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上市8个月后,瑞幸又讲出“无人零售”新故事,钱治亚首度公开未来终局走向

瑞幸咖啡似乎总有新故事。

2020年1月8日,瑞幸咖啡发布了智能无人零售战略,宣布推出无人零售咖啡机“瑞即购”和无人售卖机“瑞划算”,进一步密布网店、贴近客户。这是继瑞幸小鹿茶之后,瑞幸咖啡对外讲出的又一个新故事。

上市8个月后,瑞幸又讲出“无人零售”新故事,钱治亚首度公开未来终局走向

与此同时,瑞幸咖啡首席执行官钱治亚对外公布,目前,瑞幸咖啡的直营门店数达到4507家,累计交易客户数也已超过4000万,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

自成立以来,瑞幸咖啡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更是创造了18个月光速上市的历史神话。而上市以后,瑞幸咖啡不断突破产品品类边界,陆续推出轻食、小鹿茶、周边产品,以及自有坚果品牌等,这也让瑞幸咖啡的终局走向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聪明的投资者们会看到瑞幸咖啡对整个消费市场的改变与其无限的发展潜力。”对于瑞幸咖啡的终局,钱治亚表示,瑞幸咖啡正在构建一个以科技与品牌为底层驱动力的“自有流量+自有品牌”的智慧零售平台。

“无限场景”的新武器

目前,瑞幸咖啡推出的无人零售战略包含了两大智能终端,分别为主打无人咖啡的“瑞即购”(luckin coffee EXPRESS)与无人售卖机“瑞划算”(luckin popMINI)。

据介绍,不同于市场上的传统无人咖啡机,“瑞即购”采用瑞士Schaerer咖啡机、WBC大师精心拼配的IIAC金奖咖啡豆和其他优质原料,产品品质和口味达到与瑞幸咖啡门店相同标准,实现“千杯如一”。

“瑞即购”的产品不仅包括大师咖啡,还包括了小鹿茶、热巧、牛奶、热饮/冰饮等多样化的产品,24小时供应。用户通过luckin coffee App下单,到机扫码取餐。

值得一提的是,为持续保持高性价比,“瑞即购”无人零售继续采用瑞幸咖啡一贯的补贴打法,即新客首杯免费与买2赠1策略,优惠券与门店通用。同时,基于瑞幸咖啡整个物联网系统,“瑞即购”的产品也可实现跨设备取餐。

而相比于传统无人售卖机,“瑞划算”最大的特点是“线下买到电商价”,并且每台“瑞划算”设备上还内嵌共享充电宝。在产品端,“瑞划算”售卖的产品主要包括瑞幸自有品牌产品与第三方产品。

据悉,目前,瑞幸咖啡与百事公司(PepsiCo)、雀巢(Nestle)、恒天然(Fonterra)、雪莱(Schaerer)、路易达孚(LDC)、奥兰(Olam)、中粮、希杰(CJ)、伊利、蒙牛、好丽友、卡乐比等14家全球供应商达成了合作。瑞幸咖啡将通过与上述供应商的深度合作,大规模采购和定制化获得优惠的采购价格,并借助“瑞划算”大大减少渠道成本,使消费者在享受到无人售货机便利的同时,还可享受到电商的低价。

另外,在点位铺设上,瑞幸咖啡的两大无人零售终端机将覆盖办公室、校园、机场、车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和社区等各个场所,与现有的瑞幸咖啡门店网络相辅相成、互相补充。

事实上,在无人零售的鏖战中,玩家们第一阶段的胜负点在于点位布设。而要快速拓展与掠夺线下的场景资源与点位铺设,离不开资本的助推。换言之,无人零售的前期竞争更多的是资本的较量,这似乎正中瑞幸的掌控。

“今年,‘瑞即购’与‘瑞划算’点位铺设的数量不设上限,越多越好。瑞即购+瑞划算,将是现代企业办公室的标配。”对于瑞幸无人零售终端的扩张速度,钱治亚如此强调。

在钱治亚看来,瑞幸咖啡的无人零售战略是瑞幸咖啡“无限场景”品牌的进一步延伸,将充分利用中国互联网新基础设施的优势,驱动零售行业再次升级。

业内人士认为,瑞幸咖啡无人零售省去了高昂的人员和装修费用,并大幅减少了租金,拥有比小店模式更优的成本结构,使得瑞幸咖啡在保证产品品质的情况下,大幅降低交易成本,并更进一步地贴近客户。无人零售战略将帮助瑞幸咖啡加快扩大客户规模,提高客户消费频次。

“飞轮效应”的释放

自瑞幸咖啡创立以来,就一直备受争议。

烧钱补贴、不顾亏损蒙眼狂奔、资本催熟……瑞幸咖啡以其特有的扩张模式迅速搅动了传统的咖啡市场,也逐渐颠覆了传统的零售模式。

然而,不论外界如何非议,瑞幸咖啡这个市场“新物种”总是一次又一次给外界带来新故事。从轻食、果汁到茶饮、坚果等自有品牌再到如今的无人零售,瑞幸咖啡围绕着自有的内在主张一路向前猛奔。

这种底气或许来自于钱治亚口中的瑞幸咖啡的“飞轮效应”。即通过更密网络更多产品更高频率地触达更多客户,再利用积累下来的流量池与更多数据实现更高效率,从而达到更低成本更大规模的持续高速发展生态体系。

“瑞幸正在形成巨大的飞轮效应。在这个飞轮效应里,瑞幸咖啡不断扩展网络,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使得客户越来越多、消费频次越来越高,同时产生了更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帮助我们不断提升效率,形成更大的规模、降低整体成本,最终再进一步支撑我们进一步拓展网络和产品。”钱治亚称。

据悉,上市以后,瑞幸咖啡的股价一度高开高走,最高市值达到了100亿美元。根据瑞幸咖啡2019年第三季度(截至9月30日)的财报,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产品净收入14.93亿元,同比增长558%;净亏损为5.319亿元(约合7440万美元);当季月均交易用户930万,同比增长398%;当季月均销售产品件数4420万件,同比增长470%;截止2019年9月30日,瑞幸咖啡门店总数同比增长210%,达3680家。

这意味着,瑞幸咖啡的门店数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用户数与用户粘性以及瑞幸咖啡的产品收入、经营效率也在显著提高。

“如果瑞幸选择走渠道路线,成为一个多品类的公司,在‘角色跨越’的过程中,估值在短期内上升会比较有限。但是,一旦跨过这个天花板,瑞幸的估值会有一个更大的上涨空间。”众海投资副总裁张烨秋曾对投中网表示,突破天花板的能力,将成为瑞幸咖啡在美国资本市场站稳脚跟的关键。

如此来看,瑞幸咖啡正在一步步打破自己的天花板。

作为瑞幸咖啡的最大机构投资人,大钲资本执行董事刘绍强认为,瑞幸的核心商业模式是技术驱动的高效零售网络,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其产品品类会根据市场情况持续拓展和调整。

而对于瑞幸咖啡的终局走向,钱治亚首度公开回应称,瑞幸咖啡正在致力于构建以技术与品牌为基石的集合自有流量与自有产品闭环的智能零售平台,并将持续一手发展流量一手发展产品,提升品牌价值,拓展平台规模,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瑞幸咖啡的无人零售、线下门店和电商渠道,组成了瑞幸咖啡全渠道的自有流量体系。同时,瑞幸以高品质、高性价比、高便利性的品牌价值正成为广大客户广泛接受的时尚快消品牌。随着整个产品和流量的进一步提升,瑞幸这个智慧零售平台也将实现不断的自我优化。”钱治亚强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