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今日3過3,上週審7家本週審8家,新一年IPO發審保持高速度,過會率93%

今日3過3,上週審7家本週審8家,新一年IPO發審保持高速度,過會率93%

1月10日,證監發審委2020年第15、16次工作會議如期召開,審核了浙江浙礦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浙礦重工”)、深圳貝仕達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貝仕達克”)、京北方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京北方”)3家公司的首發申請。

最終,3家企業攜手喜提過會。

今日3过3,上周审7家本周审8家,新一年IPO发审保持高速度,过会率93%
今日3过3,上周审7家本周审8家,新一年IPO发审保持高速度,过会率93%

新年開始到現在10天, IPO審核保持高速度,發審委上週共審核7家企業,本週審核8家,截至目前,2020年共15家企業首發上會,14家獲通過,1家被否,通過率為93.33%。

今日3过3,上周审7家本周审8家,新一年IPO发审保持高速度,过会率93%

浙礦重工

公開資料顯示,浙礦重工是一家中高端礦機裝備供應商,主營業務是破碎、篩選成套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生產的設備可應用於砂石、礦山和環保等領域各類脆性物料的生產和加工。

其實早在2015年12月11日,浙礦重工就首次預披露招股書,當時正好趕上證監會IPO堰塞湖大抽查,不幸正中2016年12月證監會的抽查名單。2018年1月10日,浙礦重工首次IPO緊急終止。直到1年後的2019年1月29日,浙礦重工再次遞交上市申請。

相較於前次IPO,此次,浙礦重工經營業績大幅增長。2012年至2014年,浙礦重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13億元、1.78億元、1.98億元,對應淨利潤為1409.45萬元、2891.44萬元、3

190.35萬元。而2016-2018年,浙礦重工則實現營業收入2億元、2.25億元和2.96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018.7萬元、4307.68萬元和7444.04萬元。

此外在招股書中,浙礦重工提示了存貨及應收賬款較大引起的資產減值風險。2016-2018年末,浙礦重工的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8579.64萬元、10951.74萬元和10063.87萬元,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8494.45萬元、7388.36萬元和7382.62萬元。截至2018年末,二者合計佔流動資產總額的52.73%。

值得關注的是,浙礦重工對華東地區存在明顯依賴。2012年至2014年,華東區為公司貢獻銷售收入8926.12萬元、1.43億元、1.08億元,佔比為79.10%、80.48%、54.43%,每年呈下降趨勢。但在2016年至2018年,華東區貢獻的銷售收入

由8201.43萬元升至2.07億元,佔比由40.82%上升至69.87%。

雖然浙礦重工對華東地區的依賴情況仍然存在,但好在此番沒有重蹈上次衝擊不順的覆轍,如今順利過會。據披露,浙礦重工計劃通過本次IPO募集資金約3.81億元,其中8000萬元補充營運資金,其餘投向破碎篩選設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和技術中心建設項目

今日3过3,上周审7家本周审8家,新一年IPO发审保持高速度,过会率93%

貝仕達克

公開資料顯示,貝仕達克主營業務為智能控制器及智能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智能控制器主要應用於電動工具領域。智能產品系智能控制器的下游延伸,主要包括智能照明、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產品,主要客戶包括TTI、亞馬遜等公司。

2016-2018年以及2019上半年,貝仕達克營業收入分別為3.27億元、4.73億元、5.59億元、3.84億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44.61%、18.2%。同期,貝仕達克淨利潤分別為5942.15萬元、4335.68萬元、9844.11萬元、7440.72萬元,2017-2018年分別同比增長-27.04%、127.05%。在業績上坐了一番過山車。

深入查閱招股說明書可以發現,貝仕達克存在大客戶依賴風險,特別是其第一大客戶TTI及其子公司。其業績基本上來自公司的前五大客戶,且其第一大客戶的貢獻比例均超過了八成。

報告期內,貝仕達克向其前五大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為32131.05萬元、46341.26萬元、54946.7萬元、37981.9萬元,分別佔當期營業收入98.29%、98.03%、98.34%、98.98%,其中TTI及其子公司合計貢獻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6699.88萬元、37901.3萬元、46649.92萬元、31383.24萬元,分別佔81.68%、80.18%、83.49%、81.78%。

備受市場關注的是,貝仕達克在業績尚可的情況下對研發投入方面卻有些“吝嗇”。2016年到2019上半年

,貝仕達克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84.25萬元、1745.07萬元、1981.50萬元和1245.09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32%、3.69%、3.55%和3.24%,而同行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4.56%、4.61%、4.83%和4.72%,貝仕達克的研發投入比例遠低於同行公司平均水平。

此外,2018年年底,貝仕達克員工中共有研發人員147人2018年研發人員平均工資僅有6.31萬元。即使位於深圳的母公司貝仕達克2018年研發技術人員的年薪為7.59萬元。而同在深圳的競爭對手拓邦股份的研發人員的年均薪酬為13.36萬元,遠遠超過了貝仕達克。

專利方面,101 項實用新型專利、2 項外觀設計專利和50 項軟件著作權,但是,發明專利為0。從公司申請專利的情況來看,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開信息顯示仕達克發明專利的申請日期均集中於2018年4月17日-20

19年9月29日之間,也就是招股書籤署日期之前的一年半的時間內,或存IPO前突擊申請的情況。

今日3过3,上周审7家本周审8家,新一年IPO发审保持高速度,过会率93%

京北方

公開資料顯示,京北方主營業務以信息技術為核心,主要向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提供信息技術服務和業務流程外包服務

。公司前述兩大業務板塊協同發展、深度融合,形成相對完整的金融外包服務供應鏈。

2016年-2018年和2019年1-6月,京北方分別實現營業收入85161.84萬元、100977.79萬元、122599.02萬元、74033.93萬元,淨利潤分別為4627.11萬元、4841.5萬元、7802.92萬元、5242.57萬元,均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仔細來看,京北方的營收主要依賴信息技術服務和業務流程外包,2018年分別貢獻4.89億元和7.37億元營收,業務流程外包營收佔比高達60%,報告期分別為70.10%、67.70%、60.13%。

報告期內,公司來源於銀行業的銷售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依次為95.12%、92.82%、

91.87%和91.34%,佔比較高。按合併口徑計算,公司來自六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營業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9.49%、70.84%、67.65%和66.32%,佔比也處於較高位置。

引起市場關注的是,京北方2019上半年應收賬款暴增逾3億元,佔營收90.50%。具體來看為2016年至2019年1-6月,京北方應收賬款餘額分別為2.26億元、2.70億元、3.50億元、6.70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26.55%、26.76%、28.54%、90.50%。

對此京北方表示,2019上半年,公司應收賬款餘額與營業收入之比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下游銀行客戶由於自身審批流程及付款延後等原因,款項結算多集中在每

年年末,年中結算相對少所致。

部分內容綜合自中國經濟網、金色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