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古代男子的玉佩挂在哪里?

望安居士


我们来说一下彰显贵族身份的灵物——组玉佩。

组玉佩是服饰的组成部分,它起源悠久,历代传承,既是各贵族阶层显示身份的标志,同时也作为礼仪场合节步的工具。节步就是行步有一定的节奏,有一定的规矩。古代贵族们常以组玉佩中玉件互相碰击的声音作为步伐的节度,身份越高,步伐越小,走得越慢,气度越非凡,同时贵族们行走时按规矩还要时刻倾听玉声,联想玉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注意君臣尊卑,行之有礼。

图1 西周玉组佩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M63出土

组玉佩,也称大佩(或“杂佩”),它是将玉珩、玉璜、玉琚、玉瑀、玉冲牙等不同形状玉件用彩线加玉珠穿组,合成一串,系挂腰间和颈项的一种大件玉佩饰。佩戴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能显示出不同人的等级、身份,身份越高,组玉佩越复杂越长,反之,则相对简单短小。

追溯组玉佩源流变迁的过程,上溯可以从周代开始。周代玉器的发展推陈出新,充满时代特色。儒家学派主张用玉的质感和本质表仁,用玉的缜密表智,用玉的质地、透明度及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等物理性能,代表人的义、礼、乐、忠。周人是很重视玉德的,并用玉的质地等赋予儒家学说的仁、义、礼、乐、忠。

周代组玉佩屡见出土,但保存完整的组玉佩主要见于一些高等级墓葬之中。迄今见报道最为复杂的周代佩玉,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及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图1-4)。

图1这件M63出土的组玉佩其组件最为复杂,共有横置的璜19件,璜形器3件,上下两璜之间的两侧各有竖置侧立之璜,多达13对26件,组玉佩的上部由玛瑙珠、玉管、绿松石珠串联,下端有冲牙2件,玉雁2件,玉雁昂首展翅,生动活泼,这件组玉佩佩挂于墓主人颈上,末端长达膝下,绚丽多彩,十分华贵。

图2 西周玉组佩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M31出土

图2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M31出土的六璜联珠组佩,出土时位于墓主人的胸部,由408件玉璜、料珠、玛瑙珠组成。组佩上端置于墓主人颈上,下端垂至胸腹部以下。璜间串以绿色料珠和红色玛瑙珠,玉璜镂空装饰并雕琢龙纹。

图3 西周玉组佩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M31出土

图3 M31出土的组玉佩,是由玉牌、冲牙、玉管、玛瑙珠组成。玉牌平面呈梯形,中心有一孔,玉牌双面用阴线双勾雕琢鸟纹;组佩中部和下部共有冲牙4件,所谓冲牙:形体较小,其形似牙,故曰冲牙。在佩玉的中央下端悬以冲牙,动则冲牙前后撞击而发出悦耳的声响。M31组佩中的冲牙均为蚕形,上面雕琢有旋纹,其间夹用红色的玛瑙珠、玉管联缀,正可以用作颜色相异,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图4 西周组玉佩 河南省三门峡上村岭虢国贵族墓出土

珩、璜均为佩玉中的主要构件,其形制是不同的。珩在词典中这样解释:“珩是佩玉上的横玉,形状像古代的磬。”既然像磬,显然凸面朝上,凹面向下,即“隆上而窪下”。珩是安排在组玉佩顶端或当中关键部位(如图5中间是3件玉珩),以牵引提携其他佩玉。璜是一种半璧形玉,两端各有穿孔,从出土实物看,早期璜凹面朝上,凸面向下(如图4:由7件玉璜,左右两端用红色玛瑙珠和绿松石珠连接),因为珩璜都是环状器,出土时摆放位置容易扰乱,所以往往都将环状器称为璜。

图5 西周玉组佩 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M92出土

众观上述出土组玉佩可以观察到:周代组玉佩其主体多以玉璜、牌形饰、管、珠等串联而成,这些玉璜的端首是向上的,横置的玉璜多见,但也有竖置的玉璜;早期玉璜多素面,到了晚期装饰纹饰的玉璜逐渐增多,造型也趋于生动。组玉佩的佩戴方式为:组佩的领首挂在颈部,置前胸一直拖到膝下,贵族们佩戴这样的玉佩,走起路来,佩玉相撞,发出铿锵之声,表现出佩戴者的身份和气度。玉璜组佩作为周代贵族组佩的典型,它以左右两侧琚瑀烘托多件玉璜的组合,不仅反映了周代玉璜组佩的发展面貌,而且也展现周代组佩的基本构造。

图6 战国组玉佩 山东鲁国故城出土

春秋战国时期,玉璜仍是组佩中的主要佩玉之一,玉璜的端首趋于向下发展,璜类器逐渐被珩类器所替代,器物的发展遵循由几何形向动物形过渡这一规律,尤其是战国时期的组玉佩,其发展趋势是讲究色泽的和谐和形体的对称(图6)。

图6所示:山东出土战国时期组玉佩,是由玉环、玉管、玉珠、与夔龙形饰组成,最上方以一枚玉环为挈领,玉环下分两行串系,最上方为鼓形玉管,其次是扁圆形珠、下面串系是玉圆柱形管,呈对称状,最下方垂系一件横向卷曲的玉龙,雕琢精致,结构巧妙、合理。从这些制作精美形状各异的饰物上,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贵族对组玉佩的重视程度。

图7-1 彩绘木俑 河南信阳出土

图7-2 彩绘木俑 湖北江陵楚墓出土

从刊布出土材料来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S形龙,在器物中部大多有一穿,这种作法广泛运用到佩玉之中。这一时期佩玉中的基本构件是绞丝环(或小系璧)、琚瑀及起挈领作用的珩,并且每一构件都趋于独立成形。组玉佩佩戴的部位也有所变化,由颈部向腰腹部至膝部以下发展,从出土的彩绘木俑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战国时期组玉佩的佩戴方式(图7-1、7-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