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读一首诗陈抟《归隐》,隐居之乐,乐不可言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绶纵荣怎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鸣鸟一般春。

——宋代: 陈抟《归隐》

读一首诗陈抟《归隐》,隐居之乐,乐不可言

归隐是我国古代许多文人都有着的情结,是他们为自己设想的归宿,功成名就之后,归隐林泉,可以名之曰:“功遂身退”。如范蠡、张良则是他们的偶像。也有一种隐士,他们不追求建立功名,一生只愿作一个隐士。如巢父、许由,他们以自己的洁行名世。这是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他们这一类隐士,更令人心生仰慕。

读一首诗陈抟《归隐》,隐居之乐,乐不可言

陈抟是唐末宋初有名的隐士,是属于巢父、许由一类,不羡慕功名的隐逸之士。陈抟最为人所称道的,则是他的嗜睡。这在普通人身上必然被认为是一个坏毛病,陈抟却以之名闻天下,被世人崇拜。也因之,有许多神话传说附会在他身上,使他成了在世神仙。当然,最该称道的不是那些神话传说,而是他飘然不群的生活方式与趣味,以及对待人生的态度。不与俗世俯仰,打破常规,依着自己喜好去生活,真的令人羡慕和佩服。

读一首诗陈抟《归隐》,隐居之乐,乐不可言

陈抟这首《归隐》诗,则表明了他归隐的原因,以及隐居生活的乐趣。隐士,不是生来就注定的,而是后来的选择。他也是红尘中人,生活了十多年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不爱富贵,不慕高官职,建立功名令他生愁,笙歌醉酒令他苦闷,唯有在青山绿水之间,才让他感到怡悦舒适。于是他毅然选择令他快乐的生活方式,归隐深山之中,弹琴、看书,看野芳、听鸟鸣,悠游自在,无拘无束,可以中老其间,而永不生厌。

读一首诗陈抟《归隐》,隐居之乐,乐不可言

归隐的选择,看似很轻松,却是世间大多数人想做而做不到的,所以其实非常可贵。世人做不出,是有着太多欲望,太多牵挂,难以割舍,为之而将就,为之而忍受。又有太多畏惧,不敢逾越,为自己加造门槛,又插上一圈篱笆。怏怏懊恼,终是会选择放弃那些想法。最仰慕隐士的,也就是那些想做而做不到的人。隐士,真值得被仰慕。纵使被神话加身,也不为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