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陕西省教学新秀盛媛媛:数学老师@你,五个"窍门"要牢记|战“疫”下的网络教学

盛媛媛

陕西省教学新秀盛媛媛:数学老师@你,五个

盛媛媛,中共党员,一级教师,陕西省教学新秀、渭南市临渭区区级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先后被评为临渭区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参与和主持省市区级立项课题,连续两年担任"国培计划"渭南市临渭区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名师引领课堂主讲教师。现任渭南市临渭区韩马小学副校长。

本是快快乐乐的寒假,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只能待在家里;本该如约而至的新学期,却因疫情防控让家校间的距离变得难以逾越;本应在课堂上妙语连篇互动起来的课堂,却变成了由互联网连接着计算机、手机屏幕、平板电脑等设备构成了科技感实足的"网上课堂"。当老师与学生间"隔屏"教与学活动成为现实的时侯,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目标,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小学生、一名家长,都面临着挑战。结合两周以来自己在"网上课堂"的尝试、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总结、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后发现,要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老师和学生在参与"网上课堂"活动中,有五个方面的窍门值得注意,下面以数学"网上课堂"为例,与大家一起来分享。

窍门一:课前预习要精准。

老师在网上教学,不可能像课堂教学那样,发现每名学生的外在表象,更无法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自主空间很大。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每节新课前,设计了专门的预习环节。如果是第二天早上讲新课,我会将预习环节的内容,安排在前一天下午。在预习环节的设计中,将需要学生自主预习的内容,以任务单的方式,发送给学生。任务单的内容设计要做到简、精、准。

比如:在讲《小数的意义三》第一课时内容前,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任务单:

《小数的意义三》第一课时预习任务单

1.请你回想整数中各个数位的名称,制作一个整数数位顺序表。

2.认真观察电子教材相应页面上的情境图,在计数器上尝试拨出22.222这个小数。(没有计数器的可以画一个计数器表示)

22.222这个数中的5个"2"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请你借助计数器认真想一想:整数部分每一位上的"2"表示什么?再想一想: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2"分别表示什么?试着记录下来。

3.仔细观察计数器你会发现小数部分这些数位也像整数一样都有自己的名称,试着找一找,说一说。

4.整数部分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一(个)、十、百、千、万……你知道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吗?他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可以尝试举例说明,或者通过画一画的方式,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5.请你仿照整数数位顺序表,制作一个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自学完成后可以把你的学习成果拍照发到班级群里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学生的预习只有五项内容,而每一个内容我都经过反复斟酌,每个问题不繁琐,做到了简;每个内容都是本堂课中的关键,做到了精;每个需加深印象的环节都设计了动手,做到了准。对于学生们来讲,只需要根据每一项的内容,简单地认识、精确地动手、准确地找到答案就行。通过预习,学生对新课内容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把握。虽然课前的预习并不能完全使学生掌握新知识,但能够比较直接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会使学生们受益匪浅。

窍门二:"网课"设计要新颖。

当计算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信息工具,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这些电子信息工具成为课堂教学的平台、渠道、工具的时侯,我们应该认识到新领域、新工具也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一部分,要以包容、适应的态度来对待这一前所未有的知识传授方式。在学生们完成课程预习,进入网上学习的时侯,呈现给学生的网课视频要适应互联网的传播方式,老师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来组织备课、制作视频。

比如:在设计《小数的意义三》第二课时微课教学视频时,我将可爱的小熊、小狗发生争论的动画,插入网课视频当中,通过它们的争论,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基本性质。在各种动画、声画以及老师恰到好处引导的作用下,让原本枯燥的数字与运算符号构成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起来,牢牢地吸引着学生们的目光与思维,不少学生在网上留下了"大拇指",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带着满满科技感的电子信息技术工具,本身对小学生们就带有一定的吸引力,再加上"网课"当中的新颖设计,使教与学在效果明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时间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向老师咨询问题的人数大幅减少,甚至成为个别,足以说明,通过用孩子们易于接受的网络动画、故事等内容,顺应学生们的兴趣来呈现课本知识,会让"网上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窍门三:"隔屏"互动要及时。

因为小学生在网上观看教学视频,是单向传授,这就要求制作教学视频时,要符合孩子们的接受时间,考虑到小学生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现实,以及学生的视力健康,授课视频以十分钟左右为最好。讲授内容要集中知识点,做到"点拨通,讲解清"即可,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更要认真仔细地聆听和收看授课视频

比如:在学习《买菜》(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时,授课视频中我结合一个情境实例,重点给学生讲清估算的策略、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三个知识点,并给学生列出标准的竖式计算书写格式,伴随简练的语言概括和总结。让学生在十分钟的教学视频中,轻松学会如何进行估算和正确计算小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教学视频看完后,我抽出专门的时间用来解疑释惑,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没听清的,可以再看一次授课视频回放;不懂的,可以在网上与老师对话,直到学会、学清、学懂为止。

经过对全班同学的统计发现,经过认真预习、用心观看授课视频的同学,主动提出问题的少,反之,与老师网上咨询的孩子就比较多。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我就能够感受到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对于学习吃力的个别同学,我在组织课堂中再次明确提出预习与学习视频的正确要求。随着一步步地叮咛、学生们也在一步步地适应、学习效果在一步步地提升。

窍门四:网上检测要反馈。

在网上授课结束后,我还要借助网络科学合理的安排课堂检测环节,精选典型检测习题,通过学生们参与检测后的反馈,就能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短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然后根据存在的短板与不足,再分别采取"点对点"的辅导。

比如:讲完《小数的意义(二)》这节课后,我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几个单位换算题。在批阅中发现,同学对于"33分米=( )米"和"2吨58千克=( )吨"两个内容掌握不够好,出错较多。于是我立即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在第二天安排了一节,关于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单位换算学习课。这样的"对症下药"和"一对一"检测指导,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两周以来,通过检测,我不断地调整尝试方法,虽然隔着屏幕,但仍然能够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达到了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因材施教的目的。使网上课堂标准不降、质量不减。

窍门五:学生家长要配合。

"网上课堂"要上好,家长的配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小学生自我管理相对较弱,家长除了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外,还应该以身作则,与孩子一起参与到阶段性的网上学习中来。

比如:在学习当中,家长应该做一些与学习相关的事,可以帮助孩子操作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信息工具,防止孩子操作不当而延误学习时间、避免孩子因操作失误带来意外。对孩子在学习中不懂的内容,家长可以协助解决,再无法解决时,可找向老师咨询。通过家长的配合,既能使家校间加深了解,又能养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通过近期的"网上课堂"教学,在学生的家庭作业以及检测反馈中发现,凡是有家长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的孩子,其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对学习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一定的提升,使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更加融洽,对未来的学习更有信心。

我们正在共同经历着一个注定将被载入史册的事件,家长与老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通力协作,完成着"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目标,以自己的方式,为抗击疫情默默地贡献着力量;老师与学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网络这种特殊的方式,隔着屏幕不隔爱,共同完成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教学活动,孩子也必将茁壮成长;我们从没像今天这样感受到:健康是最重要的祝福,平安是最真挚的愿望,胜利是最深切的期待。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