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为什么司马懿说“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则魏军危矣,若亮兵出五丈原,则魏无忧”?

明天之云


为什么司马懿说“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则魏军危矣,若亮兵出五丈原,则魏无忧”?

在三国时期,我们经常听到的是诸葛亮的谋略与决断,也有曹操的围追堵截。然而在这样一场曹魏和蜀国之争当中,有这样一个遗憾是我们至今都无法释怀的,那就是诸葛亮虽然谋略过人,但是终其一生也未能完成自己北伐的这样一个愿望。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最后一次北伐的过程当中,他的老对手司马懿却说出了一番让他心痛不已的话,那么为什么他会说出如果诸葛亮出兵武功地区则魏国非常危险,如果他出兵五丈原则魏国没有任何忧患的这样的猜测呢?

当时诸葛亮为了能够进行最后的北伐,带领了10万大军向北出发,而两军在同样的时间抵达了渭河附近。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挣扎以后,司马懿决定在渭水南方安营扎寨,虽然这种背水而战的局面对于自己来说非常危险,但是俗话说得好,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司马懿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胆量,才在这个地方占据了先锋和主导地位。

当时司马懿先行决定了地域以后,诸葛亮就只能被迫的选择剩下的两条路,而这两条路就是司马懿进行猜测的主要线路。一条是从武功出发直取长安,另一条是向西进军五丈原,从而与魏军展开决斗。

司马懿的判断就是基于这两条路而发出的一个预测。如果当时选择的是出武功地区,那么对于诸葛亮来说就是一场硬战,他必须要先绕到魏军的大后方,切断其与长安城的联系,斩断他的粮草,让他没有办法坚持下去。一个军队的粮草对于行军打仗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断了粮草,那么这个军队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如果当时他选择的是攻打武功地区,那么这场北伐战争也许最后的结局就是胜利了。

相反如果选择的是五丈原地区,对于司马懿来说却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虽然武当地区地势险要,进退自如,可是蜀军却在这里会留下一个最为致命的弊端,因此当他们进入以后,就容易被司马懿一锅端,为了能够防止这个现象,求稳的诸葛亮肯定不会这样选择。

司马懿之所以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当然是有着他对于自己对手的了解。首先诸葛亮不可能选择武功地区进行进攻,因为诸葛亮的性格本身就是一个凡事都要尽在掌握之中才能够主动出击的人,所以这是性格使然。其次是他对于自己的部队有着一定的判断,虽然兵出武功较为有利,但是还是太过于凶险。蜀军从南到北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舟车劳顿,本来就已经进入疲乏期,而自己的后方补给如果跟不上的话,就会导致军队行军速度的减慢以及养军用军的方面出现巨大的问题。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诸葛亮之所以选择五丈原地区,还因为他自己本身在来之前也做了充足的准备。然而司马懿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信心,还是因为魏国本身的国力强盛,无论多长时间的消耗战他都能够陪得起。蜀国本身就属于客场作战,对于自身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两方对峙之下必有一方会重伤,而司马懿更擅长的战斗类型就是防御战,所以在与诸葛亮两个人打消耗战的时候,他一定是占据一定优势的。

诸葛亮虽然一生谋略都非常的过人,但是这种机关算尽和聪明绝顶的谋略,在有一些战争当中并不完全适用。对于战争来说有时候就像是一常博弈,当你开始选择的时候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唯有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才是自己战胜敌人的不二法宝。诸葛亮在权衡之下做出的决定,往往和别人根据一些现实情况而做出的分析有一定的时间差距。所以古人常说的一句话的确没有错,兵者诡道也。大概诸葛亮的性格也是他最终北伐没有胜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猫眼观史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动员十万大军,这也是蜀国历次北伐兵力最雄厚的一次。当时魏军主帅司马懿对诸葛亮的战略方向有一个分析:“诸葛亮如果兵出武功,则魏军危矣,若亮兵出五丈原,则魏无忧矣。”为什么司马懿会这样说呢?

第一,诸葛亮为这次北伐做了精心的准备

诸葛亮前几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最主要的原因,是后勤补给跟不上。只要魏军坚守不出,蜀军粮食吃光了,就势必要退师。为此,诸葛亮吸取了前几次失败的经验教训,用了三年时间精心准备第五次北伐。

在这三年时间里,蜀国集中力量发展农业,训练军队,为北伐积累了大批战略物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等运输工具,把粮食、辎重运抵并贮存于斜谷道口,建立物资储备仓库,为新一轮北伐奠定坚实的后勤基础。

公元234年,即蜀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与前几次北伐相比,除了后勤供应无忧外,这次北伐还有两个特殊之处:其一,动用的兵力最多,达到十万人,几乎是蜀国能动员的全部兵力;其二,邀请盟友助阵,孙权的东吴兵团同时在东线发动伐蜀。蜀、吴两国同时进攻魏国,这就是司马懿极其担心的原因,稍有闪失,关西不复是魏国的领土。

第二,为什么司马懿担心诸葛亮兵出武功?

蜀军从斜谷道进军,而后直插向郿县,在渭水以南安营扎寨。这时,司马懿也率领魏军渡过渭水,背靠渭水安营扎寨。

对于诸葛亮下一步行动,司马懿做了如下分析:如果蜀师攻击武功,依山向东挺进,魏国将十分危险;如果诸葛亮向五丈原挺进,就没什么好担心了。

为什么司马懿担心诸葛亮攻击武功呢?进攻武功,就是东进,而进攻五丈原,就是西进,在战略方向上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诸葛亮东进,那么目标势必就是长安。长安不仅时西汉旧都,也是魏国在关西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在政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除了首都之外,长安就是魏国最重要的城市,一旦沦陷,对魏国的士气打击之大,是无以伦比的。另外,打下长安,就扼住了关东与关西的咽喉,截断魏国中央政府对关西诸郡的发号施令。要知道魏国在关西的统治基础是很薄弱的,一旦诸葛亮占据长安,关西诸军阀很可能就倒向蜀国,这是魏国无法承受的后果。因此,司马懿极其担心诸葛亮师出武功,攻略长安,席卷关中。

第三,为什么诸葛亮要出下策,兵进五丈原呢?

诸葛亮如果东进,就是进攻魏国的腹心;如果西进,就是进攻魏国的偏远之地。为什么诸葛亮不直取腹心,而要取地略价值明显低得多的凉州、雍州呢?这就与诸葛亮的过分谨慎有关系了。

事实上,从第一次北伐始,以魏延为代表的军方激进派,就力陈兵出险招,出子午谷直接进攻长安。但是魏延的意见一而再地被诸葛亮否决。因为诸葛亮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战略,以稳为主,步步为营。

我们不能说诸葛亮的战略一无是处,地处西疆的凉州幅员广阔,是魏国最晚征服的一块土地。自从东汉末年始,凉州就是最早与中央政府对着干的地区,军阀林立,难以统治。曹操征服凉州后,凉州依然叛乱不断,一旦蜀师北伐,举兵叛降者甚多,比如著名的姜维,就是一例。因此,诸葛亮认为向西攻略凉州、雍州的胜算比较大,而攻略长安,胜算比较小。

然而,在司马懿看来,魏国首都及长安都在东面,而诸葛亮去带兵往西面去了,这就意味着魏国的主体部分不会受到蜀军的进攻,而西去的蜀军更无法与东线的吴军有会师的机会。从最坏的结果说,便魏国失去凉州,也不会危及根本。


君山话史


司马懿的这段话,可不是出于烧香拜佛的焦虑之情,而是发自料敌于先的满满信心!

有充足的信息证明:司马懿已断定诸葛亮不敢出武功,并依此判断做了充分的准备。

当然,尽管司马懿看出了诸葛亮不敢出武功,他依然对诸葛亮的实际用意判断不足,若非郭淮的提醒,他险些陷入被动。


司马懿已判定:诸葛亮此次北伐,是求野战!

第四次北伐结束时,魏军就诸葛亮下次北伐的路线、时间进行过讨论。

杜袭、薛悌认为:诸葛亮将于次年麦熟时再出陇右,应赶紧利用冬闲,运粮备战。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一次攻陈仓、两次出祁山,都效果不佳。他们攻坚战能力有限,而且蜀军粮草不济,难以持久,不利攻坚。

因此,司马懿判定:诸葛亮下次北伐,必出陇东,以求野战。同时,由于连番北伐都受粮草困扰,下次北伐,必备三熟之粮,才敢出兵。

于是,司马懿在关中恢复生产,积极备战。

看来,司马懿已经判定:下次北伐,诸葛亮必求野战!

司马懿判定:诸葛亮出武功的概率极低

既然诸葛亮此次北伐,要求野战,那么,诸葛亮的下步动作,就需预判。

出武功,自然可以靠近、威胁长安。

但是,蜀军既然吸取攻陈仓、祁山不下的教训,又怎么会在司马懿主力跟在屁股后面的情况下,去真的打长安呢?

而如果是要求野战,以诸葛亮之明,怎么会把决战地点选择在不利的关中平原呢?

假如诸葛亮真如此冒险,当年,他就不会拒绝魏延的子午谷方案了。

因此,司马懿基本判定,诸葛亮更可能向五丈原方向运动。

从司马懿的战前准备来看,他不断迁徙人民到关中地区,兴修水利,其企图,就是准备与诸葛亮打持久战的。他的战前部署,就是以此判断为基础进行的。

我们要注意的是:此战中,司马懿不是一个看客,而是诸葛亮的对手!

假如司马懿真的认为诸葛亮出武功自己就应付不了,甚至还会威胁长安,那他怎么可能悠哉游哉地在这里发表评论,而不紧急做准备呢?

只能说:司马懿判断诸葛亮不大可能出武功,他将根据这个判断做准备。但是,即便诸葛亮出武功,司马懿也有信心应对这种威胁。

郭淮判断出诸葛亮的真实意图

但是,司马懿依然没有完全判断出诸葛亮的真实意图。

诸葛亮此次前来,要求决战。那么,诸葛亮想要选择在何处决战呢?他会如何防止司马懿继续“坚守不出耗粮草”呢?

郭淮敏锐地捕捉到了危机:如果诸葛亮占领北原,连接北山,就可能切断关、陇通道。

关中与陇右之间,极为依赖渭水运输,一旦诸葛亮横断渭水,关陇水路通道被断,陇右的局势将十分危险。

如此,司马懿将陷入被动,没有资本“坚壁不出”,只有被动决战,以求打通关陇通道。

因此,郭淮建议:提前屯兵北原,阻止诸葛亮的企图。

起初,司马懿及诸将不信,在郭淮的详细分析下,司马懿才采纳郭淮建议,以郭淮率重兵移囤北原。

果然,郭淮连夜占据北原,营垒还未修筑好,蜀军就赶来了!

郭淮粉碎诸葛亮声东击西,守住了北原。

无奈的对峙

由于郭淮的提前部署,诸葛亮无法逼司马懿决战,被迫在五丈原屯兵,长期对峙。

由于无法迫司马懿决战,面对司马懿的乌龟大法,诸葛亮只得转入对峙。

客观地说,这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在五丈原屯兵,粮草基本有了保障,可以与司马懿长期对峙。

同时,诸葛亮使用各种手段挑衅司马懿。其目的,不是让头脑清醒的司马懿就范,而是希望激怒魏军诸将,使他们施加压力,出来作战!(第四次北伐时,司马懿就耐不住诸将的求战情绪,被迫出战)

但司马懿巧妙地与魏明帝唱双簧,压制了魏军诸将的请战情绪,从容应对!

因为已经失了先手,司马懿可以坚守不出,诸葛亮除了挑衅司马懿之外,也别无他法。


最终,诸葛亮在五丈原的瑟瑟秋风中死去,无法实现其抱负!

司马懿耗退诸葛亮,靠的就是一个耗字。

可是,假若司马懿、郭淮不能提前判明诸葛亮的企图,又怎么可能“想不出战就不出战”呢?

司马懿所谓“如果诸葛亮出武功,我们就要担心了”的说法,透露的,是他对诸葛亮行动的预判信心,而非烧香拜佛的焦虑之情!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出斜谷,踏上了他最后的北伐之路。四月,诸葛亮的大军抵达渭河南岸,为达到与司马懿决战的目的,他一反从祁山进兵的老套路,入斜谷出陇东,并事先在半路上设置了驿站专门转送粮草,充分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当时,在诸葛亮抵达渭河南岸的同时,司马懿的大军也来到了渭河北岸,双方隔河相对,在行军时间上打成了一个平手。

魏军在抵达渭河北岸后,司马懿便召集手下将领讨论作战计划,不少将领都建议在北岸拒敌,他们认为北岸有渭河这条天险可以阻挡蜀军的进攻,胜算更大。如果到南岸拒敌,魏军就不得不背水扎营,这无疑于自陷死地,一旦敌人攻破营垒,大军将退无可退,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虽说当年韩信也曾背水为营,并大破赵军,但试问这里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死地而战的风险太大,即便是像韩信那样不出世的名将,也是预先布置了两千轻骑绕到赵营背后拔旗易帜,否则当日战斗的胜负真的很难说,所以魏军很多将领都认为应该在北岸扎营拒敌。



但是,司马懿却不同意,他经过反复考虑,认为渭河南岸是百姓居住的地方,如果让诸葛亮顺利占领渭河南岸,那么蜀军就可以在这里屯田,反客为主。于是,司马懿果断带领大军渡过渭河,并勇敢地背水扎营。

这样一来,魏军不仅封住了诸葛亮通往关中的道路,还使他不敢放心大胆地进行屯田,看似防守,其实暗藏杀机。在这种背景下,诸葛亮可供选择的进军路线就只剩下两条:

一是从武功出发,沿山势往东进军直取长安;另一条是向西进军五丈原,以此处为基地设法与魏军展开大规模决战,有效摧毁其主力,然后再由这里北渡渭水,根据形势或步步推进,进取长安,或转身向西图陇右。

当时,司马懿对诸葛亮做出这样的判断:“诸葛亮如果有胆子,就出武功向东进攻直取长安,不过那家伙太谨慎了,我觉得他这次一定会上五丈原的。”

司马懿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武功与五丈原东西斜对,若诸葛亮选择进军武功,那司马懿就必须放弃拒敌于渭水的计划,率领大军返回关中防守,这样战争的主动权就由诸葛亮所掌控。更重要的是,如果诸葛亮能打下武功,就可以扎住脚跟,切断司马懿大军与长安的联系,逼着司马懿与蜀军决战,如此魏军将面临凶险万分的境地。

但问题是,进军武功有个非常大的缺陷,那就是他的主要行军路线是渭河与秦岭之间的一条河谷,这条谷道非常狭长,诸葛亮如果从这里行军,士兵就不得不排列成一字长蛇的阵势,正好将自己的侧翼暴露给了魏军,这种情况就如同当年刘备的连营七百里,非常危险。自古侧敌行军就是兵家大忌,诸葛亮他敢冒这个险吗?



司马懿觉得诸葛亮不会冒这个险,但他显然也不敢赌。因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个世上只有傻子才会相信真有算无遗策之说,司马懿不敢赌,所以他宁愿犯兵家之大忌也要跑到渭河南岸来背水扎营,目的就是为了扼制蜀军进兵武功的企图。

因为,现在司马懿和诸葛亮都在渭河南岸驻扎,诸葛亮除非抱有必死的决心,坚决不要后方;否则,他就不敢越过司马懿的大军,去进攻司马懿背后的武功;而即使诸葛亮有必死决心,也只能沿着秦岭与渭河之间的河谷行军,这样他的侧翼就会完全暴露给司马懿,魏军便可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袭击。

对于诸葛亮来说,东进武功应该能够调动魏军回救,逼得司马懿与自己展开决战,但是行军风险太大;即便自己能顺利通过秦岭与渭河之间的河谷,但谁又能保证一定能顺利夺下武功,这一切都在未知之中。诸葛亮没有把握,而他需要的恰恰是有把握的胜利。可是,世界上从来都没有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争就是一场赌博,但诸葛亮却不敢豪赌。所以,诸葛亮开始把目光瞄上渭河南岸的五丈原。

五丈原地势险要,进退自如,蜀军进兵此地可进入地势较高的山地,从而把陇西魏军和司马懿切为两段,如此再寻找战机与司马懿展开决战,以摧毁其主力,这也不失为一条路。

况且,五丈原正好处在斜谷北口,斜谷是蜀军粮食运输的命脉,万不可有失;同时蜀军一旦被魏军打败,也可以及时地通过斜谷南撤,避免被司马懿一锅端。

诸葛亮这次是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的,他宁肯求稳,绝不求急,而此地正符合他一贯以防御保全为主的需要。最终,诸葛亮选择带兵进军五丈原。


我是赵帅锅


首先要说明一点,司马懿这句话出自《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中说道:“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但这句话不是正史中的原话。

据《晋书》记载:“(司马懿)因谓诸将曰:‘亮(诸葛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亮果上原。”这才是正史中的原话。

也就是说,在正史中,司马懿说:“诸葛亮要是一个勇敢者,就应该出武功,并沿着山(秦岭)向东走;如果诸葛亮向西去五丈原,那我们的部队就无事了。”果然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去了五丈原,最后在那里去世了。

那么正史的原话与《三国演义》中有何不同?

第一,《三国演义》隐去了正史中诸葛亮是否勇敢的因素(若勇者)。

第二,《三国演义》在司马懿提到诸葛亮如果出武功后,增加了句“我等皆危矣”。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什么要这么改写呢?

《三国志·魏延传》记载:“延(魏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胆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这段记载讲了蜀将魏延提出蜀军通过子午谷直捣长安的意见,结果没有被诸葛亮采纳。魏延常说诸葛亮“怯,问题是诸葛亮怕的是什么?因为什么怕?

公元208年,曹操进攻荆州时,在当阳长坂以五千精锐骑兵击溃刘备部众的故事。刘备只带着数十个骑逃离的战场,诸葛亮就是这次战争的亲身经历者,也是这逃出来的数十骑之一。

当阳长坂之战,给劫后余生的诸葛亮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呢?

曹军的骑兵太精锐了。

骑兵作战有哪些特点呢?

骑兵在广阔平原上作战优势比较明显,但在江河湖泊纵横的水域和山地地区作战,其优势就会受到限制。

这对诸葛亮北伐曹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据《三国志·明帝纪》和《魏书》,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出陇西,占据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此时魏明帝曹睿讲了一段话:“亮阻山为固,今者自来,既合兵书致人之术;且亮贪三郡,知进而不知退,今因此时,破亮必也。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

由此可见,诸葛亮否定魏延直捣长安的意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长安位于关中平原,在平原上作战,曹魏骑兵的优势就非常明显。一旦蜀军战败,曹魏骑兵速度快,诸葛亮想全军而退都很难。

相比之下,在山区、半山区、近山区作战,骑兵的优势受限,即使是蜀军战败,也可以很快退入山区,方便全军而退。

所以,罗贯中如此改写的目的是想掩盖诸葛亮缺乏“出武功”勇气,担心在关中平原与曹魏骑兵交战;而是通过司马懿说“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来制造如果在关中平原决战,诸葛亮能打败曹魏骑兵的“虚拟现象”,以此来掩盖诸葛亮怕曹魏骑兵的“怯意”。


孙正宇


司马懿和诸葛亮交战,多次吃亏,要不是蜀军缺粮,诸葛亮要扩大战果还是很有期待的。特别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马懿先是坚守不出,诸葛亮粮尽退兵,司马懿追击还是被魏延,高祥等人杀得大败,最后还折了张郃。所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马懿打死也不想和蜀军决战的。因为:第一,司马懿没有必胜的信心,又少了张郃。第二,曹睿正亲自对付来犯的孙权十万大军,给司马懿的资源有限。第三,司马懿知道诸葛亮事必躬亲,恐怕命不久矣。



所以,司马懿担心诸葛亮大军从斜谷出渭水之北的武功,再夺取北扶风,安定等郡,断绝关中,关西和长安的联系。而且,斜谷一路是仅次子午谷最接近长安的谷口,可以从渭水之南直接威胁长安。因此,一旦诸葛亮直接横跨渭水,进驻北地,东北西面三方可攻。司马懿只能追着诸葛亮屁股后拼命了,又怎么能拒守呢?非旦司马懿不想决战,曹睿也不想和诸葛亮决战,因为司马懿打输了,关中或关西被割断,对曹魏不利。司马懿如果打赢了,军中势力更加坐大,曹睿更倚重司马懿了。更何况,曹睿正亲自对付孙权呢,所以只给司马懿增兵二万,又令辛毗持节,不让司马懿出战。



幸好诸葛亮没有出渭北的武功,而是渭南的五丈原。但是,没有出五丈原是诸葛亮的战略失误吗?当然不是,根据《诸葛亮集》他曾派虎步监孟琰扎营渭北,并没有完全放弃武功。之所以不以武功为出兵方向,主要是缺粮缺怕了,而且进入渭北转战,后勤供应难度更大,斜谷谷口被断,还有覆灭威胁。因此,诸葛亮明里出兵五丈原,暗中却攻打西北的北原,目的有两个。第一,占据北原,夺取陇西,断绝关西之地。第二,可以连接北山,建立渭南前线基地和产粮之地。司马懿作为统帅,没有想到这一层,但是雍州刺史郭淮想到了,于是成功在北原抵挡住了诸葛亮的进攻《三国志.郭淮传》。



诸葛亮这边,虽然攻打北原,阳遂不下,在五丈原又和司马懿陷入僵持,但是仍然可以背依山岭在此地周旋发展,而且蜀军有山地战优势。所以,诸葛亮在五丈原附近分兵屯田,以作长驻之基,只是天不假年,诸葛亮不久积劳成疾去世了。诸葛亮一去世,这个计划就放弃了,蜀汉撤军,司马懿追击,被姜维虚张声势吓跑了,所以有百姓有“死诸葛走生仲达”一说《三国志》注引《魏晋春秋》。


大飞熊骑士


1,五丈原在武功以西,守着岐山的门户,诸葛亮进兵到此,其实是想和魏军打消耗战,因为在五丈原,蜀军进可攻、退可守!而司马懿也能率魏军主力逼近岐山下寨,与诸葛亮可长期对峙。

2,武功是长安城西面的门户,从武功向东可进取雍州、长安,魏军几乎无险可守,诸葛亮若出兵武功,虽说冒险,但是足以让司马懿首尾不能相顾!

3,武功向北可攻取北地、上郡和安定诸城,魏国北方诸郡绝难把守。而诸葛亮没有攻取这些魏军守卫薄弱的地带,而一心想攻长安,占许都,证明诸葛亮急于取胜,司马懿也就不用担心诸葛亮会弄险了,更不用分兵魏国北境把守,直接在岐山和诸葛亮对峙,可以说是以逸待劳!从战略上,司马懿已然胜了一半!

以上就是笔者的解答,希望对您有帮助!再见!

欢迎关注“趣读net”,一起探讨网络文学!

趣读net


如果诸葛亮兵出武功,虽然自己有后勤被断的风险,但是可以直接威胁长安。这就表示司马懿必须与诸葛亮进行决战。而司马懿刚刚在上方谷被诸葛亮烧了个七七八八,此时双方决战结果不用我说,大家都很清楚,司马懿只有两个结果,第一种是惨败,司马懿作为老将,肯定是先断蜀兵后勤然后在和蜀军决战,如果断粮计划失败,那么肯定会被诸葛亮在杀个片甲不留,然后诸葛亮就可以借此继续逼近长安,长安以西就不在姓魏,大魏的半边江山就此失去,诸葛亮匡复中原指日可待。

第二种情况就是司马懿惨胜,断粮成功后,司马懿被率兵和蜀军打决战,但是就士气和战斗力而言,刚刚被大火烧过的魏兵肯定弱于蜀兵但是魏兵拼死一战还是勉强击退了蜀兵,那么司马懿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当然不是,这种被迫的拼杀肯定会导致魏军的生力军大将减少,蜀军损失可能也不小,但是肯定要比魏军小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即使魏军勉强击退蜀军诸葛亮也可以马上从西边借到大量的羌兵补充兵源,而司马懿只能等着魏皇帝慢慢给他调兵,形式在一段时间里也会非常被动。

但是诸葛亮为什么没这么做?

原因也很简单,诸葛亮太谨慎了,兵出武功虽然收益大,但是风险也很高,尤其是后勤容易被掐断。所以诸葛亮就没有选择出兵武功。可以说诸葛丞相一生就是毁在后勤这两个字上了。


写游戏同人的小阿


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里,语出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是说司马懿在上方谷之败后,渭南的营寨被诸葛亮乘胜占了。司马懿被迫据守不出。这个时候郭淮报告说诸葛亮要择地扎营。这个时候,司马懿说了这句话:

懿曰:“孔明若出武功,依山而东,我等皆危矣;若出渭南,西止五丈原,方无事也。”令人探之,回报果屯五丈原。司马懿以手加额曰:“大魏皇帝之洪福也!”

而在历史上的记载里,却从来没有这句话。类似的话在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在《晋书》中写道:

(司马懿)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这两句话意思差不多,不过意境不太相同,前者是《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经过上方谷大败后,狼狈不堪,心怀忐忑时说的话。而后者是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峙时说的话。所以前者才会说出曹魏军队危险的话。

一、我们先从真实的历史出发,看一看历史上司马懿说这句话的真实意图。

我们看一下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时的部署,就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一次的交锋是如何的激烈。当时诸葛亮的所有人马才只有十二三万,这一次就出动了十万。而这一次诸葛亮为了保证后勤,专门储存了三年的粮草,出斜谷,以木牛流马,借水路运输。

我们可以看出来,诸葛亮这一次是动员了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和曹魏决战。这是因为诸葛亮的身体多病,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抛弃了他素来被称作的谨慎,打出了他最高的水平。

诸葛亮先是进军渭南,然后渡河抢北原,在抢不到北原的情况下又声西击东,强袭阳遂。这一切,把司马懿打得手忙脚乱。在好容易稳定住形势后,司马懿才说了那句诸葛亮是否是勇者的话。

其实,诸葛亮是不是勇者,司马懿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他在这次和诸葛亮的交手中,感到了诸葛亮的变化。诸葛亮已经不是他预想的诸葛亮了。诸葛亮这一次,是非要逼他决一死战不可了。诸葛亮放弃他过去的谨慎的方针,公开进行冒险,争夺北原、阳遂。在和司马懿对峙,派人送巾帼给司马懿逼他出战。又针对司马懿想和蜀军拼消耗,采取屯田的办法。

试想一下,蜀军就驻扎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公认开荒种田,这还不是勇者所为吗?所以司马懿说的诸葛亮驻扎在五丈原,而不出武功依山而东就不是勇者,这句话只能去骗骗那些无知的人罢了。

如果两个人调个个,司马懿率领蜀军,他也不会出武功依山向东的。我们可以看看地形,如果诸葛亮出武功,把自己的一翼以山地作为依托,全军向东进军,挺进关中。那么,诸葛亮将处于什么境地?

司马懿的主力在渭南虎视眈眈,当诸葛亮向东进发的时候,就变成了侧敌侧山的形势。他的一翼虽然有山地掩护,可是这一面没有敌人,反而成了自己与后方联络的障碍。而另一翼处于司马懿主力的威胁之下。再加上诸葛亮率领的蜀军没有强大的骑兵,在平原怎么和司马懿的魏军交战?

这样一来,诸葛亮率领的蜀军成为司马懿军队面前的一字长蛇阵,还是侧对着自己的。司马懿可以随时、随地的打击蜀军,把它切成几段吃掉。试问一下,把诸葛亮换成司马懿,他会这么做吗?这不是勇敢,而是愚蠢,诸葛亮当然不会这样做。

至于说司马懿说诸葛亮会去驻扎在五丈原,我们就又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司马懿预料到诸葛亮会驻扎在五丈原,那么他为什么不先去抢占五丈原呢?这是因为,司马懿心里清楚,他是没有能力占领五丈原的。

这是因为诸葛亮的主力是优秀的山地步兵,如果司马懿去争夺处于山地地形的五丈原,会正中诸葛亮的下怀。这样一来,司马懿就必须在不利的情况下和诸葛亮决战。就如诸葛亮不肯出武功一样,司马懿也不会去和诸葛亮争夺五丈原,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诸葛亮在五丈原安营扎寨。

因此,司马懿在事先就料到了诸葛亮不可能出武功沿山向东,而且肯定要驻扎在五丈原。因为司马懿无法阻止诸葛亮的行动,所以他才故意在部下面前把这些说出来,一是显示自己的神机妙算,二是显示诸葛亮不是勇者,三是给自己的部下加油打气,振作士气。

二、《三国演义》中司马懿说这句话的意图。

而在《三国演义》中,情况又是不同。在这个时候,司马懿在上方谷刚吃了败仗,自己险些被诸葛亮用计烧死。而他在渭南的营寨,被诸葛亮全都占领了。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解除了他侧翼的威胁,向东进军的时机成熟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出动蜀军的主力,他就可以突入关中地区,直接进出曹魏的腹心地区。司马懿在大败之余,已经无力对诸葛亮进行有力的反击。这样,他只能后撤,去保卫自己的根本地区。

这样一来,诸葛亮就把战区推进到了关中,成功的做到了隔绝陇道的战略。接下来,诸葛亮将一部分兵力转用于陇西,收编少数民族武装,组织自己的骑兵部队。这样一来,战争的形势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诸葛亮的这一次北伐未始不会成功。这就是司马懿说的,如果诸葛亮出武功依山而东,我们危矣的原因。

可惜,《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虽然作者可以杜撰一些情节,但是也不能偏离历史真实太远。因此,最终诸葛亮还是上了五丈原,使得司马懿逃脱了灭顶之灾。

结语:

当年的司马懿说出对诸葛亮出兵的看法,所谓出武功还是上五丈原,都是司马懿的一厢情愿。他既不能阻止诸葛亮不出武功,也不能阻止诸葛亮上五丈原。他故意这么说,无非是已经料到诸葛亮不会出武功,而是必上五丈原。

因此,司马懿在部下面前故意这样说,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神机妙算,为了自己的部下撑腰打气而已。最后,司马懿还是不敢和诸葛亮交兵,只是依靠一个耗字,把诸葛亮耗死了事。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历史笑春风


这是演义里的说法,此言是演绎了司马懿的原意,起到了很好的文学效果。这是罗先生一贯的手法,其实,史实远没有那么悬。

01

诸葛亮与司马懿对峙五丈原

《诸葛亮传》记载,青龙二年(234年)春,诸葛亮帅军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

这已经说得很清楚,诸葛亮出兵到了武功,开始屯田,做为长久驻军的打算。但到了秋天,就因病而逝,大军也就撤退了。

诸葛亮已经越过了秦岭,把势力推进到了渭河南岸,想长久驻军,也没有打算进一步讨伐魏国的意思。

《晋书·宣帝纪》记载:

二年,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郿之渭水南原。天子忧之,遣征蜀护军秦朗督步骑二万,受帝节度。诸将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

这里司马懿说得也很清楚:诸葛亮如果有勇气的话,就应该兵出武功,沿着北山东进;如果他西上五丈原,则我各路人马就不会有战事。

果然,诸葛亮西上五丈原。由此司马懿断定:“诸葛亮想争夺渭水南原,但却不向阳遂发兵,其意图已经很明确。”

亮果上原,将北渡渭,帝遣将军周当屯阳遂以饵之。数日,亮不动。帝曰:"亮欲争原而不向阳遂,此意可知也。"

究竟诸葛亮是啥意图,司马懿没有明说,结果一颗流星就从天上坠落下来。司马懿断定诸葛亮不行了,不久就会撤军班师。

果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病逝,蜀汉随即就班师撤军。

02

武功与五丈原的地理位置

五丈原,在今天的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城南约20公里处的五丈原镇。而岐山县始建于隋朝开皇十六年(596年),也就是说三国时期的五丈原还不是岐山县的地盘。

武功县隶属于今天的陕西咸阳市,武功县的设置,却要早的很多。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年),设郡县,将原周朝京畿内地的邰地分为武功,大致范围就是今天郿县和岐山的南部、太白县东部及周至一带。之后,基本延续这一设置。从此看来,汉末三国时期,五丈原就属于武功县。

明确了这个地理位置,就清楚五丈原与武功相距很近。

《诸葛亮传》明确记载,最后一次北伐就是进攻武功,没有五丈原一说。

之所以在司马懿的传记中,有对诸葛亮战略意图的预测,还是武功与五丈原地理位置的分布有关。

03

诸葛亮的战略意图

五丈原在渭河以南,而武功具体指的是县治所在地,在渭河以北。

如果诸葛亮渡过渭水,依北山东行,占据武功,那就是准备进攻咸阳、长安的态势。司马懿方面就必须要在渭河北岸、长安等方向阻止诸葛亮大军进犯;而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不渡过渭河,仅在南原驻扎,就没有企图进犯长安的打算。由此,司马懿断定北岸不会有战事。

这是由双方战略意图决定的,根本不存在演义中所说的司马懿判断的魏军危与安的问题。

司马懿真实的意思是,诸葛亮驻军五丈原,就说明诸葛亮不想与魏军决战,魏军没有战事自然不会有危险。

如果诸葛亮进攻武功,就说明诸葛亮要与魏军决战,就必定有战事,就得辛苦大家与诸葛亮打一架哦,这不是说魏军就危险了。

如果魏军这么菜,那诸葛亮也不是吃干饭的,他不会去进攻魏军吗?

诸葛亮打不过司马懿,司马懿也清楚,诸葛亮不会有大的作为,但不打都省心。

诸葛亮在耍心眼,让孙权进攻曹魏,自己在等待机会。

但曹叡与司马懿的策略就是尽量不与诸葛亮作战,先打败孙权再说。果然,曹叡打败了孙权。同时,诸葛亮也病逝了。

这是根据史料所提供的当时情况的分析。

如果诸葛亮出武功将会如何哪?

那就必须先渡过渭河,这样渭河南岸就成了诸葛亮的大后方。如果司马懿占据了渭河南岸,就等于切断了诸葛亮的后勤补给线,一段前进受阻,不能顺利夺取咸阳、长安,很可能诸葛亮就无家可归了。

司马懿的战略是能不开战尽量不开战,即便开战也没大的担忧,反而是诸葛亮会冒着更大的风险。

因此,史实远没有那么复杂,都是演义在故弄玄虚而已。双方都不想打,他们不对峙还会干嘛呢?

从231年到234年,诸葛亮憋了三年的时间,就是想出来放放风,溜达一下。或许是感觉来日无多,一生“鞠躬尽瘁”,还是牺牲在北伐的工作岗位上,更容易留下美名。他哪里会有心思和实力去武功、攻长安、灭魏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