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广西工信厅:2月2日起,每天30万只口罩投放市场和医疗机构

广西工信厅:2月2日起,每天30万只口罩投放市场和医疗机构


1月30日下午,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莫桦广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表示,由于本次由湖北省武汉市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较为突然,各种医疗物资需求突然加大,上原有医疗物资储备不足。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所需的近40种医疗物资中,我区有近10种物资出现短缺,特别是广西尚无企业生产的N95口罩、护目镜、手持式测温仪以及防护服等物资尤为短缺。经过近段时间各级各门夜以继日的努力,我区部分防控医疗物资短缺局面将得到较大缓解,特别是医用口罩、手持式红外线测湿仪、酒精等群众需求量较大的防护类、消毒类物资,今天起将陆续在全区市场上投放,医疗物资极度紧缺的局面将得到初步改善。但医院救治用的部分物资如N95口罩、防护服等仍较为紧缺,需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广西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区内生产企业的复工复产和新投产。自治区成立5个工作组,由厅级领导带队,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专家作为成员,驻点协调、帮助、指导企业加快生产调度,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的上门服务,推动企业全面实行24小时三班倒制度,满负荷加快生产。例如,对于口罩等防护类物资生产企业,我区相关部门特事特办,开通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批速度,1月28日,南宁市北仑河卫生材料有限公司已通过专家核验,获得自治区药监局批复生产,1月29日该企业的医用口罩日产量已达10万个。对于防护服企业,我们积极协调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资金、设备等,指导企业积极组织员工停止休假、及时到厂投入生产。对于消毒类企业,帮助企业购进原材料。目前,全区医疗口罩已达到每天生产40万个以上的规模;生产消毒类产品的10家企业每日的产能约730吨,其中,次氯酸钠等近37种产品储备丰富,可以保障市场需求。


二是加快外省相关物资的调购步伐。

我们依托国药控股广西有限公司、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物资承储企业,及时加大医用口罩、防护服、手持式红外线测温仪等物资的采购力度,1月29日已到位测温仪5千个、预计1周内到位2万个;1月29日,我们又进一步扩大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范围,加大对隔离衣、二氧化氯泡腾片、酒精等产品的收储保障力度。预计3-5天内,这些收储物资将逐步到位并陆续投放市场。


三是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我们已采取文件请示、派专人汇报的方式向国家申购了一批我区紧缺的医疗物资,特别是我区紧缺的N95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将得到了国家大力支持。


四是积极争取海外援助。依托自治区侨办、红十字会及民间慈善组织,紧急从海外捐助10万个N95口罩,将于3—5天内入储调拨,缓解我区N95口罩不足的压力。同时,积极与海外华侨等爱国人士沟通联系,力争在医疗口罩、护目镜等物资方面得到采购、捐赠支持。


五是建立严格的物资调配供应机制。自治区对主要紧缺的约20种医疗物资施行统一的调配制度,对负责生产的企业下达物资调拨征用令、对收储企业下达收储任务计划书、对相关医疗机构和各市下达物资调拨计划书。自治区建立3天以内全区医疗物资预分配方案,梳理我区急需医疗产品库存情况以及3天内可到货情况、企业生产情况、需求情况,按清单进行管理和分配。各市政府也通过相关渠道采购医疗物资。同时,自治区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并专门成立了由秦如培常务副主席和费志荣副主席负责的物资保障组,成员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商务厅、药监局、广西机场管理局、南宁海关、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等6个部门组成,物资保障组下设生产指导小组、物资采购小组、运输保障小组和物资调配小组,统筹推进物资保障工作。


六是严格保障调配物资质量。对于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督促企业落实药械质量安全、保障药械供应的主体责任,指导企业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物资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对于调购和海外捐赠的物资,由自治区药监局、自治区质监局、南宁海关等相关部门组成专家组,对物资的质量进行检查监测,确保疫情防控所需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我们坚信,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区的共同努力下,随着这些措施的全面落实到位,我区防控医疗物资必将不断的丰富完善,部分医疗物资紧缺和市场供给不足的局面将得到全面缓解。


广西疫情地图,区党委政府部署

各厅局行动,14市信息

各社会团体动作,还有辟谣专区

线索举报、在线初诊……

宅在家,想了解抗疫全貌

就看广西云客户端

↓↓↓

专题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广西工信厅:2月2日起,每天30万只口罩投放市场和医疗机构


来源丨广西日报新媒体

值班主任丨晏彦

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