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时而妥协时而斗争,哈布斯堡王朝为何一直未能完全控制匈牙利?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和匈牙利在历史上有着很深的渊源,曾经的奥匈帝国不仅是欧洲列强之一,还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是你知道吗?早在18世纪,双方就经历了一段从相爱到相杀的岁月。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后玛丽娅·特蕾莎当政时期,他们风雨同舟,共渡难关,而到了这位女王的儿子约瑟夫二世执政时期,两者的关系居然恶化到险些发生政变的程度。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看看其中的水有多深。

时而妥协时而斗争,哈布斯堡王朝为何一直未能完全控制匈牙利?

匈牙利拯救了四面楚歌的女大公

1740年,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驾崩,玛丽娅·特蕾莎按照《国本诏书》的规定成为了奥地利首位女大公,然而这个23岁的姑娘却面临着重重困境。先是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乘人之危出兵侵占了哈布斯堡家族在西里西亚的领地。紧接着巴伐利亚选帝侯查理·阿尔伯特在法国和部分波西米亚贵族的支持下自封为波西米亚国王,从而又在皇位争夺战中战胜了这位女大公的丈夫,当选为神圣罗马皇帝。

不久之后,四面楚歌的玛丽娅·特蕾莎身穿着代表匈牙利的白金两色的衣裙出现在普莱斯堡的贵族会议上,她用极具感染力的言辞赢得了匈牙利贵族们的支持,他们立下了“把生命和鲜血托付给玛丽娅·特蕾莎女王”的誓言,后者得到了他最需要的钱和军队,她的将军们在1741年攻克了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之后奥地利的军队夺回了波西米亚、摩拉维亚和一小部分的西里西亚。不幸的查理七世在1741年去世改变了欧洲的局势,玛丽娅·特蕾莎的丈夫弗兰茨·斯蒂芬成为了神圣罗马皇帝,三年之后的《亚琛和约》彻底结束了这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

虽然西里西亚大部分的领地依然沦丧于普鲁士之手,但玛丽娅·特蕾莎还是扫除了诸侯们对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威胁,维持住了欧洲大国的地位。当时的匈牙利贵族之于哈布斯堡家族来说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正因如此,玛丽娅·特蕾莎才会在政策上处处倾斜于匈牙利人。

时而妥协时而斗争,哈布斯堡王朝为何一直未能完全控制匈牙利?

匈牙利保留了独立地位

虽然匈牙利名义上是哈布斯堡统治者的领地,但却保留了非常突出的独立性。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奥地利王位继承战结束后,哈布斯堡当局没有雄厚的财力人力将自己的政策在匈牙利全面实施,所以他们只能放任由上下两院组成的匈牙利贵族议会掌控了行政管理权,并享有豁免一切税务的特权。

此外由匈牙利贵族议会选举出来的郡政府也成为了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排头兵。匈牙利的权贵们之所以如此坚决的保持自己在哈布斯堡王朝内的独立性是因为他们认为匈牙利在历史上拥有无可争议的“国家地位”,他们可以联合起来享有特定的共有权利。“国民”这个词对于当地的权贵们来说就意味着“匈牙利人的国家”,是以贵族会议为决策机构的政权,而且还不不包括国境内的所有居民。

1748年来自法国的法哲学家孟德斯鸩造访匈牙利更是为他们提供了理论基础(尽管这肯定并不是孟德斯鸩的本意)。当地的贵族们开始强调匈牙利那与生俱来的“公共权利”组成了一部“不成文的古老宪法”,

贵族议会正式凭借着这种似是而非的依据成功抵挡住了哈布斯堡势力对于该地区的渗透。

时而妥协时而斗争,哈布斯堡王朝为何一直未能完全控制匈牙利?

哈布斯堡与匈牙利贵族的博弈

18世纪60年代,匈牙利西部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当时几乎所有的贵族都以为玛丽娅·特蕾莎会投桃报李,报答他们当年给予她的“恩情”。可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奥地利女大公的表态犹如一道晴空霹雳。她说:“只有领主们的残酷剥削,才会让这些可怜人铤而走险。”

紧接着让他们更难以接受的事情发生了,1767年玛丽娅·特蕾莎一反常态,竟然在匈牙利地区推行了激进彻底的《封地登记法》,开始尝试减轻匈牙利农民的负担,让那些好逸恶劳的传统贵族放放血。

这让匈牙利的贵族议会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所谓的“共有权利”受到了侵犯。他们当年为了帮助困境中的玛丽娅·特蕾莎是又出钱又出人,可是现在这位本应该对他们感恩戴德的女人却反过来要抢夺自己“盘中的肥肉”。由于看到了哈布斯堡家族对于自己独立地位的威胁,贵族议会拒绝了玛丽娅·特蕾莎提出的用于军事行动的财政预算,并且向中央政府提交了长达128项的投诉建议。经过激烈的对抗后,玛丽娅·特蕾莎的《封地登记法》最终还是未能在匈牙利取得理想的效果,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不过在征兵和军需的问题上,哈布斯堡当局在匈牙利还是拥有比较大的控制权,这也是匈牙利平民冲破阶级壁垒向上层社会流动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途径之一。

时而妥协时而斗争,哈布斯堡王朝为何一直未能完全控制匈牙利?

咄咄怪事:皇帝逃避加冕

按照惯例,哈布斯堡的皇帝要在每一片领地上举行古老的加冕仪式以宣誓自己的权威。然而这一传统却遭到了约瑟夫二世的无视,他简直就是在故意淡化这种仪式的存在感。说到这可能很多人很疑惑,一个堂堂的皇帝居然逃避加冕,真是咄咄怪事。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冕可不是白加的,如果约瑟夫二世来匈牙利加冕,当地的贵族们会强迫他聆听补偿匈牙利人不满的要求,从而被迫向他们做出一些妥协。由此可见,不加冕对约瑟夫二世来说是明智的选择。事实上,他的母亲玛利娅·特蕾莎从1764年开始就没有参加过当地的国务会议了,长久以来,当地贵族们压抑在心中的负面情绪是让人望而生畏的。

俗话说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由于约瑟夫二世从未召开贵族会议,匈牙利63个郡开始行动起来,以非正式的方式取消了原有的议会,来宣泄自己的不满,甚至公开反对皇帝。然而约瑟夫二世并非懦弱之辈,他在1785年下令取消了这些桀骜不驯的郡关于自行聚会的权利,而且要求郡政府要服从皇家特派员的意志。此举也为日后匈牙利人的叛乱埋下了隐患。

时而妥协时而斗争,哈布斯堡王朝为何一直未能完全控制匈牙利?

叛乱的导火索,激进的语言政策

坦白说上述种种的摩擦只能说是匈牙利与哈布斯堡王朝潜在的利益冲突,真正让双方撕破脸皮的导火索是约瑟夫二世激进的语言政策。1784年约瑟夫二世下令对匈牙利地方行政机关的通用语言进行改革,用德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语言。不会说德语的本地官员必须在三年内学会,否则将失去自己的职位。

约瑟夫二世为什么会那么做呢?

我想应该有两方面的考虑吧。首先语言统一是政权统一的基础。当时德语已经在哈布斯堡统治的其他区域被广泛使用,因此在约瑟夫看来在匈牙利地区推行德语,能更快速的推动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集权化进程,加强对该地区的文化影响力。

另一方面在以奥地利为主要领地的布斯堡王朝中,统治阶层都把自己当成是德意志诸邦的领导者,因此德语在科学技术与文学创作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贵族们的重视。

那么这对匈牙利贵族又意味着什么呢?

答案是社会地位和既得利益的丢失。当时的匈牙利贵族议会成员或高级官僚都只能由贵族阶级来担任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免税权。不会说德语就剥夺的他们的职务的举措等于是抢了他们的饭碗,这些贪婪的本地权贵岂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最后顺便说一下大家都很好奇的事情,当时匈牙利地区为什么不用匈牙利语作为他们的通用语言?那是因为匈牙利语在当时并不被匈牙利贵族所熟知,主要是农民阶层使用的语言,因此贵族们对其非常不以为然。

时而妥协时而斗争,哈布斯堡王朝为何一直未能完全控制匈牙利?

让贵族绝望的《税收与农业条例》

如果说约瑟夫二世的语言政策还可以让贵族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避免厄运降临到自己头上的话,那么他在1289年颁布的《税收与农业条例》就彻底让匈牙利的贵族们感到绝望。这部法律终结了让农民们恨得咬牙切齿的强制劳役,他们的劳动价值被计入在统一缴纳的税收金额之中。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严重的结果,那就是农民在免除强制劳役后,贵族们没有充足的人手来耕种自己的土地,那么他们将只能通过出售土地来维持奢侈的生活。而这正是一直都希望废除农奴制,解放农业生产力,甚至将这些贵族们多余的农田分给农民们,建立一种小地主经济模式的约瑟夫二世所希望看到的。

这在匈牙利可谓是“一石击起千层浪”,贵族们决定向哈布斯堡政府发起反击!他们声称约瑟夫二世并没有加冕为匈牙利国王,所以他颁布的法令全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而贵族议会自古以来就有选举国王的权力,因此他们决定要选出一位能够维护贵族利益的新国王。形势发展到这里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政变。

那么约瑟夫二世又会如何应对呢?当时发生了两件事让这位皇帝选择了妥协,奥斯曼帝国向沙俄宣战,由于之前哈布斯堡王朝与俄国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约瑟夫二世不得不对后者提供军事援助,导致20万奥地利军队被牵制在巴尔干战场,另一方面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与奥斯曼帝国建立攻守同盟,对内忧外患的哈布斯堡王朝虎视眈眈,

这使得约瑟夫二世只能选择妥协,他宣布召开匈牙利贵族会议并撤销了10年统治生涯中在匈牙利颁布的大多数法令。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恢复到女王陛下(玛利娅·特蕾莎)去世时的状态”。

时而妥协时而斗争,哈布斯堡王朝为何一直未能完全控制匈牙利?

结语:反叛源自不可能调和的矛盾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匈牙利和哈布斯堡当局的关系发展史,两者在意识形态与社会利益上的矛盾贯穿始终。哈布斯堡的统治者将匈牙利看作是王朝版图的一部分,理所应当被纳入到中央集权改革的范围内。而匈牙利的当权者却认为他们应该享有独立的政治地位,与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严格的区分开来,必须要享有更多的自治权。

玛利娅·特蕾莎之所以取得了匈牙利贵族的支持是因为她在政治上做出了妥协,而约瑟夫二世则是希望将匈牙利纳入到哈布斯堡当局的权力体系中,慢慢削弱甚至是消除匈牙利在政治上的独立性,为此他利用了农民与贵族的阶级矛盾大做文章,而当地的贵族们也凭借着国际形势以军事资源作为筹码来抵消哈布斯堡对本地区的渗透,这使得双方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一旦一方打破这种平衡,就很有可能引发政变,两者根本没有可能形成一个稳定团结的政治体,就算短期内因为共同的利益暂时达成合作,但只要外部环境发生改变,那股强悍的政治离心力就会再度把他们拆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地利和匈牙利正式分道扬镳或多或少也和这种矛盾有着潜在的关系。

《奥地利史》

《德国通史》

《帝国的背影之哈布斯堡王朝》

《哈布斯堡王朝:翱翔欧洲700年的双头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