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道德经》:种种行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还是在损伤自己?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精深在什么地方?东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性,发展到了极致。

这上下几千年的文明里,任何圣人贤德,都会在自己的著作中有所表达,哪怕是那些纯粹做学问的,也无不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连三岁黄口小儿都能朗朗上口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人性。

那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中国人是非常热衷于自谦的,甚至是自损的?

《道德经》:种种行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还是在损伤自己?

举几个例子,中国人叫自己的老婆“贱内”、“糟糠”,叫自己的儿子“犬子”、“小犬”,称呼自己“在下”、“鄙人”,称呼自己的房子“寒舍”、“蓬荜”,称呼自己写的字“涂鸦”、“手墨”,称呼自己的徒弟为“劣徒”。甚至“孤家寡人”这样的自称,也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有资格。

我们称呼别人,喊别人的老婆为“夫人”,称呼别人的儿子叫“虎子”,称呼别人“阁下”、“兄台”,称呼别人的房子“宝宅”、“贵府”,称呼别人写的字“墨宝”,称呼别人的徒弟“高足”。

如果反过来,肯定会贻笑大方。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热衷干“自损自谦”这个事呢?

可能很多人会说,因为大家都是这样的啊,这是一种中华文明的氛围,那这种氛围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道德经》:种种行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还是在损伤自己?

如果说是具体哪一个人影响了这种文化,恐怕不大说得过去,但是今天可以从两千五百年前的《道德经》中发现这么一个出处。

《道德经》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道产生了一,一又产生了二,二又产生了三,三能产生万物。所以万物都是具有阴和阳的特性,在道的作用下运转,相生相克。

人最厌恶的,就是孤单,无助,没有依靠这样的状态,而王公贵族却这样自称。

所以,万事万物就是这样,看上去是损害,其实是在增益。而有些增益的行为,却是在损害。

以前的圣人是这么和我说的,我就和你们这么说。强悍嚣张的人,会死的得不到所在。我会一直这么做,奉为我最高的教义。

《道德经》:种种行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还是在损伤自己?

在这一段文字里,最有争议的就是“道生一”这一段话,很多人,包括两千多年的学者和先贤,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东台也没有老子附身,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这么粗浅的理解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所以道产生了世界,世界就是这个一。而世界又分为天地,所以天地是这个二。天地之间又产生了阴、阳、气这三种属性,再由三种属性衍生出了世间的万物。(欢迎各位大师表达对这几句话的理解和阐述,感谢)

争议很少的部分就是后面这几句话了,也是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人为什么要自谦自损?

原来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和气的作用,而阴阳基本上是会自动的相互转化和平衡,再加上气的运转作用,所以出现了这种现象:去损坏一个事物的时候,相反会使这个事物增益。去过分增益的时候,又会使事物被损坏,这么讲可能有些难理解,笔者再打几个比方吧。

《道德经》:种种行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还是在损伤自己?

我们把一棵树上生得很低的枝桠砍掉,这棵树不会死,相反的,它会向上生长,长得又粗又高。我们拼命的给植物施肥,希望它长得壮实,结果反倒被肥料“烧死”了。

我们拼命的给孩子灌输很多知识,希望他非常有学问,结果可能会引起他的叛逆,反而讨厌学习。我们到处和别人讲自己怎么怎么厉害,有什么辉煌的历史,结果倒让人觉得自己浮夸,主动疏远我们。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自谦,别人会喜欢和我们交往,愿意和我们讲真话,提中肯的意见。

这些现象就是老子所说的“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道理就是这么简简单单,明明白白。

《道德经》:种种行为,到底是在增益自己,还是在损伤自己?

由此可见,圣人不会口出诳语,人性天生就是如此。那么,我们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又怎么会故意以身试法呢?

再看我们身边,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对社会贡献非常大的人?一味的只追求自己的利益的人,最后不是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道德经》之所以在两千多年来深受世人的追捧,就在于它有“嚼劲”,越是细细的咀嚼,越是有不一样的味道。

欢迎大家关注东台翻古,陆续和大家分享读《道德经》的感悟,感谢您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