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西汉淮南王刘长绝食而亡的背后隐藏着什么?

今夕何夕960611


西汉淮南王刘长绝食而亡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郑伯克段于鄢”,故事主要讲述了郑庄公和他的同胞弟共叔段为了夺取国君之位而进行的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郑庄公和共叔段同为其母武姜所生,而武姜偏爱弟弟共叔段,三番四次想要帮助共叔段谋取庄公的国君之位,而庄公为了博得一个仁义、孝顺的好名声,对弟弟和母亲的要求一再让步,连大臣的劝谏也置若罔闻,致使共叔段日益骄横,最终起兵造反,庄公终于不再隐忍选择派兵讨伐共叔段。史学家常用这个故事告诫后人正是因为庄公对弟弟缺乏管教,毫无底线的纵容,才使得他肆无忌惮、嚣张跋扈,最终走向了不归路,在郑庄公仁义的背后实则是一场精心谋划的杀人骗局。

一、离奇的身世——为淮南王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厉王母亦系,告吏曰:“得幸上,有身。”吏以闻上,上方怒赵王,未理厉王母。厉王母弟赵兼因辟阳侯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辟阳侯不强争。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吏奉厉王诣上,上悔,令吕后母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王刘长的出生颇具一定的传奇色彩。高祖八年,刘邦因平定韩王信叛乱从东垣县路过赵国,当时的赵王张敖是刘邦的女婿,为了讨好这位皇帝兼岳父,张敖可谓使尽浑身解数,又是亲自下厨做饭,又是端汤倒水,甚是恭敬。张敖知道自己的这位岳父大人喜欢美女,为了投其所好,张敖从自己的宫中选了一位美人侍奉刘邦,一夜情之后刘邦就走了,把美人留在了赵国。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美人居然意外怀孕了,赵王张敖自然不敢怠慢,就把她安置在了宫外。谁知就是因为上次刘邦在赵国的时候,尽管张敖对刘邦很恭敬,刘邦却还是一副痞里痞气的样子,对张敖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张敖当然了解自己的这位岳父习以为常,可是赵国的大臣们贯高等人看到自己国君受到如此欺侮不干了,他们私自决定在刘邦回去的路上设伏杀了刘邦,而刘邦似乎是如有神助,在他们的设伏地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提前走了,才躲过了一劫。

虽然暗杀事件失败,但是纸终究包不住火,刘邦知道贯高等人意图谋反后大怒,把赵国从国君张敖到后宫张敖的母亲、兄弟、美人、大臣等全都抓了过来,其中也包括刘邦曾经宠幸过的这位美人。在牢房里美人告诉监管的小吏说“我曾受到陛下的宠幸,有了身孕”,小吏听说美人怀了“龙种”自然不敢怠慢,赶紧禀告给刘邦,此时刘邦正因为贯高等人谋反的事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美人怀孕的事儿。

美人听说刘邦不理自己后,又让自己的弟弟去找来吕后当时最信任的审食其,可是当时吕后正因为戚夫人的事儿着急上火呢,这时候又跑出来一个女人,还怀有皇嗣,万一是第二个戚夫人怎么办?吕后选择了袖手旁观,审食其也没有再多加劝说。之后美人生下了淮南王,因为怨恨刘邦和吕后对自己的漠视而选择了自杀,狱卒赶紧抱着小皇子向刘邦汇报情况,此时刘邦的气已经消了不少,看到刚出生的婴儿心生怜惜,又追悔莫及,不应该对美人置之不理,于是在真定县安葬了淮南王的母亲,又让吕后亲自抚养淮南王,所以淮南王是跟着吕后长大的,故而在吕后掌权的十五年里,虽然诛杀诸吕,淮南王却能平安无事,母子两人的感情还是比较和谐的。

二、不断突破底线——汉文帝的纵容让他走上了不归路

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怕,他离死亡就不远了。连皇帝想干什么事也要跟大臣们商量,受到礼法、制度的约束,淮南王在一步步的僭越之下,认为连皇帝、太后也要敬我三分,对这个世界再没有了惧怕之心,像一只飞蛾一样扑向了火光之中。

①不守君臣之礼

及孝文帝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以亲故,常宽赦之。三年,入朝。甚横。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厉王有材力,力能扛鼎。《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汉文帝即位后,由于其他兄弟基本都被吕后迫害殆尽,只剩下一个小弟淮南王,再加上文帝的性子本来就很宽厚,所以对淮南王的一些不法之事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过多追究。皇上对你亲厚,那是他出于情分,尽管是皇帝唯一的弟弟,也得遵守制度礼法,先君后亲,这才是臣子应该遵守的本分,而淮南王却把这种关系当做平常人家的兄弟之情。

他和文帝到皇家苑囿打猎时,与皇上同乘一车,还不称“陛下”,张口闭口的“大哥”,处处表现的很蛮横。而且这位淮南王还有一项特长,力气极大,司马迁说“力能扛鼎”,整本史记中“力能扛鼎”的人只有项羽和淮南王两人,可见淮南王也是一个有勇无谋的武夫。

②擅自诛杀辟阳侯

乃往请辟阳侯。辟阳侯出见之,即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厉王乃驰走阙下,肉袒谢曰:“臣母不当坐赵事,其时辟阳侯力能得之吕后,弗争,罪一也。赵王如意子母无罪,吕后杀之,辟阳侯弗争,罪二也。吕后王诸吕,欲以危刘氏,辟阳侯弗争,罪三也。臣谨为天下诛贼臣辟阳侯,报母之仇,谨伏阙下请罪。”孝文伤其志,为亲故,弗治,赦厉王。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厉王。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看透了有文帝这个好哥哥时时罩着自己,淮南王终于决定报母亲冤死之仇。原来,当淮南王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对吕后和审食其的见死不救一直耿耿于怀,只不过碍于吕后的抚养之恩和她的严厉霸道一直不敢发作,等到吕后下世,文帝登基,淮南王终于准备向没了靠山的审食其下手。一天,淮南王亲自拜访审食其,审食其一听说淮南王来了,立马亲自出门迎接,他没有想到一见到淮南王,迎接他的却是一记铁锤,毫无防备的审食其就这样死在了淮南王的重锤之下,这还不算,淮南王还命令他的随从一刀砍下了审食其的头颅,可见对他恨之入骨。

天子脚下竟然敢公然行凶,闯下大祸的淮南王决定恶人先告状,他袒露上身跑到宫里向文帝请罪,同时说出了审食其的三条罪状:第一,我母亲不应该受到赵王谋反案的牵连,当时审食其明明能在吕后跟前辩解却没有据理力争;第二,戚夫人赵王如意母子无罪,吕后却残忍的将他们杀害,审食其也没有劝阻;第三,吕后大封诸吕,迫害刘氏宗亲,审食其仍然没有劝阻。我是为天下人诛此逆贼,为母报仇,请陛下治我的罪。

淮南王这招先斩后奏明显是有备而来,文帝被他这一番辩解说的无可奈何,只能赦免了他的罪过。就这样淮南王诛杀辟阳侯的事情在京城传开,皇上还赦免了他,让他更加嚣张跋扈,上至薄太后下至皇太子、朝中大臣个个都惧怕淮南王,谁知一个不小心得罪了他,会不会有性命之忧。

③藐视国法自比天子

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由于汉文帝的纵容,淮南王刘长没有收到应有的法律制裁,自此以后更加无所惧怕,因此他越来越不把国法放在眼里。回到淮南国后,他拒绝执行中央政府的法令,而是自行拟定了一套法令。他的出入都要像皇帝一样道路戒严,下的命令也像皇帝称作“制”,他这么一套折腾下来和皇帝的派头无差,这完全是僭越的违法之举。

大臣袁盎看到淮南王的种种之举,曾向淮南王进言:诸侯太骄纵必生祸患,可适当削地。可汉文帝并没有采纳袁盎的建议,“淮南王益横”。

④铤而走险举兵谋反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輂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有些人天生就不安分总想制造点祸端,淮南王刘长就是这么一个人。在文帝面前称兄道弟不守君臣之礼、擅自诛杀辟阳侯审食其、在自己的封国当土皇帝已经不能让刘长有什么成就感了,于是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居然想到了要举兵造反。然而可笑的是他只动员了七十个人,动用了四十辆輂车就想造反,还派人联络闽越和匈奴,这样的思路还真是不走寻常路。

可惜的是他的计划还没成气候,就被发觉了。嚣张跋扈、目中无人、不守礼法这些都可以被原谅,然而起兵造反历来都是死罪,别说是皇帝的弟弟,就是皇帝的儿子也难逃一死,淮南王被文帝召至京城长安。

三、淮南王之死——士可杀不可辱

淮南王被抓至京城,可是该怎么处理这个谋反的王爷让文帝大伤脑筋。丞相张苍和诸位大臣经过审讯商议,向文帝汇报了刘长的六条罪状:一是蔑视朝廷,不听诏令;二是不遵法度,自比天子;三是任意设官,欺骗天子;四是擅为法令,不用汉法,五是网罗逃犯,杀人灭口;六是策动谋反,图谋不轨。

种种大罪当判死刑,汉文帝看了大臣们的奏疏,立即驳回说:我不忍心对淮南王动用刑罚,你们与诸位列侯和二千石高官再议。

大臣们经过商议再次向文帝上疏希望陛下按国法处置淮南王,然而文帝这次的回答是面其死罪废其王位。丞相张苍第三次上奏,想要将淮南王流放到蜀郡严道县的邛邮,允许有儿子的姬妾陪同,县里为他准备住处,提供生活用品,请陛下一定要昭告天下。

经过这三个回合的过招,文帝终于同意了大臣们的建议流放淮南王至蜀郡,并特意嘱咐每天为他提供五斤肉,二斤酒,还允许十位姬妾随行,于是淮南王就这样被囚禁在辎车中驶向流放之地。

大臣袁盎又一次向文帝劝谏道:皇上一向骄宠淮南王,不为他安排严正的太傅和国相去劝导,才使他落到如此境地。再说淮南王性情刚烈,现在粗暴地摧折他,臣很担忧他会突然在途中身染风寒患病而死。陛下若落得杀弟的恶名如何是好!文帝却不以为然的说:我只是想让他吃点苦头罢了,等他痛改前非了就让他回来。

然而事实真如袁盎预料的那样,沿途各县的县令都惧怕这位淮南王,不敢打开囚车的门,淮南王悲伤的对他的仆人说道: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于是绝食而亡。

四、宽容还是纵容——汉文帝的嫌疑难以撇清

汉文帝究竟是真的宽容、爱弟心切还是有意纵容、对淮南王的不法之举置若罔闻?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关键,笔者认为文帝纵容的嫌疑太大,理由有三:

①淮南王并非天生任性

我们知道淮南王之所以锤杀审食其就是因为当年他对母亲求救的不争,所以在淮南王的内心深处对吕后和审食其怨恨已久,但是在吕后执政的十五年里,他一直没有发作,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忌惮吕后的权威,这说明淮南王并不是一个天生就无所惧怕之人。

而到了文帝即位,在一次次的试探后,他不断的突破底线。公然行凶皇上不追究,不守汉法、自比天子,皇上也没追究,这些事都给了淮南王勇气,让他的胆子渐渐的大起来,以至于他仅仅动员了七十个人就敢造法,目无王法、不受约束成为导致他悲惨命运的直接原因。

②袁盎的两次劝谏均被文帝拒绝

在上文的论述中曾提到针对淮南王的嚣张跋扈,袁盎曾两次向文帝上书,一次是淮南王骄横不法时,袁盎建议文帝削减诸侯王的封地,以削弱其实力,趁机敲打一下诸王,让他们有所忌惮,文帝不听。第二次是淮南王被流放之时,袁盎又指出依照淮南王的性子,必然受不了这种沿途押送的精神侮辱,估计有性命之忧,文帝又一次没有采纳。

文帝真的是那种听不进去大臣意见的君王吗?显然不是,史书记载文帝非常善于采纳臣子的意见,每次上朝,郎官上疏,他都停车收受,能采纳的一定采纳,不能采纳的也是先听完再放置一旁,而且在《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中记载了文帝非常信任袁盎,他之前提出的很多建议都被文帝采纳接受,为什么一牵扯到淮南王文帝就翻脸了呢?可见其中大有文章。

③帝王最无法容忍的就是皇权受到挑战

文帝刘恒的登基过程颇具幸运色彩,吕后死后诸吕被灭,当时群龙无首,功臣派与皇族派经过协商之后共同推举了“弱势皇子”代王刘恒登基成为新帝,而刘恒登上皇位后,一边打压功臣派的周勃,一边把当时诛杀吕氏的皇族派刘襄、刘章、刘兴居兄弟三人赶回了老家齐地,刘襄、刘章抑郁而死,刘兴居最后反叛被杀,三人都没什么好下场。

现在皇位继承人的威胁只剩下了一个淮南王刘长,虽然是兄弟,但是封建帝制时代先谈君臣后论兄弟,只有除掉了淮南王才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文帝的皇位,这才是文帝下定决心除掉刘长的根本原因。

综上所述,西汉淮南王刘长绝食而亡的背后就是因为文帝的故意放纵,才使得他日益骄横、一错再错,最终走向了不归路,真真实实的上演了一部西汉版的“郑伯克段于鄢”。


达达令观史


淮南王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他的母亲赵姬由于当时的赵王张敖背叛,被连累入狱。已经有身孕的赵姬向狱卒说了情况,但是反映到刘邦那里,刘邦因生气没有管她。

赵姬的弟弟找辟阳侯审食其,请其找吕后帮忙救姐姐,吕后因忌恨没有回应,审食其也不再管赵姬的事了。赵姬在狱中生下一男子后,因记恨绝食而亡。刘邦得知消息后,深感后悔,就命吕后抚养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刘长。

刘邦后来封刘长为淮南王。刘长由于是吕后养大的,所以在吕后当政时,刘长没有遭到吕后的打击。

汉文帝刘恒登基后,非常在意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兄弟,因为他的兄弟们就剩下刘长一个人了。刘长长得身材高大,力大无比,与汉文帝称兄道弟。在一次入朝的时间里,刘长亲自到审食其家门口,将审食其用锤击倒,并让手下杀了他。

汉文帝刘恒并没有责怪自己的弟弟。公元前174年,刘长让人联系南越,匈奴等地部落打算谋反。被人告知汉文帝。汉文帝派人将与刘长合谋的人治罪,将刘长召进京城。

丞相张苍等人一再上奏,要求治罪刘长,说刘长荒废法度,肆意行事,私放罪犯,谋反等罪当诛。汉文帝赦免其死罪,让大臣们商议。最终,大臣们商议将刘长和其姬妾十人,流放到四川邛崃驿站。汉文帝批准了,并安排每日给刘长五斤食肉和两斗酒。

刘长长得勇悍,路上押送的人都不敢打开囚车。刘长性烈绝食而亡。汉文帝得到消息,悲痛不已。

民间更是有歌谣唱“两兄弟不相容”,使汉文帝深感自责,于是将当时要治罪刘长的人,包括押丞相,极其押送刘长的人一律杀了。封刘长的三个儿子皆为王。其中就有下一位淮南王刘安。


路遥lgy


做人要知足常乐,做人要与人为善。西汉淮南王刘长绝食而亡,违背了这两条做人的基本原则。他的死不值得同情。

刘长,是汉高祖刘邦最小的儿子,汉文帝刘恒异母弟,母亲是赵姬。力能扛鼎。在公元前196年就被封淮南王。

1.无君臣之礼。

孝文帝三年(前177年),刘长入朝晋见,态度傲慢。随汉文帝到御苑打猎,竟狂妄地和汉文帝同乘一辆车驾,还不管场合地称呼汉文帝为“哥”。作了近二十年的王,起码的君臣之理都不讲,这样的情商令 人堪忧,可以说这个时候他就开始作死了。

2.滥杀开国元老

依史料,刘长有才智,又有能力,曾到审食其府上用铁椎捶击辟阳侯审食其,又命随从杀死了他。事后,汉文帝出于手足亲情,怜悯他,不予治罪。但这个时候,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刘长,刘长还不知道危机将近,竟然越发骄纵,置 朝廷法令于不顾,他出入宫中都 下令警戒清道,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

3.阴谋叛乱。

由于没有人能出面制止他的狂妄自大,他变得目空一切,加快了自己向死亡方向飞奔的速度。

孝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开始密谋谋反,他指令名叫但的男子等七十人与和柴奇商议,柴奇是棘蒲侯柴武的儿子——自然有一定的影响力!刘长企图让但等与柴奇用四十辆大货车在谷口县谋反起事,同时派出使者与闽越、匈奴等取得联系。这个动静太大,中央知道后,惩罚了谋反者,又派使臣召刘长入京晋见皇帝。



4.文帝庇护显虚伪。

朝中重臣张苍、冯敬、臣贺等纷纷上书启奏他的罪行!
汉文帝下诏却说:交列侯与二千石官商议吧。刘恒可能是想彰显自己的宽厚仁慈而故作姿态。按理,谋逆之事是罪不容赦的。

众臣不服,再次上书请求依法制裁刘长。

汉文帝又批示说:赦免他的死罪,废掉他的王位吧。
众臣不依不饶,第三次上书启奏说:我们请求将刘长遣往蜀郡严道县邛崃山邮亭,要他带上自己的家眷一起到那里去生活,衣食住行由公家负担!

汉文帝颁旨说:“准请供给刘长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命令昔日受过宠幸的妃嫔十人随往蜀郡同住。其他皆准奏。” 。

与文帝对开国元勋周勃的态度相比,真有天壤之别!刘长真应该好好感谢这位哥!


5.绝食而亡,有隐情。

朝廷诛杀了刘长的同谋者,命淮南王启程。
袁盎却说:陛下一向骄宠淮南王,他犯了错误,太傅和国相也没去劝导他。他性情刚烈,现在这样折磨他,我担忧他会突然在途中身染风寒而死。到时,陛下落得个杀弟的恶名就不好了。

汉文帝说:“我让他尝尝苦头后,就会让他回来的。”。

沿途各县听说刘长是猛人,都不敢打开囚车的封门,刘长忽然对仆人说:

“谁说你老子我是勇猛的人?我哪里还能勇猛!我因为骄纵听不到自己的过失终于陷入这种困境。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郁闷!”于是绝食身亡。

文帝知道后,哭得很伤心,袁盎说:“事已至此,望陛下好自宽解。”汉文帝问:“怎么办好呢?”袁盎回答:“只有斩丞相、御史来向天下人谢罪就行了。”于是文帝命令丞相、御史逮捕沿途各县相关人员,对押送淮南王而没有打开车的封条为他送饭的人,一律弃市问斩。



6.皇帝杀人不用刀。

刘恒很虚伪,想灭了刘长,却不愿担当杀弟的罪名。刘恒是汉高祖 第四子,吕后势力被铲除后,由长安功勋集团拥立为皇帝。他平时谨小慎微,对阴谋叛乱者从不姑息,却放任刘长为非作歹,而且,从来没有没有派人去教育与开导过他,显然,刘恒 并不珍惜兄弟情谊,并没有尽到当哥的责任。他对刘长网开一面也是做给人看的。想显示自己的忠厚,却流露出了自己的虚伪。刘长的自杀,刘恒要负全责。


希望星晨58298869


没啥隐情。

刘长绝食而亡,不怪任何人,只怪他自己。怪他自己太不知满足,怪他自己太作死。

前174年,刘长与匈奴、闽越暗地联络,意欲谋反,事泄被拘。此时,朝中重臣皆认为刘长应该被处死,《史记.淮南列传》载:“丞相臣张仓、典客臣冯敬、行御史大夫事宗正臣逸、廷尉臣贺、备盗贼中尉臣福昧死言:淮南王长废先帝法,不听天子诏,居处无度,为黄屋盖乘舆,出入拟於天子,擅为法令,不用汉法.....长当弃市,臣请论如法”,当时张仓、冯敬等重臣认为刘长阴谋造反,理应处斩首弃市之刑。



但是,时汉文帝刘恒顾念亲情,毕竟刘长是此时刘恒仅存于世的亲兄弟,因此汉文帝并未想杀他。刘恒先是与群臣说道:“朕不忍致法於王,其与列侯二千石议”,他希望群臣能与朝中列侯、二千石官员一同商议,给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其实,刘恒会说“与列侯二千石议”,其意不是想让他们商量出该如何惩罚刘长,而是希望他们能开口替刘长求情,或者免他死罪,这样刘恒就可以顺势饶恕刘长。

可惜,群臣却不领刘恒的意,他们依旧认为刘长该杀,《史记.淮南列传》载:“臣仓、臣敬、臣逸、臣福、臣贺昧死言:臣谨与列侯吏二千石臣婴等四十三人议,皆曰‘长不奉法度,不听天子诏,乃阴聚徒党及谋反者,厚养亡命,欲以有为’ 。臣等议论如法”,张仓、冯敬等人与列侯、二千石官员都认为刘恒依然该杀。



而后,刘恒眼见靠百官,是无法保全自己的弟弟刘长的性命的,由此刘恒无奈下只得亲自下诏:“朕不忍致法於王,其赦长死罪,废勿王”,即赦免刘长的死罪,只废除刘长的淮南王爵位。就这样,在汉文帝刘恒一意孤行的力保下,本该处死的刘长就这样保住了性命。

之后,群臣见刘恒一定要保住刘长的性命,无奈下只得退而求其次,他们死谏皇帝:“请处蜀郡严道邛邮,遣其子母从居,县为筑盖家室,皆廪食给薪菜盐豉炊食器席蓐”,他们希望文帝将废王刘长连同其家人发配至蜀郡严道邛邮,即今四川雅安。



刘恒让刘长活下来已是极限,因此对群臣让其发配到蜀郡的谏言,他也不敢再拒绝。但是刘恒还是太疼爱自己这位弟弟,他虽下令将其发配到蜀郡,但也同时下诏:“计食长给肉日五斤,酒二斗。令故美人才人得幸者十人从居。他可”,在前往蜀郡的路途中,刘长不但被好酒好肉供着,更有美女相陪,是好不快活。

与此同时,刘恒也并未想让他一生一世都待在蜀郡那穷山僻壤之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当时刘恒只是想让刘长受点苦,让他以后不要再如此胡闹下去,之后就会让他回京。



只是,刘恒虽的确是很厚待刘长,但刘长这人生性实在是太过高傲,堂堂一个诸侯王,却沦落成阶下囚,即使他的哥哥刘恒再如何善待他,刘长也受不了这个打击,正如刘长在被发配的途中对身边的奴仆所说的话:“谁谓乃公勇者?吾安能勇!吾以骄故不闻吾过至此。人生一世间,安能邑邑如此”,是的,对刘长而言,人生在世,怎能忍受如此羞辱呢?

由此,忍受不了如此屈辱的刘长,就选择了最壮烈,最有气节的死法,也就是绝食而亡。


澳古说历史


引言:

汉文帝前元6年,一封噩耗从雍城传到了京城长安,以至于当朝皇帝汉文帝刘恒一度失态,放声大哭:“七弟啊!你为何如此决绝啊!为兄对不住你,以至你英年早逝啊!”刘恒哭的如泪人一般,手里还拿着雍城县令给他送来的加急奏章,奏章上赫然写着:“臣雍城县令万死奏报陛下,淮南王殿下在押解途中连续五日水米未进,及至雍城,臣发现淮南王已薨于囚车之内!”

这个淮南王,就是汉文帝刘恒当时唯一的亲弟弟,西汉首任刘姓淮南王——刘长!

淮南王刘长剧照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淮南王连续五日绝食而亡呢?

一.事件起因——淮南王造反

首先,我们应该确定这样一个问题,刘长既然是淮南王,为何不在淮南好好待着,反而在数千里外的雍城出事呢?原来,刘长犯下了一条不可饶恕的大罪——谋反!

汉文帝刘恒这个皇位并不是正常继承的,而是功臣与皇族选举出来的。而当时,刘长也是候选人之一,却最终遗憾落选。因此,刘长非常不服气,总想拿回本应属于自己的一切,于是,刘长发动了一场中国历史上最滑稽也是规模最小之一的谋反行动!

刘长的这支部队规模有多小呢?总共加起来70个人,外加40辆牛车,然后刘长就对外宣布:“我要造反了!”结果很快就被地方官平定了。接到刘长造反的消息,汉文帝刘恒非常震惊和伤心,伤心之余,却又不忍心杀害他这唯一的亲弟弟,于是听从大臣们的建议,把刘长发配到蜀郡临邛县闭门思过!

六年,令男子但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輂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事觉,治之,使使召淮南王。淮南王至长安。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王刘长剧照

但是,在押解过程中却出了问题,囚禁刘长的囚车上贴满了封条,四周还用帷幕遮挡,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里面什么情况。自尊心极强的刘长感觉自己受到了侮辱,用绝食的方法进行抗议,连续五天不吃不喝,等到了雍城,县令觉得不对劲,才发现刘长已经溘然长逝,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二.骄横跋扈——淮南王作法自毙

在刘长谋反之前,他给世人留下的印象便是骄横跋扈,违法乱纪,一副贵族古惑仔模样。正是刘长生前一系列的叛逆行为,让当时很多人对他的逝世并不感到奇怪,反而有种他作法自毙,罪有应得的感觉。

1.不尊重皇帝

虽然刘长没做成皇帝,但做皇帝的是他亲哥哥刘恒,自己是刘恒唯一的亲弟弟。“我哥是刘恒”这句话在当时堪称免死金牌,屡试不爽。

即使在面对汉文帝刘恒时,刘长也不称呼皇帝,而是叫“大哥”。虽然两人是亲兄弟,但毕竟还是君臣关系,刘长如此称呼,对刘恒是有些不尊重的。

2.击杀审食其

在刘长还在襁褓中时,母亲便含冤去世。打小就没了娘的刘长内心一直念念不忘给母亲报仇,他把所有的仇恨,都集中给了当年为他母亲求情却没有成功的辟阳侯审食其身上。

由于审食其是吕后的宠臣,彼时刘长还不敢放肆,如今刘恒做了皇帝,刘长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趁着到长安拜会皇帝的机会来到审食其府上。审食其一看淮南王来了,马上请进屋里好酒好菜招待,结果两人刚刚坐下,刘长突然从袖子里摸出一只铁锤砸向审食其的脑袋,审食其当场去世!


辟阳侯审食其剧照

敢在大白天当众击杀朝廷重臣,刘长的骄横跋扈,无视朝廷法律可见一斑!

3.淮南成为国中之国

刘长没当成汉朝皇帝,于是便在自己的封国淮南做起了“皇帝”。在淮南国内,刘长的服饰礼节,出行待遇,对大臣和妃嫔的称呼全部按照皇帝的规格来做。同时,对于汉朝政府对诸侯国颁布的命令,淮南国概不执行,刘长转而实施自己制定的一套法律。

彼时的淮南,俨然成为大汉王朝的国中之国存在!

厉王以此归国益骄恣,不用汉法,出入称警跸,称制,自为法令,拟于天子。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从上面三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刘长所犯下的全是重罪,死罪。因此,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刘长的去世是作法自毙,咎由自取,与他人无关。

三.权力斗争——汉文帝刘恒是真凶!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刘恒的皇位是选举得来的,刘长也是曾经的竞选人之一。那么,我们不妨做一个合理而大胆的假设:淮南王刘长去世的背后刘恒才是真凶!

1.刘恒装糊涂

刘长去世的直接原因是不堪受辱,绝食自尽。但实际上,把刘长流放蜀郡的命令是刘恒亲自下达的,刘恒怎么会不知道囚车的样式呢?并且,作为刘长的亲哥哥,刘长的脾气刘恒是再熟悉不过了,他难道猜不到刘长的行为吗?

汉文帝刘恒剧照

在当时,大臣袁盎也曾因此事向刘恒提过意见,担心淮南王自尊心太强反而会伤害自己。但刘恒此时却装了糊涂,表示只想惩罚他一下,知道错了就放他回去,但悲剧还是上演了!

是时袁盎谏上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且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为有杀弟之名,柰何!”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2.刘恒有前科

作为亲哥哥,刘恒是有间接杀害刘长的嫌疑的。而这已经不是刘恒第一次这样做了,当初和刘恒一起竞争皇位的五个人,少帝刘弘和楚元王刘交在刘恒即位当年便去世了;另外两个齐王刘襄和朱虚侯刘章因为刘恒在分封功臣时对他们分封不均,兄弟二人气病交加,没两年也先后去世了,这种软打击刘恒已然驾轻就熟,刘长只不过是刘恒为了清除皇权威胁的又一个目标罢了!

3.刘恒问心有愧

在刘长去世之后,民间盛传一曲童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杵;兄弟二人不能相容!”这首童谣实际上就是讽刺汉文帝刘恒间接杀害了淮南王刘长。

童谣是反映老百姓心声的真实写照,迫于舆论压力,刘恒追封刘长为淮南厉王,又封刘长的四个儿子为侯,几年后,又把刘长尚存于世的三个儿子封王,把刘长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分给了他们。

孝文八年,上怜淮南王,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岁,乃封子安为阜陵侯,子勃为安阳侯,子赐为阳周侯,子良为东成侯。孝文十二年,民有作歌歌淮南厉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刘长之子——淮南王刘安剧照

假使刘长之死真的和刘恒没有关系,童谣因何流传?假使刘恒真的问心无愧,刘恒何必对刘长的后代封王封侯?是仁慈的表现吗?实际上更多的是问心有愧吧!

四.放纵与约束——刘长结局源于成长经历

刘长的一生非常短暂,二十四五岁便离开了人世,这个年纪,今天的很多年轻人都才刚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在很多方面都不够成熟。刘长也是如此,他成长的经历与他悲剧的结局息息相关,正是由于他成长中的问题导致了他不成熟的表现,以至于英年早逝!

第一阶段是刘长出生到吕后去世,这一阶段的刘长是乖乖男形象。在虎妈吕后的约束下,刘长表现的非常规矩,再加上当时吕后大肆屠杀刘姓皇族,刘长虽然与吕后有母子情谊,却也不敢胡来。

刘长养母——吕后剧照

第二阶段是刘恒即位到刘长造反,这一阶段的刘长是叛逆少年形象。吕后去世,没人再限制自己,皇帝是刘长亲哥,对刘长百般纵容。于是刘长就开始不断是骄横跋扈,违法乱纪,成了一个叛逆少年!

第三阶段是刘长谋反失败到去世,这一阶段的刘长是劳改犯形象。刘长第一次发现,原先放纵自己的大哥刘恒实际上并不好欺负,他开始顺从,答应前往蜀郡(如果刘长真的想死的话谋反失败就可以自杀,还需要走到雍城再绝食而亡吗),但是他没想到大哥刘恒在押解过程中用这种方式侮辱他,原本就不成熟的刘长因为不堪受辱最终自杀,酿成一桩悲剧!

结语:

造成刘长悲剧的根本原因就是刘长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问题!刘长就像一个弹簧,最开始被吕后压的很紧,结果刘恒一上台就直接放手了,猛的一松的刘长就如同出笼的鸟儿放飞自我;等到刘恒想管的时候,又用错误的方法对待这根弹簧,反而使他折断了!

刘长的教育悲剧正是给我们当代人敲响的一个警钟!对待后辈要谆谆善诱,用合适的压力和关心去对待他们,如果选择错误的方式进行教育,可能刘长的悲剧还会重演!


相城历史小学生


西汉大臣袁盎对刘长的评价是:“淮南王为人刚”,这话非常中肯。刘长的确为人刚烈,绝食而亡的背后并没有太多深层次的政治原因,就是他太“刚”而已,刚且蠢。

(造反被抓的淮南王刘长)

第一刚:击杀审食其

刘长的母亲赵姬本来是赵王张敖的美人。

张敖是刘邦长女鲁元公主的丈夫,得称刘邦一声岳父,但是后来在吕后的神操作下,他的女儿张嫣又嫁了汉惠帝刘盈,算起来和刘邦是亲家,辈份全乱了……但这不是今天的重点,就不说了。

汉高祖七年,刘邦从平城经过赵国时,张敖热情接待,对他毕恭毕敬,亲自侍奉;汉高祖八年,刘邦回来了,再次经过赵国,张敖依然用心招待,还奉上美人赵姬。

一夕风流,赵姬怀了刘邦的骨肉,告知张敖,张敖不敢让她再留在自己身边,把她安置在赵国王宫外,也是存着讨好刘邦的心思。

当时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赵国的国相贯高、赵午等人招募了死士,埋伏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墙中,想要伏杀刘邦。他们的理由很奇葩,认为张敖接待刘邦太过恭敬,而刘邦粗暴无礼,有损赵国的颜面。

但是刘邦运气很好,认为“柏人”代表着被人迫害,连夜离开了。贯高等人的阴谋就此流产,后来也没有再起意造反,但此事被贯高的仇人知道,向刘邦告密,赵国上下因此而被下罪。

赵姬也被抓了,对狱吏说自己怀了刘邦的孩子,狱吏赶紧汇报给刘邦,但当时刘邦正生张敖的气,而且不缺孩子,并不理会。赵姬的弟弟赵兼请求辟阳侯审食其告知吕后,希望吕后能帮赵姬说情。

也不知道赵兼这是什么脑回路,吕后是正房,对于这些抢丈夫宠爱的小妖精不亲自出手就算好的了,怎么还会帮助?置之不理。审食其很理解她的心情,也没有再劝。

赵姬在狱中生下刘长,以为自己这辈子都得困在狱中了,愤而自杀。狱吏把孩子抱给刘邦,刘邦有点后悔,厚葬了赵姬,将刘长交给吕后抚养。

(吕后)

长大后刘长知道了这些事情,他不恨刘邦,不恨张敖,不恨吕后,却恨上了说情不力的审食其,但审食其和吕后关系不一般,他把恨意埋藏在心底。

直到吕后、刘盈都去世后,汉文帝刘恒即位,刘长才展开报复,报复的手段简单粗暴。

某天,已为淮南王的刘长去到审食其府上,他身份尊贵,审食其当然亲自出迎,他就“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意思是从袖中取出铁椎,猛击审食其,又命随从魏敬砍了审食其的头颅。

此事本来应当治罪,但刘恒怜他为报母仇,同时也是因为手足情深,赦免了他的罪过。

(击杀审食其后入宫请罪)

第二刚:勾结闽越、匈奴等部,准备起兵造反

按理来说,刘恒对刘长这么好他应该感激感动,事实却恰恰相反,他觉得天子也不过如此,越发骄纵,在封地内行种种不法之事,甚至还模仿天子的仪仗,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

但这样他还不满足,孝文帝六年(公元前174年),刘长准备造反了,让心腹但等七十人和棘蒲侯柴武之子柴奇商议,打算在谷口县用四十辆兵车起事,怕兵力不够,还勾结了闽越、匈奴各处。《史记》上的记载是:“以輂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

以四十乘就想造反,这种事情大概只有刘长做得出来。至于闽越、匈奴,那是汉朝的外敌,为了自己的私欲,刘长真是什么都不顾了。

阴谋泄露,刘长被召入京,证据确凿,众臣都说按律当诛,但刘恒不忍心,一再让大臣重议,最终废了王位赦免死罪。

但刘恒也是有点窝火的,同意了将刘长发配蜀郡严道县邛崃山邮亭。一路用辎车囚载,令沿途各县递解入蜀。

(汉文帝刘恒)

第三刚:绝食而亡

袁盎曾劝谏过刘恒,意思是刘长性情刚烈,蜀郡又遥远,万一他路上发生了意外,皇帝岂不是要留下“杀弟”的恶名?

刘恒的意思则是让刘长吃点苦头长点教训,过段时间就让他回来。

虽说如此,其实刘长的待遇还挺好,除了正常食宿供应外,还特许刘长每日食肉五斤,酒二斗,昔日受过宠幸的妃嫔十人随同前往,和公费旅游也差不多。

唯一的不如意是必须呆在囚车里,沿途官府不敢打开囚车的封门,只能在囚车里进食,刘长气性很大,深觉受辱,遂绝食而亡。

一个准备造反的人,却接受不了失败的后果,只能说他刚而无谋。

(汉文帝刘恒)

总之,刘长绝食而亡并不是刘恒的意思,刘恒只是想治治他,并不想要他的命,事后也很伤心,为了表明绝无谋夺兄弟封国之意,封刘长的儿子们为侯(后封为王),待他们长大后重获淮南封地。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淮南王刘长绝食而亡后,民间流传歌谣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但是悲剧是汉文帝刘恒导致的还是其自身性格所致呢,亦或是其他原因?先来简单了解下淮南王刘长。刘长(前198年—前174年),沛丰邑(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少子,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异母弟,力能扛鼎,于前196年被封淮南王,因图谋叛乱被拘,途中不食而死,谥号厉王。

刘长虽然是汉文帝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却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身世坎坷,幸运的是经过吕后掌权之后幸存了下来,另一个就是汉文帝了,对淮南王刘长生平事迹进行分析,一探其绝食而亡的究竟。

一、出生卑微

汉高祖刘邦的女婿张敖为了讨好老丈人,将自己的赵美人送去陪他,很快赵美人就怀孕了。后面贯高等人谋刺事件泄露,赵美人因为诛连也被下狱。淮南王刘长在狱中出生了,母亲赵美人则撞墙而死,反应过来的刘邦,下令刘长由吕雉抚养。

二、骄纵跋扈

自幼丧母,一直由吕后抚养的刘长,自视与汉文帝关系最亲,骄横不逊,一再违法乱纪。汉文帝常常宽容赦免他的罪行。刘长得到皇帝的袒护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无故杀害朝中大臣,朝堂之上态度甚为傲慢。跟随汉文帝刘恒打猎,与皇帝同乘一辆车驾,不分尊卑称呼汉文帝为“大哥”。这期间,薄太后和太子以及列位大臣都惧怕刘长,刘长返国后并没有收敛,越发骄纵肆志,不依朝廷法令行事,出入宫中皆号令警戒清道,还称自己发布的命令为“制”,另搞一套法令,一切模仿天子的声威,他的性格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皇帝的袒护也是使他走向不归路的铺垫。

三、胡作非为

身处淮南的刘长,多次挑战国家主权的底线,

在封地自行制定颁布法律;在很多待遇上超规格和皇帝同等;以天子的身份口气向外发号施令;直接上书,向朝廷要重要官员的任命权限。

四、举兵造反

前174年,刘长秘密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准备起兵造反,后因事情败露,被汉文帝免去王位,发配四川,以消磨他的乖戾之气,并没有治他的死罪。

五、绝食而亡

淮南王刘长性情刚烈,而在囚车里是一件十分羞辱的事情,一路走来的淮南王刘长一直在囚车里,吃不好,睡不好,而且受人白眼,更别说自由。一切都和他以前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受不了打击的刘长,对自己的仆人说:人生在世,怎么能忍受如此郁闷!于是绝食而死。

通过以上几点不难看出,刘恒对刘长的放纵,使得刘长一步步的走上了不归路,同时刘长没有自知之明,作孽太多,才是导致他悲惨结局的主要原因,可以说他的死是咎由自取。

欢迎阅读,我是冰霜孤言莫,一个热爱写作的女子,喜欢记得关注哦(´-ω-`)。


冰霜孤言莫


刘长,是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严格来说应该是刘邦的私生子。因为刘长的母亲赵姬生他时,赵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成为刘邦的妻或妾,并且终赵姬一生也未能进入刘氏皇门。

赵姬原本是刘邦的女婿张敖的小妾,刘邦从张敖的封地路过时,张敖为了讨好刘邦于是把赵姬献了出去。刘邦当时一乐,宠幸了赵姬一晚然后第二天就离开了。后来的后来,赵姬便怀孕生下了刘长。


刘长和汉文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经过吕后专政后,刘邦儿子中仅剩的两位。历史记载,刘长因为造反获刑,当时群臣建议杀了刘长但汉文帝只是废除了他的王位,将其贬到了蜀郡严道邛崃山邮亭。当时汉文帝虽然允许他带上宠爱的妻妾和儿女,但却玩让刘长坐着囚车前去。

汉文帝虽然法外开恩,饶了刘长一命,但让他坐着囚车前去蜀郡,我个人觉得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试想前一秒还是一位藩王,后一秒就成了阶下囚,并且还要一路囚车,这对刘长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精神打击。


历史记载,刘长在汉文帝即位后非常跋扈,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但是汉文帝却一一选择了原谅他,直到后来,刘长竟然走到了谋反的地步。即便是这样,汉文帝依然没有要了刘长的命。如此看来,汉文帝对自己的这位兄弟倒是够仁慈的。

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刘长之所以后来那么跋扈没有王法,完全是汉文帝时纵容所致。汉文帝故意把刘长纵容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然后还不直接杀了他,而是夺其王位然后把他贬到了蜀郡,并且还用囚车装着去。



用囚车装着本身就是件很耻辱的事,并且一路上各地官员谁都不敢揭开囚车的封条,让刘长出来活动活动。刘长性情刚烈,曾经是个无拘无束的王爷,这一下被囚禁了起来,可以想象是一件多么耻辱的事。最后刘长绝望了,于是选择了绝食而死。

刘长的死,民间归结为汉文帝是最大的凶手。汉文帝虽然富有天下,但皇位来的并不是太正当,所以对同为刘邦之子的刘长难免有所顾虑。


猫爷历史观


淮南王刘长是刘邦的小儿子,为汉惠帝刘盈和汉文帝刘恒的异母弟。

公元前196年7月,原淮南王英布谋反,刘长被刘邦立为淮南王,掌管英布领属的四郡封地。

汉文帝即位后,刘长自认为与皇帝关系最亲,于是骄横跋扈,“数不奉法。”汉文帝“以亲故,常宽赦之。”他从封国入朝后,与汉文帝在御苑打猎时,“与上同车”且称其为“大兄。”他当众杀死辟阳侯审食其后,汉文帝依然赦免了他。刘长于是更加得意忘形,横行朝中,使“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

回封国后,刘长先“益骄恣,不用汉法”,继而“自为法令,拟于天子。”最后竟准备发动武装叛乱,被朝廷召入长安讯问。群臣联名上奏,列举其种种劣迹,请求汉文帝将刘长当众斩首。

汉文帝在群臣第三次书奏后,才诏令刘长携十个妃嫔贬谪到蜀地居住。刘长被装在囚车内递解入蜀。沿途各县押解者都不敢打开囚车封门,让刘长在囚车里吃喝拉撒。刘长骄纵半世,无法忍受如此羞辱,“乃不食死。”

汉文帝闻讯“哭甚悲”,命将沿途各县不打开囚车封门和不馈赠食品者全部处死,以列侯礼仪安葬了刘长。

刘长“有材力,为能扛鼎”,且“为人刚”,这样一头猛虎被困囚车,自杀是最合适的选择。

我认为:刘长绝食而死,并非由人上人变阶下囚的巨大心理落差所致,而是他终于省悟出这是汉文帝的借刀杀人之计,所以才以一死保全声名和家小。


2许云辉


刘长之所以绝食而亡,那是逼不得已,如果他不死,最后死的可能是他的全家。

刘长的母亲曾是赵王张敖的美人,刘邦路过赵国的时候,赵王张敖将赵姬献给刘邦,春风一度后,赵姬怀上了刘长。

赵姬因为赵相贯高谋反案牵连,被抓捕入狱。赵姬的弟弟赵兼拜托辟阳侯审食其,请其向吕后求情,告知赵姬已经怀有身孕,怀的是刘邦的龙种,但是吕后不予理睬。

赵姬在生下刘长后就自杀了。刘邦知道后就命吕后收养了刘长,之后刘邦平定英布谋反后,就让刘长管理英布的封地,做了淮南王。因为曾被吕后收养过,所以吕后当政时,刘长才没有收到政治迫害。换到另外一些人的眼中,刘长也可能是吕氏一党。

汉文帝继位后,刘长经常违法乱纪,汉文帝对他也是宽容赦免,名义是念及手足亲情。其实这个是说不通的,吕后在位时,汉文帝刘恒多少也是受到一些迫害的,对于吕后的养子刘长怎么说也亲近不到哪去。

作为皇子皇孙,普通的罪名并不能让其伤筋动骨,汉文帝刘恒又想要个好名声,那只有一个方法“捧杀”。有几点可以说明:

一,汉文帝召刘长一起到御苑打猎,让他跟自己同坐一辆马车上,还默许刘长喊他“大哥”,而不是叫陛下。汉文帝难道不知道刘长这样是违制吗?

二,刘长去审食其府上拜见,二人见面后,刘长就用铁椎打向审食其,并让手下最终将他杀了。虽然刘长向汉文帝述说了其杀审食其的原因,但是这改变不了他擅杀朝廷官员的罪名,但是汉文帝还是原谅了他。

汉文帝原谅他,一是因为审食其曾跟吕氏走的很近,自己借刘长之手将其除去,还有就是给刘长错误到信号,杀人的事情哥哥都能帮你扛着,你还有什么事不能做?

三,刘长在封地不遵守朝廷法令行事,自己独自发布政令律法,汉文帝为什么开始就没派人制止?为什么隔了3年后,有人告刘长谋反,才将其抓捕?

四,汉文帝命人用囚车将刘长押送蜀郡流放,袁盎向其劝说:“淮南王为人娇纵,是因为皇上没有给其安排合适的老师或者贤明国相,臣担心淮南王在途中会出意外啊。”汉文帝回答:“我只是让他吃吃苦头,他日还会让他回来的。”

这个话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袁盎告知汉文帝,你放心淮南王在途中就会意外而死。二,袁盎是真心劝解,但是汉文帝本就有心让刘长在途中发生意外。

总结:刘长最终选择了绝世而亡,当他坐上囚车的时候,他可能也知道了汉文帝的意图。倘若途中他不死,或许后续还会有其他的阴谋,有可能将他全家葬送。现在他选择自己一个人,至少可以保全家小,所以刘长可以说是被汉文帝逼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