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融合科技和保險後,大象保險如何讓每一份安全感觸手可及


融合科技和保險後,大象保險如何讓每一份安全感觸手可及

摘要: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傳統保險行業的發展要跟科技、產業、基礎設施做結合。

互聯網保險在我國發展的歷史只有十幾年時間。但在這十幾年間,互聯網正深刻影響著保險業的方方面面。三百多年曆史的現代保險制度遇到科技互聯網,兩個行業的融合不僅收穫了受眾的支持,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2017 年,成立不足四年的眾安保險在港上市,成為科技保險第一股。從一單一單的淘寶運費險做起,到健康險、車險、商險等等,眾安保險用速度和效益,展現出科技給保險行業賦能的結果。

成立於 2015 年的大象保險,在互聯網保險行業中和其他定位創新性保險平臺不同,它通過將保險各場景的數據、服務及運營流程打通,形成線上與線下高度融合的互聯網保險整合運營模式,打造了「智能化保險產業鏈服務平臺」,給客戶提供標準化、可信的、中立的解決方案,讓更智慧的保險服務觸及更多人,實現企業願景:「讓每一份安全感觸手可及」。

每一份保單都至關重要,保險科技融合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用科技把智能和個性化引入到保險服務流程之中。讓傳統紛繁複雜的產品體系和理賠流程,能更高效、更精確、更智能的匹配到每一個投保人。

在 GeekPark IF X 上,大象保險創始人 & CEO 楊喆分享了在產業互聯網的趨勢發展下,保險行業如何革新,以及大象保險在其中的自我更新。

以下內容為大象保險創始人 & CEO 楊喆在 GeekPark IF X 中的演講實錄,經極客公園編輯整理。

融合科技和保險後,大象保險如何讓每一份安全感觸手可及

大家下午,非常開心來到極客公園創新大會 IF X ,這是我第三次參加極客公園的大會,我來分享我的創業故事。

本來我的標題想叫「一頭奔跑的大象」,但後來做PPT的過程中發現:第一,大象有點笨重,奔跑不了;第二,我們這個賽道好像也不適合奔跑,如果跑的太快,反而可能不對。

今年大會的主題是講未來十年,講未來之前,我想回顧一下過去,我個人把過去十年的互聯網定義成過山車式的發展。我們作為互聯網的從業者,經歷了互聯網的爆炸式增長,也經歷了中國人口紅利到頂,也經歷了過去互聯網從純線上逐步向線下滲透的過程。尤其是我這個行業,大家又經歷了中國互聯網金融的從無到有,然後又從大變小。

這一切都預示著互聯網的業務機會是不是越來越少了,尤其是這一兩年,大家提的更多的是經濟增速放緩、資本寒冬,我們都在思考是不是互聯網行業將會成為接下來被擠掉的資本泡沫的一部分,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回過頭來看未來十年的發展,我認為所有業務的發展都會跟產業、基礎設施做結合。4G讓我們大家體驗到了無比暢快的上網體驗,也給了過去十年像電商、社交、娛樂這類產品發展的機會。這是那一個時代的紅利帶來的,同時我們也看到大家上網的時長基本上80%都貢獻給了頭部前十的流量平臺。

融合科技和保險後,大象保險如何讓每一份安全感觸手可及

我們獨立的、創新型的互聯網業務還有沒有發展的機會?隨著5G的逐步商業化,我們看到了新的機會的可能性,因為5G設施的到來,然後我們可以有機會通過5G的傳播、大數據、區塊鏈這樣新的技術來去滲透到我們全新的業務行業,滲透到產業互聯網的本質。讓我們從過去泛娛樂消費體驗有機會通過技術的變革,改變我們的傳統行業。我所在的保險行業恰恰是這樣的一個行業。

我們現在跟大家聊保險,跟我三年前第一次在極客公園演講的時候有所不同,當時大家對於保險的意思可能還停留在傳統的以銷售導向,甚至認為保險都是騙人的。

但是,這幾年我們可以看到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向我諮詢保險,大家也希望能夠購買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份保險,我出去跟大家聊天的時候我也可以很自豪的說我是賣保險的,也不會對這個詞有所反感。

隨著我們新一代這批消費者逐步接觸保險的時候,還會發現傳統保險的一些問題,詬病依然存在。在座的各位想一想自己有沒有辦法自己去判斷、選擇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我相信大多數的答案是否定的。

同時,大家也讀不懂數十頁甚至達百頁的保險條款和健康告知。傳統保險面臨著種種的問題,我們看到互聯網一些技術特點或者是一些相關的技術能力,看起來恰好是能夠解決保險問題的一方良藥,這也是我和我的同事們在五年前選擇加入這個賽道的原因。

融合科技和保險後,大象保險如何讓每一份安全感觸手可及

我們認為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覺得互聯網滲透到任何行業都屬於降維打擊,我們也覺得用互聯網可以很快地顛覆一個傳統行業,就像前幾年大家在做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時候。

所以,在最初創業的時候,我們用了很多互聯網方式的營銷方法,也用了很多在線運營的方式,也做了很多有趣的保險產品,比如說上下班、下雨險吸引用戶。同時基於我們過去所在行業在大數據的積累,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工具,比如說保險產品的對比、用戶的智能解決方案,我們是想通過技術的手段,幫用戶去定位他的需求。

同時,又通過到達這種需求,幫他找到符合他的保險產品,我們也完成了比較好的業務閉環。因為我們通過線上獲客的方式,獲取了大量的用戶,但是最後發現用戶的轉化效率始終上不來。

這麼做了一年之後我們就開始反思,到底是哪一點做錯了,相當於我們又迴歸到本質,認識到保險可能跟我們原來想象的不一樣,這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事實,保險是一個非常慢的賽道,保險業務處於整個金融體系的最底層,同時很多消費者用戶對於保險的理解非常難,我們做的事情如果想快,反而容易急功近利。

所以,從那之後我們開始更下沉、更迴歸行業的本質,去做跟保險本質相關的事情,我們去看整個保險的發展過程,如果保險跟互聯網結合,最早是在2000年左右,那時候有了中國最早的互聯網保險門戶、保險電商、保險互聯網網站,比現在大家常用的很多產品都早。但是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它都沒有變化,還停留在那個階段,直到2012、2013年前後,OTA和阿里這樣的電商出現,改變了這個狀況。

我們開始體驗到了淘寶上買東西,可以享受退貨運費險,OTA上面訂一些旅遊產品、機票,可以買航延航意險,這種產品的到來是我們看到真正通過技術改變保險內核的可能性,這是過去傳統精算不可能達到的。

它利用了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技術,幫傳統精算做升級,同時利用互聯網業務效率的提升,把這些碎片化的產品帶給消費者。因為看到了這樣的紅利,在2014、2015年時,有很多創業團隊加入到互聯網保險創業大軍裡,保險業務跟其它很多傳統互聯網業務有很大的不同,做傳統互聯網產品的時候,大家想到的肯定是先做用戶規模,然後再去想商業模式,但是保險作為一個金融產品來說,它天然具備商業模式。

所以,大家一開始進入行業的時候,肯定都是盯怎麼樣賣保險、怎麼賺錢,所以在那幾年的時候,我們說的最多的互聯網保險平臺是:

1、做保險電商。

2、做代理人工具。

因為這樣可以最快效率的賺錢,但是它能解決的只是在銷售端的問題,同時也很難去滲透到保險的本質。所以對於整個互聯網保險行業來說,雖然發展的時間特別長,但是一直沒有特別龍頭的企業,大家都能叫得上名字的企業出來。

隨著政府對於保險市場的重視,尤其是對於商業保險的重視,在監管層面上,我們也看到很多變化,比如說今年剛出了一個公文,要求買的所有健康險裡面,100塊錢的保費裡面,需要有20塊錢用來做健康管理服務,這就是我們看到整個社會引導的變化,讓保險產品回到到保障的本質,也能看到我們政府希望通過商業保險帶動全民健康。

所以,我預測未來2-3年,可以在整個互聯網保險市場上,看到更多創業團隊、產品的出現。它們會真正通過技術滲透到保險生產環節的各個流程裡。同時對於我們來說,我們也在做類似的事情,我們想辦法打破本身保險的服務邊界,同時利用我們過去幾年在toC保險服務上所做的每一個碎片化的點,去做整合,去幫整個行業去做賦能,去創造一些新的業務平臺。

過去十年,是消費互聯網蓬勃發展的十年。未來十年,隨著基礎設施的強化,將是產業互聯網興起的十年。對於我們來說,沒有趕上互聯網紅利最後的尾巴,但是另外一方面幸運地接觸到了整個產業互聯網的前沿。

融合科技和保險後,大象保險如何讓每一份安全感觸手可及


其實跟技術的結合的產業互聯網對於大家來說不是特別陌生,比如說我國最引以為豪天眼系統,比如說最近一兩年大家開始看到醫生可以進行遠程的操作的5G手術機器人,然後也看到了我們智慧城市的網絡,這都是基礎設施的升級帶來產業的變革。


對於保險市場也是一樣,我們希望這種基礎設施的升級,能夠幫我們在業務深入的探索中往前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整個2019年大象保險就做了一件事情,我們去構建這樣智能化、能夠服務整個保險產業鏈的平臺。這個平臺是什麼樣的呢?大家都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把過去幾年在整個保險市場積累的一些產品做到標準化,讓它能夠服務整個行業。

按照時間軸的順序,最早的時候,我們只有大象保險一個toC的平臺,大家可以通過微信、應用市場很方便地搜索到大象保險,我們的普通用戶也可以登錄大象保險的app完成自己的風險評估,完成保險購買的全流程。是以在線的互聯網運營為核心思路的一個在線toC平臺。

我們想要解決純線上用戶效率的問題,所以在三年前我們成立了顧問團隊。在我們的一些服務閉環中加入了更多標準化的東西。我們的消費者可以在自己去自主使用產品的同時,在一些關鍵的服務流程裡面也可以享受到我們標準的顧問式服務。

而且,這種顧問形式服務有別於傳統的保險營銷,最大的不同是傳統的保險營銷是你買不買都會找你,甚至一天三次的騷擾用戶,而我們會通過引導的方式,只有在用戶需要它的時候才會出現,而且是非干擾的時候。

在過去的兩年時間,我們構建了自己專業的服務顧問團隊,同時為了這個專業服務顧問團隊,我們有一套基於大數據的管理工具,這套管理工具最早的時候只是一個後臺,幫我們的顧問人員更好的服務消費者。做著做著發現,在整個行業裡有很多的代理公司、經紀公司、業務團隊,他們不具備連接互聯網的能力,不具備用更好的工具去更高效服務用戶的能力,所以我們的產品後臺逐步發展,演進成了一個產品的前臺。通過這樣的產品前臺,可以為行業裡工作的專業顧問人員提供更好的服務,提升他們的價值。

我們底層是數據驅動,可以從入職、培訓到後面產品的學習、理賠等環節,都有標準化的流程去評估和管理。這樣可以大大提升顧問團隊服務的下限,當然上限是靠人自己的能力,有的人可能情商高一點,他的業績肯定會好一些,但是我們這樣的工具決定的是整個服務的標準、下限,現在都在提底線問題,這個產品就能夠幫助我們的團隊保持底線。

有了這樣的平臺,有一端C端的消費者需要對接保險公司,還有一端需要對顧問人員進行管理,所以我們在今年重構了自己的大數據中臺和信息化系統,也是因為這樣的重構,讓我們有可能把我們的服務能力面向整個行業普惠和賦能。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夠打破原本的業務壁壘、防火牆,把我們自己打開。相當於過去我們只是在整個互聯網保險行業的從業者,只是在做我自己的業務。但過去幾年裡,我們一直專注於在這個行業裡做數據沉澱、技術積累,積累了很多運營能力和服務客戶的經驗。

我們希望能夠把大象保險作為一個標準化服務於整個業務產業鏈的平臺,開放出來,讓整個行業更末端的參與者能夠使用,幫助他們提升業績,提升消費者最終的滿意度,讓所有用戶和老百姓能夠很方便的購買他所需要的商業保險產品。

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在行業沒有生態的情況下,我們希望以我們一個小小的技術平臺,構建自己的生態。同時我們的平臺可以鏈接到整個保險產業上下游的很多服務,這也是今天大家都在講的未來十年對產業互聯網的滲透。我們在做保險的同時也希望通過保險產品,能拉通和保險相關上下游的很多服務,尤其是我們特別在意的養老服務、健康管理服務。但是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有一個好的科技平臺做連接,一種更標準化的服務能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這是我們過去做的事情。

同時為了能更好更快地響應服務,現在我們已經在全國各地開設了 40 家分支機構去做服務網點,我們直接和間接服務了海量用戶群體。

今天我想要分享的是我們自己開放平臺的思路,從一個只是賣保險的平臺變成用技術向更原始、更落後的行業做普惠。同時作為一個創業者,我相信臺下也有很多創業者,或者即將想要創業的人,我感覺我們在一個未來不可知的時代裡,未來十年會發生非常多的變化,尤其在我們處在消費互聯網往產業互聯網轉型的時期,怎麼樣能夠慢下來,做更多的沉澱?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理想。

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