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魯迅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可以兩次甚至多次犯同一錯誤。

樓市資本論獲悉,11月22日,卓越集團旗下深圳福田梅林卓悅匯商場一樓發生天花板吊頂墜落,未造成人員傷亡。據瞭解,這並不是卓悅匯第一次“天花板出事”。早在2016年12月底,卓悅匯商場四樓電影城天花板塌下,沒這次走運,當時砸中三名顧客。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卓越集團董事長李華今年可以說華蓋壓頂,並不順意。

這位靠深圳舊改起家的“寫字樓大王”,自去年下半年涉入劉強東性侵案以來,今年初兩次被有關部門協助調查,如今又被“天花板事件”推上輿論風口。

樓市資本論發現卓越正在“三年千億”的戰略規劃下急速擴張,截至去年底債務規模已逼近千億。運交華蓋的李華,面對種種意外變局,如何引領公司突出重圍,值得關注。

【一】深圳最牛三劍客,低調的“寫字樓大王”

樓市資本論瞭解到,卓越集團1996年成立於深圳。創始人李華(原名李曉華)1966年出生在四川內江一家書香門第,1987年從華南理工大學畢業,隨即進入深圳團委工作。90年代初海南開發熱潮興起,內心躁動的李華毅然棄政從商,通過貿易、股票投資和加工廠賺取了第一桶金並積累了豐厚的政商經驗。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1992年,李華開始涉足房地產行業。四年後回深圳創立了卓越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卓越集團的前身)。其胞兄李曉平也棄政從商追隨李華創業,兩人利用政界基因切入深圳舊改。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1998年,卓越集團推出了第一個住宅項目——卓越蔚藍海岸,在深圳掀起了一場藍色風暴。卓越迅速躋身深圳房企前五名,為其深耕本土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讓人意外的是,就在卓越舊改業務如火如荼開展之際,李華卻於2004年轉頭奔向商業地產,在深圳先後開發了卓越世紀中心、卓越時代廣場、卓越大廈等知名寫字樓項目,贏得了“寫字樓大王”的赫赫威名。樓市資本論注意到,這一戰績,即便是長期位居深圳房地產銷售額榜首的萬科都望塵莫及。

2009年,卓越集團赴港上市,但因估值過低,國際認購不足,鎩羽而歸。其後,卓越便逐漸滑出一線房企陣營。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直到2012年銷售額才突破百億,去年越過500億大關。而與其同樣起家深圳的萬科,銷售規模已經擴張到6000億。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樓市資本論認為,也許是卓越的業績不夠“卓越”,李華在地產界刻意以低調示人,與星河控股董事長黃楚龍、京基集團創始人陳華一起,並稱為深圳地產最牛的低調三劍客。

不過,由於去年下半年不小心涉入劉強東明尼蘇達性侵案,刻意低調的李華“意外走紅”,成為輿論風口上的爭議人士。

【三】“地產界劉強東”,與三線藝人疑奉子成婚

樓市資本論瞭解到,李華和劉強東關係非同一般,兩人同時參加了明尼蘇達大學工商管理博士項目,系同班同學,不僅公司有業務往來,而且私生活也頗親密:一起滑過雪,都擁有私人公務機,甚至連人生伴侶都同樣比自己小約21歲。總之一句話,李華稱得上是“地產界的劉強東”。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與劉強東緋聞頻出一樣,李華據傳早年也曾與章子怡、范冰冰等多位知名女星鬧過緋聞,但最終與其修成正果的,卻是三線藝人仝曉燕。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仝曉燕出生於1987年,中學階段便參加了青春美少女組合,高考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參演過《海島7號》和《愛情闖進門》等影視作品。2009年,22歲的仝曉燕在香港參選亞洲小姐,但很快便中途退出,她與李華的戀情隨即被八卦媒體爆出。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據瞭解,2012年李華與仝曉燕完婚。同年夏天,李華一改低調風格,在深圳君悅大酒店為女兒大擺百日宴,據說當天晚上一桌菜就上萬元,喝的紅酒單價數千元。正是這次宴席,李華與仝曉燕是奉子成婚的說法,不脛而走。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據瞭解,在劉強東案中,在其私人助理的求助下,李華曾因作為涉事女子調解員而被媒體關注。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今年1月19日,李華又被帶走協助調查。卓越集團在深圳光明區開發過多箇舊改項目,外界猜測李華可能捲入前深圳一宗受賄案。隨後2月5日(正月初一)李華在個人朋友圈中發佈動態,慶祝其家人大壽,意味著其迴歸正常狀態。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2月11日,李華獻身卓越集團舉行開工儀式現場併為醒獅點睛。頗具戲劇性的是,次日李華再一次被有關部門帶走接受調查。3月15日,相關媒體表示李華已迴歸,正常履行公司職務。

樓市資本論看來,短短一個月內連經兩次調查,這對李華不啻是一場人生大考。但從那以後,李華似乎滿血復活,再次活躍起來。今年8月,李華對一位地產人士高調錶示,“華哥已經開始為城市升級項目和村長吃飯了。”或許在李華看來,多次的協助調查並無傷大雅,不足掛齒。

【三】三年衝千億,卓越轉型突圍

城市升級是卓越集團繼舊改業務之後的又一次戰略轉型。在這一戰略指引下,卓越近幾年逐漸加大了收購項目和公開拿地的力度,僅2017年就新增項目39個,新增貨值超過1300億,開發業務也隨之覆蓋到全國30多個城市。

2018年初,李華高調提出“三年千億”的規模擴張戰略,聲稱卓越“高土儲,高週轉,強融資,三年千億目標已觸手可及。”當年,卓越集團拿地總面積達896.93萬平米,圍繞長三角、大灣區等經濟活躍的重點城市積極佈局。克而瑞數據顯示,2018年卓越集團新增土儲貨值為1205.9億元,排名第21位。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不過今年,卓越集團在拿地上卻變得低調。除了拿地金額同比去年驟減86%外,據克而瑞顯示,今年前10月,卓越集團新增土儲建面317.8萬平方米,同比減少62%;新增土地貨值為541.9億元,同比減少53.7%。

銷售方面,克爾瑞數據顯示,卓越集團去年完成流量銷售553億元,行業排名48;今年前11月集團銷售額564.1億元,排名升到43位。按其平均月銷售量及年增速來看,三年千億目標仍有困難。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速擴張的同時,其高負債、家族化管理致高管離任則成為卓越集團的發展桎梏。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值得注意的是,正在全力向千億規模衝刺的卓越集團,債務已經逼近千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卓越商業負債達到967.9億元。作為卓越集團公開發行債券融資的平臺,千億規模的高負債帶給李華的壓力不容小覷。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卓越集團家族色彩濃厚。目前,李華和李曉平兄弟分別持有卓越集團95%、5%的股權。在集團高管層中,李華擔任董事長,李曉平擔任副董事長,妹夫張遠曾任總裁。此外,李曉平的妻子肖興萍、兒子李淵,張遠的兒子張昊等家族成員,均在卓越體系內擔任要職。

低調如強東,負債近千億!卓越集團李華的艱難突圍

今年2月,卓越集團總裁王衛鋒離職,不少部門負責人也同步離職,造成人事震盪。外界猜測導火線可能是李華對職業經理人業績不滿;也有人說李曉平和李華兩位老闆風格不同,導致手下人難做。

如今前有李華涉事劉強東案,兩次被帶走調查,現有卓越集團又一次發生天花板吊頂墜落事件。

樓市資本論認為,從董事長事件到集團項目問題,迫切追求千億規模的卓越集團可謂遭遇諸多不順。如今又處行業下行週期,面對內外壓力,歷經風浪的李華會如何破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