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90后小伙,从糖尿病高危人群到'糖稳’!这样吃真有效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糖尿病和90后的年轻人有什么关系。似乎这是老年人的专属病,但小编的一位小友,26岁,血糖高了。

90后小伙,从糖尿病高危人群到'糖稳’!这样吃真有效

他人生的头二十几年,生活模式是这样的。

1、胖,肚子肉尤其多;

2、不喜欢运动;

3、饭吃得多,菜吃得少;

4、喜欢喝甜饮料;

5、吃完饭以后,特别容易困;

6、熬夜。

再加上他外婆、母亲是糖尿病,医生说他妥妥的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

哎,身边很多人,不都这样嘛?

只能说明,身边的糖尿病高危群体有点儿多。如果现在不加以控制,糖尿病就会和他(们)常相随。

得了糖尿病,但又不控制,会有什么后果呢?

眼睛失明、足部残疾、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病、肾功能衰竭都有可能。

看着常年与糖尿病为伍的妈妈以及外婆,感触也实在颇多。所以,那位朋友,在知道自己是糖尿病的“储备军”以后,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人会想问,“他现在是不是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好可怜哦)

但他现在依然是一个幸福的吃货,或者说升级成了吃货的2.0版。

“命运之神为你关上了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感觉之前的“憨吃”模式真是笨哦,浪费了钱和食物,又没了健康。自己现在更像是食物界的福尔摩斯,开始注重食物的成分、GI指数。现在每一天都有成就感。”

结合医生的推荐,这位90后小友,开始了生活的新模式。

主食里加粗粮

几乎不吃或者很少吃纯白米饭(粥),以及精白面粉做的馒头、包子和面食;在米缸里就掺杂了燕麦、小米、紫米、红豆绿豆等杂粮,至少占到白米的1/3的重量。加了粗粮,需要细嚼慢咽,饱腹感也比之前的强,直接降低了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总量。

注重蔬菜

一天大约吃1斤蔬菜。每餐必有,品类经常换着吃。

偏深色

深色蔬菜的营养比浅色的营养更丰富,所以每次买菜,深色蔬菜都会更多,比如绿色的西芹、西兰花、菠菜、莴笋,橙、红色的胡萝卜、番茄、红辣椒,紫色的紫包白、洋葱、苋菜。

淀粉一加一减

有些跨界蔬菜,含了较重的淀粉,比如红薯、糯玉米、土豆、芋头;有它们的时候,就会相应的少吃米饭。

少油少盐

炒菜的时候少放油和盐。一开始不太习惯,觉得淡而无味像吃草,但吃了两三天,舌头就逐渐能尝出各种菜的味道,清香味美。

品类经常换

现在买菜也不犯愁,选择很多,只要超市卖的,都会想要试试;之前盯着一两样菜买,吃得也腻,经常也为买菜犯难。

蛋、奶、肉不能少

每天一个鸡蛋,每天喝酸奶,每天吃肉。

偏重鱼肉和鸡肉、鸭肉;牛肉、猪肉偶尔吃,很少吃肥肉和加工肉。

水果每天吃

选择颜色较深、需要咀嚼以及GI指数较低的水果,很少吃西瓜、菠萝等GI稍高的水果;在非常想吃西瓜、菠萝的时候,一次只吃1小块。

把水果当成零食,每天200g左右,分成2-3次吃。

保证运动与睡眠

每周游泳2次;羽毛球一次。

每天早上7点起床,22:30洗漱准备睡觉。

那他现在很不自由,生活没意思?

他依然是一个,约火锅串串都会来的人。

一起组队玩游戏,22点30分他的闹钟会响起。“洗漱闹钟来了,爷该准备睡觉;你们继续high,我先下。”

一种有节制的自由。

在我们看来,他提前三十年进入了养老模式;但对于他来说,只是生活的某些细节调整了顺序与多少,收获的是健康。

相聚时,问了问他的血糖情况,答曰:稳稳的正常。

因为他明白了食物的秘密以后,饮食和生活习惯,与营养学家推荐的完美契合。当然“稳稳的正常”。

血糖高、糖尿病人怎么吃?相关研究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

糖尿病人吃东西看GI 指数

糖尿病人吃东西,不是根据食物的甜度做弃舍,而是根据食用以后血糖上升的快慢和高低选择。

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值),表示食物使血糖上升的能力,对于高GI食物,糖尿病患者或者高危人群应少吃。

90后小伙,从糖尿病高危人群到'糖稳’!这样吃真有效

*GI指数不能穷尽所有食物,数值仅做参考;相同水果,品种、栽培方式、成熟度不同之间,GI指数会有差异;

*蜂蜜是养生界的好东西,但糖尿病人却最好少吃。

糖尿病也要 适量吃水果

我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中提出,“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根据目前的研究,适量的水果摄入能降低患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长期服药的患者,饮食请听取医生建议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