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晚年的焦虑

对于“晚年”,词典上的解释是,“人生最后一个时期。”

但这一时期究竟有多长?词典并没有做出交代。当然这也是不容易说清楚的事,贸贸然说出来,反而会影响作为工具书的权威性。

我们不是词典编撰者,不必有权威与否的顾虑,不妨以五年为期,暂且假定“晚年”指人生最后五年时间吧。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由于不同人的寿命是不同的,不同人的晚年,其实对应于不同的年龄。

以周家三兄弟为例。

老大树人(1881~1936),享年55岁。

老二作人(1885~1967)享年83岁。

老三建人(1888~1984)享年94岁。

这就意味着,老大鲁迅的晚年从50岁开始,老二作人的晚年从78岁开始,老三建人的晚年从89岁开始。

同为兄弟,晚年的起点相差很大,老二的晚年比老大的晚年迟28年,老三的晚年比老二的晚年迟了11年,比老大的晚年竟迟了49年!

生命有许多奇妙之处,这是其中之一:你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活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入了晚年。

有的人早已进入晚年,却浑然不觉,还在那里蝇营狗苟得陇望蜀委曲求全削足适履。

有的人远没进入晚年,却早已老气横秋坐困愁城甚至身如槁木心如枯井了。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退休前,老王最大的焦虑是怕自己无法熬到领取退休金,那这一辈子岂不太冤?这并非杞人忧天,同学同事朋友中间的前车之鉴不在少数。退休后,养老金经过几次增加,不仅足以保证生活的宽裕,常常不得不借助晚辈之手帮助消费。于是,老王最大的焦虑就变成了不知自己的晚年会在何时悄悄来临?甚至考虑过找人算算“定数”,又怕这所谓的“定数”并不可靠,白白被骗取钱财,徒增笑柄。

由此联想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不知到自己晚年的起点和自己生命的终点,这种制度安排是否仁慈,是否人性化?

我们不妨比较一下知道不知道这两种情形。

其一,不知道的情形。

在这种情形下,不知晚年的起点和生命的终点,不知老之已至,人们可能比较容易保持乐观的情绪。

有位同事在57岁上突然发作心脏病死了。在餐桌上与一伙老乡议及此事,多数人都为他还没有安享过一天晚年,领取过一分钱退休金就去世了,感到十分惋惜和遗憾。

唯独一位大夫看法与众不同,表示:这种突然死亡法,是当事人痛苦最少的一种死法。

作为对死亡见多识广的医生,他的看法显然不容忽视。

不知道的情形一个很明显的缺憾就是,人们可能对自己的生命周期做出错误的安排。

生命周期很短,却做了长期安排;或者生命周期很长,却做了短期打算,都是令人遗憾的。

比如装孙子,是一项难度极高的行为,本身似乎也并不具有什么吸引力。但在这个世界上尤其在一些神奇的土地上,装孙子的人触目皆是。不能排除其中极个别的是与生俱来的贱骨头,绝大多数人可能是因为觉得后面还有很长的日子,“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为了长期当爷爷,付出短期装孙子的代价还是值得的。如果他活得足够长,这可能确实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唯一的危险就是,万一活得不够长,短期装孙子就沦为一辈子装孙子了。一辈子装孙子,就不再是“装”了,在别人眼里就是盖棺论定的真孙子了。

反之亦然。生命周期很长,却以为很短,经常性地处于即将告别人世的精神状态之中,百无聊赖,凄凄惨惨戚戚,生命的质量无疑会大打折扣。

其二,知道的情形。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命的终点,知道自己的晚年什么时候开始,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他可以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奏。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已经处于生命的晚年,即使他只有45岁,我看,十有八九,他会失去装孙子的雅兴,天子呼来不上船,让自己活得率真胆大一些。

当然,“知道”也会有副作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投下浓郁的阴影,很难避免被焦虑、惆怅、忧郁和悲哀这些一般认为属于负面情绪的纠结。

前几年,有一位尚未退休的朋友不幸处于癌症晚期,经过一段时间勉为其难的治疗之后,医生告知其家属和亲近的朋友,就在这两天了,准备后事吧。可他本人的生命欲望还很强,不觉得自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这时,该不该让他知道“就在这两天了”呢?

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不知道更好,知道了更加痛苦。

另一种观点与之相反,主张应该让他知道,至少可以让他来得及考虑和交待后事,这才是对生命的尊重。

最后,大家选择了后者,推举一位在朋友圈中较有气场的代表出面对他做了如实的形势通报。听后,他有些意外,一愣,但还是尊严地接受了这无奈的结局,冷静地安排了后事。他去世之后,这些临终安排一一得到遵守。

这个事例具有启示意义:有得必有失,知道不知道晚年的起点和生命的终点,各有利弊。

问题是你到底想要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