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想要孩子将来智商更高,家长就舍得放任娃这三个“怪癖”,别打压

文|空谷幽兰

善于发掘的父母,往往能够让孩子的天赋不断凸显甚至出色发挥!

芳芳说,她家五个月大的小宝宝每回看到电视播广告都会看得很入神,无论旁人怎么干扰怎么逗都没反应。搞得家里的大人每次都忍不住去“打扰”她看广告,非得逗到她有反应了才停下来哈哈大笑。

像宝宝这种日常的“怪异”小行为,家长细心留意,还有很多,有的甚至会让爸爸妈妈抱怨宝宝调皮捣蛋太难带了!

想要孩子将来智商更高,家长就舍得放任娃这三个“怪癖”,别打压

几乎很少家长发现,宝宝的很多“怪异”行为都是他聪明的表现,看看你们家的孩子中了多少条。

孩子聪明行为一:莫名发呆。

宝宝平时很容易盯着一个东西发呆,旋转的吊扇、电视广告画面、玩具公仔、某个空间点……碰上这种情况时,很多大人的反应是笑着逗孩子:宝宝你在看什么?又或者是一直叫孩子强行打断和引起孩子注意。

敲黑板,划重点!!!

孩子长时间盯着一个事物发呆,是他对事物产生好奇并且大脑在高速运转思考的过程,同时也是在培养专注力。大人经常打断孩子的发呆,会影响孩子的思考能力提升,往后难以进入对事物集中注意力的专注状态。

想要孩子将来智商更高,家长就舍得放任娃这三个“怪癖”,别打压

给家长的建议:给孩子发呆的时间和空间,等他结束,又会恢复日常常态。

孩子聪明行为二:东摸西碰。

宝宝从小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婴儿阶段有的妈妈怕宝宝抓破自己的脸,会用小布包罩着小手,而在爬行阶段的宝宝,看到地上、桌上等触手可及的大小物体都会用手去触碰,甚至放进嘴里尝尝。

所以很多家长的做法是在一旁监督着孩子,恨不得杜绝孩子触碰任何东西,从源头切断危机和可能出现的麻烦。

敲黑板,又划重点了!!!

宝宝还处于成长阶段,和大人不同,已经拥有了常识认知和成熟的判断能力,知道什么东西该碰,什么东西该远离。对于孩子来说,建立起对外界的认知,从触碰开始。在触碰的过程中,通过触觉对物体产生了认知和记忆,在逐步建立起常识认知后,会判断要不要触碰去避免危机发生。

想要孩子将来智商更高,家长就舍得放任娃这三个“怪癖”,别打压

给家长建议:不要因为害怕而过度干预孩子触碰物体的行为,扼制他的触碰意识,在保障远离危机的基础上,陪伴孩子一起去触碰强化他对物体的认知。担心卫生问题,可以勤清洗玩具和其他孩子经常会触碰的物体。

孩子聪明行为三:怕生。

面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孩子容易哭闹,对于陌生人的亲近会下意识躲避。很多家长担心这是孩子内向、胆小怕事的性格表现。

其实不然,孩子对于陌生人陌生环境的反应,恰恰说明了他警觉性高,感觉到了陌生的危险做出的及时反映,这是孩子的一种聪明表现。家长加以引导,定能助推孩子良性成长。

给家长建议:“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的行为,对大人来说一点都不难,对孩子来说,却需要大人不断的教育和灌输,还不一定能够完全保证有效。

在孩子成长阶段,父母可以抓住孩子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反应意识,培养他对陌生危险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这种反应意识能力逐渐丧失或者向胆小怕事,性格内向发展。

想要孩子将来智商更高,家长就舍得放任娃这三个“怪癖”,别打压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想把孩子与生俱来的“怪癖”转化成高智商和能力,需要父母坚持不懈地培养和支持。

在孩子对外界产生认知初始,父母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互动方式,引导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强化他们对这些认知的记忆和理解。另外,再针对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设计一些关于危机的认识和避免行为锻炼,如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让孩子在床边感受爬出去会腾空掉下床,重复几次,让他产生认知与记忆。在孩子对“打针”有初步记忆的基础上,告诉孩子不能乱捡东西吃,会要打针针。诸如此类。

日常生活中,每个细节都可能是孩子高智商和提升能力的助推器,需要父母提供正确的人生方向进行引导和强化,多鼓励,多理解,多耐心,把孩子这些潜在高智商的怪癖,慢慢引导转化成“小天才”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