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业绩下滑股东减持,王卫的顺丰如何重新“顺风”?

这年头要说有人敲你家门,能放心开门的,不是外卖,就是快递了。十几年来,快递这个行业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从马爸爸的淘宝改变了中国商业格局之后,跟着“喝汤”的快递行业也如火箭一般蹿升,各大快递公司的老板们也赚得盆满钵满,其中又以顺丰公司给人们的印象最深,因为主打高端市场的顺丰代表着快递行业的高标准,你可以嫌顺丰贵,但是你应该不会说顺丰不如其他快递。

业绩下滑股东减持,王卫的顺丰如何重新“顺风”?

不过最近快递这个市场有些“反常”,人们通常不能想象卖的贵的反而不如卖的便宜的赚钱。2018年,“抱紧马爸爸的大腿”的“四通一达”们业务量快速起飞,其中的佼佼者中通快递已经连续三年业务量排名第一,调整后的净利润达到40多亿,赚钱能力直逼顺丰,这是向“老大哥”挑战啊,而顺丰又会怎样应战呢?

现如今,不搞点“副业”的快递公司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您问为什么?因为快递是一个有着显著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什么?您让我说人话?好的,快递人员和物流成本相对固定,送的东西越多就越挣钱,所以快递和零售似乎是“天作之合”,但是顺丰的零售似乎开展的并不顺利。2010年顺丰创办了主营食品的顺丰E商圈,但因不熟悉电商套路只好作罢。两年之后又做了主营生鲜的顺丰优选,但在竞争最激烈的生鲜行业似乎干来干去也算不上多大体量。线上争不过你们干互联网的,好,我干线下,之后顺丰成立了嘿客便利店,不知道是管理不善还是咋的,接连闭店,最后亏损高达16亿元。真是流年不利啊。

业绩下滑股东减持,王卫的顺丰如何重新“顺风”?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来是王总对电商不死心,2015年成立了顺丰海淘,负责供应链跨境业务,但好像至今听过这个名字的也没有多少,似乎还爆出过假货事件。2017年又被“新零售”风口裹挟着成立了无人零食货架项目“丰e足食”,但业务量还不足“每日优鲜”的四分之一。

财报显示,顺丰现在净利润下滑的厉害,远没有马云收编的四通一达混的风生水起。作为“老大”,在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的时候主动寻求突破,创新业务模式这本没有错,但看准之后再出击似乎更好一点,不过顺丰的新业务不止零售一样,还有诸如冷运、医药、同城甚至国际业务,但这些新业务还远未成长到能够“反哺”主营业务的程度。

业绩下滑股东减持,王卫的顺丰如何重新“顺风”?

就在小信写下这篇文章的同时,顺丰发出公告,多名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7.9%的股份,这是股东们想要套现离场吗?想当年王总带领区区几个兄弟在香港深圳之间往返当水客的时候,肯定想不到二十多年后市值2000多亿的顺丰会对如何开创新的业务渠道如此苦恼。王总的顺丰到底如何做才能重新“顺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