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给六十岁以上的老农民每月农保提高到五百元,他们还会种粮吗?

手机用户老糊涂


农村60岁以上的的农民,每月能领到500元的养老金,一天近17元的养老生活费。对于向来花钱抠门,老了挣不来钱,经济一向不宽泛的每一个老农民来说,肯定高兴得合不拢嘴。即使这样,想让老农民不种地,他们肯定一脸的愁云。

老农民每月领500元,是遥不可及的

养老金对于农民来说,那就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这个保险只有农民缴费基数高了,到了60岁以上才能领到更多的养老金。以我们当地农民来说,前些年每人每年缴费100元,从去年增加到了200元。眼下,已经达到60周岁以上的农民才领到105元。如果养老金要提高到每月500元,那农民每人每年参保费用将会是眼下缴费的几倍。这对种地收粮基本不赚钱,收入渠道很窄的农民来说,是怎么也承担不起的!也就是说,要达到500元的养老金更是不现实的。那么问题来了,这500元由谁来发呢?这就是一个疑问。


就算农民领到了500元的养老金,也不一定能保障他们的生活

对于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500元养老金的话,基本能保障他们的生活开支。毕竟农村人还有那“一亩三分地”,这些地靠种植,能够提供粮食蔬菜等其他基本的食品,接济自己的开支。但是对于身体状况不好,家庭条件不容乐观的人来说,即使有了这500元,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比如说,得了病得用药。所以,只有在老人身体健康比较良好的情况下,才能够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的开支。


即使有钱了,老农民还是会种地收粮的

从小到大再到老,一直生活在农村。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一辈子在种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几十年来,老农民养成了种地的习惯,与土地也有了很深的感情。

农民非严格意义上讲,可以称之为一种职业,种地是农民的一份“工作”。对于老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如果几天不去地里倒腾倒腾,还闷得慌,胳膊、腿还不舒服,还总觉得生活缺少点什么了!种地已成为农民骨子里的一种信仰。

老农民都是经历过上世纪60年大饥荒的人。他们体会到了没有粮食,连树皮都是香的。即使现在不愁吃穿,老人们被饿怕了,怕万一再没粮食吃。有了粮食装在囤里存着,心里热乎,也舒坦,这才叫生活安全。对种地老农民还是第一选择。

如今,国家的政策对农村老人带来了福利,让老人们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感。不过,一提起不种地,老农们还是割舍不了。而且他们种地跟自己有钱没钱,钱多钱少没有一点关系。哪怕经济条件再好,哪怕自己年事再高,只要身体不垮。种地必将陪伴老农民一生。

【#为生活而提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