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201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的失敗原因


201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的失敗原因


2012年版《安娜-卡列尼娜》imdb評分只得6.7,在各大頒獎禮上亦顆粒無收,豪華班底卻只收獲了慘淡口碑——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自然是非常複雜的,除去選角、選景不太合適外,我認為編導沒能找到更合適的方法來表現托爾斯泰的意圖亦是關鍵原因。喬-懷特與編劇湯姆-斯托帕德將原著讀得太熟,早就把托爾斯泰的思想熟稔於心,無奈絕大多數觀眾從未接觸過這部博大精深的厚書,這就使得他們很難從寥寥幾句臺詞中讀解出豐富的意蘊。也就是說,影片的情節結構儘管繼承了原著之“形”,卻未能將其“神”充分傳達給觀眾。

  

首先,編導刪去了原著中的一些不太好表現的關鍵情節,比較明顯的有兩例,其一是卡列寧的寬恕令沃倫斯基深感愧疚,於是沃倫斯基嘗試自殺;其二是列文在與基蒂結婚後因感到無人能理解自己,也嘗試了自殺。這兩段稍嫌“過火”的情節與影片溫和的基調不太相符,加之電影無法闡釋原著中作為上述行為理論基礎的大段宗教與社會問題論述,刪去也可理解;然而這卻成為了電影與原著形成差異的關鍵。

  

納博科夫曾在他的《Lectures on Russian Literature》一書中提及一件俄羅斯文壇的著名軼事:托爾斯泰晚年時走入一家書店,隨手拿起一本小說開始讀,很快就被這部作品吸引,讀了許久翻回扉頁,才發現原來這就是他自己的《安娜-卡列尼娜》。實際上托爾斯泰一生都在不斷思考,前期與後期的思想之間有著很大差別;他之所以能理解這麼多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他體驗過多種人生,不僅是內省的農場主列文,也一度是放蕩軍官沃倫斯基,更是一位八十餘歲高齡還會負氣離家出走的頑皮老者,所以《安娜-卡列尼娜》中涉及的種種問題,他儘管有傾向,卻並沒有明晰的答案,這一點明白無誤地體現在了被刪去的兩段未遂的自殺當中。沃倫斯基的自殺毫無疑問是對卡列寧高尚寬恕的反諷,而列文的自殺更表現出了他的消極傾向——人類很有可能永遠也無法領悟到什麼樣的生活才是有道的,生命這部書太過廣博深奧,智者思考得越透徹,也便越明白自己無法滲透箇中真諦,反而渾渾噩噩才沒有煩惱。

  

這兩段情節刪去後,對於“有道生活”這一問題,影片也就給出了一個比原書明晰得多的答案,相當於將托爾斯泰行進至一半的思考當作終極解答概括了出來。在原書豐富的內容中,答案越是接近,就越是飄渺,其中彷彿蘊藏了多重空間、多種可能,就像一片黑洞洞的海,跳進去以後仍會被洶湧的未知淹沒;影片則好比透亮的水池,儘管清澈溫暖,卻伸手就觸到了底。

  

再者,影片的節奏過快,破壞了原著最大的精髓——凝重的時間,這就使得電影毫無史詩感,格局驟然縮小,自然也就很難突出頗具氣勢的情節結構。托爾斯泰是一位很有耐心的小說家,他鉅細無遺地描寫俄羅斯的農莊、草地、天空,一筆一劃地勾勒貴婦禮服上的花邊,詳盡地描述日常勞作的細節與真實的家庭談話,從而成就了厚重的生活圖景,書中的時間與生活的時間完全是相同的運轉速度;這一點對當時的俄羅斯讀者最有吸引力。當他們打開小說,看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彷彿就發生在自己的家中。

  

可是到了電影中,編導只保留了與影片核心思想有關的對話,每一幕場景、每一句臺詞都極具指向性,飛快的節奏儘管符合當今觀眾的欣賞習慣,卻大大降低了這個故事的生活化色彩。這種只表現書中最富戲劇性情節的做法,就好比將CD壓縮成MP3,儘管看似刪去的都是冗餘信息,但丟掉了看似與主旨無關的“生活”之後,也就變成了膚淺得多的作品。此外,在對“結構”表述不清的同時,編導卻致力於將原書的幾大主要場景全部壓縮進兩小時的電影,比如由於基蒂療養這一原著中的重點內容被完全刪去,於是編導在對話中刻意提及此事,諸如此類的瑣碎細節大大破壞了電影的完整性。

  

實際上,像《安娜-卡列尼娜》這類故事並非沒有完整表達的可能性。在我看來,既然其精髓與思想很大一部分在於情節結構,那麼改編時就應著重表現出這一點。我始終覺得托爾斯泰藉助安娜的故事所要說明的東西,其實一直以其他形態留存在各種各樣的故事裡——列文的農場思考有其特定時代背景,但對婚姻與家庭的思考卻是古往今來人們樂此不疲的話題,比如羅伯特-奧特曼重塑雷蒙德-卡佛短篇集的《人間交叉口》,正是對此很妙的表述。在那部節奏舒緩、長達三小時的影片中,奧特曼藉助十個家庭的經歷點滴滲透出了愛情的虛妄與婚姻的無常,人與人的命運相互交錯,匯成了生命這臺波瀾壯闊的大戲。不過,喬-懷特等人以較為通俗的劇情片來講述經典,儘管略微粗淺了一些,卻仍不失為一次難能可貴的嘗試,至少它將更多人的目光引向了塵封在書店角落許久的經典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