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哪些一本正经的诗总被误以为是情诗?

用户64079275


哈哈哈,我首先想到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双叶红于二月天”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高中时候,男孩调皮,取笑男生和女生约会时候,喜欢喊 一句:你们是不是昨天“停车坐爱枫林晚,双叶红于二月天”了……

全班会哄堂大笑

“停车坐爱枫林晚”,其实是一首意境很美的诗,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 

后来,很多美丽的诗词都被“玩”坏了。

比如李白的“日照香炉生紫烟”……赵香炉表示很无辜。

还有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据说,很多男生对这句诗很有看法,一不小心就容易浮想联翩……

还是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喜羊羊,灰太狼……”哈哈哈,王弗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

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更是被人拿去当了标题,有没有误入色情小说的既视感……羞答答,红了脸。

玩笑,玩笑哈。

喜欢诗词,只需要几个字词,就能把人代入一个无限的广阔的天地,无限幽美的意境中……

诗词被现代人拿出来“玩味”一下,应该都是带着善意的,并无恶意。[可爱]

 


路痴珺


1.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苏轼《蝶恋花·春景》

屈原在离骚中写到,“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意为世上哪里没有芳草鲜花,为什么一定要恋着自己的家园。

苏轼在这里自己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情,和《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的“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抒发的感情是一致的。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邶风·击鼓》

形容的是战友之间立下的誓言。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江上赠李龟年》

这首诗又名《相思》,是描写的是和歌手李龟年之间的友情,不过之中用了红豆的典故,因此用来形容爱情实际上也是可以的。

4.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赠妓云英》

又名《嘲钟陵妓云英》,云英是罗隐赶考时认识的歌妓,十多年后再度遇到云英,云英惊讶的说“罗秀才怎么还是一介布衣”,罗隐便回怼了这首诗。(这首诗真的怼的太狠了)


币币叨叨叨


1.生死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自《诗经·邶风·击鼓》,描写战友同生共死之情。

2.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出自先秦《越人歌》,表达对同性之人的品德的仰慕。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思》.唐.王维。此相思非彼相思,其实是寄友人的。

4.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近试上张籍水部 》/ 《近试上张水部》 / 《闺意献张水部》.唐 ]. 朱庆馀

天大的误会呀,这诗其实是写给主考官,探问自己的考试成绩的。

5.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草树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梦微之》.唐.白居易

这诗其实是抒发对逝去挚友的怀念,微之就是元稹。

6.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道》.唐.张籍

这诗其实表达的是对别人拉拢自己的婉拒。

古人诚会玩,骗了尔等数千年。嘿嘿😁



自在为怀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一首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首诗了。大多数人都把他当做情诗。

多才多艺的大诗人王维喜朋好友。在长安结识了音乐大师李龟年。二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王维向李学习音乐,李唱王维的诗,俩个在一起其乐融融。

好景不长,安史之乱爆发了,叛军攻陷长安,王李二人失散了。李龟年跑到了江南一带躲避战争。

无聊寂寞的生活让王维时常想念好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好友的思念。红豆生长在南方,到春天会发出几枝新芽?希望你多采一些,这个东西最能寄托我们相互思念的友情。

这时的李龟年在江南居无定居,在街头演唱谋生。得到这首诗时泪流满面,经常演唱这首诗。通过传唱,这首火爆了。

也别怪我们多想,本来吗,红豆在古代就是表示男女相思之意的,因此也叫相思豆。你把红豆写在这里,我们能不多想吗?

大家说是也不是?


天中照心


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初读张籍的这首《节妇吟》时,一直觉得是一个已婚妇女拒绝爱慕者的诗,后来看了解释才知道是张籍拒绝李师道拉拢的名诗,全诗用比兴的手法,委婉的表达了自已的决心。


听风轩主


在古代一些看似爱情诗,实际上不是写爱情的,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特殊现象。一些政治诗,却是爱情诗的面目出现的。中国的古人,一向是常常喜欢用女子作比喻的。因为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之中,男女关系与君臣的伦理关系是相当的。妻子在丈夫之前没有自由,她的一切都是操纵在男子手中,丈夫可以喜爱她,可以抛弃她,可以休弃她。在君臣的关系中,在家里惟我独尊的男子汉大丈夫,一到君臣的关系之中,作为一个臣,就变成臣妾了,就相当于女子的地位了,可以被国君选择,可以被抛弃,可以被贬谪,甚至可以被赐死、杀身,还要谢主龙恩。因此君臣的关系在封建伦理之中,与男女夫妻的关系有相似之处。所以很多男子汉大丈夫写起诗来,想到没有一个人欣赏他的才能,能任用他,就把自己比做一个女子,没有找到一个托身的人。

张籍《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这是已经有了丈夫的女子,拒绝其他男子的追求。第一句就挑明了挑明追求者知道女子有夫的身份,这样对方送她一双明珠完全是不守礼法的举动。但是女子没有急于表示烈女可杀不可辱,居然被对方的情意感动,还把明珠系在了身上。但是语气马上一转,说自己丈夫很有地位,虽然知道对方用情很深,可是自己又与丈夫有同生共死的誓约,最后一边流泪,一边还珠,感伤相逢太迟,明确拒绝了对方。

这首诗真是奇特之处,是一个男性诗人将一个女子的心理体会得如此真切细腻,正视了她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矛盾,将“非礼”的感情写得如此富有美感,带出了活生生的人性美。

这首诗题下注:“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中唐时期,藩镇割据,李师道是藩镇之一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等头衔,是炙手可热的人物。据记载,张籍“时在他镇幕府,李师道以书币聘之,因作此词以却。”原来是张籍为了婉拒李师道的聘请而写的,等于说“我对您的一片好意也很感动,但是我不得不谢绝”。礼法之外的情愫不见了,成了权势者与人才之间的挖人和拒绝的心理对抗;那对沾有泪水的明珠不见了,成了一堆为了笼络文人名士而预付的高工资;人情人性也变味了,现出了仕途选择和政治立场的原形。

还有一些看似男女之间的相思诗,实际上是写朋友的思念的。唐朝诗人王维曾用“相思”为题,赋诗一首,至今还是人们表达思念的佳作。“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红豆果实鲜红,产地在岭面一带。相传古代一位女子得知丈夫死在外地,在红豆树下痛哭而死,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就称红豆为相思豆。长期以来,红豆成为恋人、友人相思之情的象征。但这首诗不是写爱情的,它是王维写给诗人李龟年的,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因把相思之情写得缠缠绵绵的,特别是红豆所附着的美丽传说,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余地,也可以当作爱情诗来读。

文学欣赏,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要过分穿凿。这类诗可以当作爱情诗来读,只要读出无穷的美感就行。


丁小的时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的这首《水调歌头》词,其中被应用最广的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多用于表达恋人之间的相思之苦,想念不能相见,那种思念只能寄托于月亮。而苏东坡写这首词的时候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其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是手足间的思念。现在大多被用于异性之间的思念。




看山禅院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封信不知往那里寄好,天上水下不知何是处……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不一定要留恋自己的故乡,世间哪里没花草……


禅游镜花水月


花有清香月有阴,春宵一刻值千金。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空谷幽生


你这个问题,突然让我想起了当年出现的一句话,人是正经,刮来的风它不正经……换句话说,人写的诗正经,读这些诗的,谁晓得正经不正经。你这不正经的人,去看《金瓶梅》不就好了[大笑][大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