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用孩子的内疚驱动学习,而是让孩子自主努力

我始终觉得利用孩子的“内疚感”去达成父母想让孩子达成的目的,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方式。等到孩子长大了,孩子的智力健全有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的时候,家长会发现孩子不受控制,孩子还会模仿家长用同样的方法来让家长有内疚感,然后大家一起互相伤害,这种模式最常见的就是孩子问家长要钱的时候。内疚感其实就是我们的行为意识超越了我们的道德标准,而产生的一种情感。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用孩子的内疚驱动学习,而是让孩子自主努力

家长总是认为孩子有了内疚感,就是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孩子就会往好的方向长。家长以为卖惨可以激发孩子的内疚感,就能激励孩子向上,可是想要孩子发自内心的努力,不是几句话就能成功的。

一、家长常用的教育方式:以卖惨激发孩子内疚感来激励孩子学习

在商场里,家长带着孩子买书买文具,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指着白雪公主说“妈妈我想要白雪公主。”

妈妈说:“你已经有很多布娃娃了,还要那么多有什么用,我给你买故事书好不好。”

小女孩强调说“我想要。”

妈妈说:“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小女孩得不到满足就开始哭闹起来,妈妈就给孩子解释“妈妈今天并没有带够那么多钱,再说家里也没有多余的钱了”说着说着妈妈就想起了家里的事情和自己内心不能满足的欲望,难过伤心烦躁的情绪一拥而上,孩子敏锐的感觉到了妈妈的情绪,一下子就不哭了。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用孩子的内疚驱动学习,而是让孩子自主努力

小女孩说:“妈妈,妈妈我不要了,我们去买书和文具吧!”

小女孩并不明白妈妈为什么突然难过,她认为是自己的行为让妈妈难过,小女孩也想做一个妈妈的好孩子,就放弃了自己的愿望。

当听见妈妈说“你真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乖宝和妈妈一起去买书,要好好学习”时,女孩也就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了。

从那之后,小女孩就会有一种行为模式,放弃自己的愿望,满足妈妈的需求,不然就感到愧疚。事实证明,这种办法是真实有效的。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用孩子的内疚驱动学习,而是让孩子自主努力

大家或许正在高兴,孩子出于内疚感而做出了迎合家长的事情。然而孩子只是被内疚感控制了,孩子正在渐渐地失去自己。

二、以内疚感激发孩子学习,是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最大的失责

为什么长大了,这种办法就失效了,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之所以会出现交际的障碍,就是因为他们忘记一个重要的原则,让他人感到自己重要。”父母通过利用孩子的内疚感来掌控孩子,就是让孩子忽略自己去满足他人,小时候是满足父母,交朋友了就迎合朋友,工作上永远配合领导的意愿,永远不能自己有自己的想法,也懒得去想。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用孩子的内疚驱动学习,而是让孩子自主努力

如果你常说“我都可以”,那么你现在就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你是不是小时候有被内疚感控制着抛弃过自己的想法。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也可以说孩子内疚的背后,是家长教育的失责。

内疚感,有点类似于道德绑架,家长往往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是一个空白的娃娃,孩子愿意依附于你,以你的意愿为己任,家长好孩子好,大家都好。这样看来其实可以算是孩子单方面的输出对父母的爱,而父母并没有做到为人父母的本职,正确的去教养孩子。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用孩子的内疚驱动学习,而是让孩子自主努力

孩子的明天是家长做梦也到不了的,与其控制孩子,不如引导孩子在自己的路上走得坦坦荡荡,潇潇洒洒。

三、与其让“内疚”激励孩子,不如让孩子自主学习

1、尊重孩子的意愿

想让孩子有自主学习的动力,首先要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家长要把学习的主动权适当交还给孩子,比如说,写作业的时候,可以按照孩子喜欢的顺序来写,这样孩子就有了自己给自己做主的感觉,孩子就会认为他们是自己想做作业,他们所做的决定都是自己愿意的。

孩子可以自愿的选择先学习英语还是数学,当孩子的自我意识提高了,也使得他们的内驱力提高。让孩子自己明白努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意愿而努力,或者满足教师而学习。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用孩子的内疚驱动学习,而是让孩子自主努力

2、帮助孩子树立目标

人有了信仰和目标就变得不一样,引导孩子在成长的轨迹上,树立一个目标,最好是结合兴趣爱好来树立,毕竟爱好是最好的动力。孩子喜欢芭比娃娃,那就许诺说考试考多少分可以得到它,孩子会自发的努力去得到她想要的那个娃娃。孩子会明白要想满足自己的愿望,就得通过自己努力学习而得到,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心里诉求,也满足了家长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的心愿。

3、来自心灵深处的被肯定

孩子在努力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犯错误,或者通过努力并没有得到想到的芭比娃娃。这个时候作为心里成熟的家长,要站出来肯定孩子的努力,虽然孩子没有得到芭比娃娃,但是你可以拿出维尼小熊去肯定孩子。

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来自亲人的鼓励更加的重要,我们常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最亲的人放上去的,希望每一位家长都是那个拿下最后一根稻草的父母,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总结经验,下次减负前行,山高路长,未来可期。

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用孩子的内疚驱动学习,而是让孩子自主努力

最糟糕的教育方法是以孩子的内疚感控制孩子去努力,所以,家长别在以内疚感让孩子努力了,而是让孩子明白,你没有亏欠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没有亏欠你,你可以做你自己,没有必要放弃自己的愿望。

今日互动话题:大家有没有以内疚感去要挟孩子做些什么事情呢?或者现在还被内疚感控制呢?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