也有不足。一個人只有充分地自我接納,懂得欣賞自己,才能有良好的自我感覺,才能自信地與人交往,出色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潛力。

曼恩作為佛得角雷斯伊翰灣的守塔人,在這個偏僻的孤島上已生活了將近40年。當他還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時,就隨他捕魚的伯父來到了這座孤島。

曼恩和伯父白天捕魚,晚上點起篝火,從此,遼闊的大西洋岸邊多了一座燈塔。曼恩已記不清楚他和伯父在暴雨的夜裡或是在颶風季節裡救起了多少人。那些被救起的人偶爾路過孤島,總不忘給曼恩叔侄倆捎上點什麼,但每次都被他們拒絕。叔侄倆在雷斯伊翰灣不知不覺過了20年。現在的雷斯伊翰灣少了一個人,多了一座墳墓,在曼恩看來,伯父仍陪伴著他。曼恩依舊白天捕魚,晚上守候在伯父一生中唯一接受的一臺風力發電機旁。雷斯伊翰灣的燈塔不再用篝火了。

10月的雷斯伊翰灣氣候格外異常,他整夜幾乎都醒著。他知道,每年的海難事故頻發季節已經來臨。他的小屋外驚濤駭浪瘋狂地拍打著,他一遍遍檢查,給風力發電機的軸承還加了潤滑油。此時的小島像要搖動起來似的。他從小屋裡走出,像伯父一樣敏銳地眺望大海。海面上黑壓壓一片,浪頭拍打著礁石,發出一聲聲巨響。突然,他發現遠處的海面上有一點亮光,只有螢火蟲的光亮那樣大。他立刻意識到什麼,迅速爬上燈塔,將燈塔裡的燈又墊高了很多,並在廢棄的火坑裡重又點燃了篝火。遠處的亮點越來越大,漸漸駛向了曼恩居住的孤島,等亮點到近處時,曼恩才發現燈火是從一艘挪威籍的貨輪上發出的。

天亮了,船長約翰帶領船員在雷斯伊翰灣作短暫的停留,並打算給島上的工作人員送去幾噸食品。可當船長走進島上曼恩的屋子時,才發現曼恩的屋子還抵不上他船上的一個集裝箱大。

“我要帶你離開這裡。”船長感激地對曼恩說。

“為什麼?”曼恩問。

“不為什麼,我至少能給你每月帶來2500美元的薪金。”船長繼續說。

“十年前,一位像你一樣的船長曾答應給我每月3000美元的薪金。”曼恩平靜地說。

臨別的時刻,船長緊緊擁抱了曼恩。

守在偏僻的孤島上,長年累月幾乎看不見什麼人,只有海浪做伴;而且一待就是近40年。40年,1萬餘個日日夜夜,他堅持了下來,而且工作一絲不苟。守塔人不僅點燃了燈塔上的火炬,而且點燃了自己內心的火炬,而他甘於寂寞的精神也是一座燈塔。


贏在歸零,勝在空杯:一個人也可以守住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