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屈原为什么要写‘狐死首丘’;苏东坡都谦称不及屈子之万一


屈原为什么要写‘狐死首丘’;苏东坡都谦称不及屈子之万一


屈原在文学上的成就可谓丘山,不像他在“离骚”中所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般的窘困生活。这位高洁的文人沉赴湘流之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之身另言:“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悲痛离世,而屈原早在《离骚》中就曾旗帜鲜明地表示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崇高理想,朝秦暮楚的战国时代,自秦国大将白起攻破郢都之时,屈原就像辞中《哀郢》所述‘狐死首丘’一般,始终向往的楚国遭遇灭顶之灾之际,屈原‘七星续命灯’也跟着倾倒。屈原爱国至深,狐死首丘,矢志不渝。


屈原为什么要写‘狐死首丘’;苏东坡都谦称不及屈子之万一

号称文曲星下凡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高度评价屈原“吾文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唯屈子一人耳” 我们对苏轼的诗词文章感叹犹如神来之笔啊,优美且扣人心弦的文字不仅仰慕,更令人钦佩在曲折颠沛的一生中却能写下豪放优美的文字绝对称得上是一代大文豪。屈原在中国文学上的丘山之功是光芒万丈的了。


屈原为什么要写‘狐死首丘’;苏东坡都谦称不及屈子之万一

狐死首丘是出自屈原《哀郢》,‘意思是古代传说狐狸如果死在外面,一定把头朝着它出生的洞穴。’

屈原的文字以高洁的品德为灵魂,爱国情怀加持,常常描写花草鸟兽,华丽高雅的文字,新奇内涵深刻的想象力,能让人进入奇幻世界一般,流连忘返。屈原当之无愧中国文学起源人物。催人肝肺的《哀郢》是他在流放期间所做的文学作品,大家都知道屈原有着高贵的血统,姓芈屈氏,约公元前340年出生郢都(在今湖北省荆州市),自公元前304年开始第一次流放到公元前278年自尽与汨罗江,做了大量文学作品,对后代诗词影响深远。特别是“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语重意深,极为感人。


屈原为什么要写‘狐死首丘’;苏东坡都谦称不及屈子之万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