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山郭朝烟:山指龙首山,郭指铁岭城郭,朝烟,早晨的炊烟。此景指早晨在龙首山上鸟瞰铁岭城郭,居高远眺,但见万户炊烟袅袅,低空盘旋,亭台楼榭,时隐时现之景观。现今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市区之内,高楼林立,昔日旧景,已非其景。旧《铁岭县志》记曰:城东龙首山,朝唯初上,万户炊烟,灿烂索绕,互相辉映,登山一望,可称奇观。明代流放到铁岭的大学士陈循有诗咏《山郭朝烟》:“依山附郭居,一片朝烟合;人家辨不真,苍茫见孤塔。”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柴河晚渡:旧时龙山下的柴河无桥,在今水上乐园处有舟摆渡两岸人过河。每当傍晚,远山夕照,近水泛波,船夫荡桨,一幅悠然景象,故被称为一景。今哈大公路、柴河大桥每日通车无数,柴河晚渡已不复存在。但登上龙山之巅,伫立秀峰塔下,远望工人疗养院红楼,隐现在山腰绿荫丛中;近有水上乐园,荡舟泛桨,冲浪嬉水;柴河两岸,田畴如画;柴河如带,长桥卧波;哈大路汽车如蚁,南北奔驰,亦是一景。《旧志》记曰:柴河逼临山下,昔无桥梁,以舟济人,每当夕阳在山,归人唤渡,前呼后应,往来不绝,亦成佳景。附《柴河晚渡》诗:“柴河水清浅,茶带苍咽下。夕阳唤无舟,晚渡看车马。”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蓬渡风帆:指的是铁岭马蓬沟辽河渡口。当年马蓬沟渡口是辽河水运的主要集散地,南达营口,北抵通江口,每年过往船只一万多艘,帆樯竞日,景色颇为壮观。1903年东清铁路南满线通车,航运渐衰,蓬渡风帆景观不复存在。《旧志》记曰:城西马蓬沟,乃辽河古渡,昔日粮船、货船帆樯如织。登高远眺,势若浮沤,北极风沙,南连云树,极目之力,颇称大观。附《蓬渡风帆》诗:“往来渡口船,风利乃得骋。遥遥数片帆,吹没远天影。”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帽峰云树:帽峰,指今位于铁岭开发区内的帽峰山;距铁岭城6公里;云树,指经常有白云缭绕于山峰树丛之间,是可以远望体味,亦可近寻之景,山西侧有石棚,幽静可息;现今夏季经常有去彼作郊游者,今仍为铁岭佳景。《旧志》记曰:即城南之帽峰山,山顶如帽,云树迷离,城中亦能望见。《帽峰云树》诗:“帽峰多白云,云杂帽峰树。云深山更深,谁识仙源路。”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龙首寻秋:指龙首山秋日景色。龙首山为铁岭名山,著名景区。山于平地兀起,南北走向,绵延约5公里,其势如龙。其北临柴河处,山势突起,如龙昂首,故名龙首山。山中层峦起伏,树木繁茂,树种类不下数十;春夏之季,蜂花不断,香气袭人;秋日红叶满山,层林尽染。龙首寻秋堪称铁岭八景之首。其既重自然景观,更重寻秋意境。今龙首山上古典建筑有慈清寺、秀峰塔、魁星楼、陶然亭、滴翠亭等。近年在山上辟有星桥、虹桥、龙园、周总理诗碑等新景点。现今龙首山是铁岭人四季游览最热门去处,早晚登山往游者如织。《旧志》记曰:龙首山树木葱笼,凉秋九月,红叶满山,令人神往。旧有《龙首寻秋》诗:“霜林变丹红,秋高天气通。幽人植杖来,踏遍碧峰顶。”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鸳湖泛月:鸳湖,指鸳鸯湖。古时铁岭有两处鸳鸯湖,一处在铁岭城西南,今凡河乡五角湖一带,另一处原址在今龙山宾馆下边的老干部楼处,据旧县志载,鸳湖泛月系指龙山宾馆下的鸳鸯湖。此湖原为两个相连的小水泡,人称鸳鸯湖。湖内有莲,周围有柳,月圆之时流涟湖旁,波光月影,恬静怡人。此湖因经年累月,黄土淤积,水浅荷残,终于荒废。20世纪60年代垫为平地,80年代在此建老干部楼,现已成为住宅区。1985年胡耀邦笑着说:“好哇,那就叫鸳鸯楼嘛”。《旧志》记曰:鸳鸯湖位于龙首山西,天主教堂南,一东一西,呈鸳鸯状。水深丈余,可泛扁舟,期满荷花,周围绿柳成荫。每当夜晚,明月映入湖中,清风徐徐吹来,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波浪,漫步湖畔可观驾潮泛月之景。旧有《鸳鸯泛月》诗:“湖上横秋烟,鸳鸯时出没。中有荡舟人,高歌弄明月”。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白塔横云:白塔,指位于铁岭银州贸易城路南左侧的圆通寺塔,因塔身涂白,俗称白塔。白塔横云须站在龙首山上,登高西望。特别是当夏秋季节,积雨初晴,俯视铁岭城,可见高塔耸立,如带白云飘于塔际,擦绕塔顶,宛如云横塔上,诚为美景。现今铁岭城内高楼林立,白塔已被楼包围,白塔之高已不明显,白塔横云之景黯然失色。旧有《白塔横云》诗:“山雨过城头,雨晴云未散。忽看白塔尖,钻入青天半。”

铁岭著名的旧八景

红崖积雪:红崖,指位于铁岭县城西10公里处的大青乡红崖村中的一处山崖,名红崖咀。其崖体裸露,呈微红色,侧面铁岭方向。旧时冬雪大,每至冬季,登龙首山西望,只见漫天皆白,唯其一崖微红,背对夕阳,红白分明,别有情韵。如今红崖依旧,但雪已极少,加之大气污染,能见度很低,已难赏此景。《旧志》记曰:城西20里有红土崖,南北长约10里,每逢冬季,积雪满山,红白相间,加以日光掩映,亦称奇观。旧有《红崖积雪》诗:“崩崖渍殷红,积雪留残白;夕阳山背来,寒光照赤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