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被俘的隋军将士,高句丽为他们成家娶妻,为何他们整日以泪洗面

高句丽,是由生活在东北的古代民族建立的国家,其君主被中原王朝的皇帝册封为“高丽王”。但此处的“高丽”,跟朝鲜半岛上出现的王氏高丽有本质上的区别,两者不可混淆。

早在隋朝建国时,高句丽君王便多次派兵袭扰隋王朝设在辽西的军事驻地。隋文帝时代,曾两次派遣大军北征高句丽,但都因为遭遇雨季,粮草供应不足,水军遭遇大风等原因,致使远征而失利。即便如此,高句丽国王高元,还是畏惧隋朝的军事动员能力,特上表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以示臣服。

被俘的隋军将士,高句丽为他们成家娶妻,为何他们整日以泪洗面

隋炀帝

及至隋炀帝登基,杨广不满高元不遵籓礼,征天下之兵,前后三次兵伐高句丽。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的杨广,亲临前线指挥,隋军虽多次取胜,但高句丽军坚壁清野,诱敌深入,隋军的后勤补给线被拉长。而且高句丽并不富庶,以战养战的补给方式行不通,隋军陷入粮尽援绝的境地。

再加上,征讨高句丽的隋军主将,如宇文述等一再失误,致使隋军惨败。比如第一次东征,宇文述率领三十万大军,兵分九路渡过鸭绿江,结果中了乙支文德诱敌深入之计。在之后的战事中,隋军将领指挥失误,在军队半渡时,被高句丽军队击败,最后成功逃回辽东城的,仅有两千七百多人。

被俘的隋军将士,高句丽为他们成家娶妻,为何他们整日以泪洗面

高句丽骑兵

高句丽不仅将阵亡隋军将士的尸骨,在边境筑成京观,羞辱中原王朝。还拒绝遣返被俘的隋军战俘,这群人数目不详,但保守估计也有十几万人,这其中不仅包括隋军战士,还有负责后勤转运工作的民夫。这群战俘成为高句丽的奴隶,而且连年与隋王朝征战,高句丽也承受巨大损失,国内的青壮年多死于战乱。

被俘的隋军将士,高句丽为他们成家娶妻,为何他们整日以泪洗面

高句丽贵族

这群隋军战俘,便成为重振高句丽的资本,他们被安排跟游女结合,生下的孩子,也属贱籍,只能受人欺压奴役。很多隋军战俘做梦都想返回祖国。唐朝建立时,有中原人前往高句丽,便看到“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的场景。

看到这里,有朋友会认为,这群隋军战俘待遇不是挺好的么,在本国不一定娶得起媳妇,高句丽反而为他们娶妻生子,为何这群隋军战俘还是想迫切还乡呢?

被俘的隋军将士,高句丽为他们成家娶妻,为何他们整日以泪洗面

影视剧截图

关键隋军战俘的妻子,多为“游女”,何为“游女”,根据留下的史料(《周书(北周)·高句丽传》)解释:“有游女者,夫无常人。”这群所谓的游女,社会地位低下,并无固定的丈夫,当时中原王朝虽无南宋那样的礼教大防,但也知道底限和羞耻,这群隋军战俘接受不了这样的羞辱。

处于农业社会的高句丽国,又要整军经武,防备中原王朝来袭,又得不误农时,进行生产劳作。而隋军战俘和他们的后人,作为奴隶,负责生产劳作,供养高句丽贵族平民。

614年,隋炀帝结束第三次东征高句丽。642年,唐太宗派遣使者陈大德出使高句丽,虽然距离隋末征讨高句丽之战已经结束28年,但尚有数万名隋军战俘在世。他们看到陈大德等唐使,纷纷夹道而哭,并向唐朝使团打听家乡近况和亲人消息。

被俘的隋军将士,高句丽为他们成家娶妻,为何他们整日以泪洗面

高句丽军队

虽然他们在异国定居,有的人已经儿孙满堂,但身份低贱,一直被奴役压迫。陈大德回到长安,如实禀报,唐太宗李世民听闻之后,称:“高丽(指的是高句丽)本四郡地耳,吾发数万卒攻辽东,必诛灭东夷丑类,救吾子民于水火。”

被俘的隋军将士,高句丽为他们成家娶妻,为何他们整日以泪洗面

薛仁贵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农历三月,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勣(本名徐世绩,小说评书中的徐茂公),率兵包围平壤。一个月后,高句丽王高藏等人投降,据守的泉男建也被擒获,享国七百年的高句丽就此灭亡。高句丽贵族和几十万百姓,被迁往中原定居,唐玄宗名将,右羽林大将军的高仙芝,便是迁入安西定居的高句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