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克里米亞的經濟發展處於什麼水平?

一德格天1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條非常有趣的消息:3月15號是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五週年的日子。這一天,俄羅斯國家杜馬(下議院)議長表示:

自烏克蘭獨立到克里米亞迴歸俄羅斯的25年當中,克里米亞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烏克蘭政府剝奪了克里米亞居民的基本權利,比如語言權利。

因此,俄羅斯必須要求烏克蘭賠償經濟損失;另外,由於歐盟不支持克里米亞迴歸,歐盟對克里米亞經濟損失也有責任,歐盟也必須賠償。

克里米亞被俄羅斯吞併以後,俄羅斯傾盡所有幫助這個地區恢復經濟,發展旅遊業,特別是“刻赤大橋”建成通車以後,俄羅斯的各種援助源源不斷的來到克里米亞。

除此以外,俄羅斯還將在克里米亞新建兩個發電站,紀念統一5週年,並且徹底解決克里米亞地區電力供應不足的問題。

毫無疑問,在與俄羅斯重新統一後的5年內,克里米亞的基礎建設比如醫院、學校、能源(基礎設施),以及公民個人收入都逐漸與莫斯科等俄羅斯城市地區持平。

當年下決心拿下克里米亞,現在俄羅斯當然也有決心和能力讓克里米亞從原來的烏克蘭經濟模式中脫穎而出。五年了,克里米亞今非昔比。


閒看秋風999


克里米亞經濟目前處於俄羅斯中游偏下水平。


由於克里米亞是半島地區,所以在烏克蘭期間嚴重依賴赫爾松地區的經濟配套與生活資源,而當時的克里米亞的主要經濟產業是旅遊業。



自從克里米亞歸屬俄羅斯以後,就遭到了嚴重的國際制裁,不但克里米亞賴以維繫的旅遊業被嚴重打擊,而且在切斷同烏克蘭的貿易後,在連接俄羅斯本土刻赤半島的刻赤大橋沒有修建完成前,不但經濟發生了倒退,而且恢復得相當艱難。


在2014年剛歸屬俄羅斯時,克里米亞人均月工資只有2693烏克蘭格里夫納,約合當時283美元,也就是說2014年克里米亞人均年收入,不過也就才3396美元,約合當時20800元。


由於當時克里米亞產業結構單一嚴重依賴旅遊業,而國際制裁禁止西方企業與克里米亞有往來,所以不但麥當勞等西方餐飲企業和一些旅遊企業相繼退出,而且連金融上的VISA卡都不能使用,這嚴重打擊了克里米亞的旅遊業,一度使克里木半島經濟衰退。



不過在經過近5年的發展後,馬克看到隨著連接俄本土的刻赤大橋建成,俄也基本解決了克里米亞半島生活物資短缺的問題。目前的克里米亞經濟結構從原來的旅遊業逐漸向農漁業、工業製造業、能源業和旅遊業等複合產業轉型,而且還形成了多個經濟產業園區,吸引外國的投資。


據俄聯邦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克里米亞人均月收入已經達到31721盧布,約3090元。而年收入約37.2萬盧布,約合3.7萬元。這雖然和同期俄羅斯人均年收入約45萬盧布,約合4.3萬元相比還是差了一些,但是比2014年的人均年收入3396美元,約合當時20800元的狀況要好了很多。


而且在2019年的12月8日,刻赤半島大橋的鐵路部分也將開通,這將意味著旅遊者將可以直接乘坐火車前往克里米亞,還意味著各種物資可以運入,而各種克里米亞商品可以易成本更低的方式運出,這將大大提升克里米亞的旅遊業,並且將有效刺激克里木半島的經濟發展。


所以隨著俄羅斯控制克里米亞時間的增加,未來克里木半島對俄羅斯的依賴度將大大加強,而且隨著配套設施的完善和俄經濟的復甦,也將加速經濟發展。


馬克觀察


根據俄聯邦統計局不久前發佈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克里米亞人的月均收入已經達到29000盧布(約2900元)。儘管這比烏克蘭人的月收入要高,但和俄羅斯人的平均值43000盧布(約4300元)相比,落差空間仍然不小。


孫非55861233


屬於俄羅斯,應該跟俄羅斯差不多吧…俄羅斯物產豐富,應該不會餓了他們,在中國的大力支持下,俄羅斯經濟也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