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8 京劇《沙家浜》如雷貫耳,那真實的沙家浜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40多年前,作為八個樣板戲之一的現代京劇《沙家浜》曾經如雷貫耳,幾達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地步。

那麼戲裡所講述的情節,究竟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呢?


京劇《沙家浜》如雷貫耳,那真實的沙家浜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關於沙家浜和沙家浜地名的由來

關於沙家浜的故事,最早見於1957年6月發表的紀實文學《血染著的姓名—36個傷病員鬥爭》,同年又發表了時任“江抗”政治部主任劉飛的回憶錄《陽澄湖畔》。1959年根據真實故事創作的滬劇《碧水紅旗》演出。1960年劇名改為《蘆蕩火種》,1964年1月進京演出。1964年3月底,改編成京劇的《蘆蕩火種》開始公演,後經毛澤東提議,劇名改為《沙家浜》。因此現代京劇《沙家浜》是移植於滬劇《蘆蕩火種》。

上世紀50年代末,上海滬劇院創作人員來常熟採集素材時,我父親正好在文化系統工作,曾接待過他們。這兩個劇所反映的抗戰情景主要發生在蘇常太(蘇州,常熟,太倉)抗日遊擊根據地,沙家浜只是這個抗日遊擊根據地中的一部分,是當時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後方醫院所在地。為什麼叫抗日遊擊根據地?因為當時常熟城區由日寇侵佔,鄉下既有新四軍活動,又有主張“曲線救國”的不知姓汪還是姓蔣的“忠義救國軍”駐紮。

沙家浜原名橫涇鄉,因為滬劇《蘆蕩火種》的緣故,也曾改名蘆蕩鄉。改革開放以後,因為現代京劇《沙家浜》的名氣要比蘆蕩鄉大。為了藉助品牌效應,加快經濟發展,遂將蘆蕩鄉更名為沙家浜。

沙家浜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

當時日寇佔領下的蘇皖兩省不僅位於中國最心臟地區,而且水陸交通縱橫交錯,所以一直被國民黨視為最關鍵的地區。此前,由紅軍南方游擊隊改編的新四軍僅有4個支隊,1萬人左右,國民黨並未將其視為威脅。故而得以留在此一地區,受三,五兩個戰區統轄,開展游擊戰。到了1939年,國民黨開始意識到新四軍擴張的威脅,很快派出遊擊部隊進入蘇南地區,並明令新四軍兩個支隊退出京滬鐵路以東的蘇南地區,雙方還為此發生了多次摩擦。

由於難以在蘇南地區立足,陳毅感到非常頭疼,這時由葉飛領導的“江南人民抗日義勇軍”(簡稱“江抗”)在日佔的蘇中一帶活動。“江抗”實際上就是新四軍第六團,借“江抗”之名,行抗日之舉,也是出於國民黨擠壓的一種無奈。如何讓“江抗”東進蘇南地區並能立住腳,成為國共兩黨矛盾鬥爭的焦點。這也就是“沙家浜”的意義所在。(見葉飛為沙家浜照壁的題詞)

京劇《沙家浜》劇中人物的原型

被劇中譽為“十八棵青松”的傷病員,其實是36個傷病員,因無法全搬上舞臺,只好減半處理。

除沙奶奶有原型外,阿慶嫂是虛構的,但村裡老百姓確實如戲中所唱:“家家住過許多新四軍”,掩護新四軍傷病員,與日偽巧周旋,當地不少人是沙奶奶,也是阿慶嫂,所以便有了膾炙人口的《智鬥》一場戲,這是藝術加工。

關於郭建光,是由地方及新四軍傷病員中三個人的名字各取了一個字組合而成的。


京劇《沙家浜》如雷貫耳,那真實的沙家浜的故事到底是什麼?

左起:郭曦晨,李建模,夏光

忠義救國軍司令胡傳葵有其人,但真名叫胡肇漢,解放後被處決。

為什麼36個傷病員被稱為“蘆蕩火種”?

36個傷病員傷好以後,就地發動群眾,堅持抗日鬥爭,日漸壯大,成立了以36個傷病員為骨幹的“江南抗日義勇軍東路軍”。當地老百姓稱為“新江抗”,後又發展為“新六梯團”,與當地原有的“民抗”並肩戰鬥,為後來“江抗”的東進,創造了條件,立住了腳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