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守文化根基,织温暖经纬...


守文化根基,织温暖经纬...

我们都在孩童的时候,想必就会背诵这首二十四节气歌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人熟知的“节气歌”,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

节气在这个词是对时节和气候的概括,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自身的经验积累创制出来的一种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中国人的二十四节气怎么来的?

守文化根基,织温暖经纬...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成书于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古人根据天地运行规律来确定四季循环的起点与终点并划分出二十四节气。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它代表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由于地球绕太阳一圈需要365天,所以每隔十五天,才有一个节气,而每个节气,都表示着气候、物候、时候,这“三候”的不同变化。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守文化根基,织温暖经纬...

立春:是一年当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民间习俗:①探春②民间互相馈送③糊春牛④贴春字画⑤搭燕子窝⑥种迎春花〗


守文化根基,织温暖经纬...

雨水:标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日期在每年公历的2月18日-20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30°。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俗话说“春雨贵如油”,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进入雨水节气后,中国北方阴寒未尽,一些地方仍下雪,尚未入春,仍是很冷;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民间习俗:①送雨水②沾稻色③填仓节〗

守文化根基,织温暖经纬...

惊蛰:别称:启蛰,是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期在每年公历3月5日或3月6日,代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民间习俗:①蒙鼓皮②炒惊蛰〗


守文化根基,织温暖经纬...

春分:别名:仲春之月,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此日太阳光直射赤道,春分的“分”有两重意义,其一是春分日恰好为春季三个月时间的一半,有平分春天的意思;第二是每年春分时,昼夜长短几乎都是12小时,又有平分昼夜之意。〖民间习俗:造春分酒②放风筝③ 春分立蛋〗


守文化根基,织温暖经纬...

清明:清明:别称:踏青节,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日期一般在公历4月5日。国人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因此在清明时节逐渐形成春祭的传统。每年一到清明节,很多地方都会以不同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民间习俗:①扫墓②踏青③插柳〗

守文化根基,织温暖经纬...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没到谷雨节气,降水量比起来渐渐增多。由于这个时节降下的雨水滋润了大地,有利于越冬的作物返青和春播作物的出苗,故有雨生百谷这一说。谷雨的“谷”字有多种含义,比如山谷、河谷、低谷等,当“谷”对应繁体字“榖”的时候则指粮食作物这个意义,如五谷、稻谷等。〖民间习俗:①禁蝎②赏牡丹③采茶〗


春可期

山河无恙

疫情消退

人皆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