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沧州国家级非遗文化——武术

《沧州武术志》记载:“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拳械门派多达53种,占全国131个武术门派拳种的40.4%,是中华武术拳械门派富集地,在‘南有莆田、中有登封、北有沧州’的中华武术大格局中举足轻重。沧州武术的代表性拳种有八大门派:劈挂、燕青、六合、八极、八卦、功力、查滑、太祖;而疯魔棍、苗刀、戳脚、阴手枪等拳械更为沧州所独有。”

沧州国家级非遗文化——武术

沧州武术久盛不衰,源于深厚的群众基础。西汉时,渤海郡太守龚遂教谕民众“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可见沧州民间武者之多,武风之烈。隋唐时期,“武科取士”使民间习武者有可能晋身军旅,报效国家,“习武无用”、“练武滋事”的观点被否定,进一步促进了武术在民间的发展。明清两代的武科,更为沧州民间武人“出人头地”提供了机会。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沧州共产生武状元8人,武举人、武进士1400余人。“把式房”遍布城乡村落,“日出而作,日落习武“成为沧州民间习武者的真实写照。

沧州国家级非遗文化——武术

沧州武术素有“武健泱泱乎有表海之雄风”和“镖不喊沧”之说。沧州武术拳种丰富,门派众多,豪侠云集,名家辈出,这些都是因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丁发祥、霍殿阁、张之江、王子平、佟忠义等蜚声中外的名宿巨擘,也都是来自民间。沧州武术一招一式中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阴阳、内外、刚柔、方圆、天地等哲学元素和理念,渗透着儒、释、道多种思想意蕴,浸染着浓郁的文化色彩。沧州武术是根植于民间的中华武术的典型缩影,是古老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遗存。

拳种门派汇聚沧州,民间武术长盛不衰,有着历史和地理原因。从春秋时期直至明清,沧州始终处于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交汇融合的地区,而沧州的地理位置西靠太行、东邻大海、北接燕京、南近齐鲁,地势开阔平坦,适于大部队作战,史载发生在沧州地区的大型战役有100余次,其中近代史上就有30余次。当地人民保命立身,习武成为必须的手段。

沧州国家级非遗文化——武术

此外,从唐时开始的武举对沧州武术也有很大的促进。到了明清时期,沧州成为畿辅重地,北京通往外地的五条“御道”,有两条经过沧州,再加上大运河的漕运便利,使沧州成为武林豪杰荟萃之地。同时,沧州人自古又有着侠义豪放、率真刚毅的地域人文品格。这些原因使得武术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茁壮成长。

一方面,众多武术门派传入沧州或在沧州创立;另一方面,沧州武林中人又或因投身军旅四处征战,或因开设镖局当镖师、拳师,或因闯荡江湖卖艺,将沧州武术传至全国各地。“兼收并蓄”、“世代相因”成为沧州武术发展的特点。“开放性”是沧州武术的最大特点,沧州武术发展至当代,在秉持传统技法的同时,吸纳了规范武术套路等现代成分。现在的沧州武术,既有大开大合的勇猛长势,又有推拨擒拿的绝技巧招,具有刚猛剽悍、力度丰满、长短兼备、朴中寓鲜的风格特点,速度快、力度大,章法严谨,实战性极强。

沧州国家级非遗文化——武术

如果说在古代,沧州武术还只是传承和传播的话,到了清末民初,沧州武术进入鼎盛时期,无论是在武术实践和武术理论创新及门派发展上,沧州武林人士都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在中华武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沧州武术的门派兴起于明清时期,如六合、太祖、八极、弹腿、唐拳、劈挂以及闯王刀、杨家枪、阴手枪等,共31个门派。从清末到民国初期,通臂拳、昆仑拳、连环拳、八盘掌等新门派创立,沧州武术门派增加至47个。新中国成立后,武术门派又增加至53个。门派之多,为国内所仅见。传统武术各门各派,均有自己的许多理论,对这些粗略理论进行整理,进而形成系统的武术理论,沧州武术界人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在民国时期,有沧州国术理论“八大家”之说,即“一帅”(张之江)、四老(米连科、佟忠义、黄柏年、王子平)、三家(姜容樵、郭锡山、李元智),他们办刊出书、建言立论,为丰富武术理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姜容樵被称为民国“第一国术理论家”,武术专著达30余部。

沧州国家级非遗文化——武术

自清代以来,沧州武师在与外国人的擂争中为国人争光,也为沧州赢得了声誉。康熙年间,沧州回族英雄丁发祥勇挫俄国两名大力士;民国时期,霍元甲、王子平、佟忠义等沧州武术名家接连在与外国武师的擂争中获胜,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大大长了国人志气,也打出了沧州武术的名气。

民国时期,张之江创办中央国术馆是中国现代武术发端的重要标志。刘增祥说,张之江堪称是“国术推进第一人”,国术馆首倡的“图强御侮、强种救国”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武术在国家危难时期的发展方向,张之江也由此成为中华武林唯马首是瞻的武林领袖。在此前后,精武体育会、中华武士会、上海市国术馆、华北四省国术馆等由沧州武术家参与创立的武术组织接连成立。1933年,张之江主持创办了南京“武术体育专科学校”,众多沧州武林人士纷纷南下,进入国术馆,开启了我国武术发展向体育运动方向转变,当代中华武术从此而来。

沧州国家级非遗文化——武术

据《名沧州·沧州武术》记载,抗战时期,沧州武人投身军旅,在现代战争史上创造了“冷兵器”的最后辉煌,二十九军的“大刀队”中,许多战士都是沧州民间的习武者,1933年的喜峰口战役《世界日报》曾予以报道,“日军二百余名……被宋部大刀队迎头痛击,被斩首者三分之一。”

如今,沧州武术界人士到佛山、莆田、漳州、登封等武术盛地交流考察者众多。谈及沧州武术,这些地方的武术界人士都非常敬重。佛山是中国“武术之城”,而沧州大侠霍元甲创立的精武馆从上海迁出后,就落址佛山,佛山人还为这位沧州武术大师建立了塑像。

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是观摩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喜爱武术的人可以前来以武会友。武术节在1989年10月中旬创办首届,2016年将举办第九届。沧州武术节是全国举办武术节最早,而且经验最丰富,比赛表演项目最多的一个群众性武术节日,在海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沧州国家级非遗文化——武术

沧州练武、尚武精神已蔚然成风,习武人数已达30万,规模性武术学校如沧州林冲武术学校等有3所,大小拳社近百家,武术被列为中小学校体育课教学内容,占全年体育课课时的1/4,参加武术活动的学生超过19万,占在校学生的90%,有300多所中小学建立武术队。街头巷尾、公共场所从早到晚,无论是年近花甲的老翁,或是几岁的幼童,都会玩刀枪剑棍,他们平时练武,既强身又是一种特殊爱好。

沧州武术流传至今,与当地党政领导重视和祖祖辈辈的言传身教是分不开的。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沧州市的石同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