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点击上方 蓝字 ▲ 关注 守艺派


你将打开不一样的艺术世界


“ 手艺双手承载的艺术精工细作,尽心竭力这是手艺人给传统工艺文化的一份承诺”
手艺 ▼( 观艺术百态,看芸芸众象)

人与动物的分离就是从“手”开始的,以手工技能或其他技艺为业的人,通常被称为“手艺人”。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提起手艺人,人们马上想到的显然是陶工、铁匠、织工、木匠、厨子、乐手等等,然而“手艺人”的定义是相当宽泛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娴于一技,都可以被称为“手艺人”。哪怕擅长的是开方抓药、土木工程或信息产业,都能纳入“手艺人”之列。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是千年农耕社会留下来的古训。手艺人组成的三百六十行,丰富了物质生活,推动着社会发展。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灵动美妙的手指穿越材料之间,厚实宽大的手掌托起整件作品。手的力量,在这动静之间完美呈现;手的背后,则是一个个平凡的民间艺人在演绎他们的手艺故事。这双手,或许长满干茧,也许弯曲不直,却缔造出属于中国匠人的荣耀!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拉坯的手



云南建水碗窑村,76岁的陈绍康是年龄最大的建水陶制陶人。他13岁开始学习拉坯,60多年过去,如今已白发苍苍,但仍然干劲十足。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玩黑泥的手

17岁初中毕业,张文亮就开始学习制作平定刻花瓷,成为了专职“玩黑泥的人”。黑色的泥土“染”花了他的手,指头却依然是轻巧的、灵动的。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做鸟笼的手



60多岁的刘子元,制作的微型鸟笼直径最小的仅有15mm,工艺精湛,令人惊叹。但由于患风湿20多年,刘老双手的10根手指早已严重变形,只有拇指和食指可以正常活动。制作这些微型鸟笼,细若头发的笼丝,要拉百次,每次拉丝他都要忍受风湿带来的疼痛。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制鼓的手

刨木片、箍鼓身、蒙鼓面……作为彭氏传统手工制鼓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彭招波老人的手,黝黑精瘦,关节突出,这正是长期制鼓反复拉伸绳子留下的。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雕版的手

俞氏木刻雕版是俞氏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十八代传承人俞万奇将文字、图案,阴文刻于板材之上,凿刻走刀然后再用纸等敷于雕板,进行复制。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雕龙头杖的手

从40岁那年迷上雕龙头拐杖至今,陈正松共雕了上千根拐杖。拙木一块,从他的手中却能龙头跃然而起,拿着刻刀,沾着刨花的手,比千万人更懂年轮。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打剪刀的手

安徽泾县丁家桥镇后山村,68岁的张尚志是唯一一位还在打制剪刀的手艺人。打一把正宗的后山剪刀,要经历24道工序,锤打1000多次才能完成。张尚志早上6点到作坊,晚上6点才回家。这种习惯,他保持了整整50年。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张箩的手

白明印是行走在太行山下的普通张箩人。把破了口子的箩网拆下来,固定在箩圈上,绷直,用小钉子固定,一个箩就修好了。张箩人总是在路上,一路修箩补簸箕,靠手上功夫养活一家人。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制伞的手

从媒体人转型做雨伞,贾勇投笔从艺的路走了12年。双手早已布满老茧,沧桑无限。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做油纸伞的手

在云南荥阳村,还有4个人做油纸伞,80多岁的郑家朝是手艺最精良的人。他选的竹子一定要直,桐油一定要熬上一整天,伞骨、伞头和伞眼都是亲手车出来的,包括最后一道工序盖印。郑老做一把油纸伞需要4~5天时间,售价15元。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开脸的手

徐家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木版年画第六代传人。梁平木版年画最独特的一招就是套印完后的点彩,又叫开脸。徐家辉这一点,就决定了人物的喜怒哀乐。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斫琴的手

裴金宝或许算是当今苏州惟一既能弹琴又能制琴的人,以木斫琴,仿古断纹,也修复诸多唐宋古琴。他从不管其来自何方,只要有颗爱琴的心,便执手相教,无私传授,真正做到心手相传。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世界是浮躁的,但手艺人是安静的。他们从不问什么是“工匠精神”,却默默地用双手承载着这个国家的温度。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制香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柳编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修钟表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木匠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竹编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曾在《民艺论》里说到:“当今的时代正在急剧的变化着,所有的事物也许会匆匆流逝。时、心及物都迅速地成为过去。因循守旧的重荷而使之沉沦,而在我们的面前一切又重新翻转过来。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未来是新的,过去也是新的。原先习惯的世界现在是不可思议的世界。在我们的眼前,印象深刻的是再次回归平凡的事物。如同被擦过的镜子一般,照出来的都是新而鲜亮。”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世界慢慢变得嘈杂,但即使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必须是安静、安定的。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得先成就它,才有可能成就自我。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虽然手艺人往往意味着“汗水、固执、缓慢、少量、劳作”。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完美、质量保证”。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乐此不疲。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守艺派〗

观艺术百态 看芸芸众象

传承|艺术|视觉|匠心|人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