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太極拳大師之——世間再無楊健侯

楊健侯一生中大部分時光都在北京城渡過,從一個束髮少年到耄耋之年以致1917年辭世,一個甲子的時光。北京是一個平臺,養育了他,也成就了他。他在這裡度過了最好的芳華,向世人展示了自己全部才華。他處在大時代更迭的罅隙裡,成為古典武術最後一代大師。他像是晨曦裡的啟明星,在黑夜與白晝轉換間隙裡最耀眼的那一顆,黑夜裡群星閃爍,白晝裡是太陽的光芒,這一刻只有他在閃耀。

他就是古典武術最後的大師楊健侯。

太極拳大師之——世間再無楊健侯

古典武術最後的大師 楊健侯 繪畫簽名:LTG

一 他的人

楊健侯兄弟三人。老大楊錡,字鳳侯,據說天資聰穎,性情溫和,頗得父親真傳,功夫純正,只是早亡。老二楊鈺,字班侯,出生於道光十七年(1837)從小體瘦肌健,膂力過人,未及弱冠就成為武術好手,與弟弟楊健侯一起成為父親楊露禪在京城教拳重要的助手,楊健侯在與徒弟們的言談中高度讚揚了二哥的技擊功夫,足見關於楊班侯的武功之說也並非都是虛妄之言。楊班侯有好功夫也有壞脾氣,除了上門挑戰者很多人都害怕與他切磋功夫,只因為他出手從不留情。楊班侯沾染吸大煙的壞習慣,在1892年去世,享年55歲。

楊健侯排行老三,名鑑,原字健候,後來改為鏡湖,出生於道光十九年(1839)比老二楊班侯小兩歲。哥倆都是從小習武,但是從文獻中看,楊班侯小時候並非跟隨楊露禪習武,而是楊露禪的好友武禹襄。武禹襄曾對楊露禪說,楊班侯不擅長功課唯喜愛習武。性情溫厚的楊健侯則可能很小就跟隨在父親身邊,許禹生說楊班侯“得露禪老先生指點拳術,經年最久,循序漸精,造詣最深”[1]。楊露禪1872年離世,楊班侯和楊健侯如果都跟隨楊露禪習武,那麼他們待在父親身邊同樣的時間,許禹生所說“經年最久,循序漸精,造詣最深”豈不是亂講。也許正是因為他“以其性情謙和,品行端正,不似其兄班侯之性情高傲孤僻也”,才是楊露禪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的原因吧。他的造詣最深當然不是說他的技擊才能,而是他對父親技術體系的掌握和深刻的感悟。天生體質超人的楊班侯才是真正的格鬥士,世人所皆知。

那麼,楊健侯的為人和功夫又當如何?

評價一個人要看他的言行;評價他的功夫,當然既要看一看他的演練功夫又要看看他的軍事實用技術如何,其實楊健侯的學生許禹生也就是這麼評價自己師父的。

二 他的演練

楊健侯的太極演練技巧是高超的,已經到達了非凡的境界,俗語曰“腹有詩書氣自華”。自我內在修煉是能夠通過一個人的氣質在不經意之間流露出來的,楊健侯“每一舉手一投足,常表現其太極拳之妙意”。[1]讀書與練功都是自我的修行,常常要在沒有看到的地方下功夫。等你做到足夠好的時候,自會展露你的修行的境界與才華

楊健侯的套路表演“至表演拳路之際,其動也自然,若行雲流水,其靜也幽閒,若山嶽孤松。動無所動,靜無所靜,動靜互根,剛柔相濟,有如初寫黃庭,恰到好處”[1]。他的動如行雲流水,他的動如山嶽孤松,這是那個時代人們對太極拳演練的評價,是基於傳統文化意義上的審視。“行雲流水”是說天上的行雲,江河中的流水,本意是形容文章行文自然不受約束就像天上漂浮著的雲,河裡流動著的水一樣,這裡拿來形容楊健侯太極拳套路表演自然流暢多麼貼切。他的靜止動作是“幽閒”的,像山上的孤松,動作自然又穩固。

一個動作,一項技術,需要多少的刻意練習,才能做到若不經意。“若不經意就是技能的自動化,是高超技藝的自然流露。楊健侯就是在這樣的技藝高峰上閒庭散步!

三 他的推手

中國武術當然也是注重格鬥實踐的技術。清朝滿族人熱心摔跤,而太極拳搏擊技術是脫胎於摔跤揉進武術技巧的格鬥術,這也是楊露禪能夠在滿族天下的北京城立足之本。作為楊露禪衣缽的繼承者楊健侯的技擊功夫雖然不是他徒弟們中最好的,卻也是爐火純青。“其擲人也,若箭離弦,若彈去窩,被擲者竟不覺其勁力之何自來也。雖年至耄耋,功夫猶不少衰。”[1]這是徒弟許禹生在楊健侯暮年時見到的情景,讚歎之情溢於言表。

許禹生為自己師父精湛的技巧而讚歎,儘管他也接受了西方之體操,儘管他也知道了西方的拳擊,這個中國古典武術的傳承者,總是覺得他們不若中國武術那樣完善和完美。儘管有敝帚自珍的嫌疑,也許儘可以懷疑這是個人知識或時代侷限,可是誰的思想就沒有侷限呢?

四 他的兵器術

中國古典武術中,最讓人驚歎的搏擊術大約不是徒手格鬥而是兵器術。楊家的傳承體系中槍刀之術就是用來戰場廝殺的技術,楊健侯自然也精通它,還練出了自己的一手絕技“師除精太極拳術外,並善槍術,其最長之技,名朝天一柱香,謂能令敵杆還擊敵之鼻端,直豎若一柱香雲”,所以在火器射擊效率不高冷兵器還作為貼身肉搏最後防線的時代,他有能力成為軍隊中冷兵器教官。“當中年時,與全佑庭先生出教萬字隊(即虎神營)團體練習之槍法,並太極十三刀法,不三日而成軍,端王等頗異之,以為何神速若是也”[1]。

中國武術的精華,乃是中國軍事武術家千餘年來在軍事實踐和技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殺敵保命的技術,那些處在作戰一線武術家比誰都更懂得這個道理。戚繼光說,你不殺賊,賊就要絕殺你。[2]在殘忍的決生死麵前,誰又敢有絲毫的懈怠和疏忽呢!

楊家的刀槍技術是簡潔的,其槍術至今都沒有一個完整的單人練習套路。大清末年,冷兵器作為火器的補充,已經不似戚繼光時代需要士兵使用大刀長矛集體出擊,此時作戰士兵需要的是個人防衛近身廝殺,其技擊之法有似民間兵器,然而保命的勾當來不得一點虛架的招數。楊家的刀槍技法正是軍事作戰的產物,這正是楊家刀槍技藝不似拳術和劍術那般完整的原因所在。

楊健侯是最後一代參與中國傳統冷兵器軍事訓練的武術家。


三 他的功夫

中國武術的表現,勁力是其根本。有架子無勁力,總是入門人的水準。太極拳流行日久,眾多文化人投身其中,對它的勁力的研究更是闡幽入微,由是太極拳的勁力訓練最吃功夫又盡顯功夫。楊健侯對太極勁力拿捏入微收放自如,“其運勁也,內似鋼鐵,外似柔棉,人偶以手觸抵,毫不覺手中有物,然力已為引去,欲離不得,及增力深入,則如觸金剛石彈,屹然莫能動,外柔內剛,有似棉裡裹針”。[1]他的勁力似有鋼鐵之剛強,可是外在表現又若棉花一樣柔軟,它似乎軟弱無物,又似乎如金剛石彈,總是剛柔相間讓人捉摸不定。它是太極拳勁力的表現,似乎也是一個傳統文化中要塑造一箇中國人理想的處世之道,它是武術的功夫,它又是道的體現!

一個高超的大師把太極勁力玩味到如此神秘的意境,讓後世無數學子為它而夢牽魂繞。總是有武夫試圖貶它濺它辱它罵它毀它,而體味到它妙處的學子贊它揚它稱它頌它,趨之若鶩,絲毫不為之動容。這是太極拳的魅力,中國文化的魅力,它以自己的強音打動著世人的心。

大師是一個標杆,一個巔峰,惹得無數後學前赴後繼地攀登。

一項體育技藝練習到高水平的境界,現代訓練學稱之為技術的技巧化,太極拳理論中把它稱作“神明”,這是中國人的智慧,因為技藝已經達到了道的境界。訓練學是為了提高運動員的技藝粗暴地以技術產生的外在現象而區分技術所達到的水平,而技藝其實也是可以使人產生智慧的,或者說它是開啟人們智慧的途徑和方式之一。人們在日復一日的艱苦訓練中提升技藝,而技藝成長反過來也塑造了人本身,從內在智慧到外在的形象。

技藝進乎道就是智慧,而技藝也可以塑造人的身體形態面貌。武術、體操、藝術體操、芭蕾舞等等運動員身體形態各不相同,一眼就能識別他們的差異,如果有一定的體育知識的話甚至從他們的身體形態和氣質足以判斷他們所從事的體育項目。這就是長期訓練的運動員生理結構和氣質對體育項目本身適應的結果.“適應”是應激性反應,在高水平階段的運動員在自己的項目中表現出高度的體能“節省化”現象,就是長期應激性反應的結果。太極拳特殊的訓練方式也必然對它的頂尖級好手進行塑造,許禹生筆下的楊健侯“師相貌魁梧,龜背隆準,面若獅形。道家形容有道者之行動,有四狀,曰坐如洪鐘、站如孤松、行走如風、睡覺如弓,師誠兼而有之”[1]就是這種塑造方式在武術大師身上寫照和詮釋,從相貌到身體形態和行為無不完美地體現了一個武者風範。

他似乎在為後世樹立一個里程碑。

四 他的風範

儒家思想影響中國數千年,它的治國理念歸根結底講求遵守“道德”。它的道德規範是“仁義禮智信”,行為的準則是“溫良恭儉讓”,古代政府以德治國,古代私塾和公立學校都講儒學,這些思想深深根植在中國人的潛意識中,於是武術人中就有了武術道德規範,一種無形的規矩。

傳統文化薰陶出的大武術家楊健侯是這種道德規範的楷模。“平生泯除門戶之見,不喜評判他人優劣”,在以教武術為生的楊家,能摒棄門戶之見,這是多大的胸懷,也是對自家功夫的自信;不評價別人技藝的優劣無疑是中華美德。

許禹生與楊少侯二人偶然談起許禹生的前師父劉靜遠。楊少侯說:大槍劉怎也也敢說自己會太極拳呢?楊健侯斥責他說:不要說這樣的話,劉先生不僅精通各種拳術,他也深悟我們楊家拳術的精華。每當他與人交手獲勝時,總是把歸功於太極拳術,北京以外的人士都是因為劉先生的宣傳才知道此拳的應用,如果沒有劉先生的宣揚,誰還能勝任宣傳我們楊家拳術的重任呢?他對我們楊家有恩才是,欽佩感恩都來不及,你怎麼能說這樣的話呢?[3]不談別人沾了楊家拳術的光,卻說是楊家沾了人家的光,不說人是非,只懷抱著一顆感恩的心,在什麼年代都是處世的美德。

楊健侯有豁達的心胸,一個大家的風範。

太極拳大師之——世間再無楊健侯

智者楊健侯 繪畫簽名:LTG

五 他的智慧

楊健侯是受到過私塾教育的武術家,這也許有悖於大眾對楊家的傳統看法。人們總以為楊家父子兩代人是沒有受到過文化教育的武者,或許是因為人們普遍對於功夫卓絕的武士僵硬而刻板的印象。

楊健侯喜歡吸旱菸。煙鍋有長有短,長的有幾尺,比胳膊還長,裝菸葉、點火自己夠不著,要靠別人伺候。楊健侯使用的就是煙桿超過三尺長的旱菸鍋,吸旱菸是不得不經常麻煩徒弟們點火了。如果徒弟在身邊,楊健侯想吸菸如何點火,大師自有自己的智慧。許禹生曾經想為師父點菸,師父說,我可以自己點火。只見師父移動煙桿於左臂旁,展開左臂輕鬆點菸。許禹生甚為差異,師父說:你知道算術中方五斜七的道理嗎?煙桿放在正前方,那麼手臂就顯得短手就無法觸及煙鍋,如果斜持的話,胳臂伸長手就可以達到煙鍋了。[4]楊健侯所說的“方五斜七”就是中國古代算術中的勾股定理。楊健侯的非同尋常之處在於,他不經能聰明地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而且能夠使用學習的數學原理解釋這種方法。

從楊健侯使用勾股定理原理來點菸這個實際的事例看得出他一定受到過一定程度古代形式的教育,而他的智慧在於能在生活靈活地使用它。作為清末在京師大學堂最早接受中國現代教育畢業生的許禹生讚歎師父“師不特精於拳術,且常識富於常人也”。

看看大師的智慧我們回身審視楊家功夫,楊家太極拳推手形成了一個由易至難漸進的完整技術體系以及楊家對拳術技術的變革,其實都已經不再是讓後人莫名驚詫的事情了,楊家足以有足夠的知識和智慧完成這種變革。

六 他的教育之道

楊健侯不啻有精湛的功夫,也是一個理解了教育本質的教師。

平庸的教師在說教,好的教師在解惑,最好的教師在示範,卓越的教師在啟迪。楊健侯追求的就是善於啟迪學生的大匠之道。他常說,大匠能與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巧生於拙,思久通神,非用功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他還說,太極拳的一切巧妙,其原理都在方圓二字,古人云,方則止,圓則行,方圓相生,剛柔互濟,始雲懂勁;王宗嶽先師曾雲,懂勁後,愈練愈精,漸至從心所欲。學習太極拳的後學要按規矩用功,才能招熟懂勁,然後階及神明,所以古人說大巧若拙就是這個意思。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是曾子,可是孔子卻常常說曾參很笨拙,其實是誇獎曾參肯於遵守規矩下笨功夫啊![5]他的太極拳教學已經超越知識本身 , 追求形而上的東西了。一個教師追求的境界有多高,他的教學所達到的水準就有多高。

無論是高遠的、坦蕩的、慈悲的或是苟且的、營私的、自私的等等不同的教師,他們在教學中會有意無意地燙上自己境界的烙印。楊健侯喜歡從學者能夠做到和藹有禮貌,尊師敬道,潛心向學,持之以恆,而他的一生就是這樣的人,他成了一代傑出的武者,也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繼承者,成為民國時期推廣太極拳的有生力量。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的價值就在於教的境界層次。教育者欲引人,其學必至相對融通之境,德必至隨心所欲不逾矩之境。教給人不曾有的知識,育給人希冀的關懷,把人帶出原先的境地,從而具有了解放者的品質,幫助後學由壞到好,由低到高。教育者,啟人之蒙,解人之蔽,無異於渡人出苦,引人及樂。從這個意義上說,楊健侯能夠稱得上是一個專家型的教師,這是楊健侯作為一個武術專業教師的追求的教育境界,一個古代武術家的境界。

六 他生逢其時

1917年,一代大師楊班侯溘然長逝,他精湛的武技也隨風而逝。北京城俯瞰著他的成長、成熟與人生輝煌,也有落魄、衰老和消亡,他伴隨古老的北京走過一段風雨變幻的崢嶸歲月。作為武者的楊健侯,他的武技成長於斯地,使用於斯地,逝去於斯地。

北京城換了人間,大師走了,身後是神奇的傳說。

楊家的功夫是套路功夫、徒手技擊及軍事使用的槍刀功夫等混雜在一起形成的武術技術體系,所以楊家既教授套路形式的功夫又教授軍用技術,從經濟角度看,龐雜的技術擴展了楊家謀求職業的門路。民間武藝與軍事武藝混雜在一起,體現在那一時期武術家身上,是古典武術時期主流武術家的重要特徵。

1894年甲午戰爭失敗後,清政府在訓練“新兵”過程中逐漸引進西方軍事訓練體系,而不是像洋務運動時期那樣,只是一味引進洋槍洋炮,錯誤地人物西方列強比我強者僅槍炮爾!刺刀也是在這一時期引進如新式軍隊,傳統士兵使用刀矛則退出了軍隊。但是這個退出過程是逐步的,清政府並沒有一下子改變所有的正規軍。所以,從1894年到1900年左右,以楊健侯為代表的那一代武術家,在軍事技術轉換時期還有一些到軍隊執教機會,楊健侯在載漪的“虎神營”任職。

但是,1900年義和團運動及聯軍入侵後,新式軍隊成為主流建制,武術家在軍隊中已經沒有教授軍用技術的機會了。那一代的武術家,是軍事武藝最後的絕唱,老舍先生筆下塑造的神槍“沙子龍”形象,才有了無處施展本領的悲愴![6]

太極拳大師之——世間再無楊健侯

楊健侯像

作為一個優秀武術教育家的楊健侯,後世或將不絕如縷,可是從舊時代走來處於世紀之交的楊健侯身上懷揣的絕技,楊家拳技體系中軍事武藝與民間武藝並行不悖的技藝在幾十年後的京城乃至整個華夏大地幾成絕響。大時代已改變,軍事武藝再也沒有生存的空間了,以後百餘年楊家技藝代有傳人,但是越來越背離最初技藝的模樣。人們總是試圖恢復拳技最初的樣子,可是又有誰能夠恢復到從前呢?古兵器走進了歷史博物館,古兵器的技藝成了我們的文化遺產。今天的武術器械只是古兵器形式化的保留,演練的技藝也許只有悉心體味才能隱約窺見些許曾經歷史的影子。

時代變了,技藝也變了。

楊班侯一代將是軍事技藝的最後實踐操作者,軍事與民間武藝相互糾纏在一起的古典武術最後的大師。楊家武藝此後伊始完全走向民間,在新的生存空間裡將締造出自己新一代的武術大師楊澄浦,他將用自己的後半生與他的徒弟們完成太極拳大眾化改造。

世間再無楊健侯。


註釋

[1] 許禹生.健侯先生傳.《體育月刊》1938年第5卷第4期(北平市國術館發行)

[2]見戚繼光《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

[3]原文:“間嘗與其子夢祥論人,偶談及餘先師劉靜遠先生。夢祥曰:大槍劉何得稱會太極拳?師曰:子速緘爾口,劉公素精各門拳術,姑不具論,其於吾家拳,亦頗得其精華,每遇敵交手勝人時,則歸功於習太極拳術,京外人士因劉公實際宣傳,始知此拳應用,設非劉公為之宣揚,尚誰勝此任?其有功於吾門者大矣,欽感之不暇,爾尚敢加以微辭乎?

[4]原文:師素喜吸旱菸,煙桿長逾三尺,恆煩徒眾點火。一日,徒眾均不在,僅餘一人侍側,師思吸菸,餘輒近前為之點火。師拒曰:餘自能之。乃移煙桿於左臂旁,展左臂自點甚便,並曰:子曉算術中方五斜七之理乎?杆置正前方持之,則臂短,手指不及煙鍋,若斜持,則臂伸長,而手達煙鍋矣。

[5]原文:大匠能與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巧生於拙,思久通神,非用功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故教者僅能示學者以練拳規矩,規矩方圓之至也,太極拳雖妙,其理不能逾方圓二字,古人云,方則止,圓則行,方圓相生,剛柔互濟,始雲懂勁,王宗嶽先師曾雲,懂勁後,愈練愈精,漸至從心所欲,學者全賴按規矩用功,招熟懂勁,始能階及神明,故大巧若拙,孔聖之門得道者,厥為曾子,孔子常稱參也魯(即拙魯而肯用功也),於茲可見一斑雲。

[6]見老舍短篇小說《斷魂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