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慎終追遠,不止於傳承

本報評論員

魏英傑

又到一年清明時節。許多人開始籌備著掃墓祭祖。家在本地的,趁此機會闔家團聚,在外地工作生活的,早早地踏上返鄉行程。一個傳統節日到今天依然煥發著活潑的氣息,不斷被賦予新鮮的文化內涵,彰顯出強大的生命力,說明在國人心中這個節日依然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一說到清明,很多人都會想到慎終追遠這四個字。這是關於清明的經典註腳,也是人們發自內心的一種樸素情感。人是有情感的,對自己生活過的土地,對自己父母、祖輩,都有著發乎自然的親近感,所以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能“忘懷”,或者說不能“忘本”。

季羨林先生年少即離鄉求學,到了九十高齡還返鄉掃墓,跪在父母墳前,磕頭不止。他在《故鄉行》一文中寫道:“娘啊,這恐怕是你兒子最後一次來給您掃墓了,將來我要睡在您的身旁!”這是一個耄耋老人的內心獨白,又何嘗不是每個人的心聲?這就是一種樸素的情感,也就是一種普遍的情感,是人類共同的情感。

每年清明,我都要帶兒子返鄉掃墓。兒子出生在杭州,老家對他來說就是戶口本上的“籍貫”二字。但這兩字,足以表明一個人與那一片土地的聯繫。用兒子的話來講,杭州是他的家鄉,而老家是爸爸的家鄉,都是家。但杭州這個家,是他從小就熟悉的地方,而籍貫意義上的家,對他則有一個從陌生到熟悉再到認同的過程。

很小的時候,他不習慣老家的環境,有一次哭鬧著抱著媽媽說“媽媽,我們回家”。但隨著每一年返鄉,清明跟著大人掃墓,他逐漸長大了,也逐漸明白了老家對他的意義。每年清明回老家,我們都是從整個村子的祖墳到祖輩的墳這樣一路祭拜過來,然後再到另一個地方(我的祖父和父親的出生地)祭掃,那又是另一個老家了。在路上,我總是像父親當年那樣,一路走著,一路跟兒子講述上輩人的事情,斷斷續續,不無重複,但這麼一年一年下來,他就這麼瞭解了上代人,也慢慢認同了這片土地。

所以,清明掃墓祭祖並不止於慎終追遠,這實際上是在“追遠”的過程中回望來時路,是在記憶延續中反思,是對過去的總結,是對當下的整理,也是對未來的期許。這是一個人必要的精神活動。從哲學意義上講,這是在思考一個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現實的角度而言,這是對既往人生的“覆盤”,從中汲取經驗和前行的動力。小到一個人如此,一個家庭如此,大到一個民族如此,一個社會如此。有人說,中國人缺乏反思精神,這是大錯特錯的觀點。每年這時候,就是這個民族、這個社會集體沉思的時刻,是一場全民“精神返鄉”的時刻。

從這意義上講,故鄉是每個人的精神臍帶,清明掃墓是每個人迴歸初心,站在靈魂生長的地方,再出發。這是一種割捨不斷的血脈聯繫,是一種延綿不絕的精神傳統,是一個人、一個國家的“原力”。原力與我們同在。

故鄉是每個人的精神臍帶,清明掃墓是每個人迴歸初心,站在靈魂生長的地方,再出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