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世说新语》:中国本土文化并不僵化,给它时空,自会演风情万种

《世说新语》:中国本土文化并不僵化,给它时空,自会演风情万种

《世说新语》:中国本土文化并不僵化,给它时空,自会演风情万种

没有唐传奇的绮靡,没有宋话本的市井直白,没有明清小说的忠孝节义、神志鬼怪。这本出自六朝的小说,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新中有着无尽的风雅。它并不盲目崇拜风流名士,不因某人有名便一味鼓吹他的文治武功。调侃之中,补充了史书上对人物的单一刻画,那些已经尘封古书之中的人们因为众多逸闻趣事而栩栩如生:

曹操也自卑!有一天曹操要接见外宾,突然“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就让崔琰代替自己接见匈奴使节,自己“捉刀立床头”。然后又不甘心,派间谍追上外宾问“魏王如何?”匈奴使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曹操这个冤啊,白让崔琰出了回风头。一气之下,追上匈奴使节,把他杀了。

再看看那个令洛阳纸贵的左思是个啥货色。话说潘岳长得美,年少时拿着弹弓在洛阳街上走,好多女子追着他,把他围起来。这个左太冲呢,“绝丑”!哇,不是一般的丑哦。他也学人家潘岳在街上闲逛。结果,被一群老太太围着啐他,自讨无趣。而卫玠呢,长得好,又有才情,温文尔雅。可是身体不好。一路从豫章走到建邺,活活被围观的人给看死了。

《世说新语》:中国本土文化并不僵化,给它时空,自会演风情万种

最搞笑的是大将军王敦。堂堂大将军啊,在公主家露怯。王敦娶了舞阳公主,在公主家上厕所。看见漆箱里放着干枣。本来是用来塞鼻子的,王敦以为公主讲究,厕所也摆着果食,就吃了个精光。回来看见婢女在往金盆里倒洗澡水,旁边的琉璃盘里放着洗澡用的澡豆。王敦又不知了,把澡豆泡在水里又给吃了,还管这个叫“干饭”。婢女们没有不笑话他的。

六朝的上层社会讲究德行、讲究文学、讲究品藻、讲究雅量、讲究排调、讲究容止……讲求之物如此之多,只是为了在乱世中找一种存在感。面对现实的纷繁芜杂,人就容易陷入虚无。五胡十六国,将汉族主流文化的士大夫们赶到了江南。王导也好,谢安也罢,既然无力饮马黄河边,那就在秦淮河里流连一番吧。可是这种得过且过并不能根治士大夫们心病。他们转向辞赋、书法、绘画、音律,人生观上从经学转向玄学、佛学,他们尽其所能寻找解脱苦闷的良药,不经意间却铸就了乱世中的一段风流。

与盛唐的海纳百川不同,魏晋是中国本土文化自我蜕变的时期。郑玄注经,何晏王弼注老庄,名士们把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抽象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曲高者,和者也寡。所以魏晋名士们就那样不被人理解地高高在上着,脱离了荒凉人世,于清风明月间沉吟。他们是那么卓尔不群,那么超然自得,那么无为却又无不为……

《世说新语》:中国本土文化并不僵化,给它时空,自会演风情万种

我常说,中国本土文化不必然等同于陈旧、僵化、落后。给它一个适时的端由,它自会演绎出风情万种。就像清新而瑰丽的魏晋风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