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春耕即將全面開始的今天,鄉村防疫工作尤為重要。滬郊大地如何盯住“人頭”管住“田頭”?昨天,本報記者兵分六路,實地探訪。


田間地頭、道口巷尾,志願者們身披橙色“戰甲”,村委幹部超長時間“待機”,“赤腳醫生”用腳丈量“最後一公里”……上海鄉村防疫措施嚴密而富有溫情,“守滬者”們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守衛著美麗的郊野大地。


浦東書院

全家錯時守道口 一個多月沒吃頓團圓飯

“再堅持一下,疫情總會好的。”這是浦東新區書院鎮桃園村村委幹部劉鳴華髮給同樣忙碌在基層防疫一線的家人們的鼓勵。疫情發生後,他和妻子餘梅、父親劉祥官每天披星而出,戴月而歸。雖然全家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卻已經一個多月沒有好好坐下來吃頓飯了。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每天清晨天不亮,劉鳴華就要前往道口接替值守夜班的父親站崗。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天中唯一打照面的機會。“村裡一共有56個道口,封閉其中50個後,還剩餘6個需要派專人24小時看守。村委會人手不夠,急需志願者前來支援。”在飯桌上,聽到兒子傾訴基層防疫工作中遇到的難處,73歲的老父親二話不說,舉手報名爭當防疫志願者。“我是老黨員,不怕吃苦!” 劉祥官說。


把好防疫第一關,道口檢查工作重中之重。在老蘆公路與桃德路東交叉路口,臨時搭建的棚子就是劉鳴華和父親的崗位。每天他們身披橘色“戰甲”,手持額溫槍,對進進出出的村民測量體溫,但凡出現不熟悉的面孔和車輛就要攔下來,仔細盤問一番。劉鳴華告訴記者,站崗的志願者分成三班倒,輪流交替值守。為了體恤女性幹部,男同事們紛紛站出來包攬了夜班,從大年初三值守到現在,絲毫不放鬆。


道口站崗時,劉鳴華的左袖口一直揣在褲兜裡,不熟悉的人以為他是在裝酷。其實,他18歲時在一家生產機床的工廠裡上班,因工友操作失誤引發的一場事故失去了左手掌。“雖然偶爾拿東西時不方便,但辦法總比困難多。” 劉鳴華告訴記者,桃園村面積大,老人又多,為了疫情防控宣傳不留死角,他每天騎著電瓶車在全村溜達,用擴音器喊自己編的南匯方言版順口溜。有一些地方坑坑窪窪容易摔倒,一天深夜,他不小心就撞到了樹上。“其實我之前騎電瓶車也摔過一跤,做了手術本來打算年後取鋼板。沒想到疫情襲來,村裡防疫任務重,實在走不開,就拖到了現在。”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基層工作幹了12年,劉鳴華經驗豐富,早就掌握了和村民們溝通的要領,也把性子磨得越來越細。然而妻子餘梅剛加入村委會不久,就承擔了防疫工作的重任,經常忙到深夜才回家,好幾次都偷偷抹眼淚。“她沒想到當一名基層防疫幹部這麼累。有時村民們不理解,話趕話語氣重了點會覺得委屈,我就安慰她,疫情結束就好啦。” 劉鳴華說,忙碌了一整個春節,幾乎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每天早上睜開眼出門,深夜回家倒頭就睡,經常半夜還有電話打來,神經時刻緊繃著。


基層防疫的工作雖然辛苦,但不乏溫情動人的時刻。2月20日,是劉鳴華的生日,村委會的同事悄悄準備了蛋糕和長壽麵,這份驚喜令他十分感動。“一整個春節,我們全家人都撲在防疫工作上,每天能睡飽就是最大的心願。我和妻子都把生日忙忘了,沒想到小夥伴們記得清清楚楚。”


儘管崗位不同,時間錯峰,但劉鳴華和家人齊心協力,衝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連軸轉了一個多月,工作辛苦但他們幹勁十足。劉鳴華說,髒活累活總有人得去做,關鍵的崗位總得有人把守。“累的時候我就會和父親談心,他說黨員就得站在老百姓前頭,這句話我一直記得。”

楊歡/文 李銘珅/圖


青浦白鶴

自制幾代“出入證” 書記超長時間待機

白鶴鎮,青浦北大門,滬郊農業大鎮。地處城鄉結合部的白鶴第二社區居民委員會(以下簡稱“二居委”)下轄5個小區,和崑山市花橋鎮隔江相望,小金江村作為一個鎮中村,被包裹其中。道口多、外來人口多、人員組成複雜……北大門怎麼守?二居委黨支部書記朱亞萍有自己的“招數”。


動手:制證,人車要管住

朱亞萍的忙碌從1月23日開始。那天晚上,鎮裡開完緊急會議,二居委班子成員4人就開始了忙碌。“我們當天開了微信會議,商量應對策略,說實話,當時有點不知所措。”要守住門、管住人,靠什麼?朱亞萍身前掛著的吊牌裡,藏著她的“秘籍”。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這是我們發放的幾代出入證。”記者看到,最初的一版出入證,像是用A4紙打印裁剪的,上面蓋著二居委的印章,“這都是我們自己做的。”朱亞萍笑著說,為了更好區分各類人員,轄區的出入證很快便更新換代了,未離滬的、返滬的、隔離人員的、車輛的,沒有出入證,人員一律不準進出,不同種類出入證的“權限”各不相同,“比如,居家隔離人員的證件是不允許出小區的。”


4個人分5個大組,聯繫32個樓組長,壓實房東責任,管好每個住戶。一個管控網絡慢慢織就。


邁腿:巡邏,漏洞及時補

二居委下轄的小區多是開放式小區,為了守住門,小區的許多出入道口都用鐵絲圍欄圍了起來。然而這並不表示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有人受不了隔離想逃出去,有人想翻過鐵絲圍欄爬進來。”朱亞萍和同事們便開始分區巡邏,一天都沒有停過。


“有一天晚上我和同事巡邏發現,小區9個道口的鐵絲圍欄被破壞了,我們就連夜開始修繕,我負責打燈,同事負責擰鐵絲,弄完已經很晚了。”對於巡邏中發現的漏洞,朱亞萍總會協調馬上整改,“還有一次巡邏時發現與白鶴村交界的廠房裡有燈光,我們進去後發現,裡面住了16個工人,有未離滬的,有返滬的,根據不同的情況,我們給他們發放了不同的證件,該隔離的安排隔離。”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朱亞萍主要負責北街兩個老小區,儘管要協調居委各個層面的工作,但自己分管區域內的巡邏她從未停過:“這裡很多都是老居民,外來人口多,人員組成複雜,我每天都會去巡邏,有時候拿著小喇叭喊喊,每個角落都很清楚。”


用心:很累,怎麼停得下?

從1月23日開始,朱亞萍一天都沒休息過。鎮裡下發了“強制休息令”,她卻說,“怎麼休得下?一顆心都在這裡。”朱亞萍的手機號在公告欄內公開,24小時不關機待命,轄區居民只要有事,總能第一時間聯繫上她。


幾十天連軸轉,說心裡話很累。“特別是剛開始的一週,從人員安排到物資採購,事情特別多,特別累,累了就在沙發上睡一會兒。”朱亞萍在青浦城區的家,自從防疫開始後,她就再沒有回去過,她笑說,“一家三口三個家”,老公出門在外沒回,朱亞萍也不讓他回;女兒上班住在青浦城區;而她乾脆住到了鎮上,有什麼“風吹草動”,方便及時趕到現場。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我們現在在考慮4個人AB輪流值班,畢竟疫情還不知道要到哪天才能結束。”朱亞萍說,對於這場抗疫持久仗,只有保存體力,做長遠的打算,才能更好地守住一線,守住青浦北大門,“還有一半外來人口沒回來,後續壓力還是有的。”

毛麗君/文 劉歆/圖


松江葉榭

農家菜 香米糕 農場主“花式投餵”志願者

熱鍋,倒油,三條黃魚煎得噴香,加上佐料,擺盤——孫秀龍將剛燒好的魚端上桌,一旁還擺著紅燒雞翅、自家醃製的牛肉片、清炒時蔬……昨天下午5點,松江區葉榭鎮大廟村的農機服務站又準時開飯了。“哎,真香!”“先洗手去!”沒過多久,兩名身穿橙色馬甲的志願者就聞著飯菜進門了。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孫秀龍是大廟村家庭農場主,也是村裡農機服務站的負責人。原本村子裡有20多個大小路口,因為疫情防控,2月8日起只留松衛公路、山房公路一個口進出,村幹部、網格長、志願者24小時輪班駐守。這天,孫秀龍看到道口執勤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只能吃泡麵充飢,心裡很難受,便萌生出為大家提供“免費愛心餐”的想法。


說幹就幹,第二天一早孫秀龍就從家裡把食材帶到了服務站,開始忙活起來。“蔬菜和大米都是我自己種的,每天再買一點葷菜,我自己掌勺,大家吃著也放心。”自2月9日起,當班志願者總能準時吃到新鮮可口的熱飯熱菜:紅燒肉、白灼蝦、麻婆豆腐、小青菜……菜式也費心變著花樣。


農機服務站離道口很近,走路只需要兩三分鐘,裡面特闢一間小廚房,農忙時,村民也常在這裡吃飯。現在,孫秀龍每天都遵循“工作時間表”:每天上午9點半清洗食材;10點開始準備午飯;下午4點開始準備晚飯。到了飯點,道口志願者便輪流前來用餐。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除了為志願者提供愛心餐外,孫秀龍自己也穿上橙色小馬甲,加入了道口值勤的隊伍,已經堅持了兩個多星期。道口站崗8小時一班,每班有4-5人。“村幹部、網格長都很辛苦,我們幾個農場主一商量,大家都說,反正現在也不忙,我們也來搭把手。”孫秀龍說,最近回村的人比以前多了,不能掉以輕心,“面對這場戰‘疫’,誰都不是局外人。”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在葉榭鎮,像孫秀龍這樣的志願者還有很多。三位1984年退役的老兵主動報名站崗,妻子們則自發組織做起了夜宵,這天晚上她們相約一起“開工”:又是包湯圓,又是煮雞蛋,忙乎到十點半,煮了兩大鍋的湯圓和40個雞蛋裝入保鮮盒,分發給在寒風中值守的志願者。


位於興達村的民宿“八十八畝田”不僅每天為村裡的工作人員提供愛心午餐,還精心製作了不少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葉榭軟糕。新鮮軋好的松江大米,淘洗、浸泡,晾曬、細篩,輔以綿白糖和各色餡心……昨天下午,“八十八畝田”負責人朱燕和幾位阿婆聚在一起,一盒盒熱氣騰騰的葉榭軟糕新鮮出爐。“我們已經給鎮裡25個道口的志願者都送過去了。”朱燕告訴記者。而一旁,阿婆嫻熟地做起了青團,綠油油的麵糰搓成圓潤可愛的模樣,充滿春天氣息。


防疫期間,村裡不僅有消毒水、酒精味,更有農家菜、米糕香。一場場“花式投餵”,湧動著鄉里鄉親間最質樸的溫情。

楊潔/文 徐程/圖


崇明長興

連續奮戰39天 70歲老黨員成鐵面“門神”

“師傅,請您出示一下身份證,謝謝!”昨日下午,崇明區長興鎮長興家園社區699弄北門崗前,70歲的社區志願者陳來法正在檢查一位準備進小區的居民,他看過不是重點地區人員後,把身份證遞了回去說了句“祝你安全到家”。長興家園社區規定凡進出者都要查身份證。老陳是第一道關,他看完後,再由社區物業保安對比電腦信息系統裡的人員管控信息。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從年初三開始,他已經連續在門崗值守了39天,無論颳風下雨,一天都沒有休息過。早上6時30分到8時30分,中午11時到12時30分,下午4時到6時,三個進出小區的高峰,他都在。他說,我是黨員,我不帶頭誰帶頭,我是黨員,必須要起到先鋒模範作用。


嚴守門崗 鐵面無私不放一人

長興家園社區是長興鎮最大的動拆遷安置小區,也是最大的來滬人員居住地,8825名居民,來滬人員就有5630多名,佔比超過一半。疫情防控期間,嚴守門崗責任重大。小區保安隊張隊長說,他鐵面無私,六親不認,不放過任何一個人。有些人看到他會說:“老陳,認識的還看什麼。”他總是耐心地說:“疫情期間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一樣,平時儘量少出門,為了自己也為了大家,為了社區好。”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老陳年輕時在武漢軍區後勤部警衛連服役,在來小區當志願者前在道口值勤。所以,站起崗來非常專業和敬業。除了會對回來的人說“祝你安全到家”,還會對出去的人說“祝你一路順風”,這些話某種程度上能讓居民更配合他的工作。


本來防控期間,一個門崗除了保安外,要配2-3名志願者,當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朱偉佳詢問老陳需要增援或者安排輪休時,老陳總是果斷地說:“我不用休息,我1個人可以,我的精力很多,人員越多反而越亂,我會配合好物業公司保安維護好軼序和人員管理的。”


巡查小區 發現問題協調解決

上午值勤完,他都會去居委會坐坐,和朱偉佳彙報工作,反映老百姓碰到的問題和建議。平時除了值勤外,老陳喜歡逛小區找問題,哪個路燈不亮了,哪個休閒椅子不好了,哪個健身器材壞了,他都會馬上向居委會反映。


小區有一些老人喜歡聚在廣場閒聊,他看到後,就上前做工作:“疫情期間少在外面走動,為自己好,也為孩子好,口罩要省著點用哦。”遇到一些倔強的人,老陳就想辦法去找他的親戚朋友再去做工作,如果再不行,就去找居委會協助,一定要勸阻成功才會罷休。朱偉佳說,老陳這個社區老孃舅,常常把問題解決在萌芽階段,幫了居委會的大忙。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隨叫隨到 關心居家隔離人員

老陳還結對了23戶非重點地區居家隔離觀察人員,每天他都會給每一戶打電話詢問健康狀況,以及需要些什麼幫助。有一次,正在隔離觀察的張先生家裡沒鹽了,他就跑去超市買了送過去。還有一次,一位居家觀察人員早上5點鐘打電話給他說孩子肚子痛,他又馬上跑過去核實情況,聯繫安排就醫。


老陳是志願者、樓組長,也是黨小組組長,朱偉佳說,他作為一名老黨員,很好地起到了先鋒模範作用,做什麼事情都特別認真,我們放心把事情交給他做,居民也相信他,很好地在居民和居委會間起到橋樑紐帶作用。

屠瑜/文 周馨/圖


奉賢青村

從鋼槍到測溫槍 硬核書記指揮鄉親“屏牢”

1997年7月1日,陶軍賢作為一名光榮的駐港部隊士兵,第一批進入香港駐防。如今,作為奉賢區青村鎮新張村黨總支書記,他再一次戰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線。這次的“戰鬥任務”是,守住家鄉的大門,指揮鄉親們“屏牢”,不讓病毒有可乘之機。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新張村是上海最偏遠的小村莊,將近一半人口都是外來人員,抗疫重點地區的人口數量也不少,如何把病毒堵在家鄉門外,這是村書記陶軍賢最上心的事,在過去的一個多月,他基本上天天上班,茶不思飯不想,就琢磨著如何御病毒於家門之外。


昨天下午,新張村委會附近的一個路口,陶軍賢帶著兩名志願者嚴陣以待,對每一名進入的人員測溫、登記。這位身材略有發福的中年男子穿著一身民兵軍裝,站姿筆挺,眉宇之間帶著英武之氣,指揮部署頗有章法,而他的確曾經是一位軍人,1997年7月1日,作為第一批駐港部隊的戰士進入香港,親身參與了這一歷史時刻。如今,除了村支書,他的另一個身份是預備役軍官,疫情來臨,每次上陣指揮,他都會穿上軍裝,因為這樣能喚起他似曾相識的使命感。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新張村作為一個開放式村莊,有20多個出入口,“戰疫”第一步就是要把要道守住,陶軍賢把出入口減少為4個,每天和志願者、村幹部一起嚴防死守。值守的志願者人手不足,他發動了村內屬地企業員工輪班值守。有重點地區人員回村不申報,他一次次上門瞭解情況,通過微信不厭其煩地溝通,終於說服他們自覺申報並在家隔離,期間還要照顧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身體情況。


在抗疫最緊急的關頭,陶軍賢發現很多村民以購買生活物品為由自由出入,嚴控措施形同虛設,於是他採取強硬措施,每戶只發一張出入證,一戶人只能有一人可以外出,有效減少了人員流動帶來的安全隱患,這一舉措也在青村鎮得以推廣。


連續在一線奮戰了1個多月,陶軍賢坦言壓力不減半分,外地重點地區的人員正在逐步返回,復工復產也不能耽誤,嚴防死守一刻不敢鬆懈。“1997年,我手持鋼槍守衛香港,如今拿著測溫槍守護自己的家鄉,感受是一樣的,國有所需,我必不辱使命。”陶軍賢說,不一樣的崗位,一樣的守土有責,作為一名老兵,他還是會和年輕時一樣,謹記自己的使命奮戰在一線,直到取得最後勝利。

李一能/文 孫中欽/圖


嘉定外岡

田間防疫“零距離” 村民健康“赤腳”護

“老媽媽,疫情防控期間,要多鍛鍊身體,不然你的慢性病要加重的。”“家裡的口罩別不捨得帶,健健康康才能平平安安嘛。”嘉定區外岡鎮大陸村衛生服務站,鄉村醫生朱培華不厭其煩地叮囑老年村民。村民們滿臉的信任,來源於他30多年“赤腳醫生”的特殊身份。


由鎮或村裡指派參加培訓,通過亦農亦醫的模式在醫療條件落後的村村落落間奔走……過去,這樣的農村基層兼職醫療人員被群眾親切地稱為“赤腳醫生”。在嘉定區外岡鎮,就有13名“赤腳醫生”沒有選擇“退役”,而是加入鄉村醫生行列,用豐富的實戰經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著獨特作用。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村民都愛聽他們的話”

疫情防控期間運動少,高血壓會不會加重?聽說深呼吸憋氣就能測出是否得了新冠肺炎,是不是真的?……68歲“赤腳醫生”吳月昌所在的葛隆村衛生服務站裡,村民問東問西,吳月昌既要做準確解釋,又要破除各種謠言。大家看他的眼神,如同在看一名暖心“男神”。


“‘赤腳醫生’很受村民們尊重和信賴。”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科長李豔告訴記者,醫療條件落後的年代,他們雖所受專業知識有限,但憑著負責和嚴謹,被村民視為健康衛士。由“赤腳醫生”轉變為鄉村醫生後,他們依然口碑好、受信賴。疫情防控以來,他們更是用通俗簡明的語言不斷說防控、講知識、破謠言,消除了不少村民的恐慌情緒。


在大陸社區,“赤腳醫生”朱培華同樣是“信心的保證”。2月20日下午,他上門給居家隔離的住戶測量體溫,發現對方體溫不正常。對方急了,家人也急了,唯有朱培華沒有亂了陣腳。他立即和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聯繫,取得居家隔離對象異常情況證明書後,又通過120急救熱線將對方送往區中心醫院發熱門診,並按要求同社區醫生一道進行現場消毒。看到“赤腳醫生”如此專業、冷靜,對方一家的情緒也逐漸平復下來。48小時之後,這名人員被排除在疑似病例外。


“赤腳”丈量最後一公里

“你好,身體有沒有異常?我們來幫你檢測一下體溫。”疫情防控以來,“赤腳醫生”張志明每天在外岡新苑社區的居家隔離戶間忙碌。這個社區需要服務的居民多,沒有電梯的老式樓棟也多,63歲的老張不斷爬樓下樓,被笑稱“赤腳特種兵”。


身挎便攜式醫藥箱在村村落落間行走,是“赤腳醫生”過去的特有剪影。手中的醫療設備不知更新換代了多少次,如今一雙雙“赤腳”卻依然踏踏實實地丈量著守護群眾健康的“最後一公里”。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平日裡,“赤腳醫生”們上午為村民們開門診,下午出門為村民開展隨訪和慢性病監測。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這樣的節奏被打破了。吳月昌坦言,疫情發生後,來門診的村民增多至15—20人次,還得走家串戶開展信息登記、情況排查等工作,一分鐘恨不得掰成兩分鐘花。於是,老吳早上的鬧鐘不斷往前撥,晚上吃飯的時間不斷往後拖,連口水都來不及喝。


把鬧鐘往前撥的還有朱培華。從小年夜開始,他就和社區幹部們對外來人員上門登記健康信息,指導他們科學使用發放的體溫計、酒精棉球、消毒片等。生怕他們聽不懂,老朱還和不少人加了微信、留了電話,隨時答疑解惑。平日裡,老朱自學了不少醫療書籍,還自費攻讀了上海交大臨醫學專業,理論知識加上豐富經驗,讓他在特殊時期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他們平時對村居社區裡的住戶健康情況瞭如指掌,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起來自然更加順暢。”李豔舉例,隨著企業“復工潮”到來,村裡的外來租戶越來越多,需要開展大量的自我防護宣傳、健康情況排查、藥物消毒說明等,一般的志願者不熟練,往往需要具備相應專業知識、實戰經驗有豐富的“赤腳醫生”出馬。


服務精神延續傳承

2月24日,李豔的手機上傳來吳月昌的一條短消息:“葛隆幼兒園後道口值班,我可以頂班,就在我家邊,比較方便……”樸實的幾句話,卻讓李豔聽了忍不住想埋怨——老吳已經連續多個雙休日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這次還要主動請纓,“真把68歲的自己當成38歲呀?”


朱培華也在主動請纓。1月28日,58歲的他深夜前往G1501瀋海高速入滬道口擔任志願者,為車輛人員檢測體溫、維護秩序。返回村裡後,他又利用白天工作外的時間前往村裡的無名道口值守,對入村人員進行相關檢查。

疫情之下,誰在守護廣闊的郊野大地?

“他們都是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那個年代走來的‘赤腳醫生’好像有使不完的勁。”李豔說。


“赤腳醫生”不是沒煩惱。眼看大家都到了“耳順”之年,吳月昌說,我們往後退下來了,年輕的鄉村醫生們能夠服務好村民嗎?疫情防控中,這個問題有了驚喜答案。


年輕鄉村醫生龔錦一參加過全國農村地區鄉村醫生培訓後,來到葛隆村和吳月昌成了搭檔。此次疫情防控中,他在集中隔離點連續19天不回家堅守崗位,展現出的吃苦精神和服務群眾的熱情讓吳月昌既佩服又欣慰。


李豔告訴記者,外岡鎮裡目前已有多批參加鄉村醫生培訓的年輕人奔赴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掌握著比“赤腳醫生”更為系統的理論知識,也從“赤腳醫生”豐富的經驗中不斷汲取養分、迅速成長。“隨著這些年輕鄉村醫生的到來,為村民零距離服務的‘赤腳醫生’精神還會繼續延續下去。”李豔說。

楊潔 管文飛/文 受訪者供圖


新民眼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