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未來30年中國的醫藥產業方方面面都做到全球第一


未來30年中國的醫藥產業方方面面都做到全球第一


未來30年中國的醫藥產業方方面面都做到全球第一

講過去沒有意義,因為資本市場是看未來的,你要看到未來,咱們的投資方向是什麼。目前對宏觀經濟我是不看好的,為什麼?因為實際上,從過去到今天,中國的製造業是過剩的。當老闆不好當,各行各業現在都是虧損的,經濟危機實際上已經在發生了,只是沒有向金融方面傳導,也就是說,過剩經濟太多了,各行各業生產的太多了。

產量再少3倍,我們也不會出現短缺,但太多了就一定要有競爭,而我們投資的敵人就是競爭。我們要做獨家買賣,我們最喜歡壟斷,懼怕競爭,因為競爭就一定會導致失敗。

現在基本上所有的行業都是過剩,你看我們的金融、地產,還有家電製造業這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做到全球第一了,唯獨就發現和大健康有關的行業,現在和世界的差距是100倍到500倍。據相關統計顯示,過去100年,全世界製造業上市公司產生的利潤,接近70%來源於跟健康有關的醫療領域,上市公司中大市值的公司,醫藥公司佔了差不多半壁江山。那麼接下來會怎麼走?我們預測,未來30年,中國的醫藥產業也要和它的人口達到一個相匹配的地位,而我們偏偏就唯獨醫藥現在不行。中國人很聰明,我們這一代人過去沒有搞計劃生育的,有兄弟姊妹,人多。這一代人,未來30年要死去,有的說是有4億,有的人說是有6億,我們現在的主攻方向,就是讓這一代人不死。這一代人現在50多歲,又是我們國內目前購買力最強的人群。

我認為我們是世界第一,因為我們投資沒有錯過。那麼,為什麼在這個節點上表達醫藥這個觀點?通過數據顯示,過去3年中國的醫藥行業的利潤在持續地增加,現在正是高發展的階段,你要說策略,現在就是買入的時候。

我們從2016年的4月開始,就在全世界範圍內買入醫藥相關的公司。我們過去做了100家三甲醫院的調查,發現過去三年,大類科就診量增加了1倍,大類科室的效益最好,因為這些病是治不好的,未來100年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過去100年能治好的病,也就是一個肺炎。雖然治不了,但這些人想活著,就要對症下藥。這種病,他吃了藥就離不開,你看高血壓、心血管、糖尿病這方面的病,他們會天天吃。

我們投資是有依據的,一定要量化。我們的投資不能有一次失誤,不能是碰運氣,投資的確定性就是100%的,不能有一次錯誤。你說今天有一次對了,明天有一次錯了,那完了,你又倒回去多少。我們就知道,錢滾錢才能滾大,錢是靠複合增長的。我們這個年齡,就是活到一個平均的水平差不多了,你再往下滾,那就是很麻煩的事情,自己算不清楚的賬,堅決不幹。只有醫藥行業是現在算得清楚的賬,它的大前提就是中國人的壽命,全球人的壽命,平均壽命不會減少,在目前這個位置,我們算的是最壞的結果。除非世界發生大戰,這是我們沒有辦法的。在和平年代,我相信30年以後,我們的壽命比今天的平均壽命還要長。那麼為什麼中國醫藥行業會和那些世界大國有這麼大的差距?就是因為中國人過去還沒有把健康當成一個大事,現在我們會發現,我這個年齡的人,見面都在說健康。我去我父母家裡,就是讓你吃這補品、那補品,保健品這方面的開支比他們的其他生活開支都要大。我們現在唯一確定的就是,這4到6億人是要保命的。

今天的美國,為什麼任何一屆總統都要調整醫療健康方面的開支?因為那是個沉重的包袱。最近美國一些保險公司都在兼併,因為它付不起當年的保費。人多活一年,他在健康上的開支就會多很多。

我們核算過,咱們的醫藥公司和世界的差距就是100倍到500倍。雖然大市值的醫藥公司多得是,但中國所有的醫藥公司加起來還夠不上人家一家公司的市值,這是不合理的。

我們的境外投資有個特色,就是客戶主要是在境外這些家族企業。大約在2001年的時候,他們就說中國的銀行都不掙錢,當時四大商業銀行中農工建還沒有上市,整個中國市場的總市值還比不上人家一個銀行,我覺得也不合理。今天我們看,中國的銀行市值大得很,醫藥行業也一定會有這一天。醫藥行業的門檻非常高,一個新藥出來,人體實驗,還有副作用的觀察都需要若干年,不是那麼簡單的。總之在這個節點上就是要買醫藥公司。

2018年下半年受一些事件的影響,醫藥整體是在下跌,我們覺得它不影響對行業整體的判斷,現在買,未來5年賺幾倍,甚至10倍是不出奇的,會很輕鬆。別的行業雖然指數不高,會讓人覺得現在好像是投資的時機,但是我們還是不看好。現在是熊市,風險巨大,你能怎麼救助?太多公司了,救不過來的。企業效益是靠真正的實銷,把它實銷出去才有效益。今天買,就一定要買我們認為好的東西,能夠走出來的大行業,這就是我要強調的。

活到80歲,就倒回不了50歲,所以我每見到投資者,就給他們宣揚我們的思想,這也是一種信念。雖然能讓你發財的行業多得是,但是多數只是故事,它的確定性不高,我們投資的核心就是確定性,醫藥行業就是壟斷。現在什麼生意最好?你到醫院去看,醫院生意最好。因為我是學醫的,我知道過去5年才是醫院真正開始賺錢的時候,一個地區一般的三甲醫院過去5年能賺5個億,甚至更多,輕輕鬆鬆的。它們以前並沒有賺這麼多錢,就是近幾年才開始賺錢,很厲害,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人口老齡化,這就是我今天翻來覆去說的為什麼要投資醫藥的原因。

結合我們的A股市場,現在投什麼樣的醫藥公司?三種病:糖尿病、心臟病、心腦血管病。這三種病產生了醫藥行業70%的營業額。醫藥公司的銷售收入,全世界的範圍裡面,只要沾上這三種病,它的利潤佔到醫藥行業的70%,你不投它,投什麼?別的不要看了,就看這三個。這三種病是治不好的,什麼高科技也治不好,我們把範圍縮小,就在這三個裡面去折騰。化學藥是老外的事,我們暫時不管。

我們投資這麼多年的體會是什麼?你要成為一個賺錢機器,就要投資那些已經成為賺錢機器的東西,盈利是第一位的。不要買做大了的,不一定說做大了就能盈利。很多人跟我們私下討論這個事,今天他們說中國的銀行股便宜,比什麼都保險,我說你們說得對,但是它已經做到全世界第一了,我不去搞了。這是我們投資的核心。

什麼叫PE?為什麼要有證券市場?這些人為什麼熱衷於去上市?就是有個PE的放大。PE的放大,一種是企業盈利的放大,還有股本的放大。我說100倍,不是拍腦袋說話的。成熟的公司只有盈利的放大,沒有股本的放大。我們要發大財,要上臺階,就是一定要有股本的放大。我們選擇醫療行業,它們的差距和世界列強還差100倍到500倍,你就等著它漲到全世界前面,因為它一定會在全世界前面。只要有需求,中國人的投資慾望一定是全世界第一的,絞盡腦汁要掙錢,只是沒到時機。

化學藥不要去搞了,這些病本身治不好,不死就行了。得了這些病,他又不死,他治療的用藥暫時就不要做。我們到醫院去就診,慢性病醫院就診的人很少,除非是特別不舒服了,有問題了。我們就是讓他不死,讓他活著,讓他成癮性,吃了離不了,離了就不舒服。我現在天天就在吃,治療這三種病相關的併發症的藥,就是讓你的循環通暢,循環不暢了以後,血液黏稠度高,都是要爛胳膊、爛腿,會死人的,那麼就吃這些增加循環的藥。

我從過去幾十年的跟蹤和與醫生的聊天發現,到目前為止,比如得了糖尿病,他要去輸液,治療並預防這些併發症的消費,大概是治療藥的2倍,甚至2倍還多,因為他確實吃了這些舒服。這些老年病,人一天昏昏沉沉的根本不舒服,但又不敢多吃,稍微一多吃,就想睡,很難受。我要說的意思,首先我們是投資這些方面的中成藥,一旦需求上去了,就會把這些企業養大,而且會迅速養大。

投資的核心就是壟斷,壟斷的概念就是毛利率的變化,毛利率的變化不能為負,今年為負,明年還是負的,它的趨勢要是正。

別的沒有什麼好講的,今天這個位置就是要大膽地買股票,A股也差不多了。實在不敢買的,就買一些可轉債,醫藥股的可轉債。

最後提醒一句,別借錢炒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