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我是女畫家,不畫女人裸體,不是觀念守舊,是道德底線,藝術尊嚴

1917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獲得了未署名的《夏洛特·都·瓦爾·多吉尼斯小姐肖像》,認為它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大師大衛的作品,被畫人穿著白色的羅馬式束腰外衣,頭髮是希臘式捲髮,背景的斯巴達風格加強了畫作的氣氛。

我是女畫家,不畫女人裸體,不是觀念守舊,是道德底線,藝術尊嚴


1951年,當時的博物館長查理·史特林卻得出結論:《夏洛特·都·瓦爾·多吉尼斯小姐肖像》這幅畫的作者是一位女性,她是大衛的學生,名叫康斯坦斯·瑪麗·夏龐蒂耶(1767~1849年),從那之後,藝術史家和評論家一直對大都會這幅最受歡迎的畫作之一爭論不休:

它的作者到底是夏龐蒂耶,還是另一位女性畫家瑪麗丹尼斯·薇樂思(1774~1821年)?這幅壯麗耀目的素描板前人物圖畫可以被解讀為體現了兩位女性藝術家間相互尊重的動人肖像畫,史特林的結論使得這幅親密的肖像被重新認識,成為西方歷史中女性藝術家最有成就和最受承認的作品之一。

我是女畫家,不畫女人裸體,不是觀念守舊,是道德底線,藝術尊嚴


不過當年《夏洛特·都·瓦爾·多吉尼斯小姐肖像》這幅作品被從大衛劃歸到一個女人名下的時候,它的市場價值急劇下降。同時,評論家們開始稱這幅圖畫有“女性氣質”,法國作曲家弗朗西斯·普朗克稱這幅畫作是“神秘的傑作”、“18世紀的蒙娜麗莎”。

史特林在自己的評估中寫道:“它的詩性是文學的而不是塑型的。它有著顯而易見的美麗,被柔弱巧妙地隱藏起來。它的總體效果是無數細膩的特質構成的,所有這一切都揭示了這是女性的靈魂。”

我是女畫家,不畫女人裸體,不是觀念守舊,是道德底線,藝術尊嚴


20世紀的作家和文化理論家蘇珊·桑塔格定義壓抑為“憂鬱減去了它的魅力”。這些魅力在夏龐蒂耶的《憂鬱》這幅畫中體現的很明顯,它們具化為一位美麗和內省的年輕婦女。夏龐蒂耶的生平人們所知不多,只知道她是偉大畫家大衛的學生,

我是女畫家,不畫女人裸體,不是觀念守舊,是道德底線,藝術尊嚴


她曾在巴黎沙龍被授予一枚金質勳章,從1795年到1819年她都在那裡展出自己的作品,沒有記載表明夏龐蒂耶是否患有憂鬱症,不過她的圖像至今仍和觀眾有共鳴,畫中的女子表現了她的時代對這種疾病的觀念,女人的衣裙和側影顯然是羅馬式的,反映了夏龐蒂耶新古典主義的訓練,以及憂鬱是高貴的,是一種藝術氣質、一種哲學激情的觀念。

我是女畫家,不畫女人裸體,不是觀念守舊,是道德底線,藝術尊嚴

夏龐蒂耶作品《夏洛特·都·瓦爾·多吉尼斯小姐肖像》

除去這些關於憂鬱的浪漫化觀念,模特瑟縮的肩膀、軟弱的手和呆滯的表情都是再生動不過的憂鬱症的生理症狀。她同時代的評論家,乃至很多現代的評論家,都十分熱衷按照性別來定義這位女藝術家,因為她對類型的選擇總是傳統上的女性主題,比如,感傷的鄉村場景、女性和孩子的肖像。

我是女畫家,不畫女人裸體,不是觀念守舊,是道德底線,藝術尊嚴

夏龐蒂耶作品《憂鬱》

但僅按照性別分類夏龐蒂耶的作品只是對其作品的有限理解,不考慮性別問題,她創作了有著高度原創性、令人印象深刻的肖像作品,比如革命家喬治·丹東帶著傷疤的、豬一般的面相。要注意的是,在19世紀時,裸體畫依靠盛行,同是大衛的學生安格爾就熱衷於畫裸體畫,但是夏龐蒂耶就不一樣,她不愛畫裸體,或許因為她自己是女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